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课件.ppt
《食品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课件.ppt(7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食品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第1页,此课件共74页哦文件依据1、ISO/IEC 17025:2005(GB/T 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2、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3、GB/T 27405 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 微生物检验4、GB 4789.1-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 品微生物学检验5、卫监督发201029号附件2食品检验工作规范6、相关标准、规范、管理规定第2页,此课件共74页哦管理要求vGB/T27405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v4.1组织 4.1 组织v4.2管理体系 4.2 管理体系v4.3文件控制 4.3 文件控制v4.4 质量及技术记录 4.9 记录
2、v4.5 服务客户v4.6 投诉处理 4.7 申诉和投诉v4.7 不符合工作控制 4.8 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v4.8 纠正措施 v4.9 预防措施 v4.10 内部审核 4.10内部审核v4.11 管理评审 4.11管理评审v4.12 持续改进 第3页,此课件共74页哦技术要求vGB/T 27405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v5.1 人员 5.1 人员v5.2 设施和环境条件 5.2 设施和环境条件v5.3 设备 5.4 设备和标准物质v5.4 试剂和培养基 4.5 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v5.5 标准物质和标准培养物 5.5 量值溯源 在实验室中,仪器设备和消耗性材料的采购、样品和仪器设备的
3、运输、仪器设备的校准提供、标准物质和参考物质的提供、培训提供属支持服务工作。第4页,此课件共74页哦过程控制要求v GB/T 27405 资质认定评审准则v6.1 合同评审 4.6 合同评审v6.2 分包 4.4 检测和/或校准分包v6.3 检测方法的确认和验证 5.3 检测和校准方法v6.4 测量不确定度 v6.5 取样 5.6 抽样和样品处置 v6.6 样品处置和确认 5.6 抽样和样品处置 v6.7 污染废物的处理 5.2设施和环境条件v6.8 检测报告 5.8 结果报告第5页,此课件共74页哦1、合同评审记录:检验申请表、委托书,与客户 进行讨论的有关记录。2、所有分包方的注册资料,及
4、其符合性证明。3、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的符合性检查活动记录。4、供应商评价的记录和合格供应商名录。5、投诉及其调查、纠正措施记录。6、审核发现及纠正措施、跟踪验证及有效性评价 记录。7、质量监督记录。8、预防措施记录。常用的质量记录与技术记录常用的质量记录与技术记录第6页,此课件共74页哦 9、管理评审发现及纠正措施、跟踪验证记录。10、人员授权、能力、教育、专业资格、培训、技能和经验记录。11、环境条件的监测、控制记录。12、方法确认结果记录。13、对检测具有重要影响的设备及其软件的记录,包括检定、校准、维护、保养、维修记录。14、客户对抽样有偏离、添加或删节的要求记录及采样记录。常用的质量记录
5、与技术记录常用的质量记录与技术记录第7页,此课件共74页哦15、样品接收记录(样品有关传递信息、状态等)。16、检验结果和报告。17、原始工作记录,仪器打印出的结果,试验数据统计记录。18、试验计划,包括指令性工作计划。19、内部质量控制计划及其实施记录。20、能力验证或实验室间的比对计划及实施记录。21、差错或事故记录及应对措施。常用的质量记录与技术记录常用的质量记录与技术记录第8页,此课件共74页哦体系文件v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表格v写你所做的,做你所写的,记你所做的第9页,此课件共74页哦体系文件v质量手册 是规定实验室管理体系的文件。要求能覆盖认可准则相关内容。第10页
6、,此课件共74页哦体系文件v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 目的(为什么做)?做什么?由谁做?何时、何地、如何做?应使用什么材料、设备、文件?如何对活动进行控制和记录?第11页,此课件共74页哦文件控制 目的:防止误用无效和/或作废的文件。哪些是应该控制的文件?1、实验室内部制订的文件:质量手册、检 测和/或校准计划、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表格。2、外部文件: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检测和/或校准方法、图样、软件、参考数据手册。第12页,此课件共74页哦文件控制问题:1、放置于设备旁的操作规程 2、张贴于墙上的管理制度 3、原始记录及检验报告 4、体系文件有修改,但持有人手上 文件未及时更新
7、 第13页,此课件共74页哦食品微生物实验室技术要求及过程要求 GB/T 27405 技术要求及过程要求实际上也是GB/T 27025-2008(等同ISO/IEC 17025:2005)技术要素,构成了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要素,由实验室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的,它包括对环境设施、培养基、试剂、仪器、方法(实验步骤)和实验人员的监控。室内质量控制是产生精确和可靠结果的基础和核心。第14页,此课件共74页哦微生物实验室现场审核v查什么?如何查?实验室认可准则在微生物检测实验室中的应用说明CL09.doc 核查内容:影响实验室获得可靠检测结果各要素。第15页,此课件共74页哦 微生物实验室现场
8、审核主要内容v(一)人员v(二)方法v(三)培养基、试剂的控制。v(四)仪器的控制。v(五)环境的控制。v(六)样品的管理v(七)标准培养物的保存与使用。v(八)检测结果的质量保证。v(九)相关记录。第16页,此课件共74页哦人员v培训及能力确认 专业知识 消毒知识 生物安全操作知识 质量控制相关知识 微生物常规仪器设备应用、清洁、维护的培训 通过内部质量控制、能力验证、室间质控考核、使用标准菌株加标检测等客观评估人员的能力。在使用一种非经常使用方法或技术时,在检测前确认微生物检测人员的操作技能是非常有必要的。培训应有计划并有评估。第17页,此课件共74页哦人员v实验室人员是否熟悉生物检测安全
9、操作知识和消毒知识?v实验室是否对在培人员实施有效监督?v实验室是否对新员工进行检测技能的培训?v 培训是否有计划并且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食品检验工作规范)v实验室是否对新员工的检测技能进行确认?第18页,此课件共74页哦人员v常见问题1、不知道如何对人员进行有效监督 监督记录表.doc应安排对人的监督,重点是新上岗人员、易出问题的检验人员,监督员应考虑被监督人是谁?应该监督的项目、方法。2、培训没有计划性,没有进行培训效果评估。3、未对新员工的检测技能进行确认。4、压力容器操作人员无特殊压力容器操作上岗证。5、微生物上岗操作考核未考专业知识及生物安全操作知识。6、不能提供人员参加安全培训的
10、证明材料。第19页,此课件共74页哦方法 GB 4789.1-2010规定:v应选择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方法。v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标准中对同一检验项目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定性检验方法时,应以常规培养方法为基准方法。v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标准中对同一检验项目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定量检验方法时,应以平板计数法为基准方法。第20页,此课件共74页哦方法v实验室在采用新的方法进行检测前,是否对方法进行验证并保留验证记录?v实验室是否有文件化的程序,规范实验室自制方法的制定并保留相关记录?第21页,此课件共74页哦方法v常见问题:标准更新不及时,作废标准未及时从工作场所撤出。用筛选法代替传统方法进行病原菌检测 方法
11、更新前未对方法进行验证,或是方法验证内容过于简单,未进行能力确认。第22页,此课件共74页哦环境v环境要求 区域分隔,避免交叉污染 标识 温度、湿度、噪声、照度、洁净度的控制。样品检验的环境要求:洁净实验室或超净工作台,洁净室在使用前及使用后应进行消毒,并定期监测消毒效果。病原微生物分离鉴定: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应符合GB 19489的规定。生物安全实验室,容易发生污染的检测区域,证明已采取了清洁措施。第23页,此课件共74页哦环境v问题v在洁净实验室缓冲间内设洗手池v培养间与洁净室连通v洁净室内放置生物安全柜v在超净工作台内在风机开启情况下进行霉菌计数,或是进行病原微生物操作。v未对紫外线灯
12、进行监测及评价。v感染性废弃物与生活垃圾混放。第24页,此课件共74页哦环境v如何标识?人员控制标识、洁净区域标识、生物危害标识、污染警示标识v如何监测?洁净室:洁净度监测(沉降菌、浮游菌、悬浮粒子。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柜做洁净度、风速、泄漏等监测。第25页,此课件共74页哦环境v应制定合理的环境监测程序(参见参见GB/T 27405-GB/T 27405-20082008附录附录D?D?医药工业洁净室医药工业洁净室(区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沉降菌的测试方法GB/T 16292GB/T 1629216294-1996),设定不同工作区域可接受的背景菌落总数
13、,有文件化的程序处理菌落数超标情况。v如果实验室有使用紫外线灯,应有定期监测记录及结果评价记录。v对环境监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第26页,此课件共74页哦环境v洁净室监测记录无检测依据、评价依据及结果评价,方法有曝皿5分钟、15分钟。第27页,此课件共74页哦设备 设备必须满足检验标准的要求 检定、校准、维护、保养、确认 标识:检定、校准合格标识、污染警示标识 监控记录及使用记录: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设备的监控、正确灭菌与否的监控。实验室应对重要的检验设备(特别是自动化检验仪器)进行核查。第28页,此课件共74页哦设备名称要求推荐频率参考玻璃温度计完全可追溯性重新核查单点(如零
14、点)核查每五年一次每年一次工作温度计在零点和工作范围内用参考温度计核查每年一次天平完全可追溯性校准每年一次校准法码完全可追溯性校准每五年一次温控设备(培养箱、水浴箱)确定温度的稳定性和均匀性监测温度初次使用前,此后每两年一次和每次维修后每个工作日一次或每次使用前干热灭菌箱确定温度的稳定性和均匀性监测温度初次使用前,此后每两年一次和每次维修后每个工作日一次或每次使用前高压灭菌器确定运转的特性监测温度和时间初次使用前,此后每两年一次和每次维修后每次使用时生物安全柜确定性能微生物监测气流监测初次使用前,此后每年一次和每次维修后每两周一次每次使用前无菌室和洁净室空气和表面微生物污染每两周一次第29页,
15、此课件共74页哦设备v期间核查:仅针对设备的稳定性不好,及恶劣条件下使用的设备,核查后应进行评价。v应对设备的检测结果进行确认,确认设备是否符合检测工作需要。可在检定周期表里增加使用要求、检定结果、结果确认等栏目。v修正因子的应用v去污染要求。v设备的维护维修应在设备的使用记录上体现。第30页,此课件共74页哦设备v问题:v设备检定、校准后未进行结果确认,期间核查后未进行评价v设备检定、校准产生的修正因子未能正确应用。v可能受污染的设备未贴污染警示标识。v天平使用记录上称量的小数点位与天平精度不一致,或与标准方法要求的称样量不一致。v自动化微生物鉴定设备的核查未做或不充分。第31页,此课件共7
16、4页哦实验用品v检验用品 储存环境应保持干燥和清洁 标识 适宜的消毒方法并记录:消毒与灭菌的方式、方法、时间、效果等。第32页,此课件共74页哦实验用品v问题:v灭菌物品无灭菌时间及有效期标识,甚至无标识。第33页,此课件共74页哦废弃物的处置v废弃样品的处理制度(程序)及记录。v废弃物的处置要注意生物安全。v检出致病菌的样品要经过无害化处理。第34页,此课件共74页哦样品 样品运送:样品运输过程中要储存在28,而且要防止外部污染。所有样品24h内送达实验室。特殊情况下(必须长途运输),时间可延长到48h,前提是样品检测时不能超过其保质期。第35页,此课件共74页哦样品v样品在送达实验室立即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 微生物 检测 质量 控制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