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生态学二.pptx
《群落生态学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落生态学二.pptx(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群落的动态生物群落的内部动态 生物群落的演替 地球上生物群落的进化第1页/共66页 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群落也不例外。基本的形式有:季节性变化 年度变化 生物群落的内部动态第2页/共66页 季节性变化 植物群落随季节变化,而在外貌上发生变化,由优势植物的生活型和背景决定 外貌:群落的外部景观 季相:群落季节性变化产生的外貌特征,叫季相。如草原的季相第3页/共66页第4页/共66页第5页/共66页第6页/共66页第7页/共66页 年际间变化 年与年之间的气象或水文条件都不完全相同,使得植物的生长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波动或变化叫年度变化 周期可能长(10年以上),也可能短(2-
2、3年)第8页/共66页9 v是群落内部的短期可逆的变化,不产生群落的更替现象 v其逐年的变化方向常常不同,但一般不发生新种的定向代替 波动的性质第9页/共66页10 波动的类型v不明显波动:数量关系变化很小,群落外貌和结构基本保持不变 v摆动性波动:群落成分在个体数量和生产量方面的短期变动(1-5年),它与群落优势种的逐年交替有关(草原:鼠类)v偏途性波动:气候、水分条件的长期偏离而引起一个或几个优势种明显变更的结果,通过群落自我调节,还可以回复到接近于原来状态,时期长(5-10年)第10页/共66页11 波动的特点v不同群落类型的波动性不同(群落稳定性)v定性特征(种群数、分层)与定量特征(
3、多度、密度、生物量)的波动性不同 v不同气候带(环境严酷程度)的波动性不同 v波动的不完全可逆性第11页/共66页12 生物群落的演替 演替的概念 演替的类型 演替系列 控制演替的几种主要因素 演替方向 演替过程的理论模型 演替理论第12页/共66页群落演替的基本概念群落演替(communitysuccession):自然群落中,一种群落被另一群落所取代的过程称群落演替。多数群落的演替有一定的方向性,但也有一些群落有周期性的变化,即由一个类型转变为另一个类型,然后又回到原有的类型,称周期性演替,如:石楠石蕊熊果石楠。演替系列(successionsere)按顺序发生的一系列群落称演替系列。第1
4、3页/共66页先锋种(pioneer species)和先锋群落(pioneer community)演替过程中,最早定居下来的物种称先锋种;演替过程中最初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群落称先锋群落演替顶极(climax)和顶极群落(climax community)任何一类演替都经过迁移、定居、群聚、竞争、反应、稳定6个阶段,当群落达到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时(物种组合稳定),群落演替渐渐变得缓慢,最后的演替系列阶段称演替顶极;演替最后阶段的群落称顶极群落群落演替的基本概念第14页/共66页(1)群落演替是有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的,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2)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的相互作用,发生
5、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3)物理环境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演替的类型、方向和速度,但演替是群落本身所控制的。(4)当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演替就不再进行,以相对稳定的群落为发展顶点。特点第15页/共66页16 演替的类型v起始条件: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v主导因素:群落发生演替/内因生态演替/外因生态演替 v基质:水生基质演替/旱生基质演替(粘土/砂/石/水)v时间:世纪演替/长期演替/快速演替 v代谢:自养性演替/异养性演替第16页/共66页17 v世纪演替(按地质年代计算),是群落的演化问题v长期演替(几十年到几百年),如森林采伐后的演替v快速演替(几年到十几年),如小面积的草原
6、弃耕地的恢复演替以演替时间划分的演替类型第17页/共66页18 以起始条件划分的演替类型v原生演替 开始于原生裸地或原生芜原(完全没有植被并且也没有任何植物繁殖体存在的裸地)从岩石开始的旱生演替 从湖底开始的水生演替 v次生演替 开始于次生裸地或次生芜原(不存在植被,但在土壤或基质中保留有植物繁殖体的裸地)第18页/共66页19 以主导因素划分的演替类型v内因性(生态/动态)演替:群落中生物的生命活动结果首先使它的生境发生改变,然后被改造的生境又反作用于群落本身。如此相互促进,使演替不断向前发展 v外因性(生态/动态)演替:由于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所引起的群落变化。如气候、地貌、土壤、火和人为因
7、素第19页/共66页自养性演替自养性演替:如由裸岩:如由裸岩地衣地衣苔藓苔藓-草本草本-木本木本-乔木乔木异养性演替:异养性演替:异养生物为主的演替异养生物为主的演替 以代谢方式代谢方式划分的演替类型第20页/共66页 旱生原生演替 原生演替 水生原生演替 群落退化或逆行演替 次生演替 群落复生演替的类型 内因子演替 世纪演替 外因子演替 长期演替 快速演替第21页/共66页一个先锋群落在裸地形成后,演替便会发生。一个群落接着一个群落相继不断地为另一个群落所代替,直至顶极群落,这一系列的演替过程就构成了一个演替系列。演替系列第22页/共66页原生演替系列v(一)水生演替系列v(二)旱生演替系列
8、第23页/共66页24 水生演替系列v演替开始于水生环境中的群落演替过程v一般都发展到陆地群落,如淡水湖或池塘中水生群落向中生群落的转变过程 第24页/共66页25 一、水生演替系列1.自由飘浮植物阶段2.沉水植物阶段3.浮叶根生植物阶段4.挺水植物阶段5.湿生草本植物阶段6.疏林阶段7.中生森林阶段第25页/共66页26 水生演替系列-1v1.自由飘浮植物阶段 有机质的聚集靠浮游有机体的死亡残体,以及湖岸雨水冲刷所带来的矿质微粒,导致湖底增高 第26页/共66页27 2.沉水植物阶段 5-7米水深,首先出现轮藻属植物,湖底有机质积累较快而多,湖底进一步抬高;水深2-4米左右,有金鱼藻、狸藻等
9、出现,繁殖强,垫高湖底作用的能力也就更强。水生演替系列-2第27页/共66页28 3.浮叶根生植物阶段:水深1米左右,睡莲等植物飘浮水面 浮植物的茎部的阻碍,更多泥沙沉积下来 同时植物残体量更大,湖底抬高,有利于下一阶段植物入侵水生演替系列-3第28页/共66页29 4.挺水植物阶段:水变浅,芦苇、香蒲等个体更大,突出水面,枝叶茂密,根常纠缠绞结,拦截泥沙能力更强,残体也更多,水更浅,使湖底迅速升高,可形成浮岛,开始具有陆生环境的一些特点。鱼类进一步减少,而两栖类、水蛭、泥鳅及水生昆虫进一步增多。水生演替系列-4第29页/共66页30 5.湿生草本植物阶段 水变成季节性积水,根茎发达的湿生的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群落 生态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