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学习学习.pptx
《知识的学习学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的学习学习.pptx(7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 知识的分类与特征前几章主要是讨论各种学习理论,掌握一般的学习规律,接下来的几章将讨论各种不同类型的学习,如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学习策略的学习、品德的学习等。建构主义的观点认为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知识的生成和理解、知识的整合与深化、知识的应用与迁移等三个阶段。知识的生成与理解参见“生成学习理论”,本章只是从同化和顺应两个侧面分别介绍概念的学习与概念的转变问题;知识的深化与整合参见“认知灵活性理论”;本章将主要介绍知识的应用和迁移问题。第1页/共70页一、知识及其涵义(一)知识的涵义从本质上来说,知识是人们通过与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能动反映。第2
2、页/共70页(二)知识的特性u知识是人们对实践经验和实践活动的认知成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明确性,教育领域中的知识基本是该学科中较为确定、接近共识的内容。u知识并不是千真万确、不可质疑的定论,人总在试图对世界作出更准确、更完整、更深刻的理解和解释,知识总在不断进化和更新。1590年,伽利略将两个分别重100磅和1磅的铁球同时从54.62米的高处推下,“咚”的一声,只见两个铁球同时落地,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降落的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结论。u学校教育中,不应把知识作为事先已经断定了的结论教给学生,应该把知识当成是一种看法、一种解释,让学生去理解,去分析,去鉴别。在不可超越、无可挑剔的“权威
3、”面前,应给学生足够的展现其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空间。第3页/共70页(三)知识的功能1、知识具有辨别功能 人可以基于有关知识对感受到的事物进行辨认和归类,从而对它们不再感到陌生。(生物辨别)2、知识具有预期功能 在具备了相应的知识时,人就可以通过推论对事物形成一定的预期,推知事物会是怎样的,它会怎样发展变化等。(天气预报)3、知识具有调节功能 个体总在以自己的知识为基础来确定活动的程序,并对活动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问卷编制及其标准)二、知识的分类人们对知识的理解还体现在对知识的分类上,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划分了不同的类别。人类知识本身复杂多样,了解知识分类,有利于我们理解和区分不同知识的特
4、点。第4页/共70页第5页/共70页(一)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安德森,1983)1、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涵义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能明确地用词汇或其它符号表述出来的,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往往很容易被人意识到。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是关于怎样进行推理、决策或者解决某类问题的知识,往往只能通过个体的活动来判断其有无,个体对这些知识的执行过程往往是不需要太多意识参与的。梅耶在安德森的基础上,将程序性知识进一步分为两类:“程序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后者用来确定何时,为何要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解决的是“什么时候”和“为什么”的问题。如阅读时,
5、条件性知识决定我们何时需要详细阅读某一段落或者跳过某一段落。第6页/共70页2、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关系u陈述性知识为执行程序性知识提供必要的信息(水开关火)u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促进陈述性知识的深化(顺利完成某项动作有利于进一步掌握该动作的要领)u陈述性知识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基础(知识编辑)个体把陈述性知识与具体的任务目标联系起来,从而去解决某个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个体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安德森将这一过程称为知识的编辑。u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不同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经历了理解符号代表的意义、掌握同类事物关键特征及理解事实、概念间的关系等一系列的步骤;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则
6、在此基础上,还须将陈述性知识与具体的活动结合起来,直到能熟练第完成这项活动,才能说明个体已掌握了相应的程序性知识第7页/共70页3、两点说明这里所说的知识是一种广义的知识,它已不简单是对各种事物的了解,而且包含了对知识的应用,涉及到了运用知识的技能。有人甚至将程序性知识等同于技能。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不是对客观知识的划分,而是对个体头脑中知识状态的分类,是针对学习的结果而言的。我们一般不能说课本里的某个知识点属于陈述性知识还是程序性知识。同样是学习一个知识点,学习者既可以形成关于它的陈述性知识,也可以形成关于它的程序性知识。比如,中学生学习摩擦力的知识,他们可以了解哪些因素在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7、(陈述性知识)。还可以用这种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某人根据影响摩擦力的因素设计出了省力的自行车轴,则说明他掌握了相应的(程序性知识)。(二)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1958年,英国科学家、哲学家波兰尼提出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知识形态。第8页/共70页1、涵义u显性知识是指用“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表述的知识”,通常是用言语等人为方式,通过表述实现的,所以又称为“言明的知识”。u隐性知识是指尚未被言语或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是“尚未言明的”或“难以言传的”知识。(汽修工对故障的准确判断)2、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u通过外化把隐性知识用其它人能够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使隐性知识知识转化
8、为显性知识。(田中案例)u而通过个体的内化和综合化,也能将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大学生解小学应用题)3、从某种意义上说,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重要。隐性知识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第9页/共70页三、知识的表征知识的表征指知识在头脑中的表示形式和组织结构。知识表征的过程就是在头脑中用某种形式来代表知识的意义的过程。如用“狗”这个词来代表擅长跑,嗅觉灵敏的动物;有时人们说起“狗”,我们在头脑中就会浮现出狗的形象。前者为概念表征,后者为表象表征。(一)概念概念代表着事物的基本属性和基本特征,是一种简单的表征方式。如“近视眼镜”就包含了这样一些特征:有两个镜片,有两条眼镜腿,用来矫正
9、视力等等。(二)命题用于表述一个事实或描述一种状态,通常由一个关系和一个以上的论题组成,关系限制论题。命题是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元.第10页/共70页u命题中的关系对论题起限制作用。“电脑坏了”这一命题中,电脑是论题,坏了是关系,对电脑的全部情况作了限制,表明这一命题只关注电脑能否正常使用,而不关注电脑的其它属性。u一个命题只能有一个关系,但可以不止一个论题。如“小明读书”这一命题就有两个论题“小明”、“书”,“读”作为关系,对上述两个论题做了限制,是小明在“读”书,而不是小明在“买”、“卖”、“看”书等。u命题用句子来表示,但不等于句子,一个句子可以包含多个命题。“小明正在听古典音乐”这一命题
10、至少包含两个命题:“小明听音乐”、“音乐是古典的”。(三)命题网络如果命题之间具有相互关系,则可以构成命题网络。两个或多个命题常常因为有某个共同成分而相互联系在一起,从而构成命题网络,或称语义网络。命题通常是按一定层次结构进行储存的。一般来说,较为抽象、概括的知识处于高层,而较为具体的内容处于低层。(柯林斯和奎连的反应时实验)第11页/共70页第12页/共70页(四)表象表象是人们头脑中形成的与现实情境类似的心理图像,如讲到“书在桌上”时,人们可能在头脑中想象出一幅熟悉的画面。有些通过表象表征的知识,有时也可以通过命题进行表征。但是,命题是一种断续的抽象的表征,而表象是一种连续的模拟的表征,它
11、可以对事物的物理特征作出连续保留。在上书桌子第13页/共70页(五)图式前述的命题表象只是涉及到单个观念,用于表征小的意义单元是合适的,但对于表征较大的有组织的信息组合,命题就不合适了。如“房子是人们的居住场所”这一命题表征,则不足以表征有关房子的全部知识。u房子是一种建筑物u房子用木头、砖块和石头盖成u房子供人居住u房子通常为方形或三角形u房子一般40-150平方米人的一生要学习和掌握大量的知识,这些知识并不是杂乱无章地贮存在人的大脑中的,而是围绕某一主题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知识单元,这种单元就是图式。图式是围绕某一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单元,它构成了人们感知和理解外界信息的框架结构。1、图
12、式的涵义第14页/共70页房子上位集合:建筑物组成部分:房间材料:木头、砖块、石头功能:供人居住形状:方形或三角形大小:40-150平方米图式并非简单的命题表征的拓展,而是对某一范畴的典型特征(属性)作出编码的一种形式。图式将事物的相关属性有机地组合为一个整体,以表征该类事物。2、图式的特征u图式含有变量:如房子面积、建材等许多属性是可以发生变化的u图式具有层次:如房子的图式中包含墙壁、房间等子图式,而房子又是建筑物的子图式。u图式能促进推论:如通过房子所镶嵌的更高层次的有关建筑物的图式,可以推论出房子有屋顶、有墙、建在地面上等特征。第15页/共70页(六)产生式产生式是人脑中贮存的一系列以“
13、如果-那么”的形式表示的规则,一个产生式由一个条件和一个动作组成。“考试中如果不知道这道题的答案,那么就放下先做其它的题”就是一个简单的产生式。它是程序性知识的最小表征单位。一个产生式的结果可以作为另一个产生式的条件,从而引发其它的行为,这样众多的产生式就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复杂的产生式系统。产生式系统具有自动激活的特点:一旦存在、满足了特定条件,相应的行动就会发生,这常常不需要明确的意识。四、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知识获得的过程不是简单的从外到内的转移过程,而是通过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经验之间双向反复相互作用而完成的。第16页/共70页1、学习者需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同化新知识。学习者通过将新知识与
14、原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意义、把它纳入已有认知结构的过程,就叫新知识的同化。u比如在学习了“力”的概念后,学习者又学习“重力”、“摩擦力”等,把它们作为“力”的下位概念同化到原有知识结构当中。2、随着新知识的同化,原有知识经验会因为新知识的纳入而发生一定的调整或改组,这就是知识的顺应。当新观念与原有知识之间有一定的偏差时,新观念的进入会使原有观念发生轻微的调整。u比如“定滑轮”作为“杠杆”的一种特例,其实质上是一种等臂杠杆,学习者对“杠杆”的理解会发生一些变化:杠杆不一定是细长的,它也可以是一个圆轮子;u更有甚者,有时新观念会与原有观念之间完全对立(如小学生学习地球的形状时,会与
15、他们的日常经验相冲突),学习者需要转变原有的错误观念,原有观念会发生更为明显的顺应。第17页/共70页3、同化和顺应作为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u同化意味着学习者联系、利用原有知识来理解新观念,它体现了知识发展的连续性和累积性。u顺应则意味着新旧知识之间的磨合、协调,它体现了知识发展的对立性和改造性。u通过同化理解新知识的意义是原有知识发生顺应的基础,而真正的同化也常常离不开顺应的发生,因为只有转变了原有的错误观念,解决了新旧知识之间的冲突,新观念才能与原有知识体系协调起来,从而真正一体化。第18页/共70页第二节 知识的理解一、知识理解的实质“这个程序实际上很简单
16、。首先,你把总件数分成几组。当然,如果件数不多的话,一次就行了很重要的是,一次件数不能太多。就是说,每次太多不如少些好。这在短时间内似乎无所谓,但经常不注意这一点,就很容易造成麻烦,而且,一旦带来麻烦,其代价可能是很昂贵的。一开始,整个程序可能看上去比较复杂,但要不了多久,它就会成为你生活中的一个部分。我们是怎样理解知识的?比如读一段文字,似乎它所表达的意义就在字里行间,它“射入”我们的感官,进而进入我们的头脑中,我们就可以很自然地明白它在说什么。在这段文字中,每个字我们都认识,每句话似乎都能懂,但整段文字似乎让人不知所云。第19页/共70页理解并不简单是信息通过感官“射进”我们的头脑中,学习
17、者已有的知识经验也会“投射”到当前的情境中,意义的理解正是通过外界信息与已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维特罗克的生成学习理论对此做了深入解释)二、知识理解的影响因素理解是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经验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材料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等会影响理解的过程和结果。(一)客观因素1、学习材料的内容u学习材料的意义性会影响学习者的理解。有意义的学习材料应该逻辑地、清晰地表达某种观念意义,具有激活学习者相关知识经验的可能性。那些无意义的音节或乱码是难以导致理解活动的。u学习材料内容的具体程度也会影响到学习者的理解。第20页/共70页相对来说,具体材料更具体的、形象的与生活经验更为贴近的信息,更容易在学生
18、的经验背景中引起共鸣,从而形成丰富的联系。抽象的内容只保留了某些关键信息,远离学习者的具体经验,学习者需用更多的努力才能缩短其与原有知识经验的联系。u学习材料的相对复杂度和难度也会影响学习者的理解。一般来说,涉及因素较少、概念之间关系比较直接的知识较易于为学生接受和理解,当一个知识中所揭示的关系超越了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发展水平时,学习者就会产生认知负荷超载。2、学习材料的形式学习材料在表达形式上的直观性也会影响到学习者的理解。直观的方式较抽象的方式更有利于个体对知识的理解。u直观的方式一般包括实物直观、模型直观、言语直观。u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动态的过程(如细胞的分裂、血栓形成)、各种复杂的
19、变化(立体几何图形的旋转)、物质的复杂结构(基因的双螺旋结构)等内容直观地表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内容。第21页/共70页第22页/共70页3、教师言语的提示和指导教师在教学的不同阶段的言语提示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如具体讲述某一知识之前,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唤起学生对已有经验的回忆;在向学生陈述和解释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的言语提示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建立起知识中所包含的各种概念之间以及新学知识和学生的已有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使学生从中获得所学知识的具体意义。(二)主观因素理解作为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过程,它的生成依赖于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加工活动,这样看来,理解的效果会受到以下因素的
20、影响。1、原有知识经验背景学习者对新信息的理解会受到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制约。第23页/共70页(1)知识经验背景的广泛含义:u首先,既包括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直接的基础性知识,也包括与之相关领域的知识以及更一般的经验背景。如学习者生活经验以及语文知识都会影响他们对数学应用题的学习。u其次,不仅包括学习者在学校学习的正规知识,也包括他们的日常直觉经验。比如,学生对水、动植物以及各种机械的观察经验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学习。u第三,不仅包括与新知识相一致的、相容的知识经验,而且也包括与新知识相冲突的经验。与新知识相一致、相容的知识经验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新知识;而那些与当前科学知识相违背的错误观
21、念则会使学习者难以真正理解新知识,感到它不可思议。u第四,不仅包括具体领域的知识,而且还涉及到学习者的基本信念。这主要包括:第24页/共70页本体论信念:即他们关于世界及其运行方式的假定,如事物的性质是确定的还是偶然的?这会影响到学习者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认识论信念:即学习者对知识、对学习的看法。知识是一堆零散的事实材料还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这会影响到他们对知识的加工理解方式以及学习的效果。u第五,既包括直接以现实的表征方式存在于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也包括一些潜在的观念。对于有些问题,学习者还从未接触过,但一旦面对这种问题时,他们便可以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为背景,依靠自己的推理和判断能力,形成自
22、己的假设和解释。这并不都是胡乱的猜测,它们常常是从其经验背景中得出的具有一定合理性的推论。这种潜在的背景知识同样也会对新知识的理解产生影响。(2)认知结构的特征(奥苏贝尔)u第一,认知结构中有没有可以与新知识联系起来的观念。如果认知结构中没有可以同化新知识的观念,学习者就往往难以对新知识形成明晰的、稳定的理解。这时,教师应该呈现“先行组织者”。第25页/共70页u第二,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如果这种起固定作用的观念不够稳定,模糊不清,它就无法帮助学习者理解当前的新知识。所以,在教学中,在学习一种观念之前,有时要先通过复习的方法来使原有知识清晰起来,稳定起来。u第三,新学习材
23、料与原有观念之间的可辨别性。人类理解活动有简化的趋势,当新学习内容与原有观念可辨别性差时,新知识便常常被理解(还原)为原有观念,或者学习者意识到新旧知识之间有些差别,但又无法说明它们的差别在哪儿,这时,学习者便难以对新知识形成清晰的理解。为了提高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教师可以通过对比的方法,明确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2、学生的能力水平(1)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对事物的形象和表象具有很大的依赖性,不能借助各种抽象的符号来进行心理操作,因此,他们往往只能理解两类事物或现象之间的一些直接的、初步的关系,只有当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他们才能真正理解一些较为复杂的、抽象的原理。
24、第26页/共70页(2)学生的语言能力知识尤其是抽象知识是用语言来表述的,有时学生语言能力的缺失往往会制约其对某些知识的理解。如即使很有数学天赋的学生,也有可能因为语文基础较差而不能正确理解一些数学原理的表述,直接影响对数学的学习。(开设大学语文的必要性)3、主动理解的意识和方法(1)主动理解的意识倾向理解需要学习者主动去生成知识经验间的联系,而不只是记录、背诵教师所给的知识。如果学生能主动地生成知识间的联系,他将会形成更深、更好的理解。u让学生知道知识的理解不是自动发生的,而是需要与原有知识及真实生活经验联系起来的;u引导学生努力建立两类联系。(2)主动理解的策略和方法 学习者积极进行意义生
25、成活动时,如能有意识地使用一些有效的方法,则能更好地促进知识的理解。第27页/共70页u促使学生把当前内容不同部分联系起来的策略:加题目;列小标题;提问题;说明目的;总结或摘要;画关系图或列表。u建立当前的学习内容与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的策略:举例;类比与比喻;证明;述义;解释;推论;应用。三、概念的学习(一)概念的结构与分类1、概念的界定所谓概念,就是代表一类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事、物或观念的符号。如所有三角形都具有如下三个共同特征:有三个角、有三条边和封闭图形。概念所反映的是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特征,从而有助于我们将大量的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单位,使复杂的信息类化,也简化了人类的思维活动。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知识 学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