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科蔬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pptx
《茄科蔬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茄科蔬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ppt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番茄叶霉病发生条件及防治方法:病菌在22的温度条件下,夜间只要4个小时叶面有水膜,即可诱发发病,光照不足、20-25,相对湿度85以上,从开始发病到全田发病,只需10-15天。因此栽培管理防病的重点是控制温、湿度,做到苗期轻浇水,定植时浇透,开花时轻浇,结果以后重浇。作物生长后期应加强田间通风,降低湿度,防止叶面结露,及时摘除植株下部老叶,以利通风透光。病势发展时,保护地可选择晴天中午,密闭棚室,使温度上升到36-38,保持2小时可抑制病情发展。初见病斑应立即用药剂防治,可喷布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浓度为500700倍。2的武夷菌素水剂100-150倍。65多霉威可湿性粉剂750倍液。以上药剂
2、可轮换、交替使用,每710天喷一次药。蔓延期症状:叶表面形成黄色病斑,叶背出现由灰色到紫褐色的霉层。第1页/共41页早疫病危害与诊断:多发于叶片,最初出现暗褐色水渍状的小斑点,逐步扩大为直径610mm的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病斑上出现同心轮纹。病斑的边缘部有黄色的晕环。潮湿时,病斑上长出黑霉。病害严重时,叶片上形成许多病斑,下部叶片枯死。典型症状(初期):下位叶片上出现同心轮纹。一般症状第2页/共41页发生条件与对策:气温较高、于燥时易发病。由于大棚栽培温度上升比较快,比露地栽培发病早些。脱肥亦可发病。梅雨后或无梅雨时,要定期喷施药剂直到栽培结束。第3页/共41页晚疫病危害与诊断:多发于叶片和果实
3、,低温时在茎上也有发生。病斑一般由下部叶片发生,逐渐扩展到上部叶片。叶片上出现不规则的可湿性灰绿色小病斑,逐步扩大,形成暗褐色大型病斑,与健部的界线处呈灰绿色。阴天湿度大时,在病斑的背面及病斑周围的灰绿色部位出现白色霜状霉层,严重时,整个叶片都被霉层覆盖,如同下了霜一样。如果天气持续晴好,湿度降低,病斑就会干燥褐变,脆而易破。果实上出现轮廓不分明、具有褐色光泽的火烧状病斑。病斑扩大后,呈暗褐色,果实凹陷,最后腐烂。茎上出现水渍状暗褐色病斑,微有凹陷。湿度大时,生成白色霉层。第4页/共41页初期:轮廓不明显的暗绿色至灰绿色病斑。茎病斑:暗褐色病斑,病斑部位易折断。果实病斑:轮廓不明显的暗褐色病斑
4、。第5页/共41页发生条件与对策:疫病在20左右的低温多湿条件下容易发生。在番茄及马铃薯栽培地及其附近易发病。同时,使用过多的氮肥可导致植物体软化而发病。作为对策,在发病前定期进行预防性药剂喷布,还可以利用地膜覆盖防止病原菌被雨水反溅传染,尤其要注意氮肥施用量。第6页/共41页萎蔫病危害与诊断:该病菌主要危害番茄的导管部位,在地上部和根部都有病症。幼苗期发病时失去生机,下部叶片黄化枯萎,茎上有褐色条纹。定植后的植株,最初底部叶片发黄,叶柄下垂,最后枯死。发病株的根部呈米黄色。剖检病株的叶柄、茎、果梗及果实,可见导管部褐变。末期症状:叶片黄变、枯死。有时植株一侧黄变。果实过早着色。导管褐变:剖查
5、茎部,导管褐变。第7页/共41页发生条件与对策:常发生于温室、大棚及城市近郊的蔬菜栽培区,一般从梅雨过后到秋季多发,盛夏时则少见。要有计划地安排轮作,及时消毒和更新床土,播种前消毒种于。选用抗性强的品种,实行嫁接栽培。一旦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予以烧毁。第8页/共41页番茄青枯病危害与诊断:最初,地上部分未见任何异常现象的植株,白天突然失去生机,整个地上部均枯萎。阴天和早晚有所恢复,如同健株,然而,不久之后便枯萎,呈青枯症状,这一过程进展十分迅猛。植株的细根首先褐变,不久开始腐烂并消失。切开接近地面部位的病茎,可以发现维管束微有褐变,并从该部位分泌出白色混浊污汁。初期症状:全株突然失去生机,早
6、晚和遇雨可暂时恢复。导管褐变:剖查病茎,导管褐变,指压分泌污汁。第9页/共41页发生条件与对策:该病害多发于连作田和地下水位高、湿度大的冲积土田。应及时消毒和更换床土,并且有计划地进行轮作,同时,采用嫁接栽培方式加以防范。一旦发现病株,应立即剔除井烧毁。第10页/共41页番茄溃疡病危害与诊断:最初,下部叶片的周边部位枯萎,逐渐由边缘部干燥并向上卷缩。接着,叶脉之间枯黄,最后小叶整体褐变枯死。但不脱落。随着病情发展,蔓延至茎和叶柄,致使茎弯曲、倒伏,并且在表面上形成褐色溃疡或纵向裂痕。这是由茎和叶柄内部变褐及空洞下陷表面化造成的结果。在田地里,一旦进入再次感染的蔓延期,叶、叶柄、花、花梗及果实上
7、出现小病斑。果实上首先出现直径23mm的白色隆起的病斑,逐渐褐变,表面粗糙。最后,病斑的中心部位产生裂痕并变硬,呈溃疡状。有时,也会在果实病斑的周围形成白色外圈,呈鸟眼状。而在其他部位,则形成直径12mm的白褐色微微隆起的木栓状小斑点。第11页/共41页初期:下位叶叶缘枯萎,继而干枯和上卷。中期:叶片褐变、枯死。第12页/共41页发生条件与对策:在连作地块、轮作年限较短地块以及更新或消毒不及时的床土上栽培的番茄,易发病。如果使用消毒不彻底的种子,也易发病。因此,应有计划地进行轮作,消毒种子,并更新或消毒床土。病原菌喜好低于番茄生长适温(2528)的低温,并且在多风雨时期蔓延。相反,在无梅雨期,
8、高温季节来临较早的年份则发病较少。喷施药剂可以预防本田的再次感染。如果发现病株,应立即剔除并烧毁。第13页/共41页番茄茎枯病危害与诊断:该病害在育苗过程中发生。一旦发生,就会一直持续到拉秧。该病症状非常独特,可以分为病原菌侵染引起的茎枯症状和病原菌生成的毒素造成的坏死症状两大类。茎枯症状在发病初期为黑褐色小斑点,逐步扩大形成暗褐色至黑色大型轮纹或不规则形病斑。发病后期,在病部表面形成黑色病原菌分生抱子。它多发于接近地面而没有直接性外伤的部位,随着症状加重,病斑部上方开始萎蔫并枯死。其导管由病斑部位沿茎向上褐变。叶片以顶叶为中心,在叶脉之间形成许多数毫米大小的黑色坏死斑点。果实的症状与条纹病症
9、状相同。第14页/共41页茎:以摘芽留下的伤口为中心形成暗褐色至黑色轮纹病斑。茎部可见坏死症状。叶片病斑:叶片上卷。发生条件与对策:使用连作感病性品种时,发病率增高。一般在进行除芽等田间管理作业给茎部造成的伤口增多时,发病增多。发病前的预防是防治工作的关键。应避免设施内过湿,及时喷施药剂,尤其要在除芽等作业结束后进行。为了防止病株形成再次侵染源,应尽早烧毁。第15页/共41页灰霉病危害与诊断:常发生于幼苗期及定植后的茎基部。发病部位褐变,生成灰白色霉层,病害严重时,整株枯死。茎基部发病时,形成梭形、紫褐色边缘的暗褐色大型病斑。有时,可为害病茎附近的叶片和叶柄。最初,叶片上出现褐色圆形病斑,不久
10、迅速扩散,造成叶片及叶柄枯死、低垂。这种病害多发于接触地面的茎叶上,病斑环绕一周,病茎的上部便枯死。在凋谢的花瓣上密生的灰霉,逐渐由花痕部位扩展至幼果,致使整个幼果被灰色霉层所包围,停止生长。青果病部呈水波状,其表面形成灰色霉层,软化腐烂。接近地面的果实常发病。第16页/共41页初期:从枯萎的花瓣处侵染。中期:果实呈灰褐色,伴有萎蔫。叶片:在染病的部位易形成病斑,病斑大、呈褐色。由果顶部发病。由果梗部发病。由叶柄和嫩芽发病。第17页/共41页发生条件与对策:植株密植度大,生长软弱,过于繁茂容易发病。大棚促成栽培及暖地的大棚抑制栽培往往密植度很高,而且,为防止夜间降温常常封闭大棚,导致棚内温度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蔬菜 主要 病虫害 防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