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红外吸收光谱法.pptx
《第十章-红外吸收光谱法.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红外吸收光谱法.pptx(9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近红外区(0.752.5m,130004000cm-1)近红外光区的吸收带主要由低能级的电子跃迁、含氢原子团(如O-H,N-H,C-H)的伸缩振动的倍频吸收等产生2、中红外光区(2.5 50 m,4000200cm-1)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离子的基频吸收带出现在该光区,应用最多的区域。3、远红外光区(50 1000m,20010cm-1)该光区主要由气体分子中的纯转动跃迁、振动转动跃迁,液体和固体中重原子的伸缩振动,某些变角振动、骨架振动以及晶体中晶格振动所引起的第1页/共92页2红外光谱红外光谱(0.751000 m)远红外远红外(转动区转动区)(25-1000 m)中红外中红外(
2、振动区振动区)(2.525 m)近红外近红外(泛频)泛频)(0.752.5 m)倍频倍频分子振动转动分子振动转动分子转动分子转动分区及波长范围分区及波长范围 跃迁类型跃迁类型(常用区)(常用区)第2页/共92页3二、红外光谱的表示方法T(%)/cm-1苯酚的红外光谱图1、红外光谱中横坐标可用/m,频率和波数表示吸收带的位置频率1013 s-1第3页/共92页4例如:2、红外光谱的纵坐标T%三、红外光谱法的特点和应用1、高特征性分子指纹2、简便、快捷、应用广泛第4页/共92页5102红外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一、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 利用物质分子对红外辐射的吸收,并由其振动及转动运动引起偶极矩的净
3、变化产生振动和转动能级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获得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变化的振动-转动光谱,即红外光谱。它反映了分子中各基团的振动特征。因此可以用来确定化学基团和鉴定未知物结构。同时,物质对红外辐射的吸收符合朗伯-比尔定量,故可用于定量分析。E振:0.051ev E转:0.00010.05ev以双原子分子振动光谱为例,说明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平衡位置平衡位置伸伸缩reAB(102)室温时:分子处于基态第5页/共92页61、产生红外光谱的第一个条件2、产生红外光谱的第二个条件分子振动、转动过程中必须有偶极矩的净变化,即u0第6页/共92页7红外辐射的吸收主要限于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不对称的极性分子。如H
4、Cl、CO等红外活性(or红外光效):分子振动引起偶极矩的变化,从而产生红外吸收的性质非红外活性:3、基频吸收和倍频吸收(1)基频吸收:当分子吸收红外辐射后,由基态振动能级(0)跃迁至第一振动激发态(1)时所产生的吸收。所产生的吸收峰称基频峰。跃迁几率最大,红外光谱最强的吸收峰基频峰的峰位(L)等于分子的振动频率(1时,L=)第7页/共92页8例如,HCl分子的振动频率为8.6581013s-1,在发生1的跃迁时,吸收8.6581013s-1频率的红外光。亦即吸收波数为2886cm-1的红外光基频吸收峰既表示分子振动频率,亦表示分子基频吸收的峰位值(2)倍频吸收:第8页/共92页9HCl分子的
5、红外吸收基频峰(基频峰(01)2885.9 cm-1最强最强二倍频峰(二倍频峰(02)5668.0 cm-1较弱较弱三倍频峰(三倍频峰(03)8346.9 cm-1很弱很弱四倍频峰(四倍频峰(04)10923.1 cm-1极弱极弱五倍频峰(五倍频峰(05)13396.5 cm-1极弱极弱泛频峰倍频峰:倍频峰:由基态向第二、三由基态向第二、三.振动激发态的跃迁(振动激发态的跃迁(V=2V=2、3.3.)合频峰:合频峰:分子吸收光子后,同时发生频率为分子吸收光子后,同时发生频率为 1 1,2 2的跃迁,的跃迁,此此 时产生的跃迁为时产生的跃迁为 1 1+2 2的谱峰。的谱峰。差频峰:当吸收峰与发射
6、峰相重叠时产生的峰差频峰:当吸收峰与发射峰相重叠时产生的峰 1 1-2 2。泛泛频频峰峰可可以以观观察察到到,但但很很弱弱,可可提提供供分分子子的的“指指纹纹”。第9页/共92页10二、振动形式简正振动:简正振动的振动状态是分子质心保持不变,整体不转动,每个原子都在其平衡位置附近做简谐振动,其振动频率和位相都相同,即每个原子都在同一瞬间通过其平衡位置,而且同时达到其最大位移值。分子中任何一个复杂的振动都可以看作这些简正振动的线性组合(一)简正振动的基本类型1 1、伸缩振动:原子沿键轴方向伸缩,键长变化但键角不变的振动。对称伸缩振动 s s不对称伸缩振动 asas2 2、变形振动:基团键角发生周
7、期性变化,但键长不变的振动。变形振动:基团键角发生周期性变化,但键长不变的振动。又称弯曲振动或变角振动。又称弯曲振动或变角振动。第10页/共92页11变形振动面内变形振动面外变形振动剪式振动摇摆振动摇摆振动扭曲振动下图给出了各种可能的振动形式(以甲基和亚甲基为例)第11页/共92页12第12页/共92页13(二)分子振动自由度振动自由度(独立振动数,理论振动数,峰数):基本振动的数目3N平动自由度+转动自由度+振动自由度分子的平动自由度等于3xyz分子的转动自由度非线性分子3个自由度线性分子2个自由度振动自由度3N(平动自由度+转动自由度)非线性分子:振动自由度3N6 例如H2O线性分子:振动
8、自由度3N5第13页/共92页14第14页/共92页15基频吸收带的数目分子的振动自由度例如,水分子是由3个原子组成的非线性分子基本振动自由度3363,故水分子有三种振动形式第15页/共92页16第16页/共92页17(三)影响峰数减少的原因CO2是由3个原子组成的线性分子,其振动自由度3N-5=4,故应有4种基本振动形式第17页/共92页18 有机化合物一般有多个原子组成,因此红外吸收光谱的谱峰一般较多。实际上,反映在红外光谱中的吸收峰有时会增多或减少,原因如下:1、除了基频谱带外,泛频谱带的存在,使光谱变得复杂,增加了光谱对分子结构特征性表征。2、振动耦合及费米共振,使相应的吸收峰裂分为两
9、个峰。3、分子结构对称,某些振动频率相同,彼此发生简并4、仪器分辨率不高 对一些频率很近的吸收峰分不开,还有一些 较弱的峰检测不出来。5、并不是所有的分子振动形式都能在红外区中观察到。对称性强的分子不出现红外光谱,对称性愈差,谱带的强度愈大。三、红外吸收峰的位置吸收峰的位置简称峰位,即振动能级跃迁时所吸收的红外线的波长or波数基频峰的位置化学键两端原子的质量m1,m2化学建力常数k结构因素和外部因素第18页/共92页19 c是光速2.9981010cms-1,k是连接原子的化学键的力常数(单位Ncm-1),u是两个原子的折合质量(单位为g)。双原子分子体系的振动频率,用经典力学(虎克定律)(一
10、)分子振动方程式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M为折合的相对分子质量。第19页/共92页20分子振动方程式1、与k的关系基团基团力常数力常数/(N/cm)吸收峰波数吸收峰波数/cm-1CC461200800CC8121600CC12182200第20页/共92页21 键类型 C C C=C C C 力常数 15 17 9.5 9.9 4.5 5.6 峰位 4.5 m 6.0 m 7.0 m 2、与的关系基团基团吸收峰波数吸收峰波数/cm-1CH0.9233000CC61000CI10.96500例1,计算HCl分子伸缩振动所产生的基频吸收峰的频率解:已知健力常数kHCl=5.1N/cm第21页/共92
11、页22例2,计算OH键伸缩振动所产生的基频吸收峰的近似波数和频率解:查表102,kO-H=7.7N/cm 0.941O-H37272.99710101.11014(Hz)实验表明,所有醇类光谱约在3600cm-1处有O-H的特征吸收红外吸收光谱可以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理论根据:P164下第22页/共92页23(二)影响基频峰位移的因素1、内部因素(1)电效应 包括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和偶极场效应,它们都是由于化学键的电子分布不均匀引起的。诱导效应吸电子基团的诱导效应常使吸收峰向高波数方向移动。随着取代基数目的增加和电负性的增大,诱导效应越大。共轭效应共轭效应使电子云密度平均化,结果使原来双键电子
12、云密度降低,力常数减小,振动频率降低第23页/共92页24cm-1 cm-1 cm-1 cm-1C偶极场效应电负性的原子由于在分子内空间总发生负负相斥作用,增加了力常数数,频率升高。P309第24页/共92页25(2)氢键羰基和羟基间容易形成氢键,使电子云密度平均化,羰基的双键特性降低(k减小),吸收峰向低波数方向移动(3)振动耦合 适当结合的两个振动基团,若原来的振动频率很接近,它们之间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而使谱峰裂分成两个,一个比原来的谱带高一点,另一个低一点,这种两个振动基团间的相互作用,称为振动的耦合。第25页/共92页26振动耦合常出现在一些二羰基化合物中,如,羧酸酐中,两个羰基的振动
13、耦合,使 C=O吸收峰分裂成两个峰,波数分别为1820 cm-1(反对称耦合)和1760 cm-1(对称耦合)RRCCOOORRCCOOO第26页/共92页27(4)Fermi(费米)共振当一振动的倍频与另一振动的基频接近时,由于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很强的吸收峰或发生裂分,这种现象称为Fermi共振。第27页/共92页28(5)空间效应COCH3COCH3CH3C=O 1663cm-1 C=O 1686cm-1由于立体障碍,羰基与双键之间的共轭受到限制,基团频率变大。第28页/共92页29费米共振费米共振第29页/共92页30OOO张力:四元环五元环六元环,张力越大,基团频率越高。C=O 178
14、4 1745 1715cm-1(6)环的张力第30页/共92页312、外部因素(1 1)物质状态及制样方法 通常,物质由固态向气态变化,其波数将增加。如丙酮在液态时,C=OC=O=1718cm=1718cm-1-1;气态时 C=OC=O=1742cm=1742cm-1-1,因此在查阅标准红外图谱时,应注意试样状态和制样方法。(2 2)溶剂效应 极性基团的伸缩振动频率通常随溶剂极性增加而降低。如羧酸中的羰基C=OC=O:气态时:C=OC=O=1780cm=1780cm-1-1 非极性溶剂:C=OC=O=1760cm=1760cm-1-1 乙醚溶剂:C=OC=O=1735cm=1735cm-1-1
15、 乙醇溶剂:C=OC=O=1720cm=1720cm-1-1因此红外光谱通常需在非极性溶剂中测量。Ar-C()=880-860cm-1 C=O(as)=1774cm-11773cm-11736cm-1第31页/共92页32四、红外吸收峰的强度强度划分:100Lmol-1 cm-1 非常强峰(vs)20100 强峰(s)1020 中强峰(m)110 弱峰(w)红外吸收峰的强度取决于振动能级的跃迁几率振动过程中偶极矩变化的大小例如,同是不饱和双键的CO和CC基,前者吸收强度非常强,而后者吸收强度较弱(有时时隐时现)CC CN CC CH 振动吸收强度弱CO SiO CCl CF 振动吸收强度很强第
16、32页/共92页33103基团频率和特征吸收峰OH CH NH CC CC CO特征吸收峰:能代表某基团存在,并有较高强度的吸收峰特征吸收频率(or基团频率):特征吸收峰所在的位置红外光谱图官能团区(40001350cm-1)指纹区(1350650cm-1)一、官能团区40001350cm-1该区域的峰是由XH(X为O,N,C等)单键的伸缩振动以及各种双键、叁键的伸缩振动所产生的吸收带,且在该区域内峰较稀疏,是基团鉴定工作最有价值的区域,称为官能团区第33页/共92页341、官能团区形成的原因(1)由于含氢官能团的折合质量小(4时,在722 cm-1处有一个弱吸收峰,随着CH2个数的减少,吸收
17、峰向高波数方向位移,由此可推断分子链的长短第41页/共92页42二、烯烃烯烃中的特征吸收峰由CCH键的伸缩振动以及CCH键的变形振动所引起的,烯烃分子主要有三种特征吸收1、CCH:烯烃双键上的CH键的伸缩振动波数在3000cm-1以上,末端双键碳氢 CCH2 在30753090cm-1有强吸收,最易识别2、CC:吸收峰在16701620cm-1,随着取代基的不同CC吸收峰位有所不同,强度也发生变化3、CCH:烯烃双键上的CH键面内弯曲振动在15001000cm-1,对结构不敏感,用途较少;而面外摇摆振动吸收最有用,在1000700cm-1范围内,该振动对结构敏感,其吸收峰特征性明显,强度也较大
18、,易于识别,可借以判断双键取代情况和构型第42页/共92页43三、炔烃在IR光谱中,炔烃基团很容易识别,它主要有三种特征吸收1、CCH:该振动吸收非常特征,吸收峰在33003310cm-1,中等强度。NH值与CCH值相同,但前者为宽峰,后者为尖峰,易于识别2、CC:一般CC键的伸缩振动吸收都较弱。一元取代炔烃(R CCH)CC出现在21402100cm-1(弱)二元取代炔烃(R CCR)的CC出现在22602190cm-1(弱)当两个取代基的性质差别较大时,炔化物极性增强,吸收峰强度增大;当 CC处分子的对称中心时,CC为非红外活性3、CCH:炔烃的变形振动发生在680610cm-1第43页/
19、共92页44四、芳烃芳烃的红外吸收主要为苯环上的CH键及环骨架中的CC键的振动引起,芳香族化合物主要有三种特征吸收1、ArH:芳环上芳氢的ArH频率30403030cm-1,与烯烃CCH频率相近,高分辨率时呈多重峰(34个),特征性不强2、CC:苯环上骨架伸缩振动,正常情况下有4条谱带,约为1600,1585,1500,1450cm-1,这是鉴定有无苯环的重要标志之一3、ArH:芳香烃的CH变形振动吸收出现在两处,面内ArCH:1275960cm-1,吸收较弱,用处较少。面外ArH吸收较强,在900650cm-1是识别苯环上取代基位置和数目的极重要的特征峰。取代基越多,ArH频率愈高。若在16
20、002000cm-1之间出现锯齿状倍频吸收,是进一步确定取代苯的重要旁证第44页/共92页45五、卤化物随着卤素原子量增加,CX降低。如:CF(11001000cm-1);CCl(750700cm-1)CBr(600500cm-1);CI(500200cm-1)此外,CX吸收峰的频率容易受到邻近基团的影响,吸收峰位变化较大,尤其含F、含Cl的化合物变化更大,因此IR光谱对含卤素有机化合物的鉴定受到一定限制六、醇和酚醇和酚类化合物有相同的羟基,其特征吸收是OH和CO键振动频率1、OH:一般在36703200cm-1区域,游离羟基出现在36403610cm-1,峰形尖锐,无干扰,极易识别。羟基形成
21、氢键的缔合峰出现在35503200cm-1 第45页/共92页462、CO和OH:CO键的伸缩振动和OH键的面内弯曲振动在14101100cm-1处有强吸收,当无其它干扰时,可利用CO的频率来了解羟基的碳链取代情况,如:伯醇在1050cm-1附近,仲醇在1125cm-1附近,叔醇在1200cm-1附近,酚在1230cm-1附近。七、醚和其它化合物醚和醇之间最明显的区别是醚在36003200cm-1之间无吸收峰。醚的特征吸收带是COC不对称伸缩振动as在11501060cm-1之间处强度大,其CC骨架振动也出现在此区域,但强度弱,易于识别。醇、酸、酯、内酯等化合物中的CO吸收亦出现在此区域,故又
22、 严重干扰。第46页/共92页47八、醛和酮 醛和酮结构的共同点是含有羰基(CO),CO在17501680cm-1 区域有一个很强的吸收峰,这是鉴别羰基最明确的证据。此外,在羧酸、羧基离子、酸酐、酰卤及酰基过氧化物分子中都含有羰基,因此它们IR光谱中都出现CO吸收峰,位置各有差异,但全落在19001600cm-1区域内。醛和酮的区别是:醛在2700 cm-1,2800 cm-1附近各有一个中强峰(双峰),而酮没有。九、羧酸:羧酸的特征吸收有下列三种:1、OH:游离酸的OH在3550 cm-1,缔合在33002500 cm-1峰形宽而散2、CO:游离酸的CO一般在1760cm-1附近,但羧酸通常
23、以双分子缔合,使CO吸收移向17251700cm-1,如CO键和分子中的双键发生共轭,则CO出现在16901680cm-1。羧酸中的CO吸收比酮要差第47页/共92页483、CO和OH(面内弯曲)羧酸中的CO吸收在14401395cm-1。羧酸中的OH吸收在14301250cm-1。一般为弱峰,CO 和OH(1250cm-1)重合,是强峰十、酯和内酯:酯类化合物的特征吸收基团有CO和CO1、CO:除了甲酸酯类的CO吸收出现在17251720cm-1之外大多数饱和酯的CO吸收峰都位于1740cm-1处。受相邻基团的影响,吸收峰位置可发生位移,共轭作用使CO吸收向低波数方向移动,吸电子诱导作用使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 红外 吸收光谱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