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实验室检查血液PPT课件.ppt
《常用实验室检查血液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实验室检查血液PPT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常用实验室检查血关于常用实验室检查血液液第一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一章 血液检验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查n n一、血细胞分析仪检查血细胞分析仪检查n n 一)概述一)概述n n 检测原理、报告单内容、异常警示检测原理、报告单内容、异常警示第二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三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二、血液的一般检查二、血液的一般检查n n(一)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测定(一)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测定n n1.1.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 皮肤采血或静脉采血。皮肤采血或静脉采血。n n2.2.参考值参考值 见表见表第四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
2、022年6月表1 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10101212/L/L)血红蛋白血红蛋白(g/Lg/L)成年男性成年男性4.0 5.54.0 5.5120 160120 160成年女性成年女性3.5 5.03.5 5.0110 150110 150新生儿新生儿6.0 7.06.0 7.0170 200170 200第五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n n3.3.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n n(1)(1)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减少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减少: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减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减少,低于参考值下限称为贫血。少,低于参考值下限称为贫血。n n 1 1)生理性减少:妊娠中、后期
3、为适应胎盘血)生理性减少:妊娠中、后期为适应胎盘血循环的需要,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使血浆容循环的需要,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使血浆容量明显增加而引起血液稀释。某些老年人主要是量明显增加而引起血液稀释。某些老年人主要是由于造血功能明显衰退所致。也可见于婴幼儿由于造血功能明显衰退所致。也可见于婴幼儿(6 6个月个月-2-2岁)。岁)。第六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n n 2 2)病理性减少:可由造血原料不足、造血)病理性减少:可由造血原料不足、造血功能障碍或红细胞丢失、破坏过多等原因引起。功能障碍或红细胞丢失、破坏过多等原因引起。见于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见于缺铁性
4、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和失血性贫血等。血和失血性贫血等。n n 3 3)其他疾病:慢性炎症性疾病、霍奇金病、器)其他疾病:慢性炎症性疾病、霍奇金病、器官衰竭等。官衰竭等。第七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n n(2 2)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增多:是指单位容积血液)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增多: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含量高于参考值高限。中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含量高于参考值高限。n n 1 1)相对性红细胞增多相对性红细胞增多:常因血浆中水分丢:常因血浆中水分丢失,使血液中有形成分相对增加所致。如连续呕失,使血液中有形成分相对增加所致。如连续呕吐、频繁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
5、烧伤等。吐、频繁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烧伤等。n n 第八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n n2 2)绝对性红细胞增多绝对性红细胞增多:常因各种生理、病理原:常因各种生理、病理原因引起的缺氧所致,生理性见于胎儿、新生儿、因引起的缺氧所致,生理性见于胎儿、新生儿、高原生活、剧烈的体力活动;病理性见于严重高原生活、剧烈的体力活动;病理性见于严重的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和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的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和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第九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n n(二)红细胞比容测定(二)红细胞比容测定n n 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比
6、容(Hct)Hct)是测定红细胞在全血中所是测定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红细胞比容的多少主要与红细胞占体积的百分比,红细胞比容的多少主要与红细胞数量及其大小有关。数量及其大小有关。n n 1.1.参考值参考值 n n成年男性:成年男性:0.400.400.50L/L0.50L/L,平均,平均0.45L/L0.45L/L;n n成年女性:成年女性:0.350.350.45L/L0.45L/L,平均,平均0.40L/L0.40L/L。第十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n n 2.2.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n n 贫血患者红细胞比容减少贫血患者红细胞比容减少,但由于贫血有小细但由于贫
7、血有小细胞性、大细胞性及正常细胞性之别,所以红细胞胞性、大细胞性及正常细胞性之别,所以红细胞比容减少的程度与红细胞计数不一定成比例。红比容减少的程度与红细胞计数不一定成比例。红细胞比容增加见于血液浓缩及红细胞增多的病例。细胞比容增加见于血液浓缩及红细胞增多的病例。第十一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n n(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n n1.1.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 皮肤采血或静脉采血。皮肤采血或静脉采血。n n2.2.参考值参考值 n n 1)1)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 成人成人(4(4 10)10)10*9/L;10*9/L;6 6个月个月 2 2岁岁(1
8、1(11 12)12)10*9/L;10*9/L;新生儿新生儿:(15:(15 20)20)10*9/L.10*9/L.n n 2)2)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 见表见表 第十二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 表表2 2 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名名 称称百分数百分数(%)(%)绝对值绝对值(10109 9/L)/L)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 1 5 50.04 0.04 0.50.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 50 70702 2 7 7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0.5 0.5 5 50.02 0.02 0.50.5嗜碱性分叶核粒细胞嗜碱性分
9、叶核粒细胞0 0 1 10 0 0.1 0.1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20 20 40400.8 0.8 4 4单核细胞单核细胞3 3 8 80.12 0.12 0.80.8第十三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n n3.3.临床意义临床意义n n 白细胞数高于白细胞数高于1010*9/L1010*9/L(10 000/mm310 000/mm3)称)称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增多,低于,低于410*9/L410*9/L(4 000/mm34 000/mm3)称)称白白细胞减少细胞减少。白细胞是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分。白细胞是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分。n n 由于外周血中白细胞的组成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10、,由于外周血中白细胞的组成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故白细胞的增多或减少通常与中性粒细胞的增多或减故白细胞的增多或减少通常与中性粒细胞的增多或减少有着密切的关系和相同意义。少有着密切的关系和相同意义。第十四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n n(1 1)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neutrophil,N)中性粒中性粒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杀菌能力,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杀菌能力,在机体防御与抵抗病原菌侵袭过程中起重要在机体防御与抵抗病原菌侵袭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作用。n n 1 1)中性粒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n n 生理性增多:见于新生儿、妊娠及分娩生
11、理性增多:见于新生儿、妊娠及分娩时、寒冷、酷热、饱餐、剧烈运动后等,多为时、寒冷、酷热、饱餐、剧烈运动后等,多为一过性。一过性。第十五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n n 病理性增多:见于病理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急性感染,尤其是化,尤其是化脓性球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感染;脓性球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感染;组织损伤组织损伤或坏死或坏死,如手术、创伤、烧伤、心肌梗死等;,如手术、创伤、烧伤、心肌梗死等;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中毒中毒,包括尿毒症、,包括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化学物质或化学药物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化学物质或化学药物中毒;非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白血
12、病非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白血病等。等。第十六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n n 2 2)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n n某些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感染、伤寒杆菌感染;某些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感染、伤寒杆菌感染;n n血液系统疾病,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血液系统疾病,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非白细胞性白血病等;胞缺乏症、非白细胞性白血病等;n n化学药物副作用或放射线损伤,如使用抗肿瘤化学药物副作用或放射线损伤,如使用抗肿瘤和抗甲状腺药物、和抗甲状腺药物、X X线和镭照射等;线和镭照射等;n n脾功能亢进、过敏性休克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过敏性休克及某些
13、自身免疫性疾病。第十七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n n(2 2)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eosinophil,E):嗜酸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粒细胞增多见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变态反应变态反应性疾病性疾病;寄生虫病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和钩虫病等;,如血吸虫病、和钩虫病等;皮皮肤病肤病,如湿疹、牛皮癣等;也可见于恶性淋巴瘤、,如湿疹、牛皮癣等;也可见于恶性淋巴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器官移植排异反应前期等。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器官移植排异反应前期等。n n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及长期应用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
14、伤寒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例。糖皮质激素的病例。第十八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n n(3 3)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B)(basophil,B):嗜碱: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较少见,可见于慢性粒细胞性性粒细胞增多较少见,可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粘液性水肿、脾切除后以及铅、铋、锌等重粘液性水肿、脾切除后以及铅、铋、锌等重金属中毒。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很少,故减少金属中毒。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很少,故减少与否很难察觉,意义不大。与否很难察觉,意义不大。第十九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
15、n n(4 4)淋巴细胞)淋巴细胞(lymphocyte,L)(lymphocyte,L):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病毒、结核、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增多见于病毒、结核、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百日咳等感染性疾病;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百日咳等感染性疾病;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或移植物抗宿主病。巴瘤;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或移植物抗宿主病。儿童的淋巴细胞常有生理性增多。儿童的淋巴细胞常有生理性增多。第二十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n n淋巴细胞减少多见于放射病、免疫缺陷病、淋巴细胞减少多见于放射病、免疫缺陷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烷化剂等。在中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
16、激素及烷化剂等。在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增多的各种疾病中,淋巴细性粒细胞百分率增多的各种疾病中,淋巴细胞百分率减低,称之为淋巴细胞相对减少。胞百分率减低,称之为淋巴细胞相对减少。第二十一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n n(5 5)单核细胞)单核细胞(monocyte,M)(monocyte,M):单核细胞增:单核细胞增多见于多见于n n疟疾、黑热病、结核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感疟疾、黑热病、结核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感染性疾病;染性疾病;n n单核细胞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单核细胞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病;急性传染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病;急
17、性传染病或急性感染的恢复期。或急性感染的恢复期。第二十二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n n(四)血小板计数(四)血小板计数n n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PLT(PLT 或或 plt)plt)是计数单位容积是计数单位容积内内,外周血液中血小板的含量。外周血液中血小板的含量。n n1.1.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 皮肤采血或静脉采血。皮肤采血或静脉采血。2.2.参考值参考值 (100(100300)10300)109 9/L/L第二十三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n n3.3.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n n (1)(1)生理性波动:午后较清晨高。运动、进餐后生理性波动:午后较清晨
18、高。运动、进餐后血小板增加;静脉血高于末梢血;新生儿较低,三血小板增加;静脉血高于末梢血;新生儿较低,三个月后达到成人水平;妊娠中后期升高,分娩后个月后达到成人水平;妊娠中后期升高,分娩后1-1-2 2天降至正常。天降至正常。n n 第二十四张,PPT共四十八页,创作于2022年6月n n(2)(2)病理性减少:血小板数病理性减少:血小板数10010100109 9/L/L,称,称为血小板减少。见于为血小板减少。见于n n造血功能障碍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放射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放射病、骨髓纤维化;骨髓纤维化;血小板破坏增加血小板破坏增加,如特发性血小,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用 实验室 检查 血液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