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交际中文化差异语用层面文化差异.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交际中文化差异语用层面文化差异.ppt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提问和讨论提问:举例说明英汉两种语言在时空顺序表达上的不同。举例说明英汉两种语言在由小到大、由大到小表达上的不同。第1页/共35页讨论1.如何称呼老师的家人?如何称呼老板的家人?2.如何在厕所打招呼?3.如何向师长提要求?如何向年龄比自己小的人提要求?4.如何拒绝?5.如何告别?6.如何确定讲话谁先讲,谁后讲?谁讲多,谁讲少?第2页/共35页五、语用层面的文化差异词汇和语法的问题,可以通过系统科学的语言学习逐步解决。不少在两种不同文化中生活过的人,都会感觉到不同文化的人的说话方式会有很大差别并不仅仅是他们所使用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有所不同,而是他们对语言的使用方式有很大的区别。第3页/共35页
2、第4页/共35页1.说话方式的差别1)不同文化、不同社会、不同群体的人们,以不同方式说话;2)说话方式之间的差异很大,而且具有系统性;3)说话方式之差异反映了人们在文化价值方面的差异;4)说话方式、交际风格之差异只能在各自不同的文化及价值体系内得到合理的解释。第5页/共35页人们的言语行为必须遵循其社会或群体所共享的言语规则或言语使用规则。违反社会规范惩罚违反言语行规则交际失败第6页/共35页同一文化不同的称谓形式方言的例子奶奶、娭毑、阿娘、阿婆、阿妈外婆、嘎嘎(姑姑)、家家“小姐”一词的历史变化“师傅”第7页/共35页语言使用规则的自动性我们对语言使用规则的遵循是自动的和反射性的。人们从孩提
3、时代起就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习得了社会规范,学会了在什么场合下,对谁,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等等。人们还懂得了在什么场合下说什么是礼貌的,什么是诚恳的,什么是友好的,什么是诚实的。人们从儿童时代起就对这些言语规则形成了条件反射,并致使他们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往时会无意识地使用本民族的文化准则、社会规范、社会语言规则等来判断和解释别人的言语行为,从而造成交际失误。第8页/共35页2.言语行为理论与跨文化交际研究所谓言语行为,事实上也就是指人们通过言语所完成的行为,如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相互间的恭维、允诺、问候乃至侮辱等。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是英国哲学家和语言
4、学家J.L.Austin和J.R.Searle为代表的研究领域。第9页/共35页言语行为的类型1.述事行为:说出所要说的话。抽烟对你的健康不利。能帮我把黑板擦了吗?第10页/共35页2.行事行为:以言述事完成述事行为。学校昨天已经开学了。(断定式)明天肯定又是晴天。(断定式)马上出发!(指令式)我尽力完成。(承诺式)让你受委屈了,真对不起!(表情式)多可爱的小生灵啊!(表情式)我宣布晚会现在开始。(宣布式)第11页/共35页3.成事行为:当说话人说出话语并施行了某种行动后,就会给听话人,甚至说话人自己带来某种影响,从而产生某种思想、感情,或作出某种行为,收到言后的效果。他对我说:你不能做这件事
5、!(言之发)他抗议我做这件事。(示言外之力)她使我恢复了理智,把我劝阻了。(收言后之果)她使我烦恼。(收言后之果)第12页/共35页Austin的言语理论观点陈述句除了表意义的真假(言有所述)外,还可以表示用语言做事(言有所为)。他把前者称为“表述句”(constantive),把后者称为“施为句”(performative);前者目的在于指事,后者目的在于做事或以言行事。第13页/共35页例如:“I sentence you to ten years in prison”,“I beg you to help me”等,这类句子有明显的行为动词,被称为“显性施为句”;“Ill come to
6、 the meeting”虽然不含外显行为动词,却隐含着promise行为,这类句子即被称为“隐性施为句”。第14页/共35页语句的施为之力的不可翻译性在日常交往时,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我们发现,尽管任何语句都可能被解释为具有某种行为的施为之力,然而,当某一具有施为之力的语句被直译成外语时,该语句的施为之力可能会丧失。我没事。情景一:你差点摔倒,旁边的的人很着急,你说“我没事”。情景二:你在路上遇到自己的前男友和一 个女孩亲密地走着,你心里不是 滋味,但是你告诉自己:“没事,我没事!”第15页/共35页言语行为能力1、对语言系统及其使用系统的高度意识性(1)掌握语言本体的结构系统;(2)
7、掌握语言的使用系统;(3)对言语行为的多维面意义具有高度的敏感性;第16页/共35页2、对信息设计的逻辑能力的掌握(1)信息设计的表达逻辑。这是指说话要讲究策略,注意方法以创造和谐气氛。(2)信息设计的习俗逻辑。这是指说话要讲究礼貌,例如多使用致歉语、恭维语、模糊语。(3)信息设计的修辞逻辑。要求说话人达移情,为别人着想,进而达到改变别人观点等。第17页/共35页语言学家Wittgenstein所指出的那样,话语或句子本身并不固有特定的意义,我们应在使用中对它们加以诠释。而这种诠释必须要求我们以跨文化的意识,恰当的融合于特定的情境或环境。第18页/共35页3.关键性的言语行为(1)称呼(2)道
8、歉(3)请求(4)请求别人允许(5)感谢语(6)同意或不同意(7)批准或不批准(8)拒绝(9)建议(10)劝告(11)警告(12)恭维(13)邀请(14)问候(15)告别(16)电话语(17)介绍(18)关切(19)批评(20)提供第19页/共35页关键性的言语行为(21)否认(22)祝贺(23)说服(24)命令(25)指示(26)教导(27)推荐(28)报告(29)威胁(30)禁止第20页/共35页实训一:邀请言语行为之跨文化对比“邀请”这一言语行为是各社会、各群体所共有的普遍性行为。然而如何发出邀请,对其如何解释、如何反应等却因文化不同而迥异。第21页/共35页中美“邀请”言语行为比较 比
9、较项 中国 美国 社会分布亲朋好友或受益者与施益者包括陌生人在内的各式各样的人之间社会功能/目的情感性/工具性工具性:社交或利用别人预约通常无需预约要预约协同过程基本上没有必要,高度程式化语句相互协同被邀者受益情况给(被)邀请者面子(占用邀请者时间)给邀请者面子(占用被邀请者时间)邀请方略一般无邀请话头;真实邀请;不请自来有邀请话头;形式邀请与真实邀请;无不请自来活动情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文化取向相互依存关系为重个人主义,平等性第22页/共35页实训二:恭维言语行为之跨文化对比恭维语也就是称赞语,它是交际的润滑剂,似的交际得以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向前推进。根据部分学者的研究,恭维语的内容或话题主
10、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外貌”和“所有物”,二是“成就”和“能力”。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取向各自不同。第23页/共35页美国“恭维语”使用特点在美国文化中恭维他人的“外貌”或“所属物”被公认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社会上的任何人几乎都可以恭维其他任何人。特别是针对女性,穿了新衣服、换了新发型,都似乎必须受到及时恭维。第24页/共35页不管年纪、社会地位、职业,女性的外貌永远是被恭维的对象,包括受到比他们社会地位低的人们的恭维。例如:一位秘书可能对刚走进办公室的女教授说声“hi,cute outfit”,男性也可能对其女上司说“You look so pretty when you smile”,甚至在餐厅
11、,陌生男子可能会突然走到一位就餐的女士面前说“you have a beautiful smile.It lights up the whole room”.而如果类似的恭维女性外貌方面的言语行为发生在中国,则可能被视为犯了禁忌,至少不是社会所期望的行为。第25页/共35页恭维的内容或话题差异在恭维的内容或话题方面,也存在文化差异。西方人喜欢变化、差异,因此某种变化、某种新意都常受到恭维;中国传统文化则期望一致和相同,“变化”和“差异”受到恭维的程度远远低于西方。第26页/共35页围绕“能力和成就”所展开的恭维语行为在美国社会中通常是地位较高的人对地位较低的人(尤其是上下级关系)进行恭维,以达
12、到维持正常的上下级关系的目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对“成就和能力”的评价是很严肃的事情,需要具有评价能力的人才能在这方面评价他人。而在中国文化中,当这类恭维发生时,往往是下对上。第27页/共35页对恭维语的不同反应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对待恭维的反应策略也是各不相同的。事实上,对恭维语如何解释、如何反应,本身就是很复杂的问题。因为恭维语是语义、语用二元一体的言语行为,它包含两个层面:第28页/共35页1)说话人肯定性的评价;2)说话人赐予对方的口头礼物。因此,被恭维人所陷入的困境是他必须同时对他人的肯定性评价(正确与否)以及他人的口头礼物(接受与否)同时做出反应。第29页/共35页中美恭维回应的比较美国
13、中国1)欣赏?2)赞扬升级?3)评价性接受?4)历史评价?5)转移?6)回敬?7)怀疑?8)贬低?9)修饰?10)不同意?11)无视?12)请求解释?美国学者Herbert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总结出美国人应对恭维的十二种回答方略,包括:1)欣赏 2)赞扬升级 3)评价性接受 4)历史评价 5)转移 6)回敬 7)怀疑 8)贬低 9)修饰 10)不同意 11)无视 12)请求解释Herbert的研究还提出了美国人恭维语的句法和语义结构,结论是:恭维语的句法结构中,占据第一位的是NP is(really)ADJ,例如Your blouse is beautiful;居第二位的是I(really)l
14、ike/love NP结构,例如I like your car;居第三位的是PRO is/Verb(really)a ADJ NP,例如YOU have a beautiful smile。在语义组成上,肯定性评价的语义载体主要有两类:形容词和动词,其中形容词的使用远远超过动词的使用。形容词中nice、good、beautiful、pretty和great出现的频率最大,动词则以like和love使用频率最高。第30页/共35页实训三:介绍言语行为之跨文化对比介绍也是各种文化中都存在的言语行为。在中国文化里,介绍言语行为更多发生在有第三者引见的情况下,往往是先介绍行政职务后说姓名,例如“这位是
15、某某大学校长,某某先生”,甚至介绍完职务竟忘了姓名。而在英美文化在中则截然相反,因为在他们看来,姓名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英美人在介绍两人认识时所采纳的顺序也有其特点。第31页/共35页英美人在介绍两人认识时所采纳的顺序1)先男后女 本着女士优先的原则,在介绍中通常先把男的介绍给女的。2)先少后老3)先低后高4)先宾后主5)先小姐后太太6)先近后远7)自然顺序以上原则适用的是由第三人引见的一对一介绍。如果是在大型社交场合要把某人介绍给大家,则应遵循突出被介绍人的原则。第32页/共35页中西自我介绍的差别在中国文化里,如果没有第三者引见,传统的倾向是自始自终不相识就不相识,不会主动去向陌生人做自我介绍。而在西方文化里则不会如此。正式场合下的自我介绍通常是May I introduce myself?My name is 而在非正式场合则可以说Hello,My name is 或者Hello,I dont think weve met before,my name is第33页/共35页第34页/共35页感谢您的观看!第35页/共35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