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遗传分析.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细菌的遗传分析.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菌的遗传分析.ppt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3/281一、转化(Transformation)细菌通过细胞膜摄取周围环境中DNA片段,并通过重组将其整合到自身染色体中的过程,称为转化。当外源DNA进入宿主后,使宿主产生新的表现型时就能测知转化的发生。关于转化,将在遗传的分子基础中讲解。第1页/共37页2023/3/282二、接合(conjugation)在原核生物中,两个细胞在相互接触过程中,遗传物质从一个个体转移到另一个个体的现象称为接合。输出遗传物质的个体称为供体(donor),又称为“雄性”。接受外源遗传物质的个体称为受体(receptor),又称为雌性。E.coli(大肠杆菌)是遗传学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细菌。野生型的
2、E.coli可以在只含有盐类和葡萄糖的简单培养基上生长。第2页/共37页2023/3/283(一)杂交实验1946年,Leaderberg和Tatum发现E.coli可以通过接合交换遗传物质。选用两个不同营养缺陷型的E.coli菌株,A和B。A菌株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中补充甲硫氨酸(met)和生物素(bio),B菌株需要在基本营养培养基上补充苏氨酸(thr)和亮氨酸(leu)才能生长。采用多营养缺陷型是为了防止回复突变干扰试验结果。第3页/共37页2023/3/284黎德伯格和塔特姆接合试验第4页/共37页2023/3/285A和B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若将A和B在完全液体培养基上培养几个小
3、时以后再涂布在基本培养基上,就能长出一些原养型(met+bio+thr+leu+)的菌落。细菌的野生型又称为原养型。这种原养型菌落的出现是由于营养上的互补,还是由于两种不同类型细胞直接接触而交换了遗传物质的结果呢?黎德伯格和塔特姆接合试验第5页/共37页2023/3/286U型管试验1950年,Davis设计了一种U型管试验。试验说明:两个菌株间的直接接触是原养型细菌出现的必要条件。第6页/共37页2023/3/287(二)F因子1952年,Hages通过实验证明,在结合过程中,遗传物质的转移是单向的。一个菌株(如A菌株)是供体,而另一菌株(如B菌株)是受体。A菌株之所以能成为供体,是因为它含
4、有一个性因子(sex factor)又称致育因子(fertility factor),简称F因子。携带F因子的菌株称为供体菌或雄性,用F+表示。没有F因子的菌体称为受体菌或雌性,用F表示。第7页/共37页2023/3/288(二)F因子F因子是一个小型的双链环状DNA分子,是染色体外遗传物质,是质粒的一种,在分类学上属于附加体(episome)。它既能以自主状态存在于细胞质中,又能整合到细菌的染色体内。F小环与主染色体大环之间发生一次交换就可以插入到宿主染色体中。F因子整合到E.coli染色体上以后,该菌株就成为高频重组株(High frequence recombination,Hfr),以
5、Hfr表示。第8页/共37页2023/3/289F因子第9页/共37页2023/3/2810F 因子的存在状态因子的存在状态第10页/共37页2023/3/2811(二)F因子F因子处于自主状态时,可以不依赖宿主细胞的染色体而独立复制(每个F+细胞只有一个F因子)。据研究,F因子至少包含有15个基因,其中有的基因控制F(或性)伞毛(F pillus)的形成,F伞毛是F+细胞表面伸出的一种长附属物。F+与F+之间互不理睬,但F+和F一旦相互接触,F伞毛就变成了两个细胞之间原生质的通道,叫做结合管(conjugation tube)。F+细胞中的F因子由结合管向F传递,使F变成F+。第11页/共3
6、7页2023/3/2812F 因子及其在杂交中的行为第12页/共37页2023/3/2813(三)高频重组高频重组菌株(Hfr)与F杂交时,重组频率很高,而F很少转变为F+。后来发现,Hfr中F因子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了。第13页/共37页2023/3/2814(三)高频重组在Hfr中,F因子的复制是与宿主染色体同步进行的。当HfrF时,Hfr细胞可以把部分甚至全部染色体传递给F 受体,而且当供体和受体带有不同的标记基因时,相互之间的重组频率很高,故而被称为Hfr(High frequence recombination)。第14页/共37页2023/3/2815(三)高频重组第15页/共37页
7、2023/3/2816(四)细菌的交换过程 当Hfr菌的部分染色体进入F后,F细胞中就有一段DNA具有2份拷贝,被称为部分二倍体(partial diploid)或部分合子(mero zygote)。新转入的DNA片断称为供体外基因子(exogenote),而受体的染色体称为受体内基因子(endogenote)。第16页/共37页2023/3/2817细菌的交换过程细菌的交换过程第17页/共37页2023/3/2818(四)细菌的交换过程外基因子和内基因子可以发生交换而产生基因重组。部分二倍体中,若发生单数交换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单交换使环状的内基因子打开成为线性DNA,这种细胞是不能成活的。发
8、生偶数次交换才能产生可遗传的重组体(recombinant)和一个片断(fragment)。片断以后为酶所降解。第18页/共37页2023/3/2819(四)细菌的交换过程这样,重组后的F细菌不再是部分二倍体,而是单倍体,得到的重组体的类型只有一个,而不是两个,相反的重组体是不能存活的(例如有,没有)。第19页/共37页2023/3/2820(五)用中断杂交技术作连锁图Wollman和Jacob用中断杂交实验了解接合过程中基因转移的顺序和时间,从而绘制出连锁图。根据供体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顺序和时间绘制连锁图的技术,称为中断杂交技术。第20页/共37页2023/3/2821(五)用中断杂交技术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细菌 遗传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