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与通信联络系统课件15475.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与通信联络系统课件15475.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与通信联络系统课件15475.pptx(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与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与通信联络系统通信联络系统1 1 引言引言2 2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3 3 矿井通信联络系统矿井通信联络系统 1 1 引言引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的通知(国发201023201023号)要求煤矿和非煤号)要求煤矿和非煤矿山要安装矿山要安装监测监控系统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信联络系统等技术装备通信联络系统等技术装备 “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煤矿井下安全避险煤矿井下安全避险“
2、六大系统六大系统”中的两个系统井中的两个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和矿井通信联络系统。下人员定位系统和矿井通信联络系统。1 1、系统基本组成结构、系统基本组成结构 2 2、工作原理、工作原理 3 3、系统作用和功能、系统作用和功能 4 4、系统装备要求、系统装备要求 5 5、相关技术、相关技术 井下电气设备特殊性:煤矿井下具有瓦斯等易燃易井下电气设备特殊性:煤矿井下具有瓦斯等易燃易爆气体和煤尘,因此,煤矿用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和矿爆气体和煤尘,因此,煤矿用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和矿井通信联络系统,有电气防爆等特殊要求,应优先采井通信联络系统,有电气防爆等特殊要求,应优先采用本质安全型。用本质安全型。什么是本质
3、安全电器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的特征是其全部电路均为本质安全电路,即在正常工作或规定的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电路。也就是说该类电器不是靠外壳防爆和充填物防爆,而是其电路在正常使用或出现故障时产生的电火花或热效应的能量小于0.28(B级防爆),即瓦斯浓度为8.5%(最易爆炸的浓度)最小点燃能量。2 2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安全监察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2010146号)要
4、求建设完善煤矿井下人号)要求建设完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发挥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在定员员定位系统。发挥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在定员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中的作用。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中的作用。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又称煤矿井下人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又称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和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员位置监测系统和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统。2.1 系统功能系统功能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具有人员位置、携卡人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具有人员位置、携卡人员出入井时刻、重点区域出入时刻、限制区域出员出入井时刻、重点区域出入时刻、限制区域出入时刻、工作时间、井下和重点区域人员数量、入时刻、工作时间、井下和重点区域人员数
5、量、井下人员活动路线等监测、显示、打印、存储、井下人员活动路线等监测、显示、打印、存储、查询、异常报警、路径跟踪、管理等功能。查询、异常报警、路径跟踪、管理等功能。(位置位置监测和管理功能)监测和管理功能)监测数据种类:人员位置、出入时间、人员数监测数据种类:人员位置、出入时间、人员数量。量。系统采集的数据是人员编码、位置编码和时间。系统采集的数据是人员编码、位置编码和时间。2.1 2.1 系统采用的技术及特点系统采用的技术及特点 煤矿井下是一个特殊而又恶劣的环境,无线电煤矿井下是一个特殊而又恶劣的环境,无线电信号传输衰减大、信号不能覆盖煤矿井下巷道、有信号传输衰减大、信号不能覆盖煤矿井下巷道
6、、有甲烷等易燃易爆气体。甲烷等易燃易爆气体。因此,不能用于煤矿井下。因此,不能用于煤矿井下。目前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主要采用(射频识目前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主要采用(射频识别)技术,该技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别)技术,该技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被动式:无源识别卡,识别距离近,单向被动式:无源识别卡,识别距离近,单向 主动式:有源识别卡,识别距离远,双向主动式:有源识别卡,识别距离远,双向 部分人员定位系统还采用漏泄电缆、(无线高部分人员定位系统还采用漏泄电缆、(无线高保真)、(紫峰)等技术,除具有人员位置监测功保真)、(紫峰)等技术,除具有人员位置监测功能外,还具有单向或双向紧急呼叫等
7、功能能外,还具有单向或双向紧急呼叫等功能 。和,二者主要业务都在和,二者主要业务都在2.4g2.4g频段展开,都使用直接频段展开,都使用直接序列扩频,所以共存的话,是有冲突的,鉴于目前序列扩频,所以共存的话,是有冲突的,鉴于目前如此盛行,所以以后的普及还是有一定困难程度的。如此盛行,所以以后的普及还是有一定困难程度的。不过,如果趋势如此的话,相信会抛弃不过,如果趋势如此的话,相信会抛弃2.4g2.4g,转战,转战5g5g或其他频段,避让的。或其他频段,避让的。2.2 2.2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一般由识别卡、位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一般由识别卡、位置监测分站
8、、电源箱(可与分站一体化)、传输置监测分站、电源箱(可与分站一体化)、传输接口、主机(含显示器)、系统软件、服务器、接口、主机(含显示器)、系统软件、服务器、打印机、大屏幕、电源、远程终端、网络接口、打印机、大屏幕、电源、远程终端、网络接口、电缆和接线盒等组成,其结构如图电缆和接线盒等组成,其结构如图4 4所示。所示。矿务局(集团公司矿务局(集团公司)服服务务器器电电视视墙墙或或投投影影用用户户重点产煤县、市重点产煤县、市打打印印机机打打印印机机主主机机主主机机交换机交换机防火墙防火墙传输接口传输接口分站分站识识别别卡卡识识别别卡卡分站分站识识别别卡卡识识别别卡卡用用户户服服务务器器路由器路由
9、器图图4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图图4-1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人员定位算法定位有很多种方法,比如测信号强度(),信号角度(),相位(),时间()和时间差()。现在常用的是信号强度()检测,因为适用范围广,检测你所接受到的许多接入点()的信号强度,根据信号强度确定位置。这种方法精度很低,而且应用时会有严重的逻辑错误。现在有通过事先测好的信号强度地图()来辅助定位,能够提高精度。另外也可以由其他信号比如,3G,蓝牙,红外,等等很多种信号来辅助定位。图图4-2 280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图图4-3 石开网络科技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石开
10、网络科技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识别卡由下井人员携带,保存有约定格式识别卡由下井人员携带,保存有约定格式的电子数据,当进入位置监测分站的识别范围时,的电子数据,当进入位置监测分站的识别范围时,将用于人员识别的数据发送给分站。将用于人员识别的数据发送给分站。位置监测分站(定位分站)通过无线方式读位置监测分站(定位分站)通过无线方式读取识别卡内用于人员识别的信息,并发送至地面取识别卡内用于人员识别的信息,并发送至地面传输接口。传输接口。电源箱将交流电网电源转换为系统所需的本电源箱将交流电网电源转换为系统所需的本质安全型直流电源,并具有维持电网停电后正常质安全型直流电源,并具有维持电网停电后正常供电不
11、小于供电不小于2 2小时的蓄电池。小时的蓄电池。传输接口接收分站发送的信号,并送主机处理;传输接口接收分站发送的信号,并送主机处理;接收主机信号、并送相应分站;控制分站的发送与接收主机信号、并送相应分站;控制分站的发送与接收,多路复用信号的调制与解调,并具有系统自接收,多路复用信号的调制与解调,并具有系统自检等功能。检等功能。主机主要用来接收监测信号、报警判别、数据主机主要用来接收监测信号、报警判别、数据统计及处理、磁盘存储、显示、声光报警、人机对统计及处理、磁盘存储、显示、声光报警、人机对话、控制打印输出、与管理网络联接等。话、控制打印输出、与管理网络联接等。2.3 2.3 系统技术指标系统
12、技术指标 (1 1)识别区域。系统能正确识别识别卡的无线)识别区域。系统能正确识别识别卡的无线覆盖区域。覆盖区域。(2 2)并发识别数量。携卡人员以最大位移速度)并发识别数量。携卡人员以最大位移速度同时通过识别区时,系统能正确识别的最大数量,同时通过识别区时,系统能正确识别的最大数量,不小于不小于8080。(3 3)最大位移速度。识别卡能被系统正确识别)最大位移速度。识别卡能被系统正确识别的最大移动速度,不小于的最大移动速度,不小于5 5。(4 4)漏读率。携卡人员以最大位移速度和最大)漏读率。携卡人员以最大位移速度和最大并发数量通过识别区时,系统漏读和误读的最大数并发数量通过识别区时,系统漏
13、读和误读的最大数量与通过识别区的识别卡总数的比值,不大于量与通过识别区的识别卡总数的比值,不大于10-4 10-4。(5 5)识别卡电池寿命及工作时间。不可更换电)识别卡电池寿命及工作时间。不可更换电池的识别卡的电池寿命应不小于池的识别卡的电池寿命应不小于2 2年。可更换电池的年。可更换电池的识别卡的电池寿命应不小于识别卡的电池寿命应不小于6 6个月。采用可充电电池个月。采用可充电电池的识别卡,每次充电应能保证识别卡连续工作时间的识别卡,每次充电应能保证识别卡连续工作时间不小于不小于7d7d。(6 6)最大传输距离。识别卡与分站之间的无线)最大传输距离。识别卡与分站之间的无线传输距离不小于传输
14、距离不小于10m10m;分站到传输接口之间应不小于;分站到传输接口之间应不小于1010。(7 7)最大监控容量。系统允许接入的分站数量)最大监控容量。系统允许接入的分站数量宜在宜在8 8、1616、3232、6464、128128中选取,被中继设备中选取,被中继设备 分隔分隔成多段的系统,每段允许接入的分站数量同上。识成多段的系统,每段允许接入的分站数量同上。识别卡数量不小于别卡数量不小于80008000个。个。(8 8)最大巡检周期。系统最大巡检周期应不大)最大巡检周期。系统最大巡检周期应不大于于30s30s。(9 9)存储时间。系统中心主机应对人员位置、)存储时间。系统中心主机应对人员位置
15、、携卡人员出入井时刻、重点区域出入时刻、限制区携卡人员出入井时刻、重点区域出入时刻、限制区域出入时刻、工作时间、井下和重点区域人员数量、域出入时刻、工作时间、井下和重点区域人员数量、人员信息等记录。保存人员信息等记录。保存3 3月以上。当主机发生故障时,月以上。当主机发生故障时,丢失上述信息的时间长度应不大于丢失上述信息的时间长度应不大于5 5。分站存储数据。分站存储数据时间应不小于时间应不小于2h2h。(1010)双机切换时间。从工作主机故障到备用主)双机切换时间。从工作主机故障到备用主机投入正常工作时间应不大于机投入正常工作时间应不大于5 5。2.4 2.4 系统作用系统作用 煤矿井下人员
16、定位系统在遏制超定员生产、事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在遏制超定员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下井带班管理、特种作业人员管故应急救援、领导下井带班管理、特种作业人员管理、井下作业人员考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理、井下作业人员考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 1)遏制超定员生产。通过监控入井人数,进)遏制超定员生产。通过监控入井人数,进入采区、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等重点区域人数,入采区、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等重点区域人数,遏制超定员生产。遏制超定员生产。(2 2)防止人员进入危险区域。通过对进入盲巷、)防止人员进入危险区域。通过对进入盲巷、采空区等危险区域人员监控,及时发现误入危险区采空区等危险区域人员
17、监控,及时发现误入危险区域人员,防止发生窒息等伤亡事故。域人员,防止发生窒息等伤亡事故。(3 3)及时发现未按时升井人员。通过对人员)及时发现未按时升井人员。通过对人员出出/入时刻监测,可及时发现超时作业和未升井人入时刻监测,可及时发现超时作业和未升井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发生意外。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发生意外。(4 4)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管理。通过对瓦斯检)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管理。通过对瓦斯检查员等特种作业人员巡检路径及到达时间监测,查员等特种作业人员巡检路径及到达时间监测,及时掌握检查员等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按规定的时及时掌握检查员等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按规定的时间和线路巡检。间和线路巡检
18、。(5 5)加强干部带班管理。通过对带班干部出)加强干部带班管理。通过对带班干部出入井及路径监测,及时掌握干部下井带班情况,入井及路径监测,及时掌握干部下井带班情况,加强干部下井带班管理。加强干部下井带班管理。(6 6)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考勤管理。通过对入)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考勤管理。通过对入井作业人员,出井作业人员,出/入井和路径监测,及时掌握入井入井和路径监测,及时掌握入井工作人员是否按规定出工作人员是否按规定出/入井,是否按规定到达指入井,是否按规定到达指定作业地点等。定作业地点等。(7 7)应急救援与事故调查技术支持。通过系统)应急救援与事故调查技术支持。通过系统可及时了解事故时入井人员总
19、数、分布区域、人员可及时了解事故时入井人员总数、分布区域、人员的基本情况的等。的基本情况的等。若事故时,系统不被完全破坏,还可在事故后若事故时,系统不被完全破坏,还可在事故后2 2小时内(系统有小时内(系统有2 2小时备用电源),掌握被困人员小时备用电源),掌握被困人员的流动情况。的流动情况。在事故后在事故后7 7天内(识别卡电池至少工作天内(识别卡电池至少工作7 7天),天),若识别卡不被破坏,可通过手持设备测定被困人员若识别卡不被破坏,可通过手持设备测定被困人员和尸体大致位置,以便及时搜救和清理。和尸体大致位置,以便及时搜救和清理。(8 8)持证上岗管理。通过设置在人员出入井口)持证上岗管
20、理。通过设置在人员出入井口的人脸、虹膜等检测装置,检测入井人员特征,与的人脸、虹膜等检测装置,检测入井人员特征,与上岗培训、人脸、虹膜数据库资料对比,没有取得上岗培训、人脸、虹膜数据库资料对比,没有取得上岗证的人员不允许下井,特殊情况(如上级检查上岗证的人员不允许下井,特殊情况(如上级检查等)需经有关领导批准,并存储纪录。等)需经有关领导批准,并存储纪录。(9 9)具有紧急呼叫功能的系统,调度室可以通)具有紧急呼叫功能的系统,调度室可以通过系统通知携卡人员撤离危险区域,携卡人员可以过系统通知携卡人员撤离危险区域,携卡人员可以通过预先规定的紧急按钮向调度室报告险情。通过预先规定的紧急按钮向调度室
21、报告险情。1.特定的人员进行井下跟踪双击当前位置可以调出员工马亚军的活动轨迹灰色的是昨天的活动轨迹蓝色的是当天的活动轨迹2.轨迹再现轨迹再现选择一个职工后,程序将以图片的形式再现员工经过的过程。如下图3.井下员工查询井下员工查询 目前在井下作业的所有职工鼠标停在表格中的“在此停留”字段上将显示下边的图片4.员工分布查询员工分布查询5.超时员工查询超时员工查询 单击此处可以调出当前选中职工的活动轨迹(如下图)2.5 相关标准相关标准 有关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安装、使用、维护与有关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的标准有管理的标准有1048-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
22、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有关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生产、设计、测试与有关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生产、设计、测试与检验的标准有检验的标准有:6210-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条件1004-2006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1005-20061005-2006矿用分站矿用分站1007-20061007-2006矿用信息传输接口矿用信息传输接口1008-20061008-2006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软件通用技术要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软件通用技术要求求1081-20081081-2008矿用网络交
23、换机矿用网络交换机1078-20081078-2008矿用本质安全输出直流电源矿用本质安全输出直流电源772-1998772-1998煤矿监控系统性能测试方法煤矿监控系统性能测试方法899-2000899-2000矿用信息传输装置等。矿用信息传输装置等。2.6 2.6 系统装备系统装备 (1 1)各个人员出入井口、采掘工作面等重点区域)各个人员出入井口、采掘工作面等重点区域出出/入口、盲巷等限制区域等地点应设置分站,并能入口、盲巷等限制区域等地点应设置分站,并能满足监测携卡人员出满足监测携卡人员出/入井、出入井、出/入采掘工作面等重点入采掘工作面等重点区域、出区域、出/入盲巷等限制区域的要求。
24、入盲巷等限制区域的要求。基于的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宜设置基于的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宜设置2 2台台以上分站或天线,以便判别携卡人员的运动方向。以上分站或天线,以便判别携卡人员的运动方向。(2 2)巷道分支处应设置分站,并能满足监测携卡)巷道分支处应设置分站,并能满足监测携卡人员出人员出/入方向的要求。入方向的要求。巷道分支的各个巷道应设置分站或天线,以便判巷道分支的各个巷道应设置分站或天线,以便判别携卡人员的运动方向。别携卡人员的运动方向。(3 3)下井人员应携带识别卡。识别卡严禁擅自拆)下井人员应携带识别卡。识别卡严禁擅自拆开。开。(4 4)工作不正常的识别卡严禁使用。性能完好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井下 人员 定位 系统 通信联络 课件 1547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