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的形成 (3)精选PPT.ppt
《品德的形成 (3)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的形成 (3)精选PPT.ppt(7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品德的形成(3)第1页,讲稿共70张,创作于星期日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一)态度的实质(一)态度的实质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倾向性。第2页,讲稿共70张,创作于星期日态度的实质:态度的实质:(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2)态度不同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态度不同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能力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而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
2、定行为的选择。(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态度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和改变的。第3页,讲稿共70张,创作于星期日(二)态度的结构(二)态度的结构1、态度的认知成分。、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2、态度的情感成分。、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3、态度的行为成分。、态度的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作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一般情况下,态度的三种成分是一致的,但也有不一致的情况,即知行脱节。你能举例说明么?第4页,讲稿共70张,创作于星期日二、品德的实质
3、与结构(一)品德的实质(一)品德的实质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第5页,讲稿共70张,创作于星期日1、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2、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3、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也就是是说,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认识
4、与行为的统一。第6页,讲稿共70张,创作于星期日(二)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道德是社会现象,其发生、发展服从于社会发展规律;而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除了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外,还受个体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道德是社会学、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对象;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反映的是社会对其成员的道德要求,品德作为个体意识的一种形式,反映的是个体道德需要与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关系。第7页,讲稿共70张,创作于星期日 .联系:个人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论和道德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个人的品德及其行为表现体现了社会道德的内容。许多人的个人品德构成也影响着社会道德的面貌和风气
5、。(二)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第8页,讲稿共70张,创作于星期日 (三)品德的心理结构第9页,讲稿共70张,创作于星期日(三)品德的心理结构品德是由多种心理成分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整品德是由多种心理成分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整体。其中的共同成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道德体。其中的共同成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第10页,讲稿共70张,创作于星期日(1)道德认知又称道德认识,是指人对道德道德认知又称道德认识,是指人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个性品德的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个性品德的核心部分核心部分。通常表现为人对道德现象或道德
6、行为的是非、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第11页,讲稿共70张,创作于星期日(2)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对现实生活中的思想言行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和道德需要而产生的内心思想言行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和道德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体验。道德情感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豪感和羞耻感羞耻感等。就形式而言,道德情感大致分为三种:直觉的道德情感。它由对某种具体情境的感知而引起,对于道德规范往往是不明确的。形象的道德感。它是通过主体的联想和想像而引起的情绪体验。伦理的道德感。它由道德认识所支配,清晰地意识到道德要求和
7、道德伦理。第12页,讲稿共70张,创作于星期日(3)道德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排除内外障碍,将道德行为付诸实现的心理过程。(4)道德行为是人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所进行的各种具体行动,是实现道德需要、道德动机的手段。第13页,讲稿共70张,创作于星期日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态度与品德的实质是相同的,态度与品德的实质是相同的,品德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但
8、是,态度和品德这两个概念也有区别。方面构成。但是,态度和品德这两个概念也有区别。第一,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第一,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第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第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第14页,讲稿共70张,创作于星期日价值内化的价值内化的5种水平种水平第15页,讲稿共70张,创作于星期日第二节 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一、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下面就是皮亚杰在研究中所用的两对对偶故事。第一对:A、有一个小男孩叫约翰,听到有人喊他吃饭,就去开饭
9、厅的门,他不知道门外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放着一只盘子,盘内有15只杯子,结果撞翻了盘子,打碎了15只杯子。B、一个小男孩亨利,一天趁妈妈不在家,想吃柜子里的果酱,他爬上椅子伸手去拿,由于果酱放得太高,手够不着,结果碰翻了一只杯子,杯子掉在地上打碎了。第16页,讲稿共70张,创作于星期日第二对:A、有一个小女孩叫玛丽,她想使母亲高兴,于是她替母亲裁衣。但是,因为她还不会很好地使用剪子,结果将她自己的衣服剪了一个大洞。B、有一个叫玛格丽特小女孩,在她母亲外出时拿剪子玩,因为她不会很好地使用剪子,结果将她自己的衣服剪了一个小洞。皮亚杰对每个对偶故事都提了两个问题:1、这两个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2、这两
10、个孩子中,哪一个更坏一些?为什么?第17页,讲稿共70张,创作于星期日 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岁岁),是一种无道德规,是一种无道德规则阶段,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则阶段,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因为他们尚不能将自己与周围环境区分开,把外部环境看作是自我的延伸,仅按自己的想像去执行规则。他们在游戏中只是个人独立活动,没有合作,也没有规则。第18页,讲稿共70张,创作于星期日(2)权威阶段权威阶段(68岁岁),又称他律道德阶段。,又称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
11、对尊敬和和制约,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顺从的愿望。他们认为规则是必须遵守的,是不可更改的,只要服从权威就是对的,比如听父母或大人的话就是好孩子。这个阶段的儿童这个阶段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根据客观结果,而不考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根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虑主观动机。第19页,讲稿共70张,创作于星期日(3)可逆性阶段可逆性阶段(810岁岁),是自律道德阶段的开始,儿,是自律道德阶段的开始,儿童开始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童开始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可以修改的。规则已经具有了一种保证相互行动、相互给予
12、的可逆特征。(4)公正阶段公正阶段(10一一12岁岁),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道、,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这时的儿童往往更多地从行为的动机而不单纯是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的责任。而且与成人的关系也从权威性过渡到平等性。第20页,讲稿共70张,创作于星期日道德认知发展论对德育的启示皮亚杰理论的启示根据皮亚杰的看法,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儿童根据皮亚杰的看法,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儿童达到自律,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达到自律,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
13、定的。第21页,讲稿共70张,创作于星期日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L.Kohlberg)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是皮亚杰理论的修正和完善。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考察儿童和青少年对一系列结构化的道德情境中的事实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情况。第22页,讲稿共70张,创作于星期日故事1:海因茨偷药 欧洲有个妇女得了癌症,快要死了。医生告诉他的丈夫海因茨,有一种镭化剂能治疗这种癌症。这药是本地的一个药剂师发明的。药剂师卖一剂药要价2000美元,十倍于他的成本。海因茨到处借钱,只凑够1000美元。因此他要求药剂师能否买的便宜些,或者分期付款。药剂师说“不行,我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茨在绝
14、望中,破窗进入了药房的门,偷走了药,及时挽救了妻子一命。海因茨把药交给妻子后,被抓起来了。海因茨的做法对不对?法官是应该判他的刑,还是应将他释放?第23页,讲稿共70张,创作于星期日1.前习俗水平前习俗水平(10岁前的大多数)岁前的大多数)2.习俗水平习俗水平(11-15岁的大多数)岁的大多数)3.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16岁以后的部分人)岁以后的部分人)()惩罚服从取向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第
15、24页,讲稿共70张,创作于星期日2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模式 柯尔伯格认为道德认知发展是三水平六阶段。水平一:前习俗水平,水平一:前习俗水平,它是根据行为的具它是根据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非,认为道德的价值不是取决于人或准则,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它包括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它包括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衡量是非的标准是由惩罚决定的,衡量是非的标准是由惩罚决定的,认为只要受到惩罚。不管其理由是什么,那一定是错的。对成人或准则采取服从的态度,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判断好坏只注意行为的结果,而不注意动机。第25页,讲稿共70张,创作
16、于星期日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是一种朴素的利己主义。判定某一行为的是一种朴素的利己主义。判定某一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和利益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和利益,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性,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第26页,讲稿共70张,创作于星期日水平二:习俗水平水平二:习俗水平,它是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它是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从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从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准则,能够了解和认识社会规范,并遵守和执行社会规范。它包括第三阶段:它包括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17、 认为凡是社会大众认可的,就是对的,反之是错的。认为凡是社会大众认可的,就是对的,反之是错的。顺从传统的要求,谋求他人的赞赏。判断行为的好坏主要依据动机:认为有利他动机的就是好的,有利己动机的就是坏的。此阶段的儿童主要是考虑社会或成人对“好孩子”的期望与要求并力求达到这一标准。第27页,讲稿共70张,创作于星期日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服从权威遵守公共秩序,接受社会习俗,服从权威遵守公共秩序,接受社会习俗,尊重法律权威,有责任感和义务感。尊重法律权威,有责任感和义务感。认为只要行为违反了规则,并给他人带来伤害,不论何种动机,都是不道德的。相反,凡是维护权威和社会准
18、则的行为,就是好的、正确的。第28页,讲稿共70张,创作于星期日水平三是后习俗水平,水平三是后习俗水平,即以普遍的道德原即以普遍的道德原则作为自己行为的基本准则,能从人类正则作为自己行为的基本准则,能从人类正义、良心、尊严等角度判断行为的对错。义、良心、尊严等角度判断行为的对错。并不完全受外在的法律和权威的约束。而是力图寻求更恰当的社会规范。它包括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它包括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认识到法律或习俗的道德规范是一种社会认识到法律或习俗的道德规范是一种社会契约,契约,大家可以相互承担义务和享有权利,利用法律可以维持公正。同时也认识到,契约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使之更符合社会
19、大众权益。第29页,讲稿共70张,创作于星期日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根据自已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判断是非善根据自已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判断是非善恶,超越现实规范的约束。恶,超越现实规范的约束。即以良心、正义、公平、尊严、人权等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去进行道德判断,行为完全自律。当根据自己所确立的原则活动时,个体就会觉得心情愉快;相反,当行为背离了自己的道德标准时,就会产生内疚感和自我谴责感。第30页,讲稿共70张,创作于星期日3道德发展的年龄分布道德发展的年龄分布 大多数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前习俗道德水平。
20、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能达到。只有少数人能达到。第31页,讲稿共70张,创作于星期日二、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一)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二)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一般来讲,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出现言行一致和不一致的分化。(三)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具体经历三个阶段:一是依靠外部教育要求阶段;二是过渡阶段;三是将纪律原则变成自觉行动阶段。第32页,讲稿共70张,创作于星期日总体来看,小学生的品德发展是从依附性向自觉性、从总体来看
21、,小学生的品德发展是从依附性向自觉性、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从服从型向习惯型过渡,发展较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从服从型向习惯型过渡,发展较为平稳,显示出协调性。为平稳,显示出协调性。在过渡的过程中,存在着转折或质变的时期,即关键年在过渡的过程中,存在着转折或质变的时期,即关键年龄。从整体发展来看,关键年龄大致在三年级龄。从整体发展来看,关键年龄大致在三年级(9岁左右岁左右)。教育者应以小学生态度与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在德育的内容、形式、评价标准等方面都应该遵循发展规律,重视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期,采取合理的教育措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第33页,讲稿共70张,创作于星期日第三节 态
22、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一一)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1:依从: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现象。第34页,讲稿共70张,创作于星期日在研究从众现象的实验中,最为经典的莫过于“阿希实验”。1952年,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设计实施了一个实验,来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
23、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他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其它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所谓的“托儿”)。第35页,讲稿共70张,创作于星期日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假被试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品德的形成 3精选PPT 品德 形成 精选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