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上课.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上课.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上课.ppt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理解京口北固亭怀古一 词运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2)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第1页/共20页永遇乐:词牌名永遇乐:词牌名。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怀古:所写内容。怀古,大多怀古:所写内容。怀古,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以古讽今。是通过今昔对比,以古讽今。第2页/共20页辛弃疾辛弃疾,字幼安,号稼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山东济南轩,历城人(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人),南宋爱国词人。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复中原。复中原。在词人中,他在词人中,他是个英雄。其词抒写力是个英雄。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
2、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悲愤。著有词集著有词集稼轩稼轩长短句长短句。第3页/共20页写写作作背背景景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1203年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tu)胄起用。1204年韩侂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第4页/共20页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2(1)千古江山3(2)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4(3)金戈铁马5(4)元嘉草草6
3、(5)赢得仓皇北顾7(6)可堪回首久远的年代英雄业绩精锐部队草率落得不堪,哪堪第5页/共20页2把下列句子中颠倒的次序倒过来 (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2)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无觅英雄孙仲谋处。犹记四十三年,望中扬州路烽火。第6页/共20页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用孙权典 表达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江山依旧,却无处觅求像孙仲谋一样的英雄豪杰。昔日繁华的歌舞台榭,英雄的业绩风流,总被历史的风雨吹得化为乌有。孙权:孙权:他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曾打败来自北方的曹他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曾打败来自北方的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
4、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第7页/共20页作者用事态度及用意:辛弃疾以 “英雄”一词赞颂他,表示自己对他的敬仰和向往,“无觅孙仲谋处”只是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再无处可寻了。“舞榭歌台,风流”,是英雄事业的风流余韵,也已经没有了。这两句表达了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也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第8页/共20页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用刘裕典 向往英雄业绩 表达抗金决心一抹斜阳映着丛密的草树,平常的街巷,人们说刘裕曾在这里寄住。想当年,他指挥的金戈铁骑,气吞万里,威猛如虎。刘裕:刘裕:刘裕的祖先由北方移居京口,刘裕曾经在这里起事,刘裕的祖先由北方移居京口,
5、刘裕曾经在这里起事,最后建立政权。为了恢复中原,他几次大举北伐。最后建立政权。为了恢复中原,他几次大举北伐。第9页/共20页 单写单写“斜阳斜阳”之下的之下的“草树草树”,用,用“寻常寻常”修饰修饰“巷陌巷陌”,表明刘裕出身寒微,表明刘裕出身寒微,突出他以寒微出身而建立了赫赫功业,含突出他以寒微出身而建立了赫赫功业,含有讽刺南宋朱紫权贵失地误国的意思有讽刺南宋朱紫权贵失地误国的意思。“金戈铁马金戈铁马“,表现出刘裕统帅万众精锐部,表现出刘裕统帅万众精锐部队勇战强敌的队勇战强敌的英雄气概英雄气概;“气吴万里如虎气吴万里如虎”,更表现出他灭南燕、平后秦,所向无,更表现出他灭南燕、平后秦,所向无敌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上课 永遇乐京 口北 怀古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