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内分泌系统new.pptx
《组织学与胚胎学内分泌系统new.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学与胚胎学内分泌系统new.pptx(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目的1 1掌握垂体的结构,腺垂体和神经垂体各部的组织结构及功能。掌握垂体的结构,腺垂体和神经垂体各部的组织结构及功能。2 2掌握肾上腺的结构,皮质部和髓质部的结构及功能。掌握肾上腺的结构,皮质部和髓质部的结构及功能。3.3.掌握甲状腺的组织结构及功能。掌握甲状腺的组织结构及功能。4.4.熟悉熟悉APUDAPUD系统的概念系统的概念 。重点和难点:1.1.垂体的组织结构垂体的组织结构2.2.肾上腺和甲状腺的组织结构肾上腺和甲状腺的组织结构3.3.甲状腺素甲状腺素的合成、贮存和释放的合成、贮存和释放过程过程第1页/共57页思考题思考题1.试述内分泌腺的一般结构及功能。2.结合甲状腺滤泡的结构说
2、明甲状腺素的合成、贮存和释放过程。3.试述分泌降钙素和甲状旁腺素的细胞特征及两种激素对血钙调节的机制。4.简述肾上腺皮质的分带和各带细胞的分泌功能。5.简述肾上腺髓质的细胞组成及功能。6.简述脑垂体远侧部的细胞构成和分泌功能。7.试述下丘脑与腺垂体、神经垂体的关系。第2页/共57页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1内分泌系统组成 由独立的内分泌腺、非独立的内分泌腺(如胰岛、黄体等)以及分散存在的各种内分泌细胞(如胃肠、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独立的内分泌腺有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松果体等器官。第3页/共57页内分泌腺组织结构的共同特点是:(1)无导管,故又称无管腺(2)腺细胞常排列
3、成索状、团状或围成滤泡状。(3)腺细胞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孔型或血窦型)和毛细淋巴管。有些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可直接分泌入细胞间隙,而不经过血流循环途径(即所谓旁分泌)。第4页/共57页 内分泌腺组织结构细胞排列成索状,球状,网状或泡状。其间有细胞排列成索状,球状,网状或泡状。其间有丰富的丰富的毛细血管或毛细血管或毛细淋巴管。毛细淋巴管。第5页/共57页内内分分泌泌细细胞胞分分泌泌的的激激素素多多 直直接接经经过过血血流流循循环环途途径径作作用用于于相相应应的的组组织或器官。织或器官。第6页/共57页2激素化学结构 内内分分泌泌腺腺细细胞胞所所分分泌泌的的活活性性物物质质,称称为为激激素素
4、(hormonehormone)。激激素素依依其其化化学学本本质质不不同同分分为为含含氮氮激激素素和类固醇激素两类:和类固醇激素两类:(1)(1)含含氮氮激激素素包包括括氨氨基基酸酸衍衍生生物物、肽肽类类激激素素和和蛋蛋白白激激素素。氨氨基基酸酸衍衍生生物物类类如如肾肾上上腺腺素素、甲甲状状腺腺素素。肽肽类类和和蛋蛋白白质质类类如如胰胰岛岛素素、甲甲状状旁旁腺腺素素、垂垂体体前前叶叶分分泌泌的各种激素。的各种激素。分分泌泌含含氮氮类类激激素素的的细细胞胞起起源源内内或或外外胚胚层层,细细胞胞内内具具有有较较丰丰富富的的粗粗面面内内质质网网。发发达达的的高高尔尔基基复复合合体体及及膜膜包被的分泌
5、颗粒。包被的分泌颗粒。(2 2)类类固固醇醇激激素素有有肾肾上上腺腺皮皮质质激激素素和和性性激激素素。分分泌泌这这类类激激素素的的细细胞胞均均起起源源于于中中胚胚层层,腺腺细细胞胞内内有有丰丰富富的滑面内质网和呈导管状嵴的线粒体,脂滴。的滑面内质网和呈导管状嵴的线粒体,脂滴。第7页/共57页含氮类含氮类/肽类激素分泌细胞肽类激素分泌细胞(Peptide-secreting cells):细胞质内细胞质内G,RER和和分泌颗分泌颗粒粒发达。发达。第8页/共57页类固醇类激素分泌细胞类固醇类激素分泌细胞(Steroid-secreting cells):细胞质细胞质泡沫状泡沫状。SER,脂滴和管状
6、嵴脂滴和管状嵴MT丰富丰富。第9页/共57页3激素作用方式 对特定激素发生应答器官和细胞,称为靶器官或靶细胞。含氮类激素到达靶细胞后,与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相结合而发生效应。类固醇激素作用于细胞核,此类激素可透过靶细胞与胞质内的蛋白质相结合,形成一复合物通过核膜进入胞核内而发挥作用。激素和靶细胞之间是高度专一性的(特异性的)结合,但激素在动物种间的差异性较不明显。第10页/共57页4.APUD4.APUD系统系统 除内分泌腺外,其它器官内有大量散在除内分泌腺外,其它器官内有大量散在的内分泌细胞,都能合成和分泌胺,而且的内分泌细胞,都能合成和分泌胺,而且是细胞通过摄取胺前体(是细胞通过摄取胺前体(
7、AAAA)经脱羧后产)经脱羧后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胺类成分,将这些生具有生物活性的胺类成分,将这些能够能够摄取胺的前体成分并将其脱羧产生具有生摄取胺的前体成分并将其脱羧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胺类成分的一类细胞统称为摄取物活性的胺类成分的一类细胞统称为摄取胺前体脱羧细胞(胺前体脱羧细胞(amine precursor amine precursor uptake and decarboxylation celluptake and decarboxylation cell),),即即 APUDAPUD细胞。细胞。第11页/共57页第第二二节节 脑脑垂垂体体一一、概概述述 是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可分泌多种
8、激素。各种动物垂体的形状、大小略有不同。脑垂体由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组成,腺垂体来自胚胎外胚层上皮,神经垂体来自间脑腹侧的突起。腺垂体又可分为远侧部、中间部、结节部;神经垂体分为神经部和漏斗部。腺垂体的远侧部称垂体前叶,中间部和神经部合成垂体后叶。脑垂体表面包有1层结缔组织的被膜,少量的结缔组织可随血管伸人到垂体各部。第12页/共57页腺垂体腺垂体:远侧部远侧部(前叶前叶)+结节部结节部+中间部。中间部。神经垂体神经垂体:神经部神经部(与中间部一起称为与中间部一起称为后叶后叶)+漏斗漏斗(包括正中隆起和漏斗柄包括正中隆起和漏斗柄)。第13页/共57页第14页/共57页脑垂体 远侧部(前叶)腺
9、垂体 结节部 中间部 后叶 脑垂体 神经部 神经垂体 正中隆起 漏斗部 漏斗柄第15页/共57页 腺垂体由胚胎原口顶部外胚层上皮向上凹陷形成拉克氏囊(Rathkes pouch),并伸向间脑复侧。神经垂体由间脑腹面向下垂形成漏斗囊,两者相遇后形成垂体。这侧部与中间部之间,有原来的拉克氏囊腔形成的裂隙,称为垂体裂。第16页/共57页二、二、腺垂体腺垂体1.远侧部远侧部(Pars distalis):细胞细胞成群存在,其间有丰富的窦状成群存在,其间有丰富的窦状毛细血管毛细血管-脑垂体门脉的脑垂体门脉的次级次级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网。(1)嗜酸性细胞嗜酸性细胞:含含嗜酸性嗜酸性分泌颗粒,分分泌颗粒,分
10、泌泌蛋白质类激素蛋白质类激素。a.生长激素细胞生长激素细胞(Somatotroph):分泌分泌生长激素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促进骨组织等生长。若少儿,促进骨组织等生长。若少儿时期缺乏则造成时期缺乏则造成侏儒症侏儒症。b.催乳激素细胞催乳激素细胞(Mammotroph):分泌分泌催乳素催乳素(Prolaction/PRL),促进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促进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第17页/共57页嗜酸性细胞嗜酸性细胞第18页/共57页(2)嗜碱性细胞嗜碱性细胞:较大,含有较大,含有嗜碱性嗜碱性、PAS(+)分泌分泌颗粒。颗粒。a.促甲状腺激素细胞促甲状腺激素细胞(Thyrotroph
11、):分泌分泌促甲状腺促甲状腺激素激素(TSH)。促进甲状腺素的分泌。促进甲状腺素的分泌。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Corticotroph):分泌分泌促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进肾上腺皮质束、网促进肾上腺皮质束、网状带细胞的分泌。状带细胞的分泌。c.促性腺激素细胞促性腺激素细胞(Gonadotroph):分泌促性腺激分泌促性腺激素,包括素,包括卵泡刺激素卵泡刺激素(FSH)和和黄体生成素黄体生成素(LH)。前者促进生殖细胞的发育,后者促进性激素的前者促进生殖细胞的发育,后者促进性激素的分泌。分泌。第19页/共57页嗜碱性细胞嗜碱性细胞第20页/共57页(
12、3)嫌色细胞嫌色细胞:数量数量最多最多,细胞较小,有长突起。不活跃。,细胞较小,有长突起。不活跃。嗜酸细胞嗜酸细胞嗜硷细胞嗜硷细胞嫌色细胞嫌色细胞第21页/共57页脑垂体 生长素细胞 嗜酸性细胞 催乳素细胞 远侧部 促甲状腺激素细胞 嗜碱性细胞 促性腺激素细胞 促肾上腺激素细胞 嫌色细胞第22页/共57页下丘脑和腺垂体关系下丘脑和腺垂体关系 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释放激素和释放抑制激素通过垂体门脉系统进入腺垂体,以促进或抑制腺垂体中各种腺细胞的分泌活动;腺垂体分泌的各种激素又可通过短反馈机制调节下丘脑中这些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分泌活动。可见下丘脑和腺垂体之间既有结构上的密切联系(垂体门脉系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组织学 胚胎学 内分泌系统 new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