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第二章精选文档.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材料科学基础第二章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科学基础第二章精选文档.ppt(8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材料科学基础第二章本讲稿第一页,共八十七页2.1 固熔体固熔体Solid solution固熔体是固熔体是固态下一种组元固态下一种组元(熔质熔质)熔解于另一熔解于另一种组元种组元(熔剂熔剂)中中而形成的新相,特点是固熔而形成的新相,特点是固熔体体具有熔剂组元的点阵类型。熔具有熔剂组元的点阵类型。熔质原子在质原子在熔熔剂中的最大含量叫极限熔解度或固熔度,剂中的最大含量叫极限熔解度或固熔度,通常用摩尔分数表示。通常用摩尔分数表示。按按熔熔质原子在点阵中的位置分为质原子在点阵中的位置分为置换固熔置换固熔体体和和间隙固熔体间隙固熔体;按;按熔熔解度大小分为解度大小分为无限无限固熔体固熔体和和有限固熔体
2、有限固熔体;按各组元原子在点;按各组元原子在点阵中的排列秩序性分为阵中的排列秩序性分为无序固熔体无序固熔体和和有序有序固熔体固熔体。本讲稿第二页,共八十七页本讲稿第三页,共八十七页2.1.2 置换固熔体:影响置换固熔体的因素置换固熔体:影响置换固熔体的因素很多,不同元素间的原子尺寸、化学亲和很多,不同元素间的原子尺寸、化学亲和力力(电负性电负性)、电子浓度和晶体结构等因素对、电子浓度和晶体结构等因素对固熔度都有明显影响。固熔度都有明显影响。Hume-Rothery三大经验定律三大经验定律:1 熔质原子的相对半径差超过熔质原子的相对半径差超过1415,则,则固熔度固熔度(摩尔分数摩尔分数)极为有
3、限;极为有限;2 熔质和熔剂的电化学性质要相近;熔质和熔剂的电化学性质要相近;3 两个给定元素的相互固熔度两个给定元素的相互固熔度(摩尔分数摩尔分数)与与各自的原子价有关;各自的原子价有关;本讲稿第四页,共八十七页2.1.2.1 原子尺寸因素:熔质和熔剂原子尺原子尺寸因素:熔质和熔剂原子尺寸差别越小越容易形成置换固熔体,且固寸差别越小越容易形成置换固熔体,且固熔度越大。熔度越大。2.1.2.2 晶体结构因素:晶体结构因素:熔质和熔剂的晶体熔质和熔剂的晶体结构类型相同是形成无限固熔体的必要条结构类型相同是形成无限固熔体的必要条件件。同种间隙原子在面心立方中的熔解度同种间隙原子在面心立方中的熔解度
4、大于在体心立方中的熔解度大于在体心立方中的熔解度。2.1.2.3 化学亲和力:熔质原子与熔剂原子化学亲和力:熔质原子与熔剂原子的负电性相差越大,异种原子间的亲和力的负电性相差越大,异种原子间的亲和力越强,有利于增大固熔度。越强,有利于增大固熔度。本讲稿第五页,共八十七页2.1.2.4 电子浓度因素:合金中电子浓度因素:合金中两组元的价两组元的价电子总数电子总数e原子总数原子总数a之比称为之比称为电子浓度电子浓度c:c=e/a=xu+(1-x)v (2-1)式中式中v和和u为熔质和熔剂的原子价;为熔质和熔剂的原子价;x为熔质为熔质的摩尔分数。的摩尔分数。实验发现:实验发现:不同熔剂有各自确定的电
5、子浓不同熔剂有各自确定的电子浓度极限度极限,熔质元素的原子价越高,同样数,熔质元素的原子价越高,同样数量的熔质原子熔解时的电子浓度增加越快,量的熔质原子熔解时的电子浓度增加越快,因此其固熔度越小。因此其固熔度越小。(见表见表2-2)本讲稿第六页,共八十七页-族元素在铜中的极限固熔度族元素在铜中的极限固熔度(摩尔分数摩尔分数)及电子浓度及电子浓度合金系合金系 理论极限固熔度理论极限固熔度 电子浓度电子浓度Cu-Zn(2)36 1.388Cu-Ga(3)18 1.400Cu-Ge(4)12 1.360Cu-Sn(4)12 1.276Cu-As(5)9 1.258本讲稿第七页,共八十七页本讲稿第八页
6、,共八十七页2.1.3 间隙固熔体:原子半径小于间隙固熔体:原子半径小于0.1nm的的非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H、N、C、P及及O等等)熔入熔剂熔入熔剂金属晶体点阵的间隙中形成间隙固熔体。金属晶体点阵的间隙中形成间隙固熔体。间隙固熔体只能是有限固熔体间隙固熔体只能是有限固熔体。2.1.4 有序固熔体:有序固熔体:固熔体有序与否取决于固熔体有序与否取决于同类原子同类原子A-A或异类原子或异类原子A-B间的结合能的间的结合能的相对大小相对大小。当同类原子结合能小于异类原。当同类原子结合能小于异类原子结合能时,形成部分有序或完全有序固子结合能时,形成部分有序或完全有序固熔体。熔体。有序固熔体有确定的化
7、学成分有序固熔体有确定的化学成分,可,可用化学式表达。用化学式表达。本讲稿第九页,共八十七页本讲稿第十页,共八十七页本讲稿第十一页,共八十七页Cu-Au合金中,当原子数之比等于合金中,当原子数之比等于1:1或或3:1时可分别形成时可分别形成Cu-Au和和Cu3-Au两种有序固两种有序固熔体,前者铜金原子分层位于熔体,前者铜金原子分层位于(001)面;后面;后者铜原子在晶胞面心,金原子在顶角。者铜原子在晶胞面心,金原子在顶角。当有序固熔体加热到某一临界温度时,将当有序固熔体加热到某一临界温度时,将转变为无序固熔体;而在缓慢冷却到这一转变为无序固熔体;而在缓慢冷却到这一温度时,又可转变为有序固熔体
8、。温度时,又可转变为有序固熔体。这一转变过程称为有序化,临界转变温度这一转变过程称为有序化,临界转变温度称为称为有序化温度有序化温度。本讲稿第十二页,共八十七页2.1.5 固熔体的性能:固熔体的性能:固熔体的硬度和强度固熔体的硬度和强度通常通常高于各单一元素,而塑性较低,这种高于各单一元素,而塑性较低,这种现象叫现象叫固熔强化固熔强化。其规律为:。其规律为:1)间隙式原子的强化效果高于置换式原子,间隙式原子的强化效果高于置换式原子,熔熔质与质与熔熔剂原子的尺寸相差越大效果越明显。剂原子的尺寸相差越大效果越明显。原因是原因是间隙式原子往往择优分布于位错线间隙式原子往往择优分布于位错线上,形成间隙
9、原子上,形成间隙原子“气团气团”,造成位错钉,造成位错钉扎而强化扎而强化。本讲稿第十三页,共八十七页2)某些具有无序某些具有无序-有序转变的固熔体,其有序转变的固熔体,其有有序态强度高于无序态强度。这种现象叫序态强度高于无序态强度。这种现象叫有有序强化序强化。其原因为:有序态中相邻原子为。其原因为:有序态中相邻原子为异种原子,异种原子,A-B键强于键强于A-A键。键。熔质原子的引入还会引起固熔体某些物理熔质原子的引入还会引起固熔体某些物理性能发生变化。如熔质原子增加会引起材性能发生变化。如熔质原子增加会引起材料电阻率升高,且电阻值与温度关系不大。料电阻率升高,且电阻值与温度关系不大。Fe-Cr
10、-Al和和Cr-Ni电阻丝皆为固熔体合金。电阻丝皆为固熔体合金。本讲稿第十四页,共八十七页2.2 金属间化合物金属间化合物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类金属之间所形成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类金属之间所形成的化合物统称的化合物统称金属间化合物金属间化合物。是高合金钢。是高合金钢及高温合金、功能材料中重要的组成相及高温合金、功能材料中重要的组成相。由于由于金属间化合物常处于相图中的中间位金属间化合物常处于相图中的中间位置,因此也称为置,因此也称为中间相中间相。其结构与熔剂的。其结构与熔剂的结构不同。结构不同。决定金属间化合物相结构的主要因素有电决定金属间化合物相结构的主要因素有电负性、尺寸因素和电子浓度等。
11、负性、尺寸因素和电子浓度等。本讲稿第十五页,共八十七页金属间化合物中的原子结合具金属间化合物中的原子结合具有很大程度的金属性有很大程度的金属性,故具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和导热性。但其电子云分布故具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和导热性。但其电子云分布并非完全均匀,存在一定的方向性,故具并非完全均匀,存在一定的方向性,故具有一定程度有一定程度的共价键特征的共价键特征,导致熔点升高及原子键合的方向性。金,导致熔点升高及原子键合的方向性。金属间化合物的化学组成往往在一定的化学成分范围内变属间化合物的化学组成往往在一定的化学成分范围内变化,同时往往可固溶入化学性质相近的其它元素。化,同时往往可固溶入化学性质相近的其
12、它元素。金属金属间化合物可分为间化合物可分为结构金属间化合物结构金属间化合物结构金属间化合物结构金属间化合物和和功能金属间化合功能金属间化合功能金属间化合功能金属间化合物物物物,前者主要使用其高温力学性能,而后者主要使,前者主要使用其高温力学性能,而后者主要使用其某种特殊的物理或化学性能。用其某种特殊的物理或化学性能。金属间化合物分为正常价化合物、电子化合物和间金属间化合物分为正常价化合物、电子化合物和间隙化合物三大类。隙化合物三大类。本讲稿第十六页,共八十七页2.2.1 正常价化合物:符合原子价规则的化正常价化合物:符合原子价规则的化合物,在合物,在AmBn中,正离子的价电子数恰好中,正离子
13、的价电子数恰好使负离子具有稳定的电子层结构:使负离子具有稳定的电子层结构:mec=n(8-eA)(2-2)式中式中ec及及eA分别为非电离态的正离子和负离分别为非电离态的正离子和负离子中的价电子数。子中的价电子数。金属元素与周期表中的金属元素与周期表中的A,A,A组元素组元素形成正常价化合物形成正常价化合物。其稳定性与两组元的其稳定性与两组元的电负性差值大小有关。差值越大越稳定电负性差值大小有关。差值越大越稳定。本讲稿第十七页,共八十七页正常价化合物的分子式只有正常价化合物的分子式只有AB,A2B(或或AB2)两种。两种。常见结合类型常见结合类型为氯化钠型,氟为氯化钠型,氟化钙型,闪锌矿型硫锌
14、矿型。化钙型,闪锌矿型硫锌矿型。NaCl结构是典型的结构是典型的离子结构,每种离离子结构,每种离子沿立方体的棱边子沿立方体的棱边交替排列,或看成交替排列,或看成是是由两种离子面心由两种离子面心立方结构穿插而成立方结构穿插而成。本讲稿第十八页,共八十七页在在CaF2结构中,结构中,Ca+离子构成面心立方结离子构成面心立方结构,而构,而8个个F-离子位于该面心立方晶胞内离子位于该面心立方晶胞内8个个四面体间隙的中心。因此晶胞中四面体间隙的中心。因此晶胞中Ca+与与F-离离子数的子数的比值为比值为4:8,即,即1:2。所谓反所谓反CaF2结构就结构就是两种原子调换的是两种原子调换的结果。结果。本讲稿
15、第十九页,共八十七页在在ZnS立方结构立方结构(闪锌矿闪锌矿)中,每个原子具有中,每个原子具有4个相邻的异类原子,也是由两种原子各自个相邻的异类原子,也是由两种原子各自的面锌立的面锌立方点阵穿插而方点阵穿插而成。若晶胞由成。若晶胞由同类原子组成,同类原子组成,则为金刚石结则为金刚石结构。构。本讲稿第二十页,共八十七页六方六方ZnS(硫锌矿硫锌矿)结构中,每一个原子也具结构中,每一个原子也具有有4个相邻的异类个相邻的异类原子。两种原子各原子。两种原子各自组成密排六方结自组成密排六方结构,但彼此沿构,但彼此沿c轴方轴方向错开一个距离。向错开一个距离。本图只画了六方晶本图只画了六方晶胞的胞的1/3。
16、本讲稿第二十一页,共八十七页*注意:前面所讲的四种正常价化合物都是常用的基本注意:前面所讲的四种正常价化合物都是常用的基本结构例子,结构例子,它们本身不一定是金属间化合物它们本身不一定是金属间化合物。以正常价化合物形态存在的金属间化合物,其晶体以正常价化合物形态存在的金属间化合物,其晶体结构具有这四个例子中的某一种基本结构形式。结构具有这四个例子中的某一种基本结构形式。如如NaCl型碳化物型碳化物 NaCl type carbide。通常也称为。通常也称为立方立方MC型碳化物型碳化物(如如TiC),原子排列为,原子排列为NaCl型面心立型面心立方点阵结构的碳化物,属于间隙相,方点阵结构的碳化物
17、,属于间隙相,C原子与金属原原子与金属原子的原子比为子的原子比为1:1,C原子与金属原子的半径比小于原子与金属原子的半径比小于0.59。实际晶体中碳原子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位。实际晶体中碳原子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位。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八十七页*纳米碳化钛纳米碳化钛纳米碳化钛纳米碳化钛 TiC namopowder纳米碳化钛纯度高,粒径小,分布均匀,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纳米碳化钛纯度高,粒径小,分布均匀,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用于镀膜,制造器件,可提高硬度、熔点及化学稳定性等。高,用于镀膜,制造器件,可提高硬度、熔点及化学稳定性等。是一种很好的耐熔耐磨材料。另外,纳米碳化钛具有良好的导电是一
18、种很好的耐熔耐磨材料。另外,纳米碳化钛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作熔盐电解的电极和电触头等导电材料。纳米碳化钛替性,可用作熔盐电解的电极和电触头等导电材料。纳米碳化钛替代微米级碳化钛可以降低烧结温度,提高烧结性能;用纳米碳化代微米级碳化钛可以降低烧结温度,提高烧结性能;用纳米碳化钛作为增强相,可有效提高金属、陶瓷基体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导钛作为增强相,可有效提高金属、陶瓷基体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电性能。主要用途主要用途:纳米碳化钛主要用于:金属刀具、牙科材料的表面涂层,起到耐磨、纳米碳化钛主要用于:金属刀具、牙科材料的表面涂层,起到耐磨、耐腐蚀、提高硬度及仿金的装饰作用,可替代金刚石等昂贵材料。
19、碳耐腐蚀、提高硬度及仿金的装饰作用,可替代金刚石等昂贵材料。碳化钛也作为添加剂在钢铁工业中有所应用。化钛也作为添加剂在钢铁工业中有所应用。本讲稿第二十三页,共八十七页2.2.2 电子化合物:电子化合物:由由B族或过渡族金属族或过渡族金属元素与元素与B,A,A族元素形成的金属族元素形成的金属化合物化合物。不遵守化合价规律,晶格类型随。不遵守化合价规律,晶格类型随化合物电子浓度而变。化合物电子浓度而变。电子浓度为电子浓度为3/2时呈时呈体心立方结构体心立方结构(相相);电子浓度为电子浓度为21/13时呈时呈复杂立方结构复杂立方结构(相相);电子浓度为电子浓度为21/12时为时为密排六方结构密排六方
20、结构(相相);表表2-3列出部分典型电子化合物。列出部分典型电子化合物。本讲稿第二十四页,共八十七页电子浓度为电子浓度为3/2的的相,受原子尺寸、溶质相,受原子尺寸、溶质原子价和温度等因素影响,还可能呈现原子价和温度等因素影响,还可能呈现复复杂立方的杂立方的-Mn(相相)结构结构或或密排六方结构密排六方结构(相相)。一般说来,。一般说来,B族元素的价越高,尺寸族元素的价越高,尺寸因素因素(异类原子半径差异类原子半径差)越小,温度越低,越越小,温度越低,越不利于形成不利于形成相,而越利于形成相,而越利于形成相和相和相。相。电子化合物是电子化合物是以化合物为基体以化合物为基体的固熔体的固熔体。电子
21、化合物中电子化合物中以金属键为主以金属键为主,因此,因此有明显有明显的金属特性的金属特性。本讲稿第二十五页,共八十七页尺寸因素、温度对形成相的影响举例尺寸因素、温度对形成相的影响举例:1 CuGa低温时为密排六方结构低温时为密排六方结构(相相),中高,中高温时为体心立方结构温时为体心立方结构(相相);2|RCu-RGe|RCu-Rsi|,Cu5Ge只有密排六只有密排六方结构方结构(相相),而,而Cu5Si有体心立方结构有体心立方结构(相相)和复杂立方结构和复杂立方结构(相相)两种。两种。本讲稿第二十六页,共八十七页*拓扑密排相拓扑密排相 topological close-packed pha
22、se(TCP phase)晶体结构主要取决于原子尺寸因素、原子排列符合拓扑学晶体结构主要取决于原子尺寸因素、原子排列符合拓扑学(只研究图只研究图形各部分位置的相对次序,而不考虑它们尺寸大小的几何学形各部分位置的相对次序,而不考虑它们尺寸大小的几何学)规律规律的具有高度密排的晶体结构的一类金属间化合物,由两类不的具有高度密排的晶体结构的一类金属间化合物,由两类不同大小的原子所组成,原子配位数均大于或等于同大小的原子所组成,原子配位数均大于或等于12,最高可,最高可达达16。主要包括。主要包括相、相、Laves 相、相、相、相、相等。相等。相相:phase副族元素以及副族元素以及副族的副族的Mn元
23、素与元素与、副族的元素形成的一副族的元素形成的一类金属间化合物,具有正方晶体结构(类金属间化合物,具有正方晶体结构(c/a0.52),每个晶胞),每个晶胞有有30个原子,不同原子的配位数在个原子,不同原子的配位数在12至至15之间,其化学组成之间,其化学组成式一般为式一般为AB或或AxBy(x、y的数值相对较为接近)。一般具有的数值相对较为接近)。一般具有很高的硬度,在钢中出现时往往导致明显的脆化倾向。很高的硬度,在钢中出现时往往导致明显的脆化倾向。本讲稿第二十七页,共八十七页*Laves 相相:laves phase 化学组成式为化学组成式为AB2且由于且由于A、B原子半径的差别可形成高度密
24、排原子半径的差别可形成高度密排的晶体结构的一类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的一类金属间化合物,A、B原子半径的理论比值为原子半径的理论比值为1.225,实际比值则在,实际比值则在1.051.68之间,具有三种类型的晶体结之间,具有三种类型的晶体结构:构:MgCu2型复杂立方点阵;型复杂立方点阵;MgZn2型复杂六方点阵;型复杂六方点阵;MgNi2型复杂六方点阵。每个晶胞均具有型复杂六方点阵。每个晶胞均具有24个原子,其中大原子个原子,其中大原子8个,小原子个,小原子16个,大原子的配位数为个,大原子的配位数为16,小原子的配位数为,小原子的配位数为12。有序相有序相:ordered phase性质介
25、于有序固熔体和化合物之间的过渡状态的一类金属间化性质介于有序固熔体和化合物之间的过渡状态的一类金属间化合物。某些在高温下具有短程有序的固溶体,当其成分接近一合物。某些在高温下具有短程有序的固溶体,当其成分接近一定的原子比(如定的原子比(如AB、AB2、AB3)时,在低于一定的临界温度下,)时,在低于一定的临界温度下,将转变为长程有序的固将转变为长程有序的固 熔体,即有序相,也称为超结构。主要包括熔体,即有序相,也称为超结构。主要包括以面心立方结构为基的以面心立方结构为基的Cu3Au型、型、CuAu型、型、CuPt型有序相,以型有序相,以体心立方结构为基的体心立方结构为基的CuZn型、型、Fe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材料科学 基础 第二 精选 文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