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课件(3).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可持续发展课件(3).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持续发展课件(3).ppt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2 2讲讲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内涵u可持续发展一般性理解u几个相关概念的演变过程u可持续发展带来认识上的几大转变u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基本原则u现有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理解内容提要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性理解u可持续发展的字面意思是可以不断地发展,更进一步的意思是能够实现数量增加(发展)的目标,并且为前者提供质量的改善。u在某种程度上,对应的词汇是不可持续发展(杀鸡取卵;竭泽而渔)u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负定义,即通过界定什么是不可持续发展以理解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发展。u可持续发展的相对性:随着认识水平与能力的变化,关于不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会发生变化,因此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也就不同。可持续发展的性质识
2、别u目标与过程的区别: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的含义,不是在于达到一个状态,更多在于调整现有的某种方式而作出的努力。u现有的用法: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几个相关概念的含义u经济增长u经济发展u可持续性u可持续发展1 1、经济增长、经济增长u经济增长最初被理解为发展的全部内容。u经济增长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GNP)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例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Kuznets)曾将经济增长定义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是指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经济产品的能力的长期上升。uGN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产品和劳务的总价值,它是以经济货币来衡
3、量。经济增长观经济增长观u“经济增长观”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各个国家基本上都经历过战争的蹂躏,经济急需重建、恢复与继续发展。u发展中国家为解决本国的贫困以及发达国家面对竞争的压力等原因,导致战后一段时期内各国经济得到迅速地增长。u虽然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但是由于发展目标被单一化为GNP数量的增加,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与社会问题。2 2、经济发展、经济发展u片面地追求数量上的增加,不顾及对其它因素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势必将降低经济增长的质量。u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经济发展不仅包含数量上的增加,而且还应该包含质量上的改善。u大英百科全书对于经
4、济发展的释义是:“虽然该术语有时被当成经济增长的同义语,但是一般来说,发展被用来叙述一个国家的经济变化,包括数量上与质量上的改善”。u比较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是更高层次的体现。经济发展观u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增长质量的内容也不断地发生变化。人们开始反思经济增长的目的与意义。u产品多样化、强调公平与追求福利等不断地进入经济发展的视野。五、六十年代认为,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更多的产出,而且指生产比以前更多种类的产品。例如,我国曾经历过的大炼钢铁,在钢铁总量方面的赶英超美现象。u随着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的出现,Meier(1976)认为:经济发展首先是一个过程,是指一个国家的人均真实收入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
5、增加,必须保证低于绝对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数量不增加,同时收入的分配并不变得更加不平等。Munasinghe(1996)则认为,发展的范式从产出最大化开始转向公平增长、减轻贫困与经济效率三者的协同。3 3、可持续性,以及同增长与发展的关系、可持续性,以及同增长与发展的关系u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特有词汇,它代表着事物的变化属性,在某种程度上,可持续性等同于可持续发展。u经济增长指的是增加经济价值,它追求数量上的增加。然而,可持续性要求人们能够区分数量改变与质量改善所引起的价值增加。u由于人类所面对的是一个有限的星球(环境的更新与消化能力有限),显然,可持续经济增
6、长是一个矛盾的词汇。发展意味着生活质量的改善,并非必然意味着资源消耗量与废弃物排放量的不断增加。u因此,只有发展(追求质量与数量的统一)才可能无限地持续下去,只有发展才会获得持续性。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产生u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与恶化,尤其是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表明传统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u1987年由WCED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并于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形成共识。u但是,关于具体的不可持续发展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存在多种不同的理解与表述。可持续发展与认识上的三大转变u有限环境对于发展的制约u自然规律客观性的深刻认识u发展目标的重新设定环境资源的有限性环境资源的有限性u自
7、然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u环境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的供给量与废弃物消纳能力)并非可以无限供给,否则可持续发展研究将失去意义。从无限到有限,是对当前“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清醒认识。u环境资源的有限性导致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破灭。改善生活质量、采用可以持续的发展模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目标。u如果接受1986年Vitousek计算的结果,500-3000万物种之一,由于40%的陆地初级生产力已被人类活动所直接或间接占用,留给整个世界的继续发展的剩余空间并不太多。u经过数十亿年的自然演化,自然生态系统形成其自身所独有的运行规律。这种规律不依人的意志而改变。u如果人类的生产活动方式违背
8、了自然规律则势必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如破坏地表植被而导致的水土流失、滥伐原始森林而导致的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因此,尊重自然是人对自然应有的态度。自然规律的客观性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发展目标的重新设定发展目标的重新设定u工业革命以前,人们为了维持生存而进行物质生产活动,进入工业革命以后,伴随着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生产的目的逐渐演变成资本家对利润的贪婪追求。整个社会的发展目标已经异化为不断地追求财富,不断地追求货币。u这种单一目标的追求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如社会分配不公与环境污染等问题。u反思将会加深对问题本源的认识,是在更高层次上的理性回归。u对社会发展目标的反思与人生活价值或者意义的反思u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可持续发展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