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题型.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诗歌鉴赏题型.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题型.pptx(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王昌龄西宫春怨杜甫的春日忆李白李约的观祈雨白居易的南浦别,杜甫的赠别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王维使至塞上,李白塞下曲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第1页/共42页请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第2页/共42页近试上张水部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酬朱庆余张籍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第3页/共42页二、看背景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
2、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第4页/共42页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小孤山宋谢枋得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谢枋得:宋末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敢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
3、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第5页/共42页送人归京师陈与义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子规啼”,表达作者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后两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在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作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第6页/共42页三、看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字或词,通常是动词或形容词。或者是具有统摄全篇作用的最关键的句子。诗眼,在诗歌中起画龙点睛作用。第7页/共42页和乐天春词 刘禹锡新妆
4、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宜面”二字,是说脂粉涂抹得与容颜相宜,给人一种匀称和谐的美感,这说明她妆扮得相当认真、讲究。看上去,不仅没有愁,倒似乎还有几分喜色。下得楼来,确是莺歌蝶舞,柳绿花红。然而庭院深深,院门紧锁,独自一人,更生寂寞,于是满目生愁。她再也无心赏玩,只好用“数花朵”来遣愁散闷,打发这大好春光。因为女主人公有着花朵般的容貌,以至于使常在花中的蜻蜓也错把美人当花朵,轻轻飞上玉搔头。蜻蜓无心人有恨。这一细节洗炼而巧妙地描绘了青年女子在春光烂漫之中的冷寂孤凄的境遇。第8页/共42页江楼感旧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
5、似去年。塞下曲常建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下面两首诗的“诗眼”是什么?第9页/共42页 诗人一开始就描写了自己的直接感受。清溪的水色给他以清心的感受。接着,诗人又以新安江衬托清溪水更加清澈。然后,运用比喻的手法来正面描写清溪的清澈。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穿度,倒影在清溪之中,就如在“明镜”“屏风”里。最后,诗人又创造了一个情调凄凉的清寂境界。入晚时猩猩的一声声啼叫仿佛是为远游他乡的游子悲切,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清溪行李白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你认为这首山水诗的诗眼是什么?请
6、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第10页/共42页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葛溪驿 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第11页/共42页首句中的“闲”字统率全词。这首词是从哪些方面
7、表现词人之“闲”的?“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两句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菩萨蛮王安石数家茅屋闲临水,单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注:此词是词人受旧党打击,晚年被迫隐居金陵半山而作。结草作舍临水而居,轻衫短帽行走于垂杨中,透露出生活的“闲适”;醉酒昼寝,不必为政事忙碌,透露出生活的“闲逸”;“最关情”的“黄鹂”更表现了作者寄情鸟语花香中的“闲情”。.王安石作为一个曾经锐意改革的政治家,变法失败被迫隐逸,他对“花事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慨,不仅有对时光流逝、老之将至的叹息,也有壮志未酬的惆怅。第12页/共42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
8、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第13页/共42页余杭四月元 白珽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注:朱樱:樱桃的一种。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
9、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四月乍晴,万物复苏,一派生机,乡下进入农忙时节。有樱桃绿草白鹅悦目,有青豆配酒爽口,船行水上,轻快疾驰,有春风拂袖,诗人所见农户白天闭门,原是为了保养小蚕,由自然景物到社会场景,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生意”(生机)。第14页/共42页望江怨 送 别清万树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愁云音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注】杪:树梢。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词人目送友人扁舟渐行渐远,不忍离开;天边愁云片片,帆船越行越远,比沙鸥还要小。而此时夕阳还有“一竿红”,词
10、人不禁心中生恨,怪催促者催着要早早离开,使自己不能和友人多聚片刻。全词没一句言离别,一“怪”已使诗人的离别之情渲染到了极致,反常心理正好表达了(反衬)诗人对友人浓烈的不舍和留恋,足见两人友情之深。第15页/共42页四、看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第16页/共42页 中国古诗歌中常用的意象有五十多种,如: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2.望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
11、李白静夜思)“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3.以折柳表惜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唐李白忆秦娥)4.以“蝉”喻品行高洁。骆宾王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第17页/共42页5.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宋姜夔扬州慢)“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唐杜甫蜀相)“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唐刘禹锡乌衣巷)6.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
12、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第18页/共42页7.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岁寒三友之一。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宋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8.松坚贞高洁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
13、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9.莲因为莲出淤泥而不染,诗人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又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第19页/共42页10.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相类似还有芭蕉。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11杜鹃鸟(子规)凄凉哀伤的象征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
14、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12鹧鸪鸟离愁别绪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第20页/共42页13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等。14、水:因为水的绵软,剪不断的特点与人的惆怅情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歌 鉴赏 题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