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青霉素发酵生产工艺XXXX23261.pptx
《[精选]青霉素发酵生产工艺XXXX23261.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青霉素发酵生产工艺XXXX23261.pptx(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青霉素及其发酵生产工艺青霉素及其发酵生产工艺1青霉素简介青霉素简介 发现发现 化学结构化学结构 理化性质理化性质 抗菌作用和临床应用抗菌作用和临床应用青霉素发酵生产工艺青霉素发酵生产工艺 菌种菌种 发酵工艺流程发酵工艺流程 培养基培养基 发酵培养控制发酵培养控制 提取精制提取精制 2青霉素的发现青霉素的发现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年,英国细菌学家Fleming发现污染在培养葡萄发现污染在培养葡萄球菌的双蝶上的一株霉菌能球菌的双蝶上的一株霉菌能杀死周围的葡萄球菌。他将杀死周围的葡萄球菌。他将此霉菌分离纯化后得到的菌此霉菌分离纯化后得到的菌株鉴定为青霉,并将这菌产株鉴定为青霉,并将这菌产生的抗生
2、物质命名为青霉素生的抗生物质命名为青霉素。31940年,英国年,英国Florey和和Chain进一步研究进一步研究此菌,并从培养液中制出了干燥的青霉素此菌,并从培养液中制出了干燥的青霉素制品。经实验和临床试验证明,它毒性很制品。经实验和临床试验证明,它毒性很小,并对一些革兰氏阳性菌所引起的许多小,并对一些革兰氏阳性菌所引起的许多疾病有卓越疗效疾病有卓越疗效。4青霉素类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青霉素青霉素(Penicillin)又称盘尼西林,是人类发现的又称盘尼西林,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抗生素,也是目前全球销量最大的抗生素。第一种抗生素,也是目前全球销量最大的抗生素。青霉素是青霉素是-内酰胺类抗生素中
3、的一类,是分子中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的一类,是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系列生长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系列生长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一种高效、低毒、临床应用广泛的重要抗生素。一种高效、低毒、临床应用广泛的重要抗生素。它的研制成功大大增强了人类抵抗细菌性感染的它的研制成功大大增强了人类抵抗细菌性感染的能力,带动了抗生素家族的诞生。能力,带动了抗生素家族的诞生。5青霉素的化学结构青霉素的化学结构 青霉素是青霉素是-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的一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的一类,具有类,具有-内酰胺环结构;是分子中含内酰胺环结构;是分子中含有有青霉素母
4、核(青霉素母核(青霉烷青霉烷)的多种化合物)的多种化合物的总称。的总称。分子结构球棍模型分子结构球棍模型-内酰胺环内酰胺环6-氨基青霉烷酸氨基青霉烷酸6 青霉素类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 青霉素青霉素G G 青霉素青霉素X X 青霉素青霉素V V 霉菌属的青霉菌发酵液中提取,天然青霉素有多种G、V、N、K、X、其中PG的活性最高、产量最高。青霉素青霉素N N 青霉素青霉素K K7青霉素理化性质青霉素理化性质一元有机酸一元有机酸一般的羧酸一般的羧酸 Pka 4-6PG Pka 2.7(解离常数)(解离常数)8不稳定性不稳定性 内酰胺环是青霉素中最内酰胺环是青霉素中最不稳定的部分,原因:不稳定的部分,
5、原因:1 1、四元环和五元环稠合,、四元环和五元环稠合,环的张力大环的张力大 2 2、两个环不在同一平面,、两个环不在同一平面,青霉素结构中青霉素结构中-内酰胺环内酰胺环中羰基和氮原子的孤对电中羰基和氮原子的孤对电子不能共轭,子不能共轭,易受到亲核易受到亲核性或亲电性试剂的进攻,性或亲电性试剂的进攻,使使-内酰胺环破裂。内酰胺环破裂。-内酰胺环对水、光、热、酸、碱、酶、内酰胺环对水、光、热、酸、碱、酶、醇、胺不稳定,醇、胺不稳定,-环开裂、活性降低或消失环开裂、活性降低或消失9对碱或酶对碱或酶(-(-内酰胺酶内酰胺酶)不稳定,水解不稳定,水解10对稀酸不稳定,发生重排;对稀酸不稳定,发生重排;
6、PH=4PH=4青霉二酸青霉二酸青霉醛青霉醛青霉胺青霉胺-CO2对羰基亲核反应对羰基亲核反应分解分解重排重排11对强酸不稳定,发生重排对强酸不稳定,发生重排 PH=2 or HgClPH=2 or HgCl2 2 青霉酸青霉酸+青霉醛酸青霉醛酸 青霉醛青霉醛a a-环开裂环开裂,-CO,-CO2 2abb12青霉素的理化性质青霉素的理化性质青霉素本身为一元有机酸,可与钾、钠、镁、钙、铝和铵等化合成盐类。青霉素本身为一元有机酸,可与钾、钠、镁、钙、铝和铵等化合成盐类。青霉素游离酸易溶于醇、酸、醚、酯等一般有机溶剂,但在碳氢化合物青霉素游离酸易溶于醇、酸、醚、酯等一般有机溶剂,但在碳氢化合物中溶解
7、度很小;在水中溶解度也很小,且会迅速丧失抗菌能力。中溶解度很小;在水中溶解度也很小,且会迅速丧失抗菌能力。青霉素金属盐类极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醚、氯仿、醋酸戊酯,略溶青霉素金属盐类极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醚、氯仿、醋酸戊酯,略溶于乙醇、丁醇、酮类和醋酸乙酯。于乙醇、丁醇、酮类和醋酸乙酯。青霉素钠盐、铵盐、钾盐吸湿性依次减小,钠盐比钾盐更不易保存。青霉素钠盐、铵盐、钾盐吸湿性依次减小,钠盐比钾盐更不易保存。青霉素游离酸不耐热,一般保存于冰箱中;但青霉素盐的结晶纯品,稳青霉素游离酸不耐热,一般保存于冰箱中;但青霉素盐的结晶纯品,稳定性很好,在干燥条件下可于室温保存数年。定性很好,在干燥条件下可于
8、室温保存数年。青霉素钾盐结晶,青霉素钾盐结晶,150 150 加热加热1.5h1.5h效价无影响,因此结晶青霉素可效价无影响,因此结晶青霉素可干热灭菌。干热灭菌。青霉素临床上一般用其钠盐、钾盐或普鲁卡因盐,增强水溶性。青霉素临床上一般用其钠盐、钾盐或普鲁卡因盐,增强水溶性。粉针剂,有效期粉针剂,有效期2 2年年 临床用粉针剂,现用现配临床用粉针剂,现用现配13抗菌作用和临床应用抗菌作用和临床应用青霉素主要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但对某些青霉素主要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但对某些革兰氏阴性细菌,螺旋体及放线菌也有较革兰氏阴性细菌,螺旋体及放线菌也有较强的抗菌作用。青霉素的抗菌作用与抑制强的抗菌作用。青霉
9、素的抗菌作用与抑制细胞壁的合成有关。细胞壁的合成有关。青霉素临床上用于治疗葡萄球菌传染症如脑青霉素临床上用于治疗葡萄球菌传染症如脑膜炎、化脓炎、骨髓炎等,溶血性链球菌膜炎、化脓炎、骨髓炎等,溶血性链球菌传染症如腹膜炎、产褥热,以及肺炎、淋传染症如腹膜炎、产褥热,以及肺炎、淋病、梅毒和炭疽等。病、梅毒和炭疽等。14青霉素的应用青霉素的应用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肺炎链球菌感染。肺炎链球菌感染。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感染。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感染。炭疽。炭疽。破伤风、气性球疽等梭状芽孢杆菌感破伤风、气性球疽等梭状芽孢杆菌感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放
10、线菌病。放线菌病。淋病。淋病。除脆弱拟杆菌以外的许多厌氧菌感染。除脆弱拟杆菌以外的许多厌氧菌感染。青霉素与氨基糖苷灯药物联合用于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心内青霉素与氨基糖苷灯药物联合用于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膜炎。15青霉素发酵生产工艺青霉素发酵生产工艺1617青霉素制备的一般流程图青霉素制备的一般流程图菌种菌种孢子制备孢子制备种子制备种子制备发酵发酵发酵液预处理及种子加滤发酵液预处理及种子加滤提取及精制提取及精制成品检验成品检验成品包装成品包装前体前体发酵阶段发酵阶段提取精制提取精制18菌种菌种 目前国内青霉素生产菌按其在深层培目前国内青霉素生产菌按其在深层培养中菌丝的形态分为丝状菌和球状菌两种
11、,养中菌丝的形态分为丝状菌和球状菌两种,根据丝状菌产生孢子的颜色又分为黄孢子根据丝状菌产生孢子的颜色又分为黄孢子丝状菌和绿孢子丝状菌,常用菌种为绿孢丝状菌和绿孢子丝状菌,常用菌种为绿孢子丝状菌,如子丝状菌,如产黄青霉素产黄青霉素。19菌种菌种 青霉素最初生产菌为音符型青霉菌,生青霉素最初生产菌为音符型青霉菌,生产能力仅为几十个单位,不能满足工业生产能力仅为几十个单位,不能满足工业生产需要。后来发现适合深层培养的新菌种产需要。后来发现适合深层培养的新菌种产黄青霉,生产能力产黄青霉,生产能力100U/ml100U/ml,经不断,经不断诱变选育,目前平均生产能力诱变选育,目前平均生产能力66000-
12、66000-70000U/ml70000U/ml,国际最高生产能力已超,国际最高生产能力已超100000U/ml100000U/ml。20青霉素产生菌的生长过程青霉素产生菌的生长过程分生孢子发芽期分生孢子发芽期菌丝繁殖期菌丝繁殖期脂肪粒形成期脂肪粒形成期脂肪粒减少,小空孢脂肪粒减少,小空孢大空孢大空孢自溶自溶菌丝生长期菌丝生长期青霉素分泌期青霉素分泌期菌丝自溶期菌丝自溶期21 14期为菌丝生长期,期为菌丝生长期,3期的菌体适宜为种期的菌体适宜为种子。子。45期为生产期,生产能力最强,通过工期为生产期,生产能力最强,通过工程措施,延长此期,获得高产。程措施,延长此期,获得高产。在第六期到来之前结
13、束发酵。在第六期到来之前结束发酵。22青霉素发酵过程中的代谢变化分为青霉素发酵过程中的代谢变化分为菌体生长、青霉菌体生长、青霉素合成和菌体自溶素合成和菌体自溶三个阶段。三个阶段。菌体生长阶段菌体生长阶段:发酵培养基接种后生产菌在合:发酵培养基接种后生产菌在合适的环境中经过短时间的适应,即开始发育、适的环境中经过短时间的适应,即开始发育、生长和繁殖,直至达到菌体的临界浓度。生长和繁殖,直至达到菌体的临界浓度。青霉素合成阶段青霉素合成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合成青霉素,:这个阶段主要合成青霉素,青霉素的生产速率达到最大,并一直维持到青青霉素的生产速率达到最大,并一直维持到青霉素合成能力衰退。在这个阶段,
14、菌体重量有霉素合成能力衰退。在这个阶段,菌体重量有所增加,但产生菌的呼吸强度一般无显著变化。所增加,但产生菌的呼吸强度一般无显著变化。菌体自溶阶段菌体自溶阶段:这个阶段菌体衰老,细胞开始:这个阶段菌体衰老,细胞开始自溶,合成青霉素能力衰退,青霉素生产速率自溶,合成青霉素能力衰退,青霉素生产速率下降,氨基氮增加,下降,氨基氮增加,PHPH上升。上升。23丝状菌三级丝状菌三级发酵工艺流程发酵工艺流程冷冻管(冷冻管(25C25C,孢子培养,孢子培养,7 7天)天)斜面母瓶斜面母瓶(25C25C,孢子培养,孢子培养,7 7天)天)大米孢子(大米孢子(26C26C,种子培养,种子培养56h56h)一级种
15、子培养液(一级种子培养液(27C27C,种子培养,种子培养,24h24h)二级种子培养液二级种子培养液(2726C,2726C,发酵发酵,7,7天)天)发酵液。发酵液。24青霉素发酵过程青霉素发酵过程青霉素发酵时,青霉素生产菌在青霉素发酵时,青霉素生产菌在合适的培养基、合适的培养基、PHPH、温度和通气搅拌温度和通气搅拌等发酵条件下进行生长并合成青霉素。等发酵条件下进行生长并合成青霉素。发酵开始前,有关设备和培养基(主要是碳源、氮源、发酵开始前,有关设备和培养基(主要是碳源、氮源、前体和无机盐等)必须先经过前体和无机盐等)必须先经过灭菌灭菌,后接入种子。,后接入种子。在整个过程中,需要不断通气
16、和搅拌,维持一定的罐在整个过程中,需要不断通气和搅拌,维持一定的罐温和罐压,在发酵过程中往往要加入温和罐压,在发酵过程中往往要加入泡沫剂泡沫剂,假如酸,假如酸碱控制发酵液的碱控制发酵液的PHPH,还需要间歇或连续的加入葡萄糖,还需要间歇或连续的加入葡萄糖及铵盐等化合物以补充及铵盐等化合物以补充碳源及氮源碳源及氮源,或补进其他料液,或补进其他料液和前体等以促进青霉素的生产。和前体等以促进青霉素的生产。25青霉素的发酵青霉素的发酵发酵工艺控制:发酵工艺控制:1.基质浓度基质浓度 2.培养基成分的控制培养基成分的控制 3.温度温度 4.pH 值、溶氧值、溶氧 5.菌丝状态菌丝状态 6.泡沫的控制泡沫
17、的控制26发酵工艺控制发酵工艺控制 1.基质浓度基质浓度:在发酵过程中,常常因为前期基质量浓度过在发酵过程中,常常因为前期基质量浓度过高,对生物合成酶系产生阻遏或对菌丝生长产生高,对生物合成酶系产生阻遏或对菌丝生长产生抑制(如葡萄糖的阻遏和抑制抑制(如葡萄糖的阻遏和抑制,苯乙酸的生长抑苯乙酸的生长抑制)制),而后期基质浓度低限制了菌丝生长和产物而后期基质浓度低限制了菌丝生长和产物合成合成。所以,所以,在青霉素发酵中通常采用补料分批操在青霉素发酵中通常采用补料分批操作法作法,以维持一定的最适浓度,以维持一定的最适浓度。27发酵工艺控制发酵工艺控制2.培养基成分的控制培养基成分的控制:A.碳源:碳
18、源:发酵中常用乳酸或葡萄糖。发酵中常用乳酸或葡萄糖。乳糖最为便宜,但因货源较少,很多国家采用葡乳糖最为便宜,但因货源较少,很多国家采用葡萄糖代替。但当葡萄糖浓度超过一定限度时,会过萄糖代替。但当葡萄糖浓度超过一定限度时,会过分加速菌体的呼吸,以至培养基中的溶解氧不能满分加速菌体的呼吸,以至培养基中的溶解氧不能满足需要,使一些中间代谢物不能完全氧化而积累在足需要,使一些中间代谢物不能完全氧化而积累在菌体或培养基中,导致菌体或培养基中,导致pH下降,影响某些酶的活性,下降,影响某些酶的活性,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产物的合成。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产物的合成。目前普遍采用淀粉的酶水解产物,葡萄糖化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选 青霉素 发酵 生产工艺 XXXX2326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