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术语.ppt
《采购术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购术语.ppt(7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采购术语曹建军采购术语|商品:商品:卖场销售的产品,经过商品化的陈列过程成为顾客可以选购的形式,称之为“商品”,亦可称为“存货管理单位”(SKU,STOCK KEEPING UNIT),每个商品应有一个相对应的“店内码”或“国际码”,以便于管理。采购术语|商品结构商品结构:是指符合公司市场定位及商圈顾客需要的“商品组合”。商品结构应明确定义各采购部门的大分类描述、中分类描述、小分类描述、品项数、品牌数、最小规格包装、畅销价格带、直线陈列米数、及陈列层板数等。采购术语|商品大分类:商品大分类:这是商品结构第二阶段的分类方式(第一阶段为部门),通常生鲜为29个大分类,食品处为35个大分类,非食品(
2、含家电)为51个大分类。商品大分类是商品属性或功能相同或类似的分类。例如:文具部门里的“书写用品”,烟酒部门里的“碳酸饮料”,蔬果部门里的“国产水果”、家电部门里的“视听家电”,或季节性服饰部门里的“男装”或“女装”等。采购术语|商品中分类:商品中分类:这是商品结构第三阶的分类方式,通常每个大分类可再细分为49个商品中分类,电脑系统里的商品中分类与采购部门类别是对应的。原则上同一商品大分类里的商品中分类都归属同一个采购部门。商品中分类当然也是属性或功能相同或类似的分类,但比商品大分类更细化一点,例如:“书写用具”的大组可再细分为“铅笔、原子笔”、“麦克笔、签字笔”等商品中分类。同一个商品中分类
3、的商品应陈列在一起,因为它们是有互相关联或可互相替代的一群商品。采购术语|商品小分类:商品小分类:这是商品结构第四阶段的分类方式,它比商品中分类分得更为细致。在商品结构表它是采购人员在构建商品结构时,非常重要的依据。每个商品中分类里的商品小分类都是完全可以互相替代的商品,例如:个人清洁用品里的“洗面乳”、“洗面皂”、“香皂”、“沐浴露”等。门店陈列时应集合同一商品群集中陈列,方便顾客选购。采购术语|商品描述:商品描述:或称为“品名”,它应具备“品牌”、“商品名称”、“规格及包装方式”、及“销售的包装数量”,例如:“飘柔洗发水(中性)400ML/瓶,12瓶/箱”是以整箱销售,若以单个来销售,则商
4、品描述改为“飘柔洗发水(中性)400ML/瓶”。商品描述应与实际销售的包装上所印刷的品名一致为原则,避免按供应商报价单所注明的内部习惯名称,毕竟商品描述主要是给顾客及公司员工看的。采购术语|货号:货号:每一个商品都应有一个货号,即商品编号,是一个7位的顺序码。电脑可辨认的货号包括:“超市货号”,可以手工输入的方式让电脑辨识。超市货号是以“13”的倍数渐增的,此种做法是要避免电脑档案无限制地膨胀,便于管理,并降低硬件上的投资。采购术语|条码:条码:国际码货号是在每一个国家设有“条码管理委员会”按国际惯例对每一个广为流通的商品注册一个国际通用的条码,通常为13码,国际码主要有美国的“UPC码”及欧
5、盟的“EAN码”。采购术语|供应商:供应商:或称为“厂商”,即供应商品的个人或法人。一个门店的供应商以500700家为宜。供应商过少则供应链受垄断,容易产生弊端,不利于超市;但供应商过多则采购量分散,采购价格没有优势,且订单处理程序复杂,流通费用过高,同样不利于超市。供应商可以是农民、生产基地、制造商、代理商、批发商(限一级)、进口商等,应避免太多中间环节的供应商,例如:二级批发商、经销商、皮包公司(倒爷)、或亲友所开的公司。采购术语|制造商:制造商:或称为“生产厂商”,它是主要包装食品及轻工制品的供应商。它以原料或零组件(自制或外购),经过较为自动化的机器设备及生产工序,制成一系列的日常消费
6、用品。较有规模或品牌信誉的供应商除了制造的功能外,通常还从事营销及商品流通或进出口的功能。采购术语|代理商:代理商:即代理销售某一或某些品牌的法人组织,可分为全国性、区域性、省别、或市别的代理商。一般而言,代理商通常代理互不冲突的品牌(即不用品类的商品),但在市场规模较小的都市有所例外。代理商通常也是一级批发商。一个制造商或进口商不需要很多代理商。但在国内规模较大的制造商(例如:雀巢公司)可能会有多达500700家的代理商。采购术语|经销商:经销商:经销商可代理销售单一品牌或同时销售多种同类的品牌,一个制造商或进口商可能需要数百个或数千个经销商。经销商通常是二级批发商,负责将经销的商品销售给最
7、终的渠道网点或专业客户。采购术语|分销商:分销商:“分销商”这一名词通常与“经销商”混用。分销商通常也是二级或三级批发商,销售给较小的零售网点。对制造商而言,零售商也是它们的分销商。采购术语|批发商:批发商:是指专门将其代理或非代理的商品转卖给零售商、次级批发商或专业客户的法人组织。在国内,按资本别可分为国营与私营两大类别。一般而言,国营批发商资金较充足,但经营机制及效益较差;私营则相反。批发商一般追求短期的利益,寻求商品的快速回转,在买方市场逐渐形成的市场里,其利润日趋微薄。采购术语|商品目录:商品目录:或称为“商品型录”,即制造商或代理商将其制造或代理的商品图片及说明印在一张或一本印刷较精
8、美的印刷品上,供其顾客购买的参考,有些商品目录上印有市场的建议零售价或批发价。只有规模很小的零售网点是按照供应商的建议零售价销售,一般较大规模的零售商是以打折的价格明码标价,下浮幅度为525不等,行业级别不同下浮的差别较大。采购术语|销售单位:销售单位:即超市的销售单位,此一单位并不恒等于最小单位,要看超市的采购人员如何去订定,例如:1支、1个、1组、3瓶、6个、或10公斤等。采购术语|报价单:报价单:是指供应商在销售时,提供给买方的报价文件,应至少包括:“销售单位、含税售价、折扣、包装方式、交货所需天数、交货工具及地点、最低订购量、退换货条件、报价有效期、进货奖励及其他事项”,此一文件应盖有
9、供应商的公章原件及授权报价者的签字。采购术语|交易条件:交易条件:是指超市与供应商的年度合同里的交易条款,包括:“价格、价格调整机制、质量标准、折扣、各种赞助金、退换货、促销、订货条件、品项数、新品导入、帐期、付款日、交易方式(购销、代销或联营)、商誉损失赔偿”等。采购术语|销售量:销售量:或简称“销量”,即销售的数量,真正意义的“销售量”应扣除“顾客退货”的数量。采购术语|日均销量:日均销量:依字义而言,就是平均每日的销售数量,超市的日均销量定义有三:1.新品进货前三十天:依数学平均数,例如:前三十天卖90个,则DMS等于3.0。2.三十天之后:DMS=前一天的DMSX0.9当日销量X0.1
10、。3.始终未卖出的商品:DMS=0.05(注:理论值为0,但DMS值在许多报表的运算中常为分母值,若为0则无法运算)。采购术语|售价:售价:通常是指“含税售价”,超市的“天天低价”是指售价不高过其锁定的竞争对手。采购人员对A类及B类商品的售价应极为敏感,经常做市调,有助于培养采购人员对价格的敏感度。采购术语|营业额:营业额:或称为“销售额”或“业绩”,是指所有单品的销售量乘以当时含税售价的总和。营业额是判断一个单品、部门、门店或公司绩效好坏的重要指标。“净营业额”是指“营业额”减去“顾客退货额”的净数值。采购术语|进价:进价:通常是指“含税进价”(注:电脑系统实际是以“未税进价”,来计算毛利的
11、。),进价决定的因素包括:“采购及销售人员的素质与谈判技巧,买卖双方的实力,供需的状况,付款条件,其他交易的条件与要求,供应商的地区性营销策略,供应商的获利状况,及买方的市场定位,或进货数量”等等。“含税进价”在电脑系统上是指扣除“折扣”后的进货价格。采购术语|成本:成本:电脑系统上的成本(即:净进价,等于“进价”减去“折扣”加上“运输费”,通常运输费已内含在进价里面。),是指:1.已进货商品:最后一批的到货价。2.未进货商品:商品第一次销售时所对应电脑建档时的进价,实务上要让成本更正确,应办理“空进空退”手续。采购术语|毛利:毛利:单品的毛利是指收银台的售价减去成本的数值的总和,部门的毛利则
12、是该部门单品的毛利总和,公司的毛利则为所有部门毛利的总和。“净毛利额”则为“总毛利”减去“顾客退货商品的毛利”。采购术语|毛利率:毛利率:“净毛利额”除以“净营业额”的数值就是“毛利率”。超市的毛利率不宜太高(例如:超过2530以上),否则容易被竞争对手跟价,影响价格形象。但对于一次性买断的商品,毛利率可以大幅提升,以提高利润。采购术语|毛利率的两种算法:毛利率的两种算法:是指各部门的“净毛利额”总和除以“净税销售额”总和的数值。另一方法是以“营业额占比”乘以“部门毛利率”的“毛利率贡献率”数值的总和,即:(I=n)I部门的营业额占比*I部门的毛利率 采购术语|帐期:帐期:是指货款到期的天数,
13、亦即供应商愿意对超市放帐的天数。电脑系统是以“货到后”开始启算,到了帐期后,在超市最近的付款日(通常一个月一次)付款。1.生鲜供应商由于财力薄弱,且利润较低,帐期相对较短,有周结、半月结、月结;2.食品的A类供应商为月结、月结15天、月结30天、月结45天和月结60天;3.非食品A类供应商(除家电商品外)由于商品回转慢,且其利润较高,帐期购销月结30天、月结45天和月结60天。4.B、C类供应商实销月结15天、实销月结30天、实销月结45天、实销月结60天采购术语|帐额:帐额:是指供应商愿意对超市放帐的额度,若“超市订单总额应付帐款帐额”,供应商将停止出货,反之则可以继续发货。采购术语|经营方
14、式:经营方式:是指超市销售的商品的采购方式或经营模式,主要有三种:1.1.购销:购销:也称为“经销”,由超市正式下订单采购,货款到帐期时,由超市支付给供应商。超市的大部分商品是以购销形式进货,库存损耗由超市全额负担,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要求供应商补一些损耗,或做一些退换货的安排,以降低风险。2.2.购销实销月结:购销实销月结:由超市正式下订单采购,但采取按月的实际销售成本的百分10的误差,抽取订货单结算。超市的库存的风险较少,退换货容易,适用销量小、周转慢、风险较大,或采购人员较难把握的商品。库存损耗可与供应商协商负担比例。3.3.联营:联营:或称为“提成销售”,超市提供一定的销售空间,在一定的
15、提成扣率的协议下,实施“联营销售”。超市对商品不拥有所有权,所以没有库存损耗风险。但超市相对而言,失去购销或代销的价格主控权,因此联营只适用在需要较多人力销售、或产品市场变化太快、品种繁多、风险极大的品种、或采购人员完全没把握的商品。采取联营经营应对供应商有“保底提成”、“销售成长率”及“服务规范”的要求,否则极易失控。采购术语|库存量库存量:或称为“存货量”,是指“电脑的库存量”或“实际盘点的库存量”,两者的差额(“后者”减去“前者”)即为损耗。例如:电脑帐上有10个超市单位,而实际盘点仅有7个,损耗为7-10=-3个。楼面对于高单价或损耗率较高的商品应经常盘点,并作库存更正,以确保电脑库存
16、量的正确。低效率的人工订单耗费大量的人力及物力,供应商亦需对频繁的小量订单疲于奔命,对彼此都没有效率。采购术语|库存天数:库存天数:库存成本日均销售成本。(指商品小组、大组、部门、门店等。)门店或采购实际运作时,应事先订定各商品大组的库存天数指标,公司以此为考核依据,实施奖罚。商品由门店下单较多的组别,库存应由门店负责;采购部下单较多的组别,则库存应由采购人员负责;平分下单的商品,则双方共同负责。无论如何,合理的库存天数是公司永续经营的基础。库存天数太高所产生的资金、损耗、过期、滞销、仓储空间、搬运等费用与风险不可等闲视之;库存太低则丧失销售机会,顾客对超市的信心也会降低,更需要全面高度地重视
17、。采购术语|可应用天数:可应用天数:是指“帐期”减去“库存天数”的净额。可应用天数若为“正数”,代表公司可由供应商获得一定的流动资金,做为展店或其他金融用途;反之则公司资金需由金融机构或第三者取得,不利公司运营。采购术语|订单:订单:是指超市的门店或采购部向供应商订货的文件,超市的门店订单有三种形式:1.紧急订单:门店或公司采购部为促销或缺货时所下的订单,通常先以电话通知,随后传真的订货方式。2.永续订单:交货频率高、存货较少的商品,如生鲜商品等适用此种订货方式。永续订单的商品在收货时应优先处理。3.采购部的订单只有一种形式,即总部订单,通常前一天订货,隔日才可生效,因为总部的订货数据必需在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采购 术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