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第6章bpfo.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心理学第6章bpfo.ppt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第六章 激激 励励一、人的劳动积极性的源泉需要的满足(一)需要(Need)的含义 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所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它是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二)动机(Motive)的含义 推动和维持人去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因或直接原因。(三)需要和动机的关系 需要和动机的关系 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为需要满足新的需要诱因(四)人类需要的特点1、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结合2、劳动创造与满足需要结合3、人的需要与发展生产结合4、人的需要与社会生活条件密切相连(五)满足需要的原则与途径1、原则 2、途径二、激励理论与应用(一)什么是激励(Motivation)激发人的行为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
2、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二)激励的作用(三)内容型激励理论1 1、马斯洛、马斯洛(A.Maslow)(A.Maslow)的的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基本内容应用生 理 需 要安 全 需 要社 交 需 要尊 重 需 要自我实现马斯洛(A.Maslow)的需要层次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心理发展心理发展需要的相对程度需要的相对程度安全安全生理生理社交社交尊重尊重自我实现自我实现 需要层次与管理对策表需要层次激励(追求的目标)管理策略1、生理需要工资、健康的工作环境、各种福利待遇奖金、保健医疗设备、工作时间、住房福利设施2、安全需要职业保障、意外事故的防止雇佣保证、退休金制度、意外保险制度3、社交
3、需要友谊(良好的人际关系)、团体的接纳、与组织的认同感协谈制度、利润分配制度、团体活动计划、互助金制度、教育培训制度4、尊重需要地位、名誉,权力、责任,与他人工资之相对高低人事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表彰制度、选拔进修制度、委员会参与制度5、自我实现 需要能发展个体特长的组织环境、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决策参与制度、提案制度、研究发展计划2 2、麦克利兰、麦克利兰(David.C.McClelland)(David.C.McClelland)的成就需要理论的成就需要理论基本内容基本内容(1)成就需要)成就需要渴求和重视成就,积极设定挑战性目标的心理需求。渴求和重视成就,积极设定挑战性目标的心理需求。具有
4、成就需要的人的行为特征:具有成就需要的人的行为特征:一是自己主动设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愿意付出而不愿意冒险;一是自己主动设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愿意付出而不愿意冒险;二是喜欢通过自己的努力独立解决问题,不依赖偶然的机会坐享其成;二是喜欢通过自己的努力独立解决问题,不依赖偶然的机会坐享其成;三是对自己的工作要求得到明确、及时和持续的反馈;三是对自己的工作要求得到明确、及时和持续的反馈;四是重成就轻金钱。四是重成就轻金钱。成就感的培养成就感的培养(2)权力需要)权力需要欲指挥和控制他人,希望掌握权力的心理需求。欲指挥和控制他人,希望掌握权力的心理需求。(3)归属需要)归属需要人们寻求情谊和相互沟通的
5、心理需求。人们寻求情谊和相互沟通的心理需求。应用应用人的基本需要有三种: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归属需要。人的基本需要有三种: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归属需要。3 3、赫茨伯格、赫茨伯格(F.Herzberg)(F.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的双因素理论应用1、亚当斯、亚当斯(J.S.Adams)的公平理论的公平理论基本内容基本内容(四)过程型激励理论绝对报酬与相对报酬绝对报酬与相对报酬个人消除或减轻不公平感的方式个人消除或减轻不公平感的方式应用公司政策公司政策行政管理行政管理监督监督与主管的关系与主管的关系工作条件薪水薪水与同级的关系与同级的关系个人生活个人生活与下级的关系与下级的关系地位地位安
6、全安全成就认可工作自身责任感发展成长69%31%19%81%保健激励使职工非常不满意的因素使职工非常满意的因素满意不满意传统观点没有不满意不满意保健因素满意没有满意激励因素个人消除或减轻不公平感的方式个人消除或减轻不公平感的方式(1 1)通过自我解释达到自我安慰。)通过自我解释达到自我安慰。(2 2)改变比较对象或另选比较方式。)改变比较对象或另选比较方式。(3 3)采取行动改变他人的收支状况。)采取行动改变他人的收支状况。(4 4)采取行动改变自己的收支状况。)采取行动改变自己的收支状况。(5 5)放弃工作,重寻新的分配关系。)放弃工作,重寻新的分配关系。在实践中应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在实践
7、中应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1)在不公平感产生的原因上,应处理好公平分配 与正确判断的关系;(2)在解决不公平感的方式上,应处理好制度改革 与观念转变的关系;(3)在利益分配的比较方式上,应处理好比较范围 和比较标准的关系。2 2、佛隆(、佛隆(V.H.VroomV.H.Vroom)的期望理论)的期望理论期望公式期望公式M=EVM:Motivation(激发力量)(激发力量)E:Expectancy(期望)(期望)V:Valence(效价)(效价)期望模式期望模式个人努力个人需要组织奖励个人成绩基本内容应用3 3、目标理论、目标理论基本内容(1 1)目标与激励的关系)目标与激励的关系(2 2)什
8、么样的目标是合适的)什么样的目标是合适的 目标的具体性、目标的难易性、目标的可接受性。目标的具体性、目标的难易性、目标的可接受性。(3 3)合适目标设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合适目标设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目标具体性与难易性对工作效率的影响。一是目标具体性与难易性对工作效率的影响。二是目标难易性与能力的关系。二是目标难易性与能力的关系。三是目标可接受性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三是目标可接受性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应用4 4、斯金纳、斯金纳(B.F.Skinner)(B.F.Skinner)的强化理论的强化理论基本内容基本内容(1 1)强化的类型:)强化的类型:正强化、负强化正强化、负强化(2)强化)强化
9、的程序:连续强化、间断强化(固定比例的程序:连续强化、间断强化(固定比例 与可变比例、固定间隔与可变间隔)与可变比例、固定间隔与可变间隔)应用应用基本原则:基本原则:(1)奖励与惩罚相结合)奖励与惩罚相结合(2)以奖为主、以罚为辅)以奖为主、以罚为辅(3)及时强化)及时强化(4)奖人所需)奖人所需(五)挫折理论(五)挫折理论基本内容基本内容1、挫折、挫折(Frustration)的定义: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的定义: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或干扰,其目的不能达到时产生的一种由于遇到障碍或干扰,其目的不能达到时产生的一种 消极情绪状态。消极情绪状态。2、挫折产生的原因、挫折产生的原因(1)客观原因)客观原因 (2)主观原因)主观原因3、挫折感的个体差异、挫折感的个体差异4、挫折的行为表现、挫折的行为表现(1)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直接、间接)(直接、间接)(2)退化性行为(轻信、固执、逆反)退化性行为(轻信、固执、逆反)(3)妥协性行为(自我安慰、自我整饰、成因推诿)妥协性行为(自我安慰、自我整饰、成因推诿)(4)积极性行为(升华、补偿、改变)积极性行为(升华、补偿、改变)应用应用1、正确对待挫折、正确对待挫折2、改变情境、改变情境3、适当的精神发泄、适当的精神发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