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ppt
《高一地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ppt(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地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73页1.借助光照图,总结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2.利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示意图,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规律。3.利用公式求算某地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角。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73页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73页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73页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73页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73页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73页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73页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73页1.在华北地区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意思是冬至过后,农村妇女每天可以多做一根线的针线活)。你能用
2、地理学理论解释吗?提示: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地区的白昼达一年中最短;随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地区的白昼时间逐渐变长。这是老百姓对昼夜长短变化的最形象的表达。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73页2.结合“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和教材P19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图探究下列问题。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73页(1)当太阳直射点在B位置时,北半球是什么节气?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应为教材图中的哪幅图?它们有什么规律?提示:为北半球夏至。a图。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内为极昼现象;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纬度越高黑夜越长,南极圈
3、及其以内为极夜现象。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73页(2)当太阳直射D点时,北半球是什么节气?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应为教材图中的哪幅图?它们有什么规律?提示:为北半球冬至。b图。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纬度越高白昼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内为极夜现象;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纬度越高黑夜越短,南极圈及其以内为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73页(3)当太阳直射点在A、C位置时,分别是什么节气?结合教材中c图分析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有什么规律?提示:直射在A点时为北半球春分,
4、在C点时为秋分;全球昼夜平分,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73页(4)太阳直射点从A移动到B期间,昼夜长短怎么变化?由B到C、由C到D、由D到E呢?提示:A到B: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昼长夜短,南半球相反;B到C: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但仍然是昼长夜短,南半球相反;C到D:北半球昼继续变短,夜继续变长,并且昼短夜长,南半球相反;D到E: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但仍然是昼短夜长,南半球相反。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73页(5)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昼夜长短呈怎样的状况?在南半球呢?提示: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南半球昼长
5、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6)当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昼夜长短怎样变化?向南移动时呢?提示:当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南半球相反。当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时,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北半球相反。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73页3.我国南方地区的楼房间距和北方地区相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提示:我国北方地区的楼房间距大于南方地区。因为我国北方的纬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物体形成的影子较长,为了获取充分的太阳光照,所以楼房间距较大。4.北京传统的四合院堂屋一年中什么时候正午室内的光照面积最大?为什么?提示:冬至日。因为冬至时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所以到室内的太阳光照面积最大
6、。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73页1.昼夜长短的特殊规律(1)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时刻白昼长度是指日出到日落这一段时间,日出日落时刻以正午对称(以地方时为标准)。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73页(2)在同一天中,N的昼长等于S的夜长;N的夜长等于S的昼长。因为同一天中,N的昼弧等于S的夜弧,N的夜弧等于S的昼弧。如图所示: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73页(3)昼夜长短的计算在一般光照图上,先看某地昼弧或夜弧所跨的经度数,然后用下面公式计算昼长或夜长: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73页2.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2)确定房屋的朝向
7、: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一天中日影的变化规律是日出最长 逐渐变短 正午最短 逐渐变长 日落最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73页(4)楼房间距问题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建房为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例,为保证一楼全年均有阳光照到,两楼之间的最短距离L与楼高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H为冬至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L应大于hcotH。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73页(5)太阳能热水器的角度问题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要根据正午太阳高
8、度的季节变化来调整角度,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应等于当天正午太阳高度的余角。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73页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白昼时间越长。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跟直射点有关,其分布规律是从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降低,并不是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白昼时间的长短虽然和正午太阳高度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其长短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地理纬度有关,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并非是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白昼时间越长。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73页一、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昼夜长短的变化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73页 读太阳光
9、照示意图(甲图)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示意图(乙图),完成下列要求。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73页(1)在甲图中画出晨昏线和夜半球。(2)这一天,图中A、B两地先见到日出的是_;A、B、C三地白昼最短的是_。(3)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_向南北两侧降低;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范围是_。(4)甲图所表示的日期在乙图中的对应点是_(填数字);该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向_(方向)移动。(5)乙图中北半球白昼变短、黑夜变长的时段是_(选择填空)。A B C D.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73页【思路点拨】本题通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和光照图考查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分布规律。晨昏线平分地球,晨昏圈所
10、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延长过地心的太阳光线与地面的交点即为太阳直射点,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刻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即图乙中的点,所以图示日期应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日后太阳直射点会向南移动,北半球的昼开始变短夜开始变长,直到太阳直射到南回归线时,北半球白昼达一年中最短,黑夜达一年中最长;正午太阳高度从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73页直射点(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所以三点中C点白昼最短;同一纬线上白昼时间长短相同,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所以是东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规范解答】(1)画图略 (2)A
11、 C(3)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4)南 (5)BC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73页1.假如地球不公转还有没有四季的更替?如果有公转但黄赤交角不存在了,还有没有四季更替现象?提示:没有。四季更替是因为地球的绕日公转形成的,而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其在公转轨道的位置不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不同,因而出现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所以导致同一地区的太阳辐射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即四季的更替。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73页2.“打过春(即立春节气)别欢喜,还有四十天的冷天气”这是我国华北地区流传的一句谚语,你能从地理学的角度解释吗?提示:立春时,太阳直射在赤道和南回归线的中间位置,距离春
12、分大约还有四十多天,此间,天气仍较冷。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73页四季的划分类型地球公转产生的最重要的自然地理现象之一就是在地球的温带地区产生了明显的四季变化。温带地区一年有春、夏、秋、冬季节之分,合称“四季”。(1)天文四季:四季作为一种天文现象,表现为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就是夏季;一年中白昼时间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就是冬季;春秋两季就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73页(2)西方欧美四季:西方国家习惯于以二分二至日作为四季的开始。春分之后为春季;夏至之后为夏季;秋分之后为秋季;冬至之后为冬季。(3)我国传统四季:我国习惯
13、于以四立作为四季的开始:立春之后为春季;立夏之后为夏季;立秋之后为秋季;立冬之后为冬季。这样我国的四季开始时间恰好比西方四季晚了一个半月。(4)气候四季:北温带的国家在划分四季时与气候结合并且考虑到统计方面的便利,常把每年的3、4、5月划为春季,把6、7、8月划为夏季,9、10、11月划为秋季,12、1、2月划为冬季。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73页3结合教材P20五带的划分图分析:(1)地球上五带是如何划分的?提示: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划分了五带。(2)五带的划分反映了什么地理量的分布规律?提示:五带的划分体现了太阳辐射的变化从低纬向高纬地区减少。(3)在五带中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
14、度及四季变化各有什么特点?提示: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温带地区既无太阳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更替最明显;寒带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73页比较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日影长短的方法同一时间,正午太阳高度以直射点为中心在南北半球呈对称分布;离直射点所在纬度越近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73页二、四季更替和五带1.四季更替2.五带划分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共73页 读图,完成(1)、(2)题。现在学习的是第39页,共73页(1)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A.020N B.020SC.20N2326N D.20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昼夜 长短 正午 太阳 高度 变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