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无源逆变电路精选文档.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5章 无源逆变电路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 无源逆变电路精选文档.ppt(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5章 无源逆变电路本讲稿第一页,共六十三页第5章无源逆变电路5.1无源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5.2电压型逆变电路5.3电流型逆变电路5.4多重逆变器和多电平逆变器5.5脉宽调制型逆变器5.6 无源逆变电路的应用本讲稿第二页,共六十三页5.1无源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5.1.1无源逆变基本工作原理5.1.2换流方式分类5.1.3 逆变电路的其他分类方式本讲稿第三页,共六十三页5.1.1无源逆变基本工作原理图5-1单相桥式逆变电路工作原理该电路有两种工作状态:(1)S1、S4闭合,S2、S3断开,加在负载R上的电压为左正右负,输出电压uo=Ud;(2)S2、S3闭合,S1、S4断开,加在负载R上的电压为
2、左负右正,输出电压uo=Ud。本讲稿第四页,共六十三页5.1.2换流方式分类逆变电路工作过程中,电流会从S1到S2、S4到S3的转移。电流从一个支路向另一个支路转移的过程称为换流,也称换相。换流及换流方式(1)器件换流利用全控型器件(GTO、GTR、IGBT等)的自关断能力进行换流(Device Commutation)。(2)电网换流由电网提供换流电压称为电网换流(Line Commutation)。本讲稿第五页,共六十三页(3)负载换流由负载提供换流电压称为负载换流(Load Commutation)。图5-2 负载换流电路及其工作波形本讲稿第六页,共六十三页(4)强迫换流设置附加的换流电
3、路,给欲关断的晶闸管强迫施加反向电压或反向电流的换流方式称为强迫换流。强迫换流通常利用附加电容上储存的能量来实现,也称为电容换流。通过换流电路内电容和电感耦合提供换流电压或换流电流称为电感耦合式强迫换流。图5-3 直接耦合式强迫换流原理图图5-4 电感耦合式强迫换流原理图本讲稿第七页,共六十三页5.1.3 逆变电路的其他分类方式(1)根据输入直流电源特点分类 电压型:电压型逆变器的输入端并接有大电容,输入直流电源为恒压源,逆变器将直流电压变换成交流电压。电流型:电流型逆变器的输入端串接有大电感,输入直流电源为恒流源,逆变器将输入的直流电流变换为交流电流输出。(2)根据电路的结构特点分类半桥式逆
4、变电路;全桥式逆变电路;推换式逆变电路;其他形式:如单管晶体管逆变电路。(3)根据负载特点分类非谐振式逆变电路谐振式逆变电路本讲稿第八页,共六十三页5.2电压型逆变电路按照直流侧电源性质,逆变电路可分为电压型逆变电路和电流型逆变电路两类,直流侧电源是电压源的逆变电路称为电压型逆变电路,而直流侧电源为电流源的逆变电路称为电流型逆变电路。5.2.1电压型单相桥式逆变器5.2.2电压型三相桥式逆变器5.2.3电压型逆变电路的特点本讲稿第九页,共六十三页5.2.1电压型单相桥式逆变器1半桥逆变电路半桥逆变电路图5-5 电压型单相半桥逆变电路及其工作波形本讲稿第十页,共六十三页2 2单相全桥逆变电路单相
5、全桥逆变电路图5-6 单相全桥逆变电路本讲稿第十一页,共六十三页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的输出电压为方波,定量分析时,将uo 展开成傅氏级数,得(5-1)其中基波分量的幅值Uo1m和有效值Uo1分别为(5-2)(5-3)本讲稿第十二页,共六十三页5.2.2电压型三相桥式逆变器电压型三相桥式逆变电路如图5-7所示。图5-7 电压型三相桥式逆变电路本讲稿第十三页,共六十三页就180导电型进行分析。180导电型三桥式逆变电路的工作波形如图5-8所示。为分析方便,将一个工作周期分为6个区间,每区间占60。每隔60的各阶段等值电路图形及相电压、线电压的数值如表5-1所示。表中,负载为三相星形对称负载:ZaZbZ
6、c图5-8 180导电型三桥式逆变电路的工作波形本讲稿第十四页,共六十三页表5-1 180导电型三相桥式逆变电路各阶段等效电路及相电压和线电压本讲稿第十五页,共六十三页5.2.3电压型逆变电路的特点(1)直流侧接有大电容,相当于电压源,直流电压基本无脉动,直流回路呈现低阻抗。(2)由于直流电压源的箝位作用,交流侧电压波形为矩形波,与负载阻抗角无关,而交流侧电流波形和相位因负载阻抗角的不同而异,其波形接近三角波或接近正弦波。(3)当交流侧为电感性负载时需提供无功功率,直流侧电容起缓冲无功能量的作用。为了给交流侧向直流侧反馈能量提供通道,各逆变臂都并联了续流二极管。(4)逆变电路从直流侧向交流侧传
7、送的功率是脉动的,因直流电压无脉动,故功率的脉动是由直流电流的脉动来体现的。(5)当逆变电路用于交-直-交变频器且负载为电动机时,如果电动机工作在再生制动状态,就必须向交流电源反馈能量。因直流侧电压方向不能改变,所以只能靠改变直流电流的方向来实现,这就需要给交-直整流桥再反并联一套逆变桥,或在整流侧采用四象限脉冲变流器。本讲稿第十六页,共六十三页5.3电流型逆变电路5.3.1电流型单相桥式逆变器5.3.2电流型三相桥式逆变器5.3.3电流型逆变器的特点本讲稿第十七页,共六十三页5.3.1电流型单相桥式逆变器1电路结构图5-9(a)所示是一种单相桥式电流型逆变电路的原理图。电路由四个晶闸管桥臂构
8、成,每个桥臂均串联一个电抗器LT,用来限制晶闸管的电流上升率di/dt。桥臂1、4和桥臂2、3以1 0002 500Hz的中频轮流导通,从而使负载获得中频交流电。图5-9(a)中的负载是一个中频电炉,如图5-9(b)所示实际上是一个电磁感应线圈,用来加热置于线圈内的钢料。本讲稿第十八页,共六十三页图5-9 单相桥式电流型(并联谐振式)逆变电路本讲稿第十九页,共六十三页2工作原理当逆变桥对角晶闸管以一定频率交替触发导通时,负载感应线圈通入中频电流,线圈中产生中频交变磁通。如将金属(钢铁、铜、铝)放入线圈中,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金属中产生涡流与磁滞(钢铁)效应,使金属发热熔化,如图5-9(b)所示
9、。图5-10是该逆变电路工作时的换流过程,图5-11是该逆变电路换流过程的波形。在交流电流的一个周期内,有两个稳定的导通阶段和两个换流阶段。本讲稿第二十页,共六十三页图5-10 并联谐振式逆变电路的换流过程本讲稿第二十一页,共六十三页图5-11 并联谐振式逆变电路的工作波形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六十三页为了保证可靠换相,应在负载电压uo过零前tf时刻触发VT2、VT3,tf称为触发引前时间。从图5-11可知:(5-4)式中,一般取t(23)tq。从图5-11还可知,为了关断已导通的晶闸管实现换流,必须使整个负载电路呈现容存性,使流入负载电路的电流基波分量io1超前uo中频电压,负载电流超前负载电
10、压的时间t(5-5)因此,负载的功率因数角,即电流超前电压的相位角为(5-6)式中,为电路的工作角频率。本讲稿第二十三页,共六十三页3中频电流、电压和输出功率的计算中频电流、电压和输出功率的计算 忽略换相重叠时间t,则中频负载电流io为交变矩形波,用傅氏级数展开得(5-7)上式中基波电流有效值为(5-8)忽略逆变电路的功率损耗,则逆变电路输入的有功功率即直流功率等于输出的基波功率(高次谐波不产生有功功率),即(5-9)所以 (5-10)本讲稿第二十四页,共六十三页中频输出功率为(5-11)式中,Rf为对应于某一逆变角负载阻抗的电阻分量。将式(5-10)代入上式得 (5-12)由式(5-12)可
11、见,调节直流电压Ud或改变逆变角,都能改变中频输出功率的大小。本讲稿第二十五页,共六十三页5.3.2电流型三相桥式逆变器串联二极管式逆变器是电流型逆变器,性能优于电压型逆变器,主要用于中大功率交流电动机调速系统。图5-12即为其主电路,VT1VT6组成三相桥式逆变器,C1C6为换流电容,VD1 VD 6为隔离二极管,其作用是防止换流电容直接通过负载放电。Za、Zb、Zc为电动机三相负载。该逆变器为120导电型,与三相桥式整流相似,任意瞬间只有两只晶闸管同时导通,电动机正转时,管子的导通顺序为VT1VT6,触发脉冲间隔为60,每个管子导通120电角度。本讲稿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三页图5-12 串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5章 无源逆变电路精选文档 无源 电路 精选 文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