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分光光计检测.pptx
《原子吸收分光光计检测.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子吸收分光光计检测.ppt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理2、原吸简介(发展)3、类型4、性能指标5、工作步骤6、仪器检验报告单7、结论8、小组成员表现9、工作中遇到的问题10、解决方法第1页/共18页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理1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原子吸收光谱法(AtomicAdsorptionSpectrometry,简称AAS)是基于被测元素基态原子在蒸气状态对其原子共振辐射的吸收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的方法。第2页/共18页原理2任何元素的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外电子按其能量的高低分层分布而形成不同的能级,因此,一个原子核可以具有多种能级状态。能量最低的能级状态称为基态(E0=0),其余能级称为激发
2、态能级,而能量最低的激发态则称为第一激发态。正常情况下,原子处于基态,核外电子在各自能量最低的轨道上运动。如果将一定外界能量如光能提供给该基态原子,当外界光能量E恰好等于该基态原子中基态和某一较高能级之间的能级差E时,该原子将吸收这一特征波长的光,外层电子由基态跃迁到相应的激发态,而产生原子吸收光谱。电子跃迁到较高能级以后处于激发态,但激发态电子是不稳定的,大约经过10-8秒以后,激发态电子将返回基态或其它较低能级,并将电子跃迁时所吸收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去,这个过程称原子发射光谱。可见原子吸收光谱过程吸收辐射能量,而原子发射光谱过程则释放辐射能量。核外电子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所吸收的谱线
3、称为共振吸收线,简称共振线。电子从第一激发态返回基态时所发射的谱线称为第一共振发射线。由于基态与第一激发态之间的能级差最小,电子跃迁几率最大,故共振吸收线最易产生。对多数元素来讲,它是所有吸收线中最灵敏的,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通常以共振线为测定线。第3页/共18页原理32原子吸收光谱轮廓一束频率为强度为I0的光通过厚度为L的原子蒸气,部分光被吸收,部分光被透过,透过光的强度In服从Lambert(朗伯)吸收定律In=I0exp(-knL)(11)式中kn是基态原子对频率为n的光的辐射吸收系数。不同元素原子吸收不同频率的光第4页/共18页2-原吸简介(发展)原子吸收发展四阶段:1,1954-19
4、59年实验室仪器装置的研发阶段2,1960-1970年商品仪器初级阶段3,1971-1990年商品仪器完善阶段4,1991-现在商品仪器及技术发展进入了高水平的平台阶段.第5页/共18页3-类型1按光束分为单光束与双光束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按调制方法分为直流与交流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按波道分为单道、双道和多道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第6页/共18页原吸的分类2单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返回第7页/共18页4-性能指标11外观与初步检查1.1仪器应有下列标志:仪器名称、型号、制造厂名、出厂编号与出厂日期等。1.2仪器及附件的所有紧固件应紧固良好;连接件应连接良好;运动部件
5、应运动灵活、平稳;气路系统应可靠密封,不得泄露。1.3仪器的各旋钮及功能键应能正常工作;由计算机控制或带微机的仪器,当由键盘输入指令时,各相应的功能应正常。2波长示值误差与重复性波长示差误差不大于,波长重复性优于0.3nm3分辨率仪器光谱带宽为0.2nm时,应可分辨和双线4基线稳定性30min内静态基线和点火基线的稳定性应不大于表1所列指标。表1基线稳定性(A)项目新制造使用中和维修后静态基线最大零漂最大瞬时躁声0.0050.0050.0060.006点火基线最大零漂最大瞬时躁声0.0060.0060.0080.008第8页/共18页性能指标25边缘能量在仪器波长处,应能对193.7nm,铯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子 吸收 分光 检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