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微生物学微生物生态及其在环境物质转化中的作用描述.pptx
《环境微生物学微生物生态及其在环境物质转化中的作用描述.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微生物学微生物生态及其在环境物质转化中的作用描述.pptx(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特点微生物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特点一、微生物生态系统一、微生物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组成的整体系统。微生物生态系统:微生物生态系统:微生物与周围的生物及非生物共同构成的整体系统。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研究微生物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第1页/共53页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特点微生物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特点二、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特点二、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特点1、微环境、微环境微生物的微环境指直接影响微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与微生物的关系最为密切的微生物细胞周围环境。2、稳定性、稳定性由于微生物生态系统中微
2、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使之在环境条件一定范围的变化时,微生物种类组成比较稳定的特性。3、适应性、适应性微生物的微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的特性。第2页/共53页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一、大气中的微生物一、大气中的微生物1、存在形式、存在形式:多为孢子:多为孢子2、来、来 源源:土壤、水体、动物:土壤、水体、动物3、常见种类:、常见种类:霉霉 菌:曲霉、青霉、木霉、根霉、毛霉、白地霉菌:曲霉、青霉、木霉、根霉、毛霉、白地霉细细 菌:枯草芽孢杆菌、八叠球菌等菌:枯草芽孢杆菌、八叠球菌等病原菌:结核杆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
3、、流感病毒病原菌:结核杆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流感病毒 第3页/共53页表表8-1 不同室内环境的微生物总数及致病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室内环境的微生物总数及致病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cfu/m3)场所总微生物数微生物种类微生物数量住房180办公室1400口腔链球菌涎链球菌111.4教室2500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涎链球菌肠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36181171.1实验室200医院1100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魏氏产气荚膜杆菌71103.5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一、大气中的微生物一、大气中的微生物第4页/共53页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在自
4、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一、大气中的微生物一、大气中的微生物4、大气微生物分布(数量与种类)的影响因子:、大气微生物分布(数量与种类)的影响因子:(1)地区性质)地区性质 (2)季节的演替)季节的演替 (3)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日照、降水、气流日照、降水、气流表表8-2 8-2 不同场所的上空微生物数量(不同场所的上空微生物数量(cfu/mcfu/m3 3)场场 所所畜畜 舍舍宿宿 舍舍城市街道城市街道市区公园市区公园海洋上空海洋上空微生物微生物10000002000050002001-2第5页/共53页二、水圈中的微生物二、水圈中的微生物(一)淡水微生物(一)淡水微
5、生物1、来源:、来源:土壤、空气、污水及有机残体土壤、空气、污水及有机残体2、种类:、种类:自养菌自养菌3、影响微生物在淡水中分布的因子:、影响微生物在淡水中分布的因子:营养物质、温度、溶解氧等。营养物质、温度、溶解氧等。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浸入小河里的载玻片上的发育形成的小菌落第6页/共53页二、水圈中的微生物二、水圈中的微生物蓝细菌、藻、水生植物阳光阳光表层输入表层输入(河流河流)产氧光合产氧光合动物、原生动物、好氧细菌动物、原生动物、好氧细菌嗜甲烷菌、无机化能细菌嗜甲烷菌、无机化能细菌不产氧光合不产氧光合发酵发酵厌氧呼吸菌厌氧呼吸菌产
6、甲烷菌产甲烷菌沉积物沉积物厌厌 氧氧 层层好好 氧氧 层层表层输出表层输出层次化湖泊生态层次化湖泊生态Ecology of a Stratified lake 水体不同层次微生物分布水体不同层次微生物分布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第7页/共53页二、水圈中的微生物二、水圈中的微生物(二)海洋微生物(二)海洋微生物1、种类:、种类:多数是嗜盐菌多数是嗜盐菌2、分布:、分布:(1)平面分布:近海数量很高)平面分布:近海数量很高(2)垂直分布:)垂直分布:表层:好氧性微生物表层:好氧性微生物 中层:紫硫细菌中层:紫硫细菌 底层:厌氧菌及硫酸还原菌底层:
7、厌氧菌及硫酸还原菌 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第8页/共53页二、水圈中的微生物二、水圈中的微生物(三)水体自净及污染水体的微生物生态(三)水体自净及污染水体的微生物生态1、水体自净过程、水体自净过程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 水体接纳了一定量的有机污染物后,在物理的、化学的及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后得到净化,水质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和状态。第9页/共53页二、水圈中的微生物二、水圈中的微生物(三)水体自净及污染水体的微生物生态(三)水体自净及污染水体的微生物生态2、污染水体的微生物生态、污染水体的微生
8、物生态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特特 征征多污带多污带-中污带中污带-中污带中污带寡污带寡污带水色暗灰色,很浑浊灰色,较浑浊浑浊浑浊度低BOD高减少,有悬浮物减少,悬浮物少极少,悬浮极少溶解氧含量极低(或无)少升高恢复正常气体H2S、CO2和CH4NH3、H2S氨及H2S减少H2S消失细菌数量几亿/毫升几千万/毫升几万/毫升极少微生物种类特点(兼)厌气性硫酸还原菌产甲烷菌藻类及原生动物出现藻类大量繁殖纤毛虫活跃鱼腥藻、硅藻、黄藻、钟虫、变形虫动物类型寡毛类(颤蚯蚓)颤蚯蚓,增多轮虫、浮游甲壳动物轮虫、浮游甲壳动物增多显花植物无无出现增多鱼类无无无
9、有底泥大量的有机质部分无机化大量无机化第10页/共53页三、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三、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 极端环境:极端环境:高、低温环境高、低温环境 高盐环境高盐环境 高酸、高碱环境高酸、高碱环境 高压环境。高压环境。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第11页/共53页三、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三、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一)嗜热微生物(一)嗜热微生物1、发现、发现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地热泉地热泉热水系统热水系统 制糖厂制糖厂第12页/共53页三、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三、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一)嗜热微生物(一)嗜
10、热微生物2、生存机制、生存机制(高温对微生物的一般影响是什么?)(高温对微生物的一般影响是什么?)有限的保护机制:有限的保护机制:细胞膜的蜡质程度、震热蛋白细胞膜的蜡质程度、震热蛋白 极端嗜热菌的保护机制:极端嗜热菌的保护机制:高溶点脂肪、抗热蛋白、核酸保护蛋白高溶点脂肪、抗热蛋白、核酸保护蛋白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第13页/共53页(二)嗜冷微生物(二)嗜冷微生物1、发现、发现(红雪现象:嗜寒水藻)(红雪现象:嗜寒水藻)三、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三、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耐寒
11、喜温型耐寒喜温型嗜冷型嗜冷型第14页/共53页(二)嗜冷微生物(二)嗜冷微生物2、生存机制、生存机制 特殊的酶、细膜含特殊的脂肪特殊的酶、细膜含特殊的脂肪三、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三、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第15页/共53页四、土壤中的微生物四、土壤中的微生物(一)土壤与微生物相互作用(一)土壤与微生物相互作用1、微生物对土壤的作用:、微生物对土壤的作用:(1)微生物是土壤形成的先驱生物)微生物是土壤形成的先驱生物 自养固氮菌固氮,使成土母质间有了氮素成分。自养固氮菌固氮,使成土母质间有了氮素成分。(2)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效氮源。
12、)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效氮源。有机态氮向无机氮(氨态氮、硝态氮)的转换有机态氮向无机氮(氨态氮、硝态氮)的转换 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第16页/共53页2、土壤对微生物的作用、土壤对微生物的作用 土壤是微生物良好的生活场所。土壤是微生物良好的生活场所。土壤为微生物生长提供有利条件:土壤为微生物生长提供有利条件: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有机物 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矿物质 土壤中含有一定的土壤中含有一定的水分水分 土壤中含有一定的土壤中含有一定的空隙空隙 土壤具有土壤具有保温性保温性 土壤的土壤的pH值一般为值一般为5
13、.58.5之间之间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四、土壤中的微生物四、土壤中的微生物第17页/共53页(二)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二)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1、土壤剖面结构与微生物垂直分布、土壤剖面结构与微生物垂直分布有机质层有机质层淀积层淀积层碳酸盐积累碳酸盐积累疏松母质疏松母质淋溶层淋溶层土土体体层层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四、土壤中的微生物四、土壤中的微生物第18页/共53页(二)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二)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2、土壤团聚体与微生物的分布、土壤团聚体与微生物的分布土土壤壤团团聚聚体体(土土
14、壤壤团团粒粒):由由土土壤壤矿矿物物质质颗颗粒粒(黏黏粒粒)、微微生生物物、植植物物残残体体以以及及腐腐殖殖质质构构成成的的微团聚体经过多次复合和团聚而成的结构。微团聚体经过多次复合和团聚而成的结构。不同的团聚体微生物的分布不同。不同的团聚体微生物的分布不同。同一团聚体内外微生物的分布不同一团聚体内外微生物的分布不同。同。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四、土壤中的微生物四、土壤中的微生物土壤颗粒表面的微生物第19页/共53页团聚体周围的等氧线(二)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二)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2、土壤团聚体与微生物的分布、土壤团聚体与微生物的分布团聚体周
15、围的等氧线团聚体周围的等氧线 耕地土壤一个团聚耕地土壤一个团聚体等氧压线,在近体等氧压线,在近中心部位为一缺氧中心部位为一缺氧带,由此向外,氧带,由此向外,氧浓度逐渐提高。浓度逐渐提高。O2%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四、土壤中的微生物四、土壤中的微生物第20页/共53页3、根际微生物、根际微生物(1)几个基本概念)几个基本概念 根际根际 根际效应根际效应 根土比根土比溶胞物质溶胞物质植物黏液植物黏液渗出物渗出物黏质黏质植物黏液植物黏液渗出物和渗出物和分泌物分泌物植物黏液植物黏液植物黏液植物黏液植物根际植物根际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
16、中的分布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四、土壤中的微生物四、土壤中的微生物(二)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二)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第21页/共53页(2)根际微生物类群)根际微生物类群1、根际细菌:、根际细菌:假单胞菌、黄杆菌、产碱杆菌假单胞菌、黄杆菌、产碱杆菌 2、根际真菌:、根际真菌:镰孢霉属、黏帚霉属、青霉属镰孢霉属、黏帚霉属、青霉属 3、根际原生动物、根际原生动物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3、根际微生物、根际微生物(二)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二)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四、土壤中的微生物四、土壤中的微生物第22页/共53页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
17、环境中的分布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五、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五、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活性污泥:由细菌、微型动物为主的微生物与悬浮物质、胶体物质混杂在一起形成的具有很强吸附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和良好的沉降性能的絮状体颗粒。经过初沉的废水空气曝气池二次沉淀池出水剩余污泥回流污泥第23页/共53页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五、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五、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动胶菌属动胶菌属 丛毛单胞菌属丛毛单胞菌属 产碱杆菌属产碱杆菌属 微球菌属微球菌属棒状杆菌属棒状杆菌属 黄杆菌属黄杆菌属 无色杆菌属无色杆菌属 芽孢杆菌属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 亚硝化
18、单胞菌属亚硝化单胞菌属 短杆菌属短杆菌属 固氮菌属固氮菌属浮游球衣属浮游球衣属 微丝菌属微丝菌属 大肠杆菌属大肠杆菌属 产气杆菌属产气杆菌属节杆菌属节杆菌属 螺菌属螺菌属其中可分为其中可分为优势菌优势菌、较多较多、一般、及、一般、及少量少量四个数量等级。四个数量等级。、构成正常活性污泥的主要细菌、构成正常活性污泥的主要细菌第24页/共53页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五、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五、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活性污泥中的原生动物、活性污泥中的原生动物教材P113表6-4 活性污泥的成熟度与原生动物的种类分布活性污泥的成熟度与原生动物的种类分布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 微生物学 微生物 生态 及其 物质 转化 中的 作用 描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