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学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生长学习.pptx(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A缓慢生长期。生长量与时间呈对数或指数关系。也叫做对数期或指数期;B快速生长期,生长量与时间呈直线关系,也叫做线性期,德国生理学家Sachs将其称为grand period of growth;C衰老期,随时间延续逐渐放慢,最后停止。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months1601208040Accumulated GrowthinchesMonthly Growth Increment第1页/共36页因此,在植物的一生中,生长过程表现为一个慢快-慢的规律。一般讲,在缓慢生长期,以促为主,以满足植物对水肥的需求。在快速生长期,应适当控制,防止徒长,但在快速生长末期
2、,延迟衰老,如农学上讲的“活秆成熟”。第2页/共36页生长速率表示方法表示方法绝对生长速率相对生长速率1.绝对生长速率(absolute growth rate,AGR)指单位时间内植物的绝对生长量。或者式中:Q数量,可用重量、体积、面积、长度、直径或叶片数目来表示;t时间,可用s、min、h、d等表示。第3页/共36页2.相对生长速率(relative growth rate,RGR):指单位时间内的增加量占原有数量的比值,或者说原有物质在某一时间内的增加量。或者式中:Q原有物质的数量;dQ/dt 瞬间增量。3.净同化率(net assimilation rate,NAR)式中:L叶面积;d
3、W/dt 干物质增量。NAR的单位为:G=g.m-2.d-1。第4页/共36页式中:L/W就是叶面积比,即LAR=L/W。RGR相对生长速率=LAR(叶面积比)NAR(净同化率)RGA-RGA-植株生长能力的指标 LAR-LAR-实质代表光合组织与呼吸组织之比(早期大,随年龄而下降)NARNAR主要因素相对生长速率、净同化率(net assimilation rate,NAR)与叶面积比(leaf area ratio,LAR)常用作植物生长分析的参数。第5页/共36页二、植物生长的相关性植物体是由多器官的构成的统一体,因此,植物的生长可分解为构成植物的各个器官的的生长。植物各个器官之间的生长
4、存在于着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抑制的关系,这就是植物生长的相关性。主要体现三个方面:根与地上部分主茎与侧枝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第6页/共36页 (一)根与地上部分的相关性根与地上部分的生长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根系是地上部分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来源,也是一些激素和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地上则是根系生长的碳素来源和硫胺素(VB1)的来源,因此,在水分和养分充足的条件下,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相互促进,体现为树大根深叶茂,但是当水分和养分供应不足时,由于竞争有限的水分或养分,而产生相互抑制。第7页/共36页第8页/共36页第9页/共36页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根与地上部分保持一定的比例,也就是均
5、衡生长,这个比例我们通常用根冠比表示。根系与地上部分干重的比例,称为根冠比(R/T)。根冠比受植物自身发育特性的影响,环境因素的影响,影响根冠比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水分、矿质营养、光照和温度。第10页/共36页 (1)水分 水分过多时,土壤通气状况不好,氧气不足,抑制根的发育,而地上部分则由于水分供应充足,生长较好,因此,水分过多时,使根冠比变小。当土壤缺水时,根系吸收的水分,首先满足自身的需要,近水楼台先得月,很少向上运输,生长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地上部分由于水分不足,生长抑制,因此缺水时,根冠比增大。俗语说“水长苗,旱长根”,就是这个道理。蹲苗,也是利用这个道理,来促进根系的发育,以增强植物
6、后期的抗旱能力。第11页/共36页多水干旱第12页/共36页Tundrasoilprofile,showinghighroot:shootratio.GreenLakesValley第13页/共36页 (2)营养状况,根冠比主要肥N、P肥的影响,当N肥供应较多时,叶片光合产物大多用于合成蛋白质,用来满足自身生长需要,减少根系的碳素供应,抑制根的生长,使根冠比变小。反之,当N肥不足时,叶片的扩大肥到抑制,光合产物大量供给根系,促进根系生长长,使根冠比变大。磷素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输,而且根系 对磷素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当磷素充足时,根冠比较大。第14页/共36页(3)当白天温度低时,低温对叶片生长的
7、抑制,大于对根生长的抑制,使根冠比增大。第15页/共36页(4)光照第16页/共36页(二)主茎与侧枝生长的相关性植物主茎或顶芽生长与侧枝或侧芽生长往往存在相互抑制作用。主茎或项芽生长抑制侧枝或侧芽生长的现象,就是顶端优势,在一些植物中,顶端优势现象很明显,如针叶树、玉米、棉花、向日葵、一些瓜类植物如南瓜等,而另一些植物则没有顶端优势,或顶端优势作用不明显,如水稻、小麦、和一些灌木。侧芽的生长也抑制顶芽的生长,因此,在生长上通过去顶促进侧芽发育(瓜类、棉花等),或去除侧芽促进顶芽生长(玉米,高粱、和向日葵)。第17页/共36页顶端优势和产生与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IAA/CTK)。有关,这
8、有几个方面的证据:(1)植物去顶后,生长素可代替顶芽产生顶端优势。(2)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可解除顶端优势。(3)将农杆菌的iaaM基因导入烟草和牵牛花中,使IAA含量增大10倍,加强顶端优势,将细菌中的iaaM基因导入植株,使IAA含量20倍,减弱顶端优势。(4)通过转基因方法,增大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含量,抑制顶端优势。主根和侧根之间 的生长也有相互影响。第18页/共36页(三)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营养生长对生殖生长既具有促进作用,又具有抑制作用,而生殖生长对营养生长,主要是一种抑制作用。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基础,生殖生长所需的养分全部来自营养器官,因此,良好的营养生长会促进生殖生长
9、。然而当N肥过多,营养生长过旺时,就会减少对生殖器官的同化物供应,抑制生殖生长。生殖生长对营养生长也会产生抑制作用,甚至加快营养体衰老死亡。第19页/共36页第20页/共36页箭竹开花北川大熊猫要断粮第21页/共36页 高山上的树木为什么比平地生长的矮小?a、高山上云雾稀薄,光照较强,强光特别是紫外光抑制植物生长 b、高山上水分较少;土壤较贫瘠;气温较低;且风力较大,这些因素不利于树木纵向生长。第22页/共36页第四节 植物的运动 向性运动(tropic movement)植物的运动 感性运动(nastic movement)根据引起运动的原因:生长性运动 膨胀性运动第23页/共36页 一、向
10、性运动 向性运动:指植物的某些器官由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单向刺激而产生的运动。向性运动是生长性运动感受(感受感受外界刺激)传导(将感受到的信息传导到向性发生的细胞)反应(接受信息后,弯曲生长)向性运动包括三个步骤:第24页/共36页 向光性:指植物随光的方向而弯曲的能力。正向光性:地上部分 负向光性:某些根 横向光性:器官生长与光垂直 对向光性反应最有效的光是短波光,红光无效。(一)向光性第25页/共36页向光性反应的光受体:向光性反应的光受体:-胡萝卜素和核黄素第26页/共36页 1、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植物的向光弯曲与生长素在向光面与背光面的不均匀分布有关。其原因是单侧光引起器官尖端不同部分产生
11、电势差,向光的一侧带负电荷,背光的一侧带正电荷,吸引IAA-向背光侧移动,导致背光侧的IAA多,生长快,植物向光弯曲。2、抑制物质分布不均匀 植物产生向光性反应的原因:第27页/共36页(二)向重力性 向重力性:指植物在重力的影响下,保持一定方向生长的特性 正向重力性:根顺着重力方向向下生长 负向重力性:茎背离重力方向向上生长 横向重力性:地下茎水平方向生长第28页/共36页1、平衡石的作用 认为在根冠、胚芽鞘尖和茎的内皮层细胞中有比重较大的淀粉体分布,受重力影响而沉积在细胞底部,起平衡石的作用。它总是移向与重力方向垂直的一边,对细胞质膜产生一种压力,这种压力就是被细胞感受的一种刺激,细胞感知
12、后引起不均衡生长。植物产生向重力性的原因:第29页/共36页 2、IAA、Ca2+的作用:根横放时,平衡石下沉在细胞下侧内质网上,诱导内质网释放Ca2+到细胞质,Ca2+与CaM结合活化Ca泵和IAA泵,使根下侧积累较多的Ca和IAA,根上、下侧生长速度不一样,从而产生向重力性。(三)向化性 向化性:由于某些化学物质在植物体内外分布不均匀所引起的向性生长。第30页/共36页 二、感性运动 感性运动:指由没有一定方向性的外界刺激所引起的运动,运动的方向与外界刺激的方向无关。生长性运动:感夜性和感热性 膨胀性运动(紧张性运动):感震性 感性运动第31页/共36页 (一)感夜性 感夜性:某些植物的叶
13、子白天高挺张开,晚上合拢或下垂。感夜运动是由光暗的变化引起的。感受光暗信号的色素是光敏色素。偏上性:叶片或花瓣的上部生长比下部快,向下弯曲生长。偏下性:叶片或花瓣的下部生长比上部快,向上弯曲生长。第32页/共36页 (二)感热性 感热性:植物对温度起反应的感性运动,如番红花和郁金香。感夜性和感热性均是由IAA分布不均匀引起的。(三)感震性 感震性:感受外界震动而引起的植物运动,如含羞草。感震性运动是由细胞膨压的改变造成的,是一种可逆性运动。第33页/共36页 三、生理钟 生理钟:指植物内生节奏调节的近似24小时的周期性变化节律。生理钟是植体内的一种测时机制,植物借助生理钟准确地进行测时过程。,以保证一些生理活动按时进行。生理钟可调相和重拨 生物钟是靠黎明或黄昏为信号,每天重拨,每天约束,使它配合自然界的节凑变化。第34页/共36页思考题1、种子萌发时发生了哪些生理生化变化?2、试述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3、植物生长的相关性表现在哪些方面?根冠比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4、高山上的树木为何比平地的矮小?5、向光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对向光性最有效的光是什么光?感受光刺激的受体是什么?第35页/共36页感谢您的观看!第36页/共36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