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复习形象.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诗歌鉴赏复习形象.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复习形象.ppt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什么是诗歌的形象?形形象象人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物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景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第1页/共23页 阅读李白诗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人形象。(6 6分)分)独坐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课堂示例课堂示例直接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直接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侧面烘托(景物、环境、其
2、他人物)侧面烘托(景物、环境、其他人物)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形态、个性、志趣、情怀等)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形态、个性、志趣、情怀等)从何入手?特特 征征 特特 征征侧面烘托直接描写第2页/共23页 阅读李白诗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人形象。(6 6分)分)独坐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全诗展现了全诗展现了一个孤独久坐、与敬亭山默然相对的清高孤一个孤独久坐、与敬亭山默然相对的清高孤傲的诗人傲的诗人形象。形象
3、。众鸟高飞远去,就连唯一的一片云彩也众鸟高飞远去,就连唯一的一片云彩也飘向了远方,只有诗人独留天地间。环境的清幽寂静充飘向了远方,只有诗人独留天地间。环境的清幽寂静充分地烘托出诗人的孤独情怀。分地烘托出诗人的孤独情怀。而与敬亭山相看不厌的深而与敬亭山相看不厌的深情,则进一步展示了他闲然自适、清高孤傲的情怀。情,则进一步展示了他闲然自适、清高孤傲的情怀。第3页/共23页规规范范答答题题技技巧巧(1 1)什么形象)什么形象(类别)(类别);(2 2)形象的基本特征;)形象的基本特征;(形态、个性、志趣、情怀等)(形态、个性、志趣、情怀等)(3 3)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解)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解释;释;(4
4、 4)形象的意义)形象的意义。(对表现(对表现诗歌主旨的作用)诗歌主旨的作用)第4页/共23页(1 1)什么形象)什么形象(类别:思妇、游子、边关战士、贬谪诗人等)(类别:思妇、游子、边关战士、贬谪诗人等);(2 2)形象的基本特征;)形象的基本特征;(形态、个性、志趣、情怀等)(形态、个性、志趣、情怀等)(3 3)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解释;)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解释;(4 4)形象的意义)形象的意义。(对表现诗歌主旨的作用)(对表现诗歌主旨的作用)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洲。烟花三月下扬洲。孤帆远影碧空尽,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惟见
5、长江天际流。这两句通过诗人眼中所见之景,这两句通过诗人眼中所见之景,塑造了一个久立江边、对远去友塑造了一个久立江边、对远去友人依依不舍的诗人形象。人依依不舍的诗人形象。他目送他目送朋友孤帆远去,直到帆影在天边朋友孤帆远去,直到帆影在天边消失仍然极力远眺、不忍离去。消失仍然极力远眺、不忍离去。透过这个形象读者更能感受到诗透过这个形象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第5页/共23页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如何分析人物形象?1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结合所给注释)。、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结合所给注释)。2 2、抓抒情主人公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抓抒情主人公的外貌、语言、神态、动
6、作、心理。心理。3 3、理解理解诗中景物诗中景物的特点,体会景物描的特点,体会景物描 写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写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第6页/共23页 寻寻陆鸿渐陆鸿渐不遇不遇 皎然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分)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分)课堂示例课堂示例第7页/共23页移移家家虽虽带带郭郭,
7、野野径径入入桑桑麻麻。近近种种篱篱边边菊菊,秋秋来来未未著著花花。扣扣门门无无犬犬吠吠,欲欲去去问问西西家家。报报道道山山中中去去,归归来来每每日日斜斜。一、诗歌前两联中描写了什一、诗歌前两联中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有么样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有何特点?对诗歌中塑造的人何特点?对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起了什么作用?物形象起了什么作用?二、后两联是从谁的口中获二、后两联是从谁的口中获得陆鸿渐的行踪的?从这里得陆鸿渐的行踪的?从这里烘托了陆鸿渐的什么品格?烘托了陆鸿渐的什么品格?第8页/共23页环境:在城郭,野径入桑麻,种菊花环境:在城郭,野径入桑麻,种菊花特点:幽僻,有情趣邻人回答:山中去,邻
8、人回答:山中去,归来每日斜归来每日斜不以尘事为念,不以尘事为念,潇洒疏放潇洒疏放侧面描写侧面描写总结:陆鸿渐是一个总结:陆鸿渐是一个不以尘事为念的不以尘事为念的有着高雅品位的潇洒疏放的高人逸士有着高雅品位的潇洒疏放的高人逸士(隐士)形象(隐士)形象.烘托烘托:隐士风韵隐士风韵高雅品位高雅品位第9页/共23页课堂课堂练习练习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6分)分)赋得自君之出矣赋得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张九龄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1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这首诗塑造
9、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2 2分)分)(2 2)诗歌的后两句,诗人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这样)诗歌的后两句,诗人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这样 写有什么好处?(写有什么好处?(4 4分)分)(1 1)塑造了一位因为丈夫远出久而未归,内心空虚,无心劳作,)塑造了一位因为丈夫远出久而未归,内心空虚,无心劳作,日益憔悴的思妇形象。日益憔悴的思妇形象。(2 2 2 2)诗歌的后两句采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思妇因为日夜的思念,)诗歌的后两句采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思妇因为日夜的思念,)诗歌的后两句采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思妇因为日夜的思念,)诗歌的后两句采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思妇因为日夜的思念,容颜憔悴,宛如那圆圆的
10、明月,在逐渐的减弱其清辉,逐渐变成了容颜憔悴,宛如那圆圆的明月,在逐渐的减弱其清辉,逐渐变成了容颜憔悴,宛如那圆圆的明月,在逐渐的减弱其清辉,逐渐变成了容颜憔悴,宛如那圆圆的明月,在逐渐的减弱其清辉,逐渐变成了缺月。写得极含蓄委婉,又真挚动人,给人以鲜明的美的感受。缺月。写得极含蓄委婉,又真挚动人,给人以鲜明的美的感受。缺月。写得极含蓄委婉,又真挚动人,给人以鲜明的美的感受。缺月。写得极含蓄委婉,又真挚动人,给人以鲜明的美的感受。第10页/共23页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6分)分)寄李儋元锡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
11、年。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李儋(李儋(dndn):字元锡、武威(今属甘肃)人,曾任殿中):字元锡、武威(今属甘肃)人,曾任殿中侍御史。侍御史。黯黯:低沉暗淡。黯黯:低沉暗淡。思田里:想念田园乡里,思田里:想念田园乡里,即想到归隐。邑有流亡:指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内还有百姓流即想到归隐。邑有流亡:指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内还有百姓流亡。愧俸钱:感到惭愧的是自己食国家的俸禄,而没有使百亡。愧俸钱:感到惭愧的是自己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歌 鉴赏 复习 形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