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2系统自然观.pptx
《自然辩证法2系统自然观.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2系统自然观.pptx(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科学发展的整体论走向近代科学的特点是主客二分。当代科学的否定式发展首先是从否定主客二分开始的。这种变化可以看成与机械论相反的整体论的走向。第1页/共34页新时空观相对论力学的时空观认为时间、空间、物质、运动之间都是相关的,钟慢效应和尺缩效应是相对论力学的两个最形象的反映时空特征的事例。以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为基础,爱因斯坦在新的力学模型中加入了测量过程,观察者本身成为力学模型的一部分,客体之中包含主体,时空与事物的运动与测量的状态相关。第2页/共34页在相对论力学中,信号的传播过程得到恢复。B信号信号速度速度为为C信号信号速度速度为为CA物体从A到B以速度V运动观察者研究者第3页/共34页
2、量子力学中的整体思想量子力学与相对论一样,通过强调测量过程突显主客体之间的一体性:人在科学研究中既是观众又是演员,是科学实验的参与者,不是旁观者。关于微观世界的知识是测量与所测事物的统一体的反映。这种统一体强调科学知识是对测量的反映,而不是对物自体的认识。这种认识论的特点可以极端地表述为“月亮在不看它时不存在”。量子力的整体性突出地表现在测不准原理、互补原理等理论上。第4页/共34页海森伯测不准原理海森伯推得,测量一个微粒的位置时,如果不确定性范围是q,那么同时测得其动量也有一个不确定范围p,p和q的乘积总是大于一定的数值,即 pqh/4,其中,h=6.62610-34 JS,称为普朗克常数。
3、这一规律直接来源于物质具有的微粒和波动的二象性,是普遍原理。凡是经典力学中共轭物理量之间都有这个关系。这一原理认为我们不能同时精确地测量一对共轭物理量。(EPR佯谬)第5页/共34页波包扁缩:这一现象实质上是物质与精神问题的变体。粒子是用波来描述的,而波则将一个观察者观察粒子时有可能发现的关于粒子的信息变成了密码。进行观察,就使波“崩溃”成为一种具体的状态,这种具体的状态将一个确定的值赋予了被观察到的东西。所有逻辑可能性在实践中成为一个具体的可观察的实在。薛定谔猫佯谬第6页/共34页玻尔的总结:互补原理玻尔为解释量子力学而提出此原理,它与海森伯的测不准原理共同构成了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核心。
4、1927年9月玻尔首次提出互补性原理:(1)位置与动量、时间与能量等物理量存在不确定的关系,无法同时求得精确的值,只能作为互补的量子力学对象来描述。(2)粒子与波动互不相容的图象可以用来描述量子力学的对象。(3)在量子力学中不能同时进行时空的描述和因果的描述,而只能作为互补的量子力学对象来描述。互补原理反映了从宏观常识世界进入微观的陌生世界的认识特征。第7页/共34页生物学:信息概念走进科学生物学之中机械论与有机论之争是一个长期的话题,其主要矛盾是还原论与整体论的对立。遗传学:生物学从类的共性的静态研究,转向代际之间的动态研究,信息概念开始出现。遗传因子概念虽然具有原子论的形态,但是,它的核心
5、内容是信息,而不是信息的载体,这种转移是革命性的。在遗传学研究中,生化学派、结构学派与信息学派的角逐,最终形成以信息概念为核心的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第8页/共34页系统科学的出现40-60年代的形成和发展:系统科学的建立一般系统论:贝塔朗菲三十年代提出系统论的概念,45年关于一般系统论发表。运筹学:在二战的需要中产生,是关于事理的科学,旨在提高系统运行的整体效率。控制论:美国人维纳创立的关于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控制论提炼出的反馈控制模型具有广泛的普适性。信息学包括信息论和电子计算机理论。香农1948年的通信的数学理论宣告了信息论 的诞生,其中提炼出了通信模型,定义了信息量,提出了编码
6、定理等。冯诺伊曼的计算机实现了一种处理信息的“物理符号系统”,这是人类智能物化的伟大起点。系统工程、系统分析、管理科学第9页/共34页60-70年代的发展:自组织理论的建立耗散结构理论:比利时的普利高津1969年提出。协同学:德国的哈肯1969年提出.超循环理论:德国科学家曼弗雷德艾根,1967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1979年发表超循环理论,把生命起源解释为自组织现象,提出一个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原理.突变论:法国的托姆1972年创立.第10页/共34页80年代以来的发展80年代国际上形成非线性科学研究的热潮,研究主体是混沌、分形与孤粒子。80年代中期国际上兴起了对复杂性的研究,突出的标志是198
7、4年美国的圣菲研究所成立。钱学森学派的系统学研究:目标在于创立基础科学层次的系统科学。第11页/共34页整体性:整体性是系统的最主要的性质。但是在哲学中对它的认识一直维持着古代的水准。这种认识状态严重地阻碍了在科学中对系统的认识。传统的整体性观念是从总体与部分的关系来认识的。关系与性质在认识事物的作用上有所区别。性质是直接的,而关系是间接的。系统环境关系性质第12页/共34页传统的整体性观念:传统的整体性概念:整体性指系统与环境之间在功能上的非加和性,即: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这一定义的问题:功能关系是对事物固有性质的间接认识,无法替代固有性质的认识功能。对科学研究的深入支撑力度不足;对
8、现象的描述也易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对认识者“在之中”的对象无法描述。系统研究需要对整体性给予新的界定。第13页/共34页从信息角度看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全息关系:整体等于部分。p生物的全息性:DNA在生物个体中分布;p几何体的全息性:分形几何的自相似性;p社会的全息性:文化基因的复制和传统的统摄作用。曼德尔布罗特集第14页/共34页系统的特征信息:p特征信息是组成系统的个体共同具有的;p特征信息是系统环境不可知的信息。第15页/共34页整体性的新定义:整体性就是系统特征信息空间分布的全息性或对称性。p此处的全息性是指信息分布于系统所有组成单元;p这里的对称性指三维空间分布的对称性。在系统的空间范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 辩证法 系统 自然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