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第六版第六章传染病预防与控制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预防医学第六版第六章传染病预防与控制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医学第六版第六章传染病预防与控制课件.ppt(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预防医学第六版第六章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第1页,此课件共50页哦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一、概念二、种类第2页,此课件共50页哦一、概念一、概念 传染病是由特异病原体(病毒、细菌、立传染病是由特异病原体(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和蠕虫等)或其毒性产克次体、螺旋体、原虫和蠕虫等)或其毒性产物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并可能造成流行的一类感物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并可能造成流行的一类感染性疾病染性疾病病原体第3页,此课件共50页哦二、种类二、种类 根据2004年12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2008年、2009年的补充修订,法定报告的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9种第4页,此课件共50页
2、哦 甲类传染病包括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包括:乙类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性出血热、麻疹、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二、种类二、种类第5页,此课件共50页哦 丙类传染病包括:丙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
3、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二、种类二、种类第6页,此课件共50页哦第二节第二节 流行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流行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一、流行过程二、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第7页,此课件共50页哦一、一、传染病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流行过程 流行过程流行过程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和蔓延的过程,也是疫源地相继发生的过程 传染过程传染过程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经过传染过程,宿主可以保持健康状态,可成为隐性感染者,也可成为显性感染甚至死亡 区别:从定义可以看出,流行过程是在群体群体中发生的,而传染过程是在宿主个体个体发生的第8页,此课件共50页哦(一)发生条件(一)发生条件 1
4、.1.病原体病原体病原体的特性:传染力、致病力、毒力(1)传染力传染力指病原体在易感宿主体内定居和繁殖,并引起感染的能力,其大小常用二代发病率来衡量 二代发病率又称续发率,指在一个家庭或集体单位中首个病例出现后,在该传染病最短和最长潜伏期内出现的病例占该人群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第9页,此课件共50页哦1.1.病原体病原体(2)致病力致病力指病原体侵入宿主机体后引起相应疾病的能力,其大小常用临床疾病者占感染者的比例来衡量(3)毒力毒力指病原体感染机体后引起严重病变的能力,其大小可用病死率、重症病例比例等来衡量 病原体侵入宿主的最初部位是侵入门户。一般病原体都有严格的侵入门户,并需要达到宿主体
5、内特定的部位生长、繁殖(一)发生条件(一)发生条件 第10页,此课件共50页哦2.2.宿主宿主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致病,不仅取决于病原体的特性、数量大小,还与宿主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当机体对某种病原体具有免疫力时,可抵抗其侵入,或使其难以在宿主体内存活、定居和繁殖,从而不引起感染或发病 人体对某种病原体的免疫力可通过在该病的流行期间发病或隐性感染获得,也可通过计划免疫获得(一)发生条件(一)发生条件 第11页,此课件共50页哦(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三个环节三个环节第12页,此课件共50页哦1.1.传染源传染源(1)传染源: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
6、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及受感染的动物(2)病原携带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病原携带者分为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恢复期病原携带者和健康病原携带者(3)受感染的动物(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第13页,此课件共50页哦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界环境中停留和转移所经历的全过程常见的传播途径有常见的传播途径有:经空气传播、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接触传播、经节肢动物传播、经土壤传播、医源性传播、围生期传播(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2.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第14页,此课件共50页哦(1)经空气传
7、播:主要媒介是空气,包括飞沫、飞沫核和尘埃,是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流行特征:流行特征:传播途径易实现,发病率高,可致短潜伏期疾病暴发或流行一般以冬、春季高发少年儿童多发在未经免疫预防的人群中,此类传染病多有周期性与居住条件、人口密度等密切相关(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2.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第15页,此课件共50页哦(2)经水传播 媒介是水,包括饮用水和疫水1)经饮用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病例的分布常与供水范围一致,都有共同饮用同一水源的历史除哺乳婴儿外,发病无人群特征差异,即不同年龄、性别、职业人群均可发病水源被一次大量污染后可呈暴发或流行,若水源经常被污染,病例可
8、终年不断对水源进行消毒处理后,疾病的流行即可得到有效控制(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2.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第16页,此课件共50页哦(2)经水传播2)经疫水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病人有接触疫水的历史发病有季节性,病例分布具有地方性和职业性特点大量易感人群进入疫区,可发生暴发或流行加强疫水处理及管理,注意加强个人防护,可控制疾病的发生(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2.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第17页,此课件共50页哦(3)经食物传播经食物传播 是肠道传染病和某些寄生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流行特征:流行特征:患者在相近的时间内具有食用过相同食物的历史,不食者不发病一次大量
9、污染,在用餐者中可引起暴发或流行发病潜伏期较短,病情相对较重停止供应该食物后,暴发或流行即可停止(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2.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第18页,此课件共50页哦(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2.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4 4)经接触传播)经接触传播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 1)经直接接触传播无传播媒介,是易感者和传染源直接接触而引起疾病的传播,如性病、狂犬病和鼠咬热等 2)经间接接触传播的传播媒介为被病原体污染的日常生活用品第19页,此课件共50页哦(4 4)经接触传播)经接触传播 2)经间接接触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多以散发发病为主,很少造成流
10、行,可形成家 庭成员和同住者之间的传播 无明显的季节性 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以及个人卫生习惯不良 的人群中发病较多(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2.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第20页,此课件共50页哦(5 5)经节肢动物传播)经节肢动物传播 包括机械携带及生物性传播 流行特征:流行特征:具有一定的地区性分布特征 有一定的季节性,其发病率的上升和下降与特 定节肢动物的活动季节一致 无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有明显的职业性,青壮年发病较多(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2.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第21页,此课件共50页哦(6 6)经土壤传播)经土壤传播 指易感者接触了被污染的土壤病原体
11、通过体表皮肤粘膜的接触进入机体所致的传播 土壤在部分传染病的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蛔虫病等肠道寄生虫病;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等在土壤中形成芽胞后在外环境中存活时间更长,可达数十年 经土壤传播的传染病主要与病原体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易感者与土壤的接触机会、个人的卫生习惯等因素有关(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2.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第22页,此课件共50页哦(7 7)医源性传播)医源性传播 是一种人为造成的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其原因是在医疗和预防工作中未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如因输血感染丙型肝炎、艾滋病,留置未经严格消毒的静脉导管而引起的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等 传播媒介是消毒不
12、严或被污染的各种医疗器械(如检查用内窥镜、针头等)、生物制品(如血制品)和药物(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2.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第23页,此课件共50页哦(8 8)垂直传播)垂直传播 指病原体在分娩前或分娩过程中通过母体传播给子代,也称母婴传播或围产期传播垂直传播的主要方式包括:经胎盘传播 上行性传播 分娩引起的传播(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二)流行过程三个环节2.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第24页,此课件共50页哦人群易感性指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某一传染病易感的 程度人群易感性的高低与该人群中易感个体所占比例以及 每个个体的免疫状况有关。常用人群中非免疫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预防 医学 第六 传染病 控制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