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2学习教程.pptx





《呼吸2学习教程.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2学习教程.pptx(1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本章要求掌握肺内压的变化;胸膜腔内压的形成及意义;肺顺应性概念;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来源及意义;影响气道阻力的因素;肺活量、用力呼气量及肺泡通气量的概念及意义。掌握肺换气的原理和影响因素;肺通气/血流比值的概念和意义。掌握氧与HbHb结合的特征、氧解离曲线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掌握化学感受器的种类和化学感受性反射。熟悉呼吸的概念及基本过程;呼吸运动;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形式;COCO2 2解离曲线;呼吸中枢的概念、部位和作用;肺牵张反射的概念及意义。了解呼吸器官的结构特点及功能意义;急性低氧环境对呼吸及机体的影响,机体对低氧环境的适应,高压环境对机体的影响。第1页/共123页呼吸(呼吸(Respira
2、tion):):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三个相互衔接并同时进行的过程1.外呼吸 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2.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3.内呼吸 组织细胞与组织毛细血管之间 的气体交换以及组织细胞内的生物氧化过程第2页/共123页第一节第一节 呼吸器官的结构特点及功能呼吸器官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第二节第二节 肺通气肺通气第三节第三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呼吸气体的交换第四节第四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第五节第五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呼吸运动的调节 目 录第3页/共123页第一节 呼吸道和肺的结构与功能呼吸道上呼吸道下呼吸道呼吸道:具有加温、加湿、过滤和清洁作用 一、呼吸道(Airway)第4页
3、/共123页:呼吸道的平滑肌受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 植物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使呼吸道平滑肌收缩 交感神经使呼吸道平滑肌舒张收缩:组织胺、5-HT、内皮素、缓激肽舒张:儿茶酚胺、PGE2、氨茶碱化学因素第5页/共123页肺泡上皮细胞 型细胞型细胞二、肺泡第6页/共123页三、胸廓第7页/共123页 第二节 肺 通 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肺通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肺通气的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肺通气的原动力:呼吸运动 (Respiratory movement)呼吸运动引起胸廓容积变化(原动力)肺容积变化肺内压与大气压差变化(直接动力)肺通气一
4、、肺通气的动力密闭胸膜腔作用第8页/共123页 吸气肌收缩和舒张胸廓扩大和 缩小肺内压降低大气压 呼气肺扩大和缩小浆液内聚力 胸膜腔内负压呼吸运动原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的压力差直接动力第9页/共123页呼吸肌呼气肌 呼吸运动: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胸呼吸运动: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胸 廓节律性扩张与缩小。廓节律性扩张与缩小。吸气肌腹壁肌肋间内肌肋间外肌膈肌(一)呼吸运动(Respiration movement)第10页/共123页1.1.1.1.按呼吸幅度分为按呼吸幅度分为 平静呼吸平静呼吸(Eupnea)(Eupnea)(Eupnea)(Eupnea):安静状态下:安静状态下平稳而均匀的
5、自然呼吸。平稳而均匀的自然呼吸。吸气:主动过程呼气:被动过程 用力呼吸(用力呼吸(Forced breathing Forced breathing Forced breathing Forced breathing):加深加快的呼吸。):加深加快的呼吸。吸气:主动过程呼气:主动过程呼吸运动分类第11页/共123页 2.按参与呼吸运动的肌群不同分为腹式呼吸(Abdominal breathing):以膈肌舒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胸式呼吸(Thoracic breathing):以肋间外肌舒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第12页/共123页呼吸暂停、声带开放、呼吸道通畅时:肺内压大气压呼吸运动过程中肺内
6、压的周期性交替升降 肺内压和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 推动气体进出肺的直接动力 1.肺内压(Intrapulmonary pressure)即肺泡内的压力(二)呼吸时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的变化第13页/共123页吸气初:肺内压 大气压 呼气开始呼气末:肺内压=大气压 呼气停止呼气末吸气末第14页/共123页(1)胸膜腔:位于两层胸膜之间的潜在、密闭的腔隙,其内仅少量浆液2.胸膜腔内压(Intrapleural pressure)(2)胸膜腔内压:胸膜腔内的压力。测量:直接法 间接法第15页/共123页(3)胸膜腔内压正常值(mmHg)吸气末 呼气末平静呼吸 -10-5 -5-3用力呼吸 -90 +11
7、0第16页/共123页 胸膜腔内压=肺内压 肺回缩力 在吸气末或呼气末 胸膜腔内压=大气压 肺回缩力 以大气压为0,胸膜腔内压=肺回缩力 (负压是指其低于大气压)呼气末:-3 -5mmHg;吸气末:-5 -10 mmHg为什么平静呼气末胸膜腔内压仍然为负(4)形成机制第17页/共123页以胸膜腔密闭且含浆液为条件胸廓生长肺生长胸廓容积肺容积 胸廓将肺拉大肺回缩 胸膜腔内负压第18页/共123页胸膜腔负压及其生理意义:胸膜腔负压及其生理意义:维持肺泡的扩张状态,有利于肺的扩张 有利于静脉血及淋巴液的回流气胸第19页/共123页弹性阻力(肺和胸廓)平静呼吸时约占总通气阻力的70%非弹性阻力 平静呼
8、吸时约占总通气阻力的30%(气道阻力、惯性阻力与粘滞阻力)二、肺通气的阻力第20页/共123页(一)弹性阻力与顺应性(一)弹性阻力与顺应性弹性阻力(R):物体对抗外力作用所引起变形的力。包括肺弹性阻力和胸廓弹性阻力。顺应性(C):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顺应性(C)=容积变化/压力变化(L/cmH2O)顺应性(C)=1/R第21页/共123页1.肺的弹性阻力与顺应性(Compliance)CL=L/cmH2O 跨肺压的变化(P)肺容量的变化(V)肺的弹性阻力肺组织的弹性回缩力(1/3)肺泡内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2/3)第22页/共123页(1)肺泡表面张力和肺表面活性物质 肺泡表面张
9、力(Surface tension)肺泡的内表面覆盖一薄层液体,与肺泡内气体形成液-气界面。在肺泡液-气界面,使液体表面积趋于缩小的力谓之。第23页/共123页 是吸气的阻力,阻碍肺泡扩张,降低肺顺应性 使相通的大小肺泡内压不稳定 促进肺部组织液生成,使肺泡内液体积聚 肺泡表面张力对肺泡的影响第24页/共123页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产生:由肺泡型细胞产生 主要成分:二棕榈酰卵磷脂 分布:单分子穿插在肺泡内 液体层中 作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第25页/共123页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肺不张、肺大泡、破裂肺弹性阻力增加,顺应性降低 吸气困难易形成肺水肿肺泡表面
10、活性物质生理意义:稳定大小肺泡减少肺间质和肺泡内的组织液生成,防 止肺水肿降低吸气阻力,增加肺的顺应性第26页/共123页正常及几种异常情况下顺应性曲线 跨肺压(cmH2O)(肺内压-胸内压)正常肺气肿(emphysema)肺纤维化(fibrosis)肺不张(atelectasis)肺容积(L)第27页/共123页肺容量=肺总容量的67%无回弹力肺容量肺总容量的67%向内的回弹力,吸气阻力肺容量肺总容量的67%向外的回弹力,吸气动力 胸腔容积变化(V)Cchw=L/cmH2O 跨胸壁压力变化(P)2.胸廓弹性阻力和顺应性(Compliance)胸廓弹性阻力方向可变,既可是吸气的动力,也可是吸气
11、的阻力第28页/共123页肺容量占肺总容量百分比胸廓弹性回位力胸廓容积67(自然位置)(平静吸气末)无自然容积 67(自然位置)(深吸气状态)向内(吸气阻力)大于自然容积 67(0.84(dead space)肺泡无效腔7%PCO2过高直接抑制呼吸中枢CO2但CO2 过度积聚,压抑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呼吸困难、头昏,甚至昏迷,称为CO2 麻醉第87页/共123页颈动脉体灌流液颈动脉体对PCO2的反应记录电极PCO2颈动脉体放电频率第88页/共123页 H+不变 PCO2H+PCO2人工脑脊液中枢化学感受器对PCO2的反应第89页/共123页H2O碳酸酐酶H2CO3中枢化学感受器H+HCO3动脉血
12、中PCO2升高CO2血脑屏障第90页/共123页CO2的两条作用途径中枢化学感受器动脉血中PCO2升高H+外周化学感受器故主要是中枢化学感受器作用破坏外周化学感受器第91页/共123页动脉血中H+呼吸加深加快 肺通气量增多中枢化学感受器对H+的敏感性较外周化学感受器大 25倍,H+透过血脑屏障的速度较慢,限制其作用。脑脊液中的H+才是中枢化学感受器的最有效的刺 激。2.H+对呼吸运动的调节第92页/共123页血液H+浓度中枢化学感受器外周化学感受器脑脊液中的H+H+第93页/共123页3.缺O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呼吸气中的PO2 呼吸加深加快 肺通气量 仅当PO2 低于10.64kPa(80m
13、mHg)才有调节作用,对正常呼吸的调节作用不大。PO2下降主要作用于外周化学感受器,缺氧对呼吸中 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 当中枢化学感受器对CO2 产生适应时,PO2 对外周化 学感受器的刺激在呼吸调节上起重要作用为什么低氧时不能吸入纯氧第94页/共123页小结:PCO2中枢化学感受器外周化学感受器呼吸加深加快H+PO2注:为主要途径,为次要途径第95页/共123页PCO2、H+及PO2的相互关系 PCO2 H+,两者均刺激通气 H+通气 CO2 抵消一部分由 H+的刺激作用 PO2 通气 PCO2 和 H+减弱了PO2的刺激作用 第96页/共123页(二)机械感受性反射 1.肺牵张反射(Heri
14、ng-Breuer reflex)(1)肺扩张反射:肺扩张时引起吸气抑制的反射。肺扩张 刺激了气道平滑肌的牵张感受器 延髓 吸气切断机制 切断吸气 呼气(2)肺萎陷反射:肺萎陷到一定程度时反射性地引 起吸气的反射。第97页/共123页2.呼吸肌的本体感受性反射(三)防御反射 咳嗽反射:激惹气道黏膜感受器 呼吸肌 强烈收缩+会厌关闭 肺内压急剧上升 会厌突然开放 从肺内涌出爆发性气流 喷嚏反射:激惹鼻黏膜 气体急剧地通过 鼻腔喷出(会厌持续开放)第98页/共123页陈施氏呼吸(Cheyne-stokes氏呼吸):呼吸运动逐渐加强加快,达到最强后,又逐渐减弱减慢,直到呼吸暂停,待一定时间后,又重复
15、上述过程,周而复始。三、周期性呼吸第99页/共123页Biot呼吸:多次强呼吸后,出现一次长时间呼吸暂停,如此周而复始。三、周期性呼吸第100页/共123页四、环境对呼吸的影响(一)高海拔对呼吸的影响主要是低氧因素的作用,而其低压作用则不明显 1.低氧对机体的急性作用(急性高山病)表现:嗜睡、精神和体力疲倦无力、头痛、偶有恶心、欣快感、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由缺氧触发的代偿机制以增加循环运送至组织的可利用氧)、思维障碍(判断力和记忆力下降)、运动失调;抽搐,最终昏迷,很快死亡。机制:急性缺氧和由之引起的通气过度导致低碳酸血症。第101页/共123页2.低氧环境下的通气反应缺氧最早23分钟:通气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呼吸 学习 教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