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分析gdqp.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分析gdqp.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分析gdqp.pptx(1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分析与税法差异分析黑龙江省税务干部学校黑龙江省税务干部学校 宋祥军宋祥军一、会计准则与税法存在差异的一、会计准则与税法存在差异的原因原因二、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分析二、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分析 会计准则与税法的联系会计准则与税法的联系l 会计准则与税法都是调整微观经济业务会计准则与税法都是调整微观经济业务事项的事项的法律规范法律规范l 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制定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制定相互影响、共同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发展 税法规范一般是建立在会计规范的基础上,税法规范一般是建立在会计规范的基础上,同时会计规范也需要适应税法规范变革的同时会计规范也需要适应税法规范变革的要
2、求要求l 会计准则是税法贯彻执行的会计准则是税法贯彻执行的重要基础重要基础一、会计与税法存在差异的原因一、会计与税法存在差异的原因v目标不同目标不同v前提和原则不同前提和原则不同v计量依据不计量依据不同 1.1.目标不同目标不同u税法规范国家征税机关征税行为和纳税人的税法规范国家征税机关征税行为和纳税人的纳税行为,解决的是财富如何在国家与纳税纳税行为,解决的是财富如何在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分配问题,保证国家财政收入。人之间的分配问题,保证国家财政收入。u企业会计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企业会计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
3、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经济决策。2.2.前提与原则不同前提与原则不同基本前提比较基本前提比较v会计主体会计主体纳税主体纳税主体v持续经营持续经营v会计分期会计分期v货币计量货币计量从价定率从价定率从量定额从量定额纳税期限纳税期限 信息质量所遵循的原则比较信息质量所遵循的原则比较v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税收法定税收法定原则原则v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相关性相关性原则(配比)原则(配比)v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公平公平原则原则v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应税行为应
4、税行为原则原则v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税行为应税行为原则原则 3.3.计量属性不同计量属性不同p会计(1)历史成本(2)重置成本 (3)可变现净值(4)现值(5)公允价值。p税收(税收(1)历史成本()历史成本(2)公允价值)公允价值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构成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构成基本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3838项具体准则项具体准则 财会(财会(2006)3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财会(财会(2006)18(1)32项会计准则解释项会计准则解释(2)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2006年发布:年发布:20072009年发布:年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一)企业
5、会计准则解释(一)财会(财会(2007)14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二)财会(财会(2008)11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三)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三)财会(财会(2009)8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四)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四)财会(财会(2010)15二、存货准则与税法差异分析二、存货准则与税法差异分析1、外购存货、外购存货2、自制存货、自制存货3、接受捐赠存货、接受捐赠存货4、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投资者投入的存货5、存货期末计量的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存货期末计量的会计与税法的差异6、存货损失的会计与税法差异、存货损失的会计与税法差异1、外购存货外购存货会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会采购成本包括
6、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税所得税条例税所得税条例72条条通过支付现金方通过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存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式取得的存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关税费为成本。说明:说明:1、双方处理原则一致、双方处理原则一致2、根据税前扣除真实性原则,即计税成本、根据税前扣除真实性原则,即计税成本确认时确认时应有合法的有效凭据应有合法的有效凭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年第34号第六项规号第六项规定:定:企业当年度实际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企业当年度实际发
7、生的相关成本、费用,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取得该成本、费用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取得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企业在预缴季度所得税时,的有效凭证,企业在预缴季度所得税时,可暂按账面发生金额进行核算;但在汇算可暂按账面发生金额进行核算;但在汇算清缴时,应补充提供该成本、费用的有效清缴时,应补充提供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凭证。2、自制存货、自制存货会会包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借款费用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借款费用。加工成本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包括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加工成本的确定原则:加工成本的确定原则:如果能够直接计入有如果能够直接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则应直接计入该成本核算对关的成
8、本核算对象,则应直接计入该成本核算对象。否则,应按照合理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有关象。否则,应按照合理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核算对象。借款费用借款费用:符合资本化条件(即需要经过:符合资本化条件(即需要经过相当长相当长时间时间的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的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税条例税条例56条企业的各项资产,包括固、条企业的各项资产,包括固、生、无、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存货生、无、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存货等,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条例等,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条例37条企条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合理的不需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合理
9、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与会计处理与会计处理基本相同基本相同。但要注意条例但要注意条例38条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条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国家税务总局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年第34号第一项规定:号第一项规定:企业在按照合同要求首次支付利息并进行税企业在按照合同要求首次支付利息并进行税前扣除时,应提供前扣除时,应提供“金融企业的同期同类贷款金融企业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情况说明利率情况说明”,以证明其利息支出的合理性
10、。,以证明其利息支出的合理性。3、接受捐赠存货、接受捐赠存货会(准则没有规定)捐赠方会(准则没有规定)捐赠方提供的提供的发票、报关单、有关协议等凭证和应支发票、报关单、有关协议等凭证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付的相关税费;市场价和应支付的相关市场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税费。税所得税法税所得税法6条条计税收入总额项目计税收入总额项目中包括:接受捐赠收入;条例中包括:接受捐赠收入;条例72条接受条接受捐赠的存货的计税基础应以捐赠的存货的计税基础应以公允价值和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支付的相关税费确定。确定。无差异无差异例:接受捐赠原材料一批,专用发例:接受捐赠原材料一批,专用发票,价款票,价款10万元,增
11、值税万元,增值税1.7万元,用万元,用存款支付运费存款支付运费0.1万元,取得运输发票,万元,取得运输发票,材料入库。材料入库。借:原材料借:原材料100930应交税费增应交税费增(进进)17070贷:银行存款贷:银行存款1000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1170004、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投资者投入的存货会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会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除外。税条例税条例72条条通过支付现金以外的方式通过支付现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存货,以该存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取得的存货,以该存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
12、。的相关税费为成本。注意:注意:1、计价基本相同、计价基本相同2、法、法47条条企业实施其他不具有合企业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减少其应纳税收入或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减少其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调整。例:企业接受投入原材料,专用发票,价款例:企业接受投入原材料,专用发票,价款20万元,增值税万元,增值税3.4万元,投资协议双方认定价值万元,投资协议双方认定价值30万元,资本份额万元,资本份额21万元。(协议价公允)万元。(协议价公允)借:原材料借:原材料30应交税费增(进)应交税费增(进)3.4贷:实收资本贷:实收资本
13、21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12.4假设公允价值为假设公允价值为25万元。万元。借:原材料借:原材料25应交税费增(进)应交税费增(进)3.4贷:实收资本贷:实收资本21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7.45、存货期末计量的会计与税法的差、存货期末计量的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异会会“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资产,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成本负债表日存货成本高于高于可变现净值时:可变现净值时:借:资产减值损失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存货跌价准备贷:存货跌价准备当以前已计减值的存货的当以前已计减值的存货的价值回升价值回升,减记,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转回的金额必须在的金额应当予以
14、恢复,转回的金额必须在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之内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之内:借:存货跌价准备借:存货跌价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贷:资产减值损失税所得税法税所得税法10条条未经核定的准备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金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所得税法条例除。所得税法条例55条未经核定的准条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是指不符合国务院财政、备金支出,是指不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风险准备等准备金支出。在实际备、风险准备等准备金支出。在实际发生时扣除。发生时扣除。调整:企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调整:企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
15、调调增增应纳税所得额,转回或转销存货跌应纳税所得额,转回或转销存货跌价准备时,价准备时,调减调减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6、存货损失的会计与税法差异、存货损失的会计与税法差异会发生时计入会发生时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财产损溢”包包括损失的成本和转出的进项税额。对于括损失的成本和转出的进项税额。对于损失的审批程序,准则没有明确规定,损失的审批程序,准则没有明确规定,属于内部管理问题。属于内部管理问题。1、自然损耗:管理费用、自然损耗:管理费用2、计量差错和管理不善:扣除赔偿,、计量差错和管理不善:扣除赔偿,管理费用管理费用3、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扣除赔偿,、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扣除赔偿,
16、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支出税税第一:增值税条例第一:增值税条例10条非正常损失条非正常损失货物的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增值税细货物的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增值税细则则24条非正常损失,是指因条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第二第二: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第第25号号例:清查发现库存原材料短缺例:清查发现库存原材料短缺2 2万元,增值万元,增值税税0.340.34万元,是由于仓库管理员管理不善万元,是由于仓库管理员管理不善造成,经审批,管理员赔偿造成,经审
17、批,管理员赔偿1 1万元。万元。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借:待处理财产损溢2.342.34 贷:原材料贷:原材料2 2 应交税费增(进转出)应交税费增(进转出)0.340.34借:其他应收款借:其他应收款1 1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1.341.34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贷:待处理财产损溢2.342.34报经税务部门批准后,税前扣除报经税务部门批准后,税前扣除1.341.34万元万元二、固定资产准则与税法差异分析二、固定资产准则与税法差异分析(一)固定资产(一)固定资产确认确认会计与税法的差异会计与税法的差异(二二)固固定定资资产产初初始始计计量量会会计计与与税税法法的的差差异异(三)固定资产的(三)固定资
18、产的增值税问题增值税问题(四)固定资产(四)固定资产折旧折旧会计与税法的差异会计与税法的差异(五五)固固定定资资产产后后续续支支出出会会计计与与税税法法的的差差异异(六)固定资产(六)固定资产减值减值的会计与税法差异的会计与税法差异(一)固定资产确认会计与税法的差异(一)固定资产确认会计与税法的差异会会固固定定资资产产,是是指指同同时时具具有有下下列列特特征征的的有有形形资资产产:(1 1)为为生生产产商商品品、提提供供劳劳务务、出出租租或或经经营营管管理而持有的;(理而持有的;(2 2)使用寿命超)使用寿命超过过一个会一个会计计年度。年度。税税增值税条细则增值税条细则2121条条固定资产固定
19、资产,是指使用期限,是指使用期限超过超过1212个月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个月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所得税条例所得税条例5757条固定资产条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产品、提供劳是指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12个月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个月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备、器具、工具等。差异?差异?会计
20、与增值税的差异:会计与增值税的差异:增值税的范围较小,不包括房屋、建增值税的范围较小,不包括房屋、建筑物(属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不筑物(属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不包括应征消费税的摩托车、汽车、游包括应征消费税的摩托车、汽车、游艇(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艇(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会计与企业所得税的差异:会计与企业所得税的差异:两者概念虽然基本相同,但还存在差异。两者概念虽然基本相同,但还存在差异。第一:范围不同。已出租的建筑物,会计上列为投第一:范围不同。已出租的建筑物,会计上列为投资性房地产,企业所得税法上列为固定资产。资性房地产,企业所得税法上列为固定资产。第二:确认不同。企业所得税法要求
21、以合法有效的第二:确认不同。企业所得税法要求以合法有效的凭证作为确认依据,即税法对固定资产不能进行估凭证作为确认依据,即税法对固定资产不能进行估价入账。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有估价确认的内容,价入账。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有估价确认的内容,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即可确认。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即可确认。(二)固定资产初始计量会计与税法的差异(二)固定资产初始计量会计与税法的差异 外购固定资产:外购固定资产:会会 1 1、购购买买价价款款、相相关关税税费费和和使使固固定定资资产产达达到到预预定定可可使使用用状状态态前前所所发发生生的的可可归归属属于于该该项项资资产产的的运输费、装卸费、安
22、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会会2、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购入,固定资产的成上具有融资性质购入,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信用期间内确认为财的差额,应当在信用期间内确认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会会 3 3、存存在在预预计计弃弃置置费费用用,应应按按现现值值计计算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算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税税所得税条例所得税条例5858条条 外购的固定资产,外
23、购的固定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差异:差异:1、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购进,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购进,税法按购买价款,会计按购买价款的现税法按购买价款,会计按购买价款的现值入账。值入账。2 2、会计把预计弃置费用按现值计入成、会计把预计弃置费用按现值计入成本,税法不确认。本,税法不确认。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自行建造固定资产:会会1、由建造该项资产、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所发生的必要支出
24、构成。2、建造过程应资本化的借款费用,按借、建造过程应资本化的借款费用,按借款费用准则计入建造成本。款费用准则计入建造成本。税税1、所得税条例、所得税条例58条条 自行建造的固定资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以产,以竣工结算前竣工结算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础。2、所得税条例、所得税条例38条条 非金融企业向非金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准予扣除。分,准予扣除。差异:差异: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估价入账,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估价入账,决算后调账,
25、引起的决算后调账,引起的折旧处理差异。折旧处理差异。会计处理会计处理:u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作固定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作固定资产入账,开始提取折旧;资产入账,开始提取折旧;u竣工决算后,调整固定资产价值,不调整竣工决算后,调整固定资产价值,不调整已提折旧,将新剩余价值在应提剩余折旧年已提折旧,将新剩余价值在应提剩余折旧年限内折旧。限内折旧。税务处理:国税函2006235号 第四条 关于固定资产价值调整的折旧处理:中国网通内地子公司由于对部分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时尚未进行竣工结算,导致其预提的折旧与结算后实际应计提的折旧存在差额。上述折旧差额应相应调整原所属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会计 准则 税法 差异 分析 gdqp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