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经济学学习.pptx
《空间经济学学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间经济学学习.pptx(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空间经济学产生与发展2.区域经济学研究特性与内容3.空间经济学的分析工具4.核心外围理论5.空间经济学发展方向内容第1页/共50页空间经济学概念 试图把被主流经济学长期忽视的空间因素纳入到一般均衡理论的分析框架中,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解释现实中存在的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生产的空间集中机制,并通过这种机制的分析探讨区域经济增长规律与途径。产生与发展第2页/共50页空间经济学产生量化分析时间产生与发展地理学注重空间特性,强调区域的空间分异。即使考虑时间,把区域设为随时间变化的线性过程。空间结构、梯度推移、城镇体系、功能区划、空间规划空间表达注重时间过程,区域为一个均质地域,强调各要素在
2、时间轴上的协调、反馈作用。收敛与发散、主导产业选择、经济增长差异、投入产出分析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空间第3页/共50页空间经济学理论研究历史脉络提高阶段区位论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市场区位论微观研究新经济地理学核心外围理论新产业空间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世界溢出模型微观研究宏观研究起步阶段发展阶段产生与发展历史渊源空间结构理论梯度推移理论累积因果理论倒“U”型理论中观研究空间作用理论增长极理论第4页/共50页1.空间经济学产生与发展2.区域经济学研究特性与内容3.空间经济学的分析工具4.核心外围理论5.空间经济学发展方向内容第5页/共50页区域经济学概念 如何建立国家经济区域系统,并按照地域分工
3、与合作的原则来组织系统内各区域中产业的发展与布局,使之形成一个既能顺乎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又能最大程度发挥地区优势的产业结构;形成一个大、中、小企业相结合,以多层次城市为结点,由运输网、信息网、服务点分布网等网络系统将全区域连成一体的经济有机体科学。(周起业)区域经济学特性与内容 以区域为着眼点,运用以经济学为主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探讨区域经济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即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规律。(张敦富)第6页/共50页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u即研究在国家宏观经济体系中区域经济的地位与功能的变动规律,也研究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以及区域内部经济结构与变动规律;区域经济学特性与内容u即揭示区域经济的总体运行趋势
4、规律,又探讨区域 各组成要素、各经济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变化规律;u即研究各经济因素在不同区域的不同组合规律,也 研究不同区域条件对经济因素的作用与效率规律。第7页/共50页区域经济学特征区域经济学特征自然禀赋的差异性自然禀赋的差异性 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 经济活动的极化性表现为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它是由经济活动的极化性表现为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它是由经济本身的趋利性和节约性导致的。经济本身的趋利性和节约性导致的。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空间距离的不可
5、灭性 有空间就有距离,距离因子是区位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有空间就有距离,距离因子是区位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区域经济学特性与内容第8页/共50页空间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异同空间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异同点点u空间经济学寻找的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力量以及这空间经济学寻找的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力量以及这些内生力量如何影响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认为些内生力量如何影响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认为空间是一种具有同质性的平面,空间的存在导致空间是一种具有同质性的平面,空间的存在导致经济主体间交易过程中的运输成本,通过运输成经济主体间交易过程中的运输成本,通过运输成本把空间因素纳入到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区域本把空间因素纳入到一般均衡
6、分析框架中。区域经济学研究外生的自然条件和要素禀赋的空间差经济学研究外生的自然条件和要素禀赋的空间差异。异。u空间经济学模型有多种均衡,这个特性是与区域空间经济学模型有多种均衡,这个特性是与区域经济学重要区别。经济学重要区别。区域经济学特性与内容第9页/共50页空间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异同空间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异同点点u空间经济学运用运输成本、收益递增和循环因果解空间经济学运用运输成本、收益递增和循环因果解释地理空间中经济活动的集聚现象。区域经济学更注释地理空间中经济活动的集聚现象。区域经济学更注重经济差异、产业结构、区域政策的研究。重经济差异、产业结构、区域政策的研究。u空间经济理论强调历史和
7、偶然事件在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经济理论强调历史和偶然事件在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重要作用。区域经济更强调要素禀赋对产业区选择的重要作用。区域经济更强调要素禀赋对产业区位选择的意义。位选择的意义。u空间经济学偏向应用模型进行分析研究,而区域经空间经济学偏向应用模型进行分析研究,而区域经济学更注重实证研究。济学更注重实证研究。区域经济学特性与内容第10页/共50页1.空间经济学产生与发展2.区域经济学研究特性与内容3.空间经济学的分析工具4.核心外围理论5.空间经济学发展方向内容第11页/共50页1.垄断竞争机制和规模报酬递增 完完全全竞竞争争机机制制和和规规模模报报酬酬递递减减(或或不不变变)无无法法解
8、解释释空空间间集集聚聚现现象象。当当市市场场实实现现均均衡衡时时,各各个个企企业业的的利利润润为为0 0,这这种种0 0利利润润无无法法解解释释现现实实经经济济中中某某些些企企业业所所具有的很强的市场扩张能力。具有的很强的市场扩张能力。垄垄断断竞竞争争指指一一个个厂厂商商只只生生产产一一种种产产品品,具具有有垄垄断断性性,导导致致了了企企业业的的规规模模报报酬酬递递增增,促促使使产产业业集集聚聚。不不同同产产品品之之间间又又有有替替代代性性,这这种种替替代代性性使使得得不不同同产产品品之之间有具有竞争性。间有具有竞争性。分析工具第12页/共50页2.2.“冰山冰山”成本成本u 地理因素是如何影
9、响单个消费者和厂商的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反过来如何影响经济行为的空间分布?u 杜能和萨缪尔森提出“冰山”成本 把运输成本看成是在运输途中一部分产品因“融解”或“蒸发”而造成的损失。分析工具第13页/共50页3.3.门槛效应、不连续性以及区位黏门槛效应、不连续性以及区位黏性性 产产业业集集中中在在某某一一区区域域产产生生的的聚聚集集力力有有很很强强的的惰惰性性,区区域域政政策策力力度度小小时时,这这种种政政策策无无法法改改变变已已有有的的经经济济格格局局。但但这这种种政政策策力力度度超超出出某某一一门门槛槛值值,企企业业或或生生产要素开始转移或企业选择新的区位。产要素开始转移或企业选择新的区位。分析
10、工具持续点:整个经济系统保持稳定时的区域间贸易自由度。突破点:整个经济系统变得不稳定时的区域间贸易自由度。第14页/共50页分析工具E4E2E3E101/211贸易自由度北部区流动要素在流动要素中份额3.1 3.1 门槛效应与区位黏性门槛效应与区位黏性第15页/共50页门槛效应门槛效应 传传统统理理论论认认为为,政政策策力力度度小小,绩绩效效就就小小。但但空空间间经经济济学学分分析析可可知知,政政策策的的细细微微变变化化有有时时会会引引起起急急剧剧的的非非线线性性变变化化,这这种种非非线线性性变变化化加加大大了了我我们们预预测政策变动效应的困难。测政策变动效应的困难。区位黏性(路径依赖)区位黏
11、性(路径依赖)“坏坏”的的政政策策,尽尽管管是是短短期期的的,具具有有长长时时间间的的后后遗遗症症,解解决决这这种种后后遗遗症症是比较困难的,需要制定比导致这种后遗症时的政策力度更大的政策。是比较困难的,需要制定比导致这种后遗症时的政策力度更大的政策。分析工具3.1.3.1.门槛效应以及区位黏性门槛效应以及区位黏性第16页/共50页门槛、黏性以及补贴分析工具3.2 3.2 对工业生产的补贴和产业的分散对工业生产的补贴和产业的分散0BCPNSHACPSCE实际工资差异(南部进行补贴)补贴以前实际工资差异(北部实际工资减去南部实际工资)1/21第17页/共50页3.2 3.2 对工业生产的补贴和产
12、业的分散对工业生产的补贴和产业的分散 许多地区利用纳税者的钱补贴企业,以达到吸引更多企业的目的,但这种补贴的政策作用的大小受到门槛效应、不连续性和黏性的约束和影响,任何小于门槛补贴值的补贴都不会起作用的,超过了门槛补贴值,将发生急剧变化。当补贴超过门槛值时,补贴的地区可以吸引产业集聚,这种集聚过程是非连续性的,并受到黏性的约束。分析工具第18页/共50页4.4.非线性效应非线性效应1/2税收的一般非线性效应分析工具SH实际工资差异实际工资差异(北部实际工资减去南部实际工资)10BAE第19页/共50页4.4.非线性效应非线性效应 在非线性模型下,分析政策效应的难度很大,因为在不同时期,实施相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空间 经济学 学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