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摩擦问题.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理论力学摩擦问题.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论力学摩擦问题.pptx(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注意:注意:Fs的大小是个不定值,随着外力的变化而变化。其方的大小是个不定值,随着外力的变化而变化。其方向由外力系的合力方向决定,可以假设。向由外力系的合力方向决定,可以假设。、临界平衡状态时-最大静滑动摩擦力Fmax:静滑动摩擦定律: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法向反力成正比。F max=f s N 其中:f s 称为静滑动摩擦因数Gx摩擦力大小如何计算?Fs=F x 且且0 Fs FmaxGxGx 当外力增加到某个值时,物体处于将动未动的临界平衡状态,这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称为最大静摩擦力,以Fmax表示。第1页/共45页、有相对滑动时、有相对滑动时-动滑动摩擦力动滑动摩擦力F:当物体接触面间有相
2、对滑动时,出现的滑动摩擦力,当物体接触面间有相对滑动时,出现的滑动摩擦力,称为动滑动摩擦力,它的方向与两物体间相对滑动的方向称为动滑动摩擦力,它的方向与两物体间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相反。F=f N 其中:f 称为动滑动摩擦因数。一般情况,f f s,要求不高时,f =f s。GF分析运动状态Gx第2页/共45页Gx第二节 摩擦角与自锁现象1、全约束力 R:法向反力FN与摩擦力Fs 的合力称为支承面对物体的全约束力 R。Gx2、摩擦角、摩擦角f f:随着摩擦力的增大,随着摩擦力的增大,角逐渐增大,角逐渐增大,当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当摩擦力达到最大值F max 时,全约束力时,全约束力R作用线作用线与
3、接触面法线间的夹角与接触面法线间的夹角f f 称为摩擦角。称为摩擦角。摩擦角只与摩擦角只与 f fS S有关,它是全约束力与法线所成角度的最大值。有关,它是全约束力与法线所成角度的最大值。第3页/共45页3、自锁现象:、自锁现象:自锁条件:自锁条件:f f 此时此时FA在水平方向的投影永远小于最大静滑动摩擦力。在水平方向的投影永远小于最大静滑动摩擦力。主动力的合力FA 的作用线与接触面法线的夹角为,当主动力的合力FA的作用线在摩擦角以内,则无论合力FA有多大,全约束力R总能与之平衡,物体必定保持平衡,这种现象称为自锁现象。Gx第4页/共45页 当主动力的合力FA的作用线在摩擦角以内,则无论合力
4、FA有多大,物体必定保持平衡。当主动力的合力FA的作用线在摩擦角以外,则无论合力FA有多小,物体一定会滑动。螺纹螺旋角:螺纹螺旋角:(休止角)沙堆滑塌、山体滑坡现象。(休止角)沙堆滑塌、山体滑坡现象。螺纹自锁条件:螺纹自锁条件:第5页/共45页4-3 考虑滑动摩擦时物体的平衡问题考虑滑动摩擦时物体的平衡问题 仍为平衡问题,平衡方程可用,求解步骤与前面基本相同。仍为平衡问题,平衡方程可用,求解步骤与前面基本相同。几个新特点几个新特点2、严格区分物体处于临界、非临界状态;、严格区分物体处于临界、非临界状态;3、因、因 ,问题的解有时在一个范围内。,问题的解有时在一个范围内。1、画受力图时,必须考虑
5、摩擦力;、画受力图时,必须考虑摩擦力;4、静滑动摩擦定律:F max=f s N 的应用要慎重。5、物体相对滑动趋势与运动方向之间的区别。分析自行车前、后轮胎受到的摩擦力。第6页/共45页例4-1 在一个可调整倾角上放一物体重为W,接触面间的摩擦系数为 f,试求物体刚开始下滑时的斜面倾角。解:(1)、取物体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2)、选取坐标轴,、选取坐标轴,列平衡方程,求列平衡方程,求未知量。未知量。WxyoNFmax(3)、测定摩擦系数的一种简易方法)、测定摩擦系数的一种简易方法看作汇交力系第7页/共45页Q例4-2 在斜面上放置一物体重为Q,接触面间的摩擦系数为 f ,斜面的倾斜角为 。
6、为使物体在斜面上保持平衡,在物体上加有水平力P。试求力P 的范围。注意:如果力P太小,物体将向下滑动;如力P太大,又使物体向上滑动.解:1、使物体不致下滑时所需的力P的最小值P min。画物体的受力图。设物体处于临界平衡状态,列平衡方程:xyoN1QF F1 1maxmax第8页/共45页2、物体不致上滑时所需的力P 的最大值P max。化物体受力图,列平衡方程:3、综上得出:要维持物体平衡时,力P的值应满足的条件是:xyoN1QF2max第9页/共45页xy 例4-3 杆AB的A端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与水平面夹角为20,杆重为P=50 KN。B处有摩擦。当杆在此处临界平衡时,试求B处摩擦角
7、。解:解:以以AB为研究对象,画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受力图,图,N为为B处的正压力。处的正压力。N tgm.cos=N sinNNAFSFmax tgm=tg m=20第10页/共45页例例4-4*已知:已知:不计凸轮与挺杆处摩擦,不计挺杆质量;不计凸轮与挺杆处摩擦,不计挺杆质量;求:挺杆不被卡住之求:挺杆不被卡住之a 值。值。解:取挺杆为研究对象,设挺杆处于卡解:取挺杆为研究对象,设挺杆处于卡住临界状态。住临界状态。第11页/共45页解得:解得:则:挺杆不被卡住时,则:挺杆不被卡住时,第12页/共45页例例4-5*已知:物块重已知:物块重 P,鼓轮重心位于鼓轮重心位于O1处,闸杆重量处,闸杆重
8、量不计,各尺寸如图所示。求:制动鼓轮所需铅直力不计,各尺寸如图所示。求:制动鼓轮所需铅直力F。解解:(1)设鼓轮被制动处于平衡状态,设鼓轮被制动处于平衡状态,取鼓轮为研究对象。取鼓轮为研究对象。O1(2)取闸杆为研究对象。第13页/共45页GOA 第四节 滚动摩阻的概念-滚动摩擦 1、滚动摩擦产生的原因:、滚动摩擦产生的原因:使滚子滚动比使它滑动省力。使滚子滚动比使它滑动省力。将这些力系向A点简化,得到一个主矢 FR 和一个主矩 m f ,主矢 FR 分解成支反力N和滑动摩擦力Ff (此处Ff F max).主矩 m f 称为滚动摩擦力偶矩,简称为滚阻力偶。m f 从何而来?分析滚动摩擦,必须
9、考虑变形的影响。物体接触面上受力情况较复杂。圆柱体放在水平面上,受力如图,圆柱体放在水平面上,受力如图,F与与Ff 形成一个形成一个力偶,即使力偶,即使F 很小,也将使圆柱体发生滚动。很小,也将使圆柱体发生滚动。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力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力F 太小、接触面越软,滚太小、接触面越软,滚动越困难,而滑动更难。动越困难,而滑动更难。当力当力F不太大时,圆柱体保持平衡,说明必有一个不太大时,圆柱体保持平衡,说明必有一个阻力矩阻力矩m f 作用在物体上,与力偶(作用在物体上,与力偶(F,Ff )平衡。平衡。GOABGOBGOA第14页/共45页2、滚动状态分析:、滚动状态分析:(1)、主
10、动力)、主动力 F 由零逐步增大,而圆柱体处由零逐步增大,而圆柱体处于平衡状态,由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有:于平衡状态,由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有:(2)、当滚子处于将滚未滚的临界状态时,滚动摩阻力偶矩达到最)、当滚子处于将滚未滚的临界状态时,滚动摩阻力偶矩达到最大值,大值,m f m max,称为最大滚动摩阻力偶矩,称为最大滚动摩阻力偶矩m max 。、当当Fr m max 时,滚子处于滚动状态。此时,仍有时,滚子处于滚动状态。此时,仍有 m f m max。、当、当F(Ff)F max 时,时,滚子处于滑动状态。实际上,由于滑动滚子处于滑动状态。实际上,由于滑动摩擦因子较大,圆柱滚动前
11、不会发生滑动。摩擦因子较大,圆柱滚动前不会发生滑动。GOA第15页/共45页GOBGOA 滚动摩阻力偶矩滚动摩阻力偶矩m f 的大小随主动力矩的大小的大小随主动力矩的大小而变化,而变化,0m f m max。最大滚动摩阻力偶矩最大滚动摩阻力偶矩m max 与滚子半径无关,与滚子半径无关,而与支承面的正压力而与支承面的正压力N的大小成正比。的大小成正比。m max=N 称为滚动摩擦系数,其量纲称为滚动摩擦系数,其量纲为为长度长度单位,其物理意义是将摩擦力简化为纯单位,其物理意义是将摩擦力简化为纯主矢时,合力作用点主矢时,合力作用点B B到到简化中心简化中心A A点的点的距离,与接触物体的性质有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理论 力学 摩擦 问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