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 被子植物.pptx
《药用植物学 被子植物.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用植物学 被子植物.ppt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4 下述各科的特征和主要药用植物:三白草科、胡椒科、金粟兰科、桑科、桑寄生科、马兜铃科、蓼科、苋科、商陆科、石竹科、睡莲科、毛茛科、芍药科、小檗科、防己科、木兰科、樟科、罂粟科、十字花科、景天科、虎耳草科、杜仲科、蔷薇科、豆科、芸香科、楝科、远志科、大戟科、冬青科、卫矛科、无患子科、鼠李科、锦葵科、堇菜科、瑞香科、桃金娘科、五加科、伞形科、山茱萸科第1页/共19页杜鹃花科、紫金牛科、报春花科、马钱科、龙胆科、夹竹桃科、萝摩科、旋花科、紫草科、马鞭草科、唇形科、茄科、玄参科、紫葳科、列当科、爵床科、茜草科、忍冬科、败酱科、川续断科、葫芦科、桔梗科、菊科、香蒲科、泽泻科、禾本科、莎草科、棕榈科、天
2、南星科、百合科、石蒜科、薯蓣科、鸢尾科、姜科、兰科。第2页/共19页第一节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具有真正的花:能适应虫媒、鸟媒、风媒、水媒等传粉条件由花被、雄蕊群和雌蕊群等构成。胚珠包藏在心皮形成的子房内,受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发育成种子和果实。具双受精现象:在受精过程中1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合子(受精卵),另1个精子与2个极核结合,发育成三倍体的胚乳。这种胚乳为幼胚发育提供营养,具有双亲的特性,能为新植物提供较强的活力。孢子体高度发达,配子体极度退化,具有多种习性和类型,如水生、陆生、自养或寄生、木本、草本、直立或藤本,常绿或落叶,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第3页/共19页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特征
3、比较1.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花,裸子植物无。2.被子植物胚珠有心皮包被,形成果实;裸子植物胚珠裸露,只形成种子。3.被子植物具有双受精现象,裸子植物具明显的世代交替和多胚现象。4.被子植物具有高度发达的输导系统,裸子植物输导系统不发达,同时具有颈卵器构造。第4页/共19页第二节被子植物分类依据的一般原则1.形态学依据 划分物种的形态学依据(花和果最重要)是重要的,但不应该是唯一的。运用新的仪器、新的技术能够揭示出更为可靠,更为全面的分类学性状,植物分类研究就应该从多方面吸取有价值的资料,使“自然分类”符合自然的本来面貌,使植物分类从单纯的依靠形态学资料扩展到细胞学、遗传学、化学等多个学科。第5页
4、/共19页2.细胞学依据 染色体的数目在一个物种内通常是稳定的,因而可以作为植物分类的依据,因而常用来揭示种间的关系。多倍体大多是由不同种之间的杂交产生的杂种染色体加倍而形成。二倍体与四倍体交配,产生不育的三倍体,三倍体加倍可成为能育的六倍体。我国学者李林初对杉科的水杉属、巨杉属和红杉属进行了细胞学研究,提出了红杉是由水杉与巨杉(或它们的祖先)自然杂交而成,水杉是父本,巨杉是母本这一论点,从而揭示了我国特有的水杉和远隔太平洋、北美特有的巨杉与红杉的亲缘关系。第6页/共19页3.分子生物学的依据 分子生物学就是直接在染色体DNA结构上寻找分子水平上的差异,作为分类的依据。DNA双螺旋结构中,碱基
5、配对有二种形式:A-T与G-C,每个物种的DNA都有其特定的G+C mol%。不同的物种G+C的含量是不同的,亲缘关系愈远,其G+C的含量差别就愈大。第7页/共19页 DNA是以双螺旋结构存在的,它是由二条方向相反、互相平行的单核苷酸链通过碱基配对方式连接在一起的双螺旋体。这二条链在加热到100后迅速冷却的条件下,就可以互相分离,分离的二条链在适当的条件下又可再度结合。人们利用DNA这一特性,将不同种个体得来的两条单链放在一起,如果它们之间的顺序相似,就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按碱基配对的原则形成杂交的DNA分子,然后将杂交分子放在电子显微镜中观察,测定双螺旋的数目大小(杂交程度),从而得知这两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用植物学 被子植物 药用 植物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