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糖代谢学习.pptx
《章糖代谢学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章糖代谢学习.pptx(1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1.1.单糖 -D-呋喃果糖呋喃果糖第1页/共132页2.寡糖寡糖常见的几种二糖有常见的几种二糖有麦芽糖麦芽糖(maltose)葡萄糖葡萄糖 葡萄糖葡萄糖蔗蔗 糖糖(sucrose)葡萄糖葡萄糖 果糖果糖乳乳 糖糖(lactose)葡萄糖葡萄糖 半乳糖半乳糖能水解生成几分子单糖的糖,各单糖之间借能水解生成几分子单糖的糖,各单糖之间借脱水缩合的糖苷键相连。脱水缩合的糖苷键相连。OCH2OHOCH2OHOHO141231321第2页/共132页淀粉颗粒淀粉颗粒 淀粉淀粉 植物中养分的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储存形式v3.3.多糖 能水解生成多个分子单糖的
2、糖。第3页/共132页第4页/共132页 糖原糖原 是动物体内葡萄糖的储存形式是动物体内葡萄糖的储存形式每隔4 4个葡萄糖残基便有一个分支含有大量的非原性端,可以被迅速动员水解。遇碘显红褐色。第5页/共132页纤维素纤维素 作为植物的骨架作为植物的骨架-1,4-糖苷键糖苷键第6页/共132页第7页/共132页4.结合糖结合糖 糖与非糖物质的结合物。糖脂(glycolipid):是糖与脂类的结合物。糖蛋白(glycoprotein):是糖与蛋白质的结合物。常见的结合糖有常见的结合糖有 第8页/共132页蛋白聚糖蛋白聚糖糖脂糖脂糖蛋白糖蛋白与膜蛋白和膜脂相连的糖与膜蛋白和膜脂相连的糖通信天线通信天
3、线第9页/共132页 一、糖的生理功能一、糖的生理功能1.1.氧化供能氧化供能 (主要功能)(主要功能)3.3.作为机体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作为机体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 2.2.提供合成体内其他物质的原料提供合成体内其他物质的原料第10页/共132页二、糖的消化与吸收二、糖的消化与吸收 (一)糖的消化人人类类食食物物中中的的糖糖主主要要有有植植物物淀淀粉粉、动动物物糖糖原原以以及及麦麦芽芽糖糖、蔗蔗糖糖、乳乳糖糖、葡葡萄萄糖糖等等,其其中中以以淀淀粉粉为为主。主。消化部位: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少量在口腔第11页/共132页(二)糖的吸收(二)糖的吸收 部位:部位:小肠上段小
4、肠上段 形式形式:单单 糖糖 机制机制:依靠:依靠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共运输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共运输途径途径:小肠肠腔:小肠肠腔 肠粘膜上皮细胞肠粘膜上皮细胞 门静脉门静脉 肝脏肝脏 体循环体循环 各种组织细胞各种组织细胞 第12页/共132页 糖代谢的概况 葡萄糖葡萄糖 酵解途径酵解途径 丙酮酸丙酮酸 有氧有氧 无氧无氧 H2O及及CO2 乳酸乳酸 糖异生途径糖异生途径 乳酸、氨基酸、甘油乳酸、氨基酸、甘油 糖原糖原 肝糖原分解肝糖原分解 糖原合成糖原合成 磷酸戊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 核糖核糖 +NADPH+H+淀粉淀粉 消化与吸收消化与吸收 ATP 第13页/共132页第第 一一 节节糖
5、酵解糖酵解 Glycolysis第14页/共132页 一、糖酵解(glycolysisglycolysis)的概念 在 缺 氧 情 况 下,葡 萄 糖 降 解 为 乳 酸(lactate)(lactate)并伴随少量ATPATP生成的一系列反应。二、细胞定位 细胞质第15页/共132页 三、糖酵解的反应历程三、糖酵解的反应历程 糖酵解分为三个阶段糖酵解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 己糖磷酸化己糖磷酸化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 磷酸己糖的裂解磷酸己糖的裂解第三阶段第三阶段 ATP ATP 和丙酮酸的生成和丙酮酸的生成第16页/共132页 葡萄糖磷酸化为葡萄糖磷酸化为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ATP A
6、DPMg2+己糖激酶Glu G-6-P F-6-P F-1,6-2PATP ADP ATP ADP 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丙酮酸磷酸二羟丙酮3-磷酸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葡萄糖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 (G-6-P)The first rate-limiting enzyme第17页/共132页HK与与G结合的结合的诱导契合作用诱导契合作用 The conformation of hexokinase changes markedly on binding glucose(shown in red).The two
7、 lobes of the enzyme come together and surround the substrate.第18页/共132页主要用于糖的合成主要用于糖的合成 主要用于糖的分解主要用于糖的分解 用途用途 不受不受G-6-P抑制抑制 受受G-6-P抑制抑制 抑制抑制 Km高,亲和力低高,亲和力低 Km低,亲和力高低,亲和力高 对对G的亲和力的亲和力 G G、F、M等等 底物底物 肝脏肝脏 不同组织不同组织 分布分布 葡萄糖激酶葡萄糖激酶 已糖激酶已糖激酶 别名别名 已糖激酶已糖激酶IV 已糖激酶已糖激酶 I、II、III 第19页/共132页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 (F-6-P)
8、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磷酸葡萄糖转变为 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 己糖异构酶己糖异构酶 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丙酮酸磷酸二羟丙酮3-磷酸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 第20页/共132页The second key enzyme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 6-磷酸果糖转变为磷酸果糖转变为1,6-二磷酸果糖二磷酸果糖 ATP ADP Mg2+磷酸果糖激酶 1,6-二磷酸果糖二磷酸果糖 (F-1,6-2P)GluG-6-PF-6-PF-1,6-2PATPA
9、DPATPADP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丙酮酸磷酸二羟丙酮3-磷酸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第21页/共132页1,6-二磷酸果糖二磷酸果糖 磷酸己糖裂解成磷酸己糖裂解成2分子磷酸丙糖分子磷酸丙糖 醛缩酶醛缩酶(aldolase)+3-磷酸甘油醛磷酸甘油醛 磷酸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 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丙酮酸磷酸二羟丙酮3-磷酸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第22页/共132页 磷酸丙糖的同分异构化
10、磷酸丙糖的同分异构化磷酸丙糖异构酶 3-磷酸甘油醛磷酸甘油醛 磷酸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 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丙酮酸磷酸二羟丙酮3-磷酸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96%4%第23页/共132页 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 Pi、NAD+NADH+H+3-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丙酮酸磷酸二羟丙酮3-磷酸甘油醛NA
11、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3-磷酸甘油醛磷酸甘油醛 1,3-二磷酸二磷酸甘油酸甘油酸 砷酸盐(砷酸盐(AsO43)!)!第24页/共132页 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成3-磷酸甘油酸 ADP ATP 磷酸甘油酸激酶磷酸甘油酸激酶 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丙酮酸磷酸二羟丙酮3-磷酸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底底物物水水平平磷磷酸酸化化:底底物物氧氧化化形形成成的的高高能能磷磷酸酸化化合合物物直直接接将将磷磷酸酸集集团团转移给转移给A
12、DP 偶联生成偶联生成ATP的过程的过程1,3-二磷酸二磷酸 甘油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 第25页/共132页 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 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变位酶变位酶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丙酮酸磷酸二羟丙酮3-磷酸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 第26页/共132页 2-磷酸甘油酸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甘油酸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烯醇化酶烯醇化酶(enolase
13、)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丙酮酸磷酸二羟丙酮3-磷酸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2-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 +H2O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PEP)第27页/共132页ADP ATP K+Mg2+丙酮酸激酶丙酮酸激酶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丙酮酸磷酸二羟丙酮3-磷酸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成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4、丙酮酸 第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The third rate-limiting enzyme第28页/共132页(11)(11)丙酮酸转变成乳酸丙酮酸 乳酸 反应中的NADH+H+来自于上述第6 6步反应中的 3-3-磷酸甘油醛脱氢反应。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LDH)NADH+H+NAD+第29页/共132页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形成示意图多肽多肽亚基亚基mRNA四聚体四聚体结构基因结构基因a b第30页/共132页不同组织中LDH同工酶的电泳图谱LDH1(H4)LDH2(H3M)LDH3(H2M2)LDH4(HM3)LDH5(M4)心肌心肌 肾肾 肝肝 骨骼肌骨骼肌 血清血清-+原点原点第31页/共
15、132页葡萄糖EMP NADH+H+NAD+CH2OHCH3乙醇 NADH+H+NAD+CO2 乳酸COOHCH(OH)CH3乙醛CHOCH3COOHC=OCH3丙酮酸 葡萄糖的无氧分解丙酮酸的去路丙酮酸的去路第32页/共132页E1:己糖激酶 E2:6-磷酸果糖激酶-1 E3:丙酮酸激酶 NAD+乳 酸 糖糖酵酵解解的的代代谢谢途途径径GluG-6-PF-6-PF-1,6-2PATP ADP ATPADP1,3-二磷酸甘油酸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丙 酮 酸 磷酸二羟丙酮 3-磷酸甘油醛 NAD+NADH+H+ADP ATP ADP 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E2E1E3NADH+H
16、+第33页/共132页糖酵解小结 反应部位:细胞质反应部位:细胞质 糖酵解是一个不需氧的产能过程糖酵解是一个不需氧的产能过程 反应全过程中有三步不可逆的反反应全过程中有三步不可逆的反应应G G-6-P ATP ADP 己糖激酶己糖激酶 ATP ADP F-6-P F-1,6-2P 磷酸果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 ADP ATP PEP 丙酮酸丙酮酸 丙酮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第34页/共132页 产能的方式和数量产能的方式和数量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净生成净生成ATP数量:从数量:从G开始开始 22-2=2ATP 终产物乳酸的去路终产物乳酸的去路释放入血,进入肝脏再进一步代谢。释放入血
17、,进入肝脏再进一步代谢。分解利用分解利用 乳酸循环(糖异生)乳酸循环(糖异生)第35页/共132页果糖果糖己糖激酶己糖激酶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丙酮酸半乳糖半乳糖1-1-磷酸半乳糖磷酸半乳糖1-1-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半乳糖激酶半乳糖激酶变位酶变位酶甘露糖甘露糖6-6-磷酸甘露糖磷酸甘露糖己糖激酶己糖激酶变位酶变位酶除葡萄糖外,其它己糖除葡萄糖外,其它己糖也可转变成也可转变成磷酸己糖磷酸己糖而进入而进入酵解途径。酵解途径。第36页/共132页四、糖酵解的调节6-6-磷酸葡萄糖6-6-磷酸果糖1 1,6-6-二磷酸果糖3-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2
18、2 1 1,3-3-二磷酸甘油酸2 2 3-3-磷酸甘油酸2 2 2-2-磷酸甘油酸2 2 磷酸烯醇丙酮酸2 2 丙酮酸葡萄糖a ab bc c 调控位点 激活剂 抑制剂a a 己糖激酶 ATP G-6-P ADPb b 磷酸果糖 ADP ATP 激酶 AMP 柠檬酸(限速酶)2,6-2,6-二磷酸果糖 H+c c 丙酮酸激酶 1,6-1,6-二磷酸果糖 ATP Ala第37页/共132页1.1.是葡萄糖在生物体内进行有氧或无氧分解的共同途径,是机体在缺氧情况下获取能量的有效方式。2.2.形成多种重要的中间产物,为氨基酸、脂类 合成提供碳骨架;3.3.为糖异生提供基本途径。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
19、情况下的重要供能途径。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的重要供能途径。无线粒体的细胞,如:红细胞无线粒体的细胞,如:红细胞 代谢代谢活跃的细胞,如:白细胞、骨髓细胞活跃的细胞,如:白细胞、骨髓细胞 五、糖酵解的生理意义五、糖酵解的生理意义第38页/共132页第第 二二 节节糖的有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 Aerobic Oxidation of Carbohydrate第39页/共132页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 第一阶段:酵解途径第一阶段:酵解途径 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 G(Gn)第四阶段:氧化磷酸化第四阶段:氧化磷酸化 丙酮酸丙酮酸
20、乙酰乙酰CoA CO2 NADH+H+FADH2H2O O ATP ADP TCA循环循环 胞液胞液 线粒体线粒体 第40页/共132页一、丙酮酸氧化脱羧形成一、丙酮酸氧化脱羧形成乙酰乙酰CoACoA 丙酮酸丙酮酸 乙酰乙酰CoA NAD+,HSCoA CO2,NADH+H+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1、总反应式:此反应在真核细胞线粒体基质中进行,是连接EMP和TCA的中心环节第41页/共132页2 2、丙酮酸脱氢酶系 酶酶E1:丙酮酸脱羧酶:丙酮酸脱羧酶E2:硫辛酸乙酰转移酶:硫辛酸乙酰转移酶E3:二氢硫辛酸脱氢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HSCoANAD+辅辅 基基 TPP 硫辛酸(硫辛酸()FAD,N
21、AD+SSLCoA-SH,Mg2+第42页/共132页CO2 CoASHNAD+NADH+H+5.NADH+H+的生成的生成1.-羟乙基-TPP的生成 2.乙酰二氢硫乙酰二氢硫辛酸的生成辛酸的生成 3.乙酰乙酰CoA的生成的生成4.硫辛酸的生成硫辛酸的生成 第43页/共132页焦磷酸硫胺素(TPP)在丙酮酸脱羧中的作用C-H+C-CH3-C-COOHOHCO2丙酮酸丙酮酸第44页/共132页硫辛酸的氢载体作用和酰基载体作用硫辛酸的氢载体作用和酰基载体作用氧化型硫辛酸氧化型硫辛酸SSCCC(CH2)4COO-SHSCCC(CH2)4COO-乙酰二氢硫辛酸乙酰二氢硫辛酸+2H-2H二氢硫辛酸二氢硫
22、辛酸HSHSCCC(CH2)4COO-第45页/共132页辅酶 A(CoASH)SH酰基结合酰基结合位点位点第46页/共132页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的活性调节 (1 1)产物抑制:二个产物:乙酰CoACoA和NADHNADH竞争性抑制乙酰CoA抑制E2NADH抑制E3第47页/共132页(2 2)核苷酸的反馈调节: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的活性受细胞的能量负荷(能荷)控制 能量负荷能量负荷=一般来说,高的能荷抑制产生ATPATP的途径 ATP ATP水平高时,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活性,丙酮酸氧化脱羧减慢,特别是E E1 1(丙酮酸脱氢酶)受GTPGTP抑制,被AMPAMP活化。第48页/共132页(3
23、3)可逆磷酸化作用的共价调节 细胞内 、的比值增高时,激活了激酶,丙酮酸脱氢酶活性,丙酮酸氧化脱羧。而丙酮酸抑制了激酶,使丙酮酸脱氢酶活性,丙酮酸氧化脱羧。丙酮酸脱氢酶丙酮酸脱氢酶3ATP 丙酮酸脱氢酶丙酮酸脱氢酶-3P3ADP 磷酸酶磷酸酶(有活性)(有活性)(无活性)(无活性)激酶激酶第49页/共132页二三羧酸循环二三羧酸循环 柠檬酸循环三羧酸循环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TCA cycle)Krebs循环 第50页/共132页三羧酸循环总图三羧酸循环总图 第51页/共132页TCA第一阶段:柠檬酸生成H2O草酰乙酸草酰乙酸 OCH3-C-SCoACoASHH2
24、O柠檬酸合成酶柠檬酸合成酶顺乌头顺乌头酸酶酸酶第52页/共132页TCA第二阶段:氧化脱羧CO2GDPPiGTPNAD+NADH+H+NAD+NADH+H+CoASH异柠檬酸脱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CO2 酮戊二酸酮戊二酸脱氢酶系脱氢酶系琥珀酸琥珀酸硫激酶硫激酶第53页/共132页TCA第三阶段:草酰乙酸再生FAD FADH2H2ONAD+NADH+H+草酰乙酸草酰乙酸琥珀酸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延胡索酸酶延胡索酸酶苹果酸苹果酸脱氢酶脱氢酶第54页/共132页CoASHNADH+H+NAD+COCO2 2NAD+NADH+H+COCO2 2GTPGTPGDP+PiGDP+PiFADFADH2NADH+
25、H+NAD+H2OH2OH2OCoASHCoASHH2O柠檬酸合酶柠檬酸合酶顺乌头酸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酮戊二酸脱氢酶系酮戊二酸脱氢酶系琥珀酸硫激酶琥珀酸脱氢酶延胡索酸酶苹果酸脱氢酶第55页/共132页 消耗一分子乙酰CoA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1分子GTP二次脱羧 2分子CO2三个关键酶:柠檬酸合酶 异柠檬酸脱氢酶 -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四次脱氢 1分子FADH2,3分子NADH+H+整个循环反应为不可逆反应整个循环反应为不可逆反应GTPGDPATPADP核苷二磷酸激酶核苷二磷酸激酶三羧酸循环小结三羧酸循环小结第56页/共132页 三羧酸循环中间产物起催化剂的作用,本身无量的变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代谢 学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