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同源重组精选PPT.ppt
《实验同源重组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同源重组精选PPT.ppt(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实验同源重组第1页,讲稿共49张,创作于星期日 内内 容容一、一、什么是什么是Red/ET同源重组同源重组二、二、技术的特点技术的特点三、三、作用机制作用机制四、四、功能元件功能元件五、操作流程及关键因素五、操作流程及关键因素六、在基因工程中的主要应用六、在基因工程中的主要应用七、七、新技术的发展新技术的发展八、在其他细菌中的应用八、在其他细菌中的应用第2页,讲稿共49张,创作于星期日 遗遗 传传 重重 组组基因组的可变性和稳定性之间必须维持一个恰到好处的平衡,这样才能使生物体得以生存并能世代相传,繁衍不息。染色体的遗传差异主要由两种 机制产生,一种是突变,一种是遗传重组。第3页,讲稿共4
2、9张,创作于星期日 重组可分为四类(重组可分为四类(DNA序列、蛋白质因子)序列、蛋白质因子)狭义遗传重组:涉及到狭义遗传重组:涉及到DNA分子内断裂分子内断裂-复合的基因交流复合的基因交流 遗传重组与重组遗传重组与重组DNA技术技术 异常异常广义遗传重组:任何造成基因型变化的基因交流过程广义遗传重组:任何造成基因型变化的基因交流过程第4页,讲稿共49张,创作于星期日一、一、什么是什么是Red/ET同源重组同源重组1.1.概念概念 Red/ET Red/ET重组是新近出现的一种利用来自重组是新近出现的一种利用来自E.coliE.coli中中 噬菌体噬菌体的重组酶的重组酶RedRed/Red/R
3、ed 或者是来自或者是来自 Rac Rac 噬菌体噬菌体的重组酶的重组酶RecE/RecT RecE/RecT 进行基因同源重组的进行基因同源重组的DNADNA工程技术。工程技术。2.2.原理原理 首先重组酶沿53方向方向消化双链DNA,露出粘性末端(15-50bp15-50bp)。随后重组酶介导单链退火修复单链退火修复(single-strand annealingsingle-strand annealing),即载体和插入片段的黏),即载体和插入片段的黏性末端(性末端(15-50bp15-50bp)互补形成稳定的带缺刻的环状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后能自互补形成稳定的带缺刻的环状重组质粒,
4、转化大肠杆菌后能自动被修复为闭合的环状质粒动被修复为闭合的环状质粒第5页,讲稿共49张,创作于星期日3.3.特点:特点:RedRed同源重组技术具有同源重组技术具有同源序列短同源序列短(15(1550bp)50bp)、重组效率高重组效率高、操、操作简单作简单、快速快速的特点。的特点。4.4.应用应用 这种技术可在这种技术可在DNADNA靶标分子的任意位点进行靶标分子的任意位点进行基因敲除基因敲除、敲入敲入、点突变点突变等操等操作作,无需使用限制性内切酶和连接酶。此外无需使用限制性内切酶和连接酶。此外,这种新型重组技术可直接将这种新型重组技术可直接将目的基目的基因克隆到载体上因克隆到载体上,目的
5、基因既可来源于细菌人工染色体也可是基因组目的基因既可来源于细菌人工染色体也可是基因组DNADNA。RedRed同源同源重组技术使难度较大的基因工程实验顺利进行重组技术使难度较大的基因工程实验顺利进行,大大推动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发展。大大推动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发展。第6页,讲稿共49张,创作于星期日第7页,讲稿共49张,创作于星期日g b al phageETRac phage Rac recE/recT 操操纵纵子子=red 操操纵纵子子,操操纵纵子子中中的的重重组组酶酶(Red/Red 或者或者RecE/RecT)协同配合完成重组作用;)协同配合完成重组作用;recE=red :53 dsDNA
6、核酸外切酶;核酸外切酶;recT=red:ssDNA结合和退火蛋白;结合和退火蛋白;red:防止防止 E.coli中的核酸酶中的核酸酶 RecBCD对外源线性对外源线性DNA片段的消片段的消化。化。噬菌体的pL操纵子示意图 第8页,讲稿共49张,创作于星期日Reda a(RecE)Red同源重组原理示意图Single-strand annealingStrand invasion35Digestion Binding35Redb b(RecT)Repair/ReplicationSelection第9页,讲稿共49张,创作于星期日RecE/RecT和Red/Red两重组系统的差异 “线状线状D
7、NA线状线状DNA”重组,选用重组,选用RecE/RecT重组酶系统;重组酶系统;“线状线状DNA环状环状DNA”重组,选用重组,选用Red/Red重组酶系统;重组酶系统;根据需要选择含不同抗生素抗性基因(根据需要选择含不同抗生素抗性基因(Ampr、Hygr、Tetr)和不同的诱导型)和不同的诱导型启动子(启动子(pBAD、pTet)的重组酶系统表达质粒。)的重组酶系统表达质粒。质粒:pSC101-BAD-gbaA(amp)pSC101-BAD-gbaA(tet)pSC101-BAD-gbaA(hyg)pSC101-Tet-gbaA(tet)pSC101-BAD-ETgA(tet)pSC101
8、-Tet-ETgA(amp)第10页,讲稿共49张,创作于星期日RecE/RecT和Red/Red两重组系统对不同类型底物重组效率的差异 第11页,讲稿共49张,创作于星期日RedRed同源重组技术相关文献同源重组技术相关文献第12页,讲稿共49张,创作于星期日Nature Genetics(1998)Nature Biotechnology(2000)第13页,讲稿共49张,创作于星期日1.不依赖RecA蛋白,在重组酶系统(Red/Red或RecE/RecT)的相互配合下,含短同源臂(1550bp)的供体DNA分子能直接重组到受体DNA分子上,实现替换、插入、删除、突变等;2.不受靶标DNA
9、分子大小的限制;3.不受内切酶切位点的限制;4.精确性:不依赖RecA蛋白,减少了引入非预期的突变、缺失、替换等的几率;5.简便快捷:省去了中间质粒的构建,减少实验步骤、缩短实验周期。二、二、Red/ET同源重组技术的特点同源重组技术的特点第14页,讲稿共49张,创作于星期日三、三、Red/ET重组的作用机制重组的作用机制Red/ET重组链入侵模型1.链入侵模式第15页,讲稿共49张,创作于星期日Red/ET同源重组链退火模型同源重组链退火模型2.链退火模型第16页,讲稿共49张,创作于星期日四、四、Red/ET重组中的功能元件重组中的功能元件1.Red、Red和RedRed:以三聚体的形式形
10、成“漏斗型”活性的蛋白,5-3外切酶活性。Red结构(A)和与DNA相互作用的模式(B)(图片来自Subramanian et al.2003)Red:与ssDNA结合形成丝状体,催化与互补ssDNA之间的退火。Red:抑制RecBCD外切酶和SbcCD外切酶对外源DNA的降解。第17页,讲稿共49张,创作于星期日2.RecE和RecTRecE:C端39kDa的部分才是5-3外切酶活性必需,对5端为羟基的底物也有活性。RecT:与ssDNA结合形成丝状体,催化与互补ssDNA之间的退火。3.RecA 个亚基形成有活性的RecA蛋白,细菌中广泛存在且高度保守,有同源重组酶、DNA损伤修复、DNA
11、依赖ATPase活性等功能。可诱导SOS反应、挽救DNA复制叉等,提高电击后细胞的活力,增加电转化效率。第18页,讲稿共49张,创作于星期日五、五、Red/ET重组操作流程重组操作流程引物设引物设计合成计合成线性供体线性供体dsDNA底底物的制备物的制备线性载体的制线性载体的制备备重组反应重组反应重组产物转化至重组产物转化至感受态细胞感受态细胞重组子重组子筛选筛选重组子检测重组子检测第19页,讲稿共49张,创作于星期日1.设计合成引物设计合成引物 设计引物时要遵循一般引物设计的基本原则,但是上下游引物要加上15-20bp的载体同源序列。载体同源序列如何添加主要分以下两种情况:(1)载体酶切后是
12、5端突出或平末端,则引物上的同源序列包括5端突出序列的同源序列。(2)载体酶切后是3端突出,则引物上的同源序列不包括3端突出序列的同源序列。第20页,讲稿共49张,创作于星期日引物设计方法引物设计方法第21页,讲稿共49张,创作于星期日同源臂长度对Red/ET重组效率的影响(数据来自Zhang et al.1998)同源臂的长度在1550bp时,重组效率就能满足实验要求,重组效率随着同源臂长度的增加而增加。第22页,讲稿共49张,创作于星期日2.线性供体线性供体dsDNA底物的制备底物的制备 选用保真度高的选用保真度高的DNA聚合酶聚合酶(如(如Phusion、Pyrobest等,减少等,减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 同源 重组 精选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