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与会计改革宏观.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与会计改革宏观.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与会计改革宏观.ppt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修订背景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改革收支两条线管理财政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事业单位改革第1页/共28页行政体制改革近年来各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信息公开的力度不断加大。2007年,国务院发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行政机关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2012年4月28日,国务院发布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将“推进财政预算决算、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公开”置于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的首位,规定公开财政部批复的全部预算表格并细化公开到款级科目,其中有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
2、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等支出要细化公开到项级科目。2第2页/共28页公共财政体制改革近年来,我国逐步实施了部门预算、政府收支分类、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等一系列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伴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建设,财政职能由过去的“切蛋糕”、重(财政资金)分配、轻管理和监管,向事先的部门预算,事中的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和监督管理,以及事后的对财政资金使用的考核评价与追踪问效转变。3第3页/共28页财政精细化科学化管理财政科学化管理 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和掌握财政管理的客观规律,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发挥管理人员的积极作用,把握加强管理的方向
3、和途径。财政精细化管理 树立精益思想和治理理念,运用信息化、专业化和系统化管理技术,建立健全工作规范、责任制度和评价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完善岗责体系,加强协调配合,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实施管理,抓住管理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强化措施,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的效能。4第4页/共28页2009年8月,财政部印发关于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加强预算编制管理、强化预算执行管理、严格财政监督、推进财政法制建设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规定:第十四条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编制有机结合:大力加强资产处置收入、出租出借收入等资产收益管理行政单位的资产处置收入和出租出借收入、事业单位资产处置收入
4、上缴同级财政,纳入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第十六条加强收入管理:加强财政票据管理和使用,充分发挥财政票据“以票控费、认票促收”的基础性作用2011年前将在预算外管理的所有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彻底取消预算外资金。5财政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第5页/共28页事业单位改革2011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别、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推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推进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改革、构建公益服务新格局、完善支持公益事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等方面的意见。6第6页/共28页72013年11月15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全
5、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建立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制度。”事业单位改革第7页/共28页8目前我国有事业单位126万个,3100多万正式职工,1000多万离退休人员,共4000多万人。在经费来源上,有的事业单位全部为财政拨款,有的为财政补贴,有的为自收自支,有的还做政府事务,称为参公机构。我国今后5年将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将126万个事业单位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公益服务
6、、从事经营活动三类:承担行政职能的,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转为企业;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公益属性。根据职能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公益服务单位进一步分为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公益一类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而公益二类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事业单位改革第8页/共28页9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减轻国家财政对事业单位的庞大支出。目前,对事业单位三个类别的划分已经基本结束,在全国126万家事业单位中,有90%将被划归至承担行政职能和从事公益服务。即在本轮事业单位改革中,至多只有一成被划转为企业性质,最终走向市场。事业单位改革第9页/共28
7、页10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与会计改革的动因n防止国有资产流失n控制政府负债与财务风险n摸清政府家底n加强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n提高财政透明度n成本控制与绩效评价第10页/共28页国有资产流失截至2006年底,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达到8.01万亿元,其中净资产总额为5.31万亿元,占全部国有净资产总额的35.14%。我国国有资产总量的绝对值不断上升,但国有资产总量中企业经营性国有资产所占比重却在不断下降,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所占比重不断上升。政府部门将成为国有资产的占用“大户”。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比重不断上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日益严重。11第11页/共28页事业单位国
8、有资产流失的途径:资产长期不提折旧、不考虑损耗违规出租、出借资产非法转让、出售、捐赠国有资产隐瞒收入、虚增成本、私设小金库转移资产事业单位改制中的资产评估虚位违规出借资金或对外提供担保12国有资产流失第12页/共28页13在以前的乡镇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中,大多数乡镇把卫生院卖掉,甚至出现了4500万的市级卫生院以500万卖给全体职工的案例。但是,实施医疗卫生改革后,又要求乡镇卫生院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因此全国出现了以原来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格,买回原来的卫生院,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国有资产流失第13页/共28页2009年8月13日经济参考报报道:南京江宁开发区江宇集团董事长江浩,原为南京江
9、宁开发区市政工程公司的法人代表,2000年国有市政公司改制时,至少超过2000万元的净资产被“做”成负数,企业被江浩等人零成本收购,并迅速发展成为今天的大型民营企业江宇集团。14国有资产流失第14页/共28页15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2013年12月,审计署公布了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审计结果表明,截止到2013年6月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高达206988.65亿元,地方政府存在较高的债务风险。第15页/共28页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举借主体情况表(单位:亿元)16举债主体类举债主体类别别三类债务合计三类债务合计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债务政府负有担保责政府负有担
10、保责任的债务任的债务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救助责任的其他其他相相关债务关债务债务额债务额比重比重债务额债务额比重比重债务额债务额比重比重债务额债务额比重比重融资平台公融资平台公司司49710.6849710.68 46.38%46.38%31375.2931375.2946.75%46.75%8143.718143.71 34.85%34.85%10191.6810191.6861.04%61.04%地方政府地方政府部部门门和和机构机构24975.5924975.59 23.31%23.31%15817.9215817.9223.57%23.57%9157.679157.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政事业单位 财务 与会 改革 宏观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