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训练技术分析.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肌力训练技术分析.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肌力训练技术分析.pptx(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概念肌肉在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力,以肌肉最大兴奋时所能负荷的重量来表示。肌肉作最大收缩时产生的最大张力称为肌肉的绝对肌力,以肌肉能承受的重量来表示。肌肉耐力指有关肌肉持续进行某项特定任务时的能力,其大小可以用从开始收缩直到疲劳时已收缩了的总次数或经历的时间来衡量。第1页/共46页肌肉的收缩形式肌收缩时相1静态收缩 等长收缩 同时收缩(拮抗收缩)2动态收缩 等张收缩 向心性收缩 离心性收缩 等速收缩(等动收缩)第2页/共46页肌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肌肉的收缩方式及收缩的速度关节角度的影响等长运动时能发出最大肌力的角度为:肘关节成90度屈曲,膝关节成60度屈曲年龄和性别女性肌力为男性的2/320岁之前肌
2、力渐增,20岁之后则将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下降心理因素在暗示,大声命令及有积极的训练目的时,所发挥的肌力比自主最大收缩力大20%30%第3页/共46页决定肌力的三个基本条件1、力学条件2、解剖学条件3、生理学条件第4页/共46页力学条件指肌肉承受的负荷前负荷 肌肉收缩前就加在肌肉上的负荷,又称肌肉初长。最适初长度。后负荷 肌肉开始收缩时所遇到的负荷和阻力。超负荷。第5页/共46页解剖学条件肌肉的生理横断面:指肌肉在纵轴方向的 全部肌纤维的总数。肌小节是肌细胞收缩和舒张的最基本功能单位。肌原纤维:肌小节的串联关系并联关系骨骼肌成分 收缩成分(肌丝)弹性成分(肌腱和肌膜)第6页/共46页生理学条件
3、肌肉本身的功能状态及其支配神经的功能状态。第7页/共46页非抗阻力运动主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抗阻力运动等张性(向心性、离心性)等长性等速性增强肌力的方法分类第8页/共46页肌力的评价徒手肌力测定(MMT)第9页/共46页一、主动助力运动u徒手助力肌力为1级或2级时,治疗者帮助患者进行主动煅炼主动助力运动将被训练肢体置于平面上,固定肢体近端,扶持肢体远端,令患肢在平面上作滑动动作,当运动困难时,通过治疗师协助,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第10页/共46页悬吊助力利用绳索、挂勾、滑轮等,将运动肢体悬吊起来,以减轻肢体的自身重量,在水平面上进行运动锻炼选择正确的体位,调整好悬吊带的位置、长度悬吊助力运动
4、适合于肌力2级或稍低一、主动助力运动第11页/共46页二、主动运动主动不抗重力运动利用器械、水中浮力或治疗师来减去重力主动抗重力运动肌力3级或以上时,患者将需训练的肢体放在抗重力的位置上第12页/共46页减重训练第13页/共46页克服外加阻力的主动训练方法肌力已达到3 级或以上分类(肌肉收缩类型)抗等张阻力运动(动力性运动)抗等长阻力运动(静力性运动)等速运动三、抗阻力运动第14页/共46页1、抗等张阻力运动肌肉在抵抗阻力收缩时,关节发生运动长度缩短(向心性)被拉长(离心性)1)抗徒手阻力2)抗机械阻力第15页/共46页1)抗徒手阻力训练前将肢体予以固定,防止出现其他部分肌肉的代偿施加阻力的方
5、向与运动肢体成直角,并随着肢体的运动变化阻力的方向和大小,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施加阻力的大小、部位与时间根据肌力大小、运动部位而变化1、抗等张阻力运动第16页/共46页2)抗机械阻力砂袋、哑铃、墙壁拉力器、肌力练习器肌力4级或4级以上阻力至少应达到被训练肌肉的1/2最大肌力才能达到增强肌力的作用,以2/3以上的阻力效果更佳向心性运动与离心性运动相结合,训练中应重视离心性运动,控制运动缓慢进行,逐渐使肌肉拉长,使关节活动度增大。1、抗等张阻力运动第17页/共46页1、抗等张阻力运动重量大,重复次数少,有利于发展肌力重量中等,重复次数多有利于发展肌肉耐力第18页/共46页第19页/共46页股
6、四头肌训练器第20页/共46页 优点:优点:可增强全可增强全ROMROMROMROM肌力肌力可改善肌肉运动的神经控制可改善肌肉运动的神经控制可可改改善善肢肢体体血血液液淋淋巴巴循循环环,促促进进关关节节液液流流转转,改改善善关节软骨营养关节软骨营养阻力和控制量易于掌握阻力和控制量易于掌握有向心收缩和离心收缩成分有向心收缩和离心收缩成分 缺点:缺点:在在关关节节运运动动范范围围明明显显受受限限时时、关关节节内内疾疾病病较较急急性性时时、运动中途有疼痛时不适用运动中途有疼痛时不适用不能进行不同速度练习及训练速度控制不能进行不同速度练习及训练速度控制 1、抗等张阻力运动第21页/共46页2、抗渐进阻
7、力训练1945年DeLorme提出训练前先测某一肌群对抗最大阻力完成10次动作的重量(10RM,repeated maximum)以该极限量为基准,分3组训练第1组取10RM的1/2量,重复练习10次第2组取10RM的3/4量,重复练习10次第3组取10RM的全量,重复练习10次每组训练之间休息1分钟,每天训练1次一周后复试10RM量,如肌力有所进步,可按照新的10RM量进行下一周的训练第22页/共46页3、抗等长阻力运动肌肉收缩时没有可见的肌肉缩短或关节运动在关节的不同角度上训练每次抗阻力维持5 10秒等长运动产生的张力比最大等张向心性收缩大,但小于最大等张离心性收缩第23页/共46页1)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训练 技术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