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十五项核心制度汇编bbql.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医疗十五项核心制度汇编bbql.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十五项核心制度汇编bbql.pptx(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疗十五项核心制度医疗十五项核心制度一、首诊负责制度一、首诊负责制度1、首诊负责是指第一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对所接诊病人,特别是对急、危重病人的检查、诊断、治疗、转科和转院等工作负责到底。2、首诊医师除按要求进行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的详细记录外,对诊断已明确的病人应积极治疗或收住院治疗;对诊断尚未明确的病人应对症治疗,并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或邀请有关科室医师会诊,诊断明确后即转有关科室治疗3、诊断明确须住院治疗的急、危、重症病人,必须及时收入院,如因本院条件所限,确需转院者,按转院制度执行。一、首诊负责制度一、首诊负责制度4、如遇危重病人需抢救时,首诊医师首先抢救并及时通知上级医师、科主任
2、主持抢救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和拒绝抢救。5、对已接诊的病人,需要会诊及转诊的,首诊医师应写好病历、检查后再转到有关科室会诊及治疗。急诊病人特别是危重病人首诊医师应亲自或指定护士护送并做好交接手续。6、医务科、门诊部负责对首诊负责制度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和处理。一、首诊负责制度一、首诊负责制度7、急诊病人首诊医师应当做好病程记录,完善有关检查并给予积极处理,若确属他科情况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直到会诊科室签署接受意见后方可转科。8、凡不认真执行本制度而造成医疗差错、医患纠纷或医疗事故,给医院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者,由当事人承担责任。二、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一)科
3、主任、(一)科主任、(副副)主任医师查房制度主任医师查房制度1、每周查房12次,应有主治医师、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实习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2、解决疑难病例、审查新入院及危重病人的诊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新的治疗方法及参加全科会诊。3、抽查医嘱、病历及护理质量,发现缺陷,改正错误,指导实践,不断提高医疗水平。4、利用典型、特殊病例进行教学查房,以提高教学水平。5、听取医师、护士对医疗、护理工作及管理方面的意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建议,以提高管理水平。(二)主治医师查房制度(二)主治医师查房制度1、每日查房一次,应有本病房住院医师或进修医师、实习医生、责任护士参加。2、对主管病
4、人进行系统查房,确定诊断、治疗方案以及手术方式和进一步检查措施,了解病情变化并进行疗效评定。(二)主治医师查房制度(二)主治医师查房制度3、对危重病人应随时进行巡视检查和重点查房,如住院医师邀请应随喊随到,提出有效和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必要时进行晚查房。4、对新入院病人制定诊疗计划,对诊断不明或治疗效果不好的病例,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查明原因。5、疑难、危急病例或特殊病例,应及时向科主任汇报并安排(副)主任医师查房。(二)主治医师查房制度(二)主治医师查房制度6、对常见病、多发病和其他典型病例进行每周1次的教学查房,结合实际,系统讲解,不断提高下级医师的业务水平。7、系统检查病历和各项医疗记录
5、,详细了解诊疗进度和医嘱执行情况,严密观察治疗效果等,及时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8、检查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医嘱,避免和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签发会诊单、特殊检查申请单、特殊药品处方,检查病历首页并签字。9、决定病人的出院、转科、转院等问题。10、注意倾听医护人员和病人对医疗、护理、生活饮食以及医院管理等各方面的意见,协助护士长搞好病房管理。(三)住院医师查房制度(三)住院医师查房制度1、对所管的病人每日至少查房2次,一般要求上、下午各1次,危重病人和新入院病人及手术病人重点查房并随时巡视,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三)住院医师查房制度(三)住院医师查房制度2、对危急、疑难的新入院病例和特殊病例及
6、时向上级医师汇报。3、及时修改实习医师书写的病历和各种医疗记录,审查和签发实习医师处方和化验检查单,及时落实会诊意见并分析各项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三)住院医师查房制度(三)住院医师查房制度4、向实习医师讲授诊断要点、体检方法、治疗原则、手术步骤、疗效判定及医疗操作要点。(三)住院医师查房制度(三)住院医师查房制度5、检查当日医嘱执行情况、病人饮食及生活情况,并主动征求病人对医疗、护理和管理方面的意见。6、做好上级医师查房的各项准备工作,介绍病情或报告病例。三、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三、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凡遇到疑难病例,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主持疑难病例讨论,通知有关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分析,争取尽早
7、明确诊断,并提出治疗方案。三、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三、疑难病例讨论制度1、入院2周仍未能确定诊断或治疗有难度的患者,由主治医师提出、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组织疑难病例讨论,提出诊疗意见。三、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三、疑难病例讨论制度2、对病情复杂、涉及专业多、诊断有争议或治疗难度大的患者,由科主任报告医务科或分管院长,组织全院病例讨论,必要时可邀请上级医院专家参加,以确定诊疗措施。三、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三、疑难病例讨论制度3.主管医师应作好书面记录,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于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的专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病情报告及讨论目的、参加
8、人员发言、业技术职务、病情报告及讨论目的、参加人员发言、讨论意见等,确定性或结论性意见记录于病程记录讨论意见等,确定性或结论性意见记录于病程记录中中 四、会诊制度四、会诊制度1、医疗会诊包括:急诊会诊科内会诊科间会诊全院会诊院外会诊 急诊会诊1、可以电话或书面形式通知相关科室,相关科室在接到会诊通知后,应在10分钟内到位。2、会诊医师在签署会诊意见时应注明时间(具体到分钟)科内会诊1、原则上应每周举行一次,全科人员参加 2、主要对本科的疑难病例、危重病例、手术病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病例或具有科研教学价值的病例等进行全科会诊。3、由科主任或总住院医师负责组织和召集。会诊时由主管医师报告病历、诊治情
9、况以及要求会诊的目的。通过广泛讨论,明确诊断治疗意见,提高科室人员的业务水平。科间会诊 1、超出本科专业范围,需要其他专科协助诊疗者,需行科间会诊2、由主管医师提出,填写会诊单,写明会诊要求和目的,送交被邀请科室3、应邀科室应在24小时内派主治医师以上人员进行会诊4、会诊时主管医师应在场陪同,介绍病情,听取会诊意见。会诊后要填写会诊记录。全院会诊 1、病情疑难复杂且需要多科共同协作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医疗纠纷或某些特殊患者等应进行全院会诊 2、全院会诊由科室主任提出,报医政(务)科同意或由医政(务)科指定并决定会诊日期。会诊科室应提前将会诊病例的病情摘要、会诊目的和拟邀请人员报医政(务)
10、科,由其通知有关科室人员参加。院外会诊 1、邀请外院医师会诊或派本院医师到外院会诊。2、须按照卫生部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卫生部42号令)有关规定执行 五、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1、制定应急预案;制定各专业常见危重患者抢救技术规范;建立定期培训考核制度2、正常上班时间由主管患者的三级医师医疗组负责 非正常上班时间或特殊情况由值班医师负责 重大抢救事件应由科主任、医政(务)科或院领导参加组织 五、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3、主管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适时与患者家属(或随从人员)进行沟通,口头(抢救时)或书面告知病危并签字 4、在抢救危重症时,护士在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复述一遍。
11、在抢救过程中要作到边抢救边记录,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未能及时记录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六、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六、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1、手术分类(四类)一类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的各种手术二类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的各种重大手术三类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的各种中等手术四类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2、手术医师分级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执业地点在本院。根据其取得的卫生技术资格及其相应受聘职务,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
12、任医师3年以内。(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 主任医师 六、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六、手术分级管理制度3、各级医师手术范围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并熟练掌握四类手术 主治医师:熟练掌握三、四类手术,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二类手术 低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掌握二、三、四类手术,在上级医师参与指导下,逐步开展一类手术。高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完成二、三、四类手术,在主任医师指导下,开展一类手术。亦可根据实际情况单独完成部分一类手术、开展新的手术 主任医师:熟练完成各类手术,特别是完成开展新的手术或引进的新手术,或重大探索性科研项目手术 七、术前讨论制度七、术前讨论制度 1
13、、对重大、疑难、致残、重要器官摘除及新开展的手术,必须进行术前讨论;术前讨论会由科主任主持,科内所有医师参加,手术医师、护士长和责任护士必须参加 2、讨论内容包括:诊断及其依据 手术适应证 手术方式要点及注意事项 手术可能发生的危险、意外、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 是否履行了手术同意书签字手续(需本院主管医师负责谈话签字)麻醉方式的选择,手术室的配合要求 术后注意事项,患者思想情况与要求等 检查术前各项准备工作的完成情况3、对于疑难、复杂、重大手术,病情复杂需相关科室配合者,应提前2-3天邀请麻醉科及有关科室人员会诊,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八、查对制度八、查对制度1、临床科室(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
14、治疗时,应查对病员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2)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七对”:摆好药后查 服药、注射、处置前查 服药、注射、处置后查。对床号、姓名和服用药的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3)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4)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精神药品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5)输血前,需经两人查对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时须注意观察,保证安全。八、查对制度八、查对制度2、手术室病人查对制度(1)接病员时,要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 十五 核心 制度 汇编 bbql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