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电梯结构原理及安装维修》第6版 (第二章).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电梯结构原理及安装维修》第6版 (第二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电梯结构原理及安装维修》第6版 (第二章).pptx(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电梯的机械系统电梯的机械系统(第(第6版)版)第二章第二章 电梯的机械系统电梯的机械系统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第二节第二节 曳引驱动系统曳引驱动系统第三节第三节 电梯的轿厢和对重装置电梯的轿厢和对重装置第四节第四节 电梯的开关门系统电梯的开关门系统第五节第五节 电梯的引导系统电梯的引导系统第六节第六节 电梯电梯 的机械安全保护及安全防护系统的机械安全保护及安全防护系统 u 本章应了解掌握的主要问题和复习思考题本章应了解掌握的主要问题和复习思考题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电梯由机、电两大部份构成,机械部份由五个子系统构成机械部份由五个子系统构成:1、驱动系统驱动系统:电梯常用驱动系统有
2、曳引、强制、液压曳引、强制、液压三种。2、轿厢和对重装置轿厢和对重装置:轿厢由轿架和轿厢体构成,对重装置由对重架和对重块构成。3、导向系统导向系统:由轿厢和对重导轨架及导轨、导靴构成。4、层门和轿门及开关门机构层门和轿门及开关门机构:由层门和轿门及开关门机构构成。5、机械安全保护机构机械安全保护机构:由安全保护和防护机构构成。第二节第二节 曳引驱动系统曳引驱动系统一、曳引驱动系统的优特点一、曳引驱动系统的优特点 1、当电梯轿厢超越上端站楼面一定距离时对重坐在它的缓冲器上,避免轿厢冲撞井道顶板,电梯安全性能大大提高。2、理论上曳引绳长度不受限制,奠定了多层站长提升高度电梯发展前景。3、在空、满载
3、工况下曳引电动机轴功率输出只克服5060%的重力,节能效果好。4、与强制驱动比较安全性能好,与液压驱动比较建设费用低。二、曳引驱动系统与曳引方式二、曳引驱动系统与曳引方式 曳引方式实质上是挂曳引绳的方式。电梯常用挂曳引绳的方式有:1:1、2:1和复绕1:1三种。u 1:1的传动系统如图2-2所示。第二节第二节 曳引驱动系统曳引驱动系统三、曳引系统的构成部件及其结构原理三、曳引系统的构成部件及其结构原理 1、曳引机 曳引机是电梯的动力源,质量的好坏决定着电梯的运行效果。我国曾批量生产的曳引机规格品种多,分类复杂,一般从以下角度分类:(1)曳引机的分类 1)按曳引电动机的类别(交、直、永磁同步)分
4、类 2)按有或无减速器分类 (2)有减速器(简称有齿)曳引机在电梯产品中的应用及其结构原理 1)有齿曳引机在电梯产品中的应用 20世纪末前主要用在额定速度V2.5m/S的客、货、医梯上。第二节第二节 曳引驱动系统曳引驱动系统 2)有齿曳引机的结构原理 结构:有齿曳引机由曳引电动机、减速器、制动器和曳引绳轮构成。为提高平稳性减速器多采用蜗轮付作为的传动装置。蜗轮付的齿型有阿基米德齿型和K型齿型齿型、惭开线齿型等多种,前种的效率比较低,后两种的效率比较高。而且蜗轮付的蜗杆有上置式和下置式之分,上置式解决了下置式曳引机的漏油问题。上下置式曳引机的外形结构如图2-3所示。有齿曳引机的传动原理:曳引电动
5、机轴通过联轴器与蜗杆联成一体,蜗轮与曳引绳轮同轴,由于蜗杆与蜗轮存在啮合关系,曳引电动机通过蜗杆驱动蜗轮和曳引绳轮正反向运行,实现驱动就位于曳引轮槽内的曳引绳两端的轿厢和对重上下运行。国家标准GB/T24478-2009对低速梯曳引机部份参数作纲领规定,读者如需要可查阅。第二节第二节 曳引驱动系统曳引驱动系统3)采用有齿曳引机的电梯运行速度有齿曳引机的电梯运行速度V一般按V=n/60 ii j的公式计算。式中:V-电梯额定运行速度(m/s);-曳引轮直径(m);i y-曳引比(曳引方式);i j-减速比;n-曳引电动机转速(r/min)。4)有齿曳引机的曳引电动机功率 曳引电动机的运行工况复杂
6、,对于采用有齿曳引机的交流感应电动机的额定功率P,一般按P=(1-KP)Q V/102计算:式中:P-曳引电动机额定功率(kw);KP-电梯平衡系数(一般取0.40.5);Q-电梯额定载重量(k g);V-电梯额定运行速(m/s);-电梯机械总效率。对于采用蜗轮付作为减速装置的有齿曳引电梯 一般取0.50.55。第二节第二节 曳引驱动系统曳引驱动系统 5)有齿曳引机的制动器 有齿曳引机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6所示。这种制动器由直流电磁线圈、电磁铁芯、闸瓦架和闸瓦及闸皮、制动轮、抱闸弹簧等构成。当电磁线圈接通直流电源时,在直流电磁线圈周围空间产生一个电磁场,在该电磁场力作用下,两只电磁铁芯吸
7、合,与电磁铁芯有机械连接关系的闸瓦架挤压抱闸弹簧,铆接在闸瓦上的闸皮离开制动轮,制动器松闸,曳引机可以正反向运行。断开电磁线圈的直流电源时,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场消失,依靠抱闸弹簧的反作用力,铆接在闸瓦上的闸皮紧抱制动轮,制动器施闸,曳引机停止运行,起安全保护作用。不同拖动方式的电梯制动器所起作用略有区别:交流双速梯的制动器有控制平层准确度和防止电梯溜车的作用;对于零速平层施闸的直流梯也有控制平层和防止电梯溜车的作用;对于零速平层施闸的ACVV、VVVF电梯主要是防止溜车的作用。第二节第二节 曳引驱动系统曳引驱动系统 (3)无齿曳引机的结构原理 1)无齿曳引机在电梯产品中应用 我国20世纪80年代
8、末前曾批量生产过采用直流电动机作为曳引电动机的无齿曳引机,主要用在运行速度V 2.5 m/s高速乘客电梯上。近几年来采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无齿曳引机已被用到各种速度的电梯上,约占电梯市场份额的90%以上。2)永磁同步无齿曳引机的结构原理 永磁同步电动机有内外转子式两种,都具有在低速状态下实现大功率输出的特点,能够改变传统的“电动机减速器曳引轮负载(轿厢和对重)”的曳引驱动模式,且具有节能、免维护、环保等优点。其结构示意图如图2-7所示。3)永磁同步无齿曳引机的制动器 永磁同步无齿曳引机的制动器也由直流电磁线圈、电磁铁芯、闸瓦架和闸瓦及闸皮、制动轮、抱闸弹簧等构成。由于甩掉减速器,因此这种曳引机的
9、制动器产生的制动力矩必须足够大,其工作原理与有齿曳引机的制动器相仿。第二节第二节 曳引驱动系统曳引驱动系统2、导向轮 1)导向轮的作用 导向轮也称抗绳轮,是调节和控制轿厢架绳头板中心与对重架绳头板中心距离、曳引绳在曳引轮上的包角(不小于135)的部件。2)导向轮的结构 导向轮由轴、轴套和绳轮等机件构成。轴套和绳轮装成一体,再将轴装进轴套里,轴通过轴瓦架(或U型螺栓)紧固在曳引机承重梁的下方,其安装示意图如图2-2中的6所示。3、曳引绳和曳引绳补偿装置 (1)曳引绳 电梯的曳引钢丝绳是连接轿厢和对重装置的机件,承载着轿厢、对重装置和额定载重量的总和。电梯用曳引绳按国家标准GB8903-2004规
10、定生产选用。这种钢丝绳分619S+NF、819S+NF两种。其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8所示。(2)曳引绳补偿装置 当电梯的提升高度比较大时,电梯运行过程中会导致电梯的平衡系数随轿厢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会降低电梯的整机性能和安全性能。为此,当电梯的提升高度大到一定程度时,必须在轿厢和对重装置之间装设如图2-9所示的曳引绳重量变化补偿绳或补偿链。第二节第二节 曳引驱动系统曳引驱动系统4、绳头组合与曳引承重梁和绳头板大梁 (1)绳头组合 绳头组合俗称曳引绳锥套。在曳引方式为1:1的曳引系统中,是曳引绳连接轿厢和对重装置的过渡机件。在2:1的曳引系统中,则是曳引绳连接曳引机承重梁绳头板及绳头板大
11、梁的过渡机件。按结构形式分有组合式、非组合式、自锁楔式三种,其结构示意图如图2-10所示。(2)曳引机承重梁和绳头板大梁与绳头板 1)曳引机承重梁:曳引机承重梁是稳装曳引机,支撑曳引机和对重、轿厢及其载荷的机件。曳引机承重梁一般由23根工字钢或两根槽钢和一根工字钢构成。承重梁两端分别稳固在对应井道墙壁的钢筋混凝土台座上。2)绳头板大梁:曳引方式为2:1的电梯必须设置一组绳头板大梁。绳头板大梁由两根2024号槽钢按背靠背的形式平放在电梯机房安装平面布置图规定的位置上,梁的一端与曳引机承重梁紧固成一体,另一端稳固在对应井道墙壁的钢筋混凝土台座上。3)绳头板:绳头板是曳引绳锥套连接轿厢、对重装置或曳
12、引机承重梁、绳头板大梁的过渡机件。每台电梯需要两块绳头板。曳引方式为1:1的绳头板分别焊接在轿架和对重架上。曳引方式为2:1的电梯,绳头板分别用螺栓固定在曳引机承重梁和绳头板大梁上。第三节第三节 电梯的轿厢和对重装置电梯的轿厢和对重装置 一、轿厢一、轿厢 电梯的轿厢是用于运送乘员和货物的可见组件。轿厢由轿厢架和轿厢体两大部份构成。1、轿厢架 轿厢架由上梁、立梁、下梁和导靴(导靴属于引导系统,渐不予以介绍)构成。上梁和下梁主要由两根1630号槽钢或用3 6 mm厚的钢板折压和焊接制成。立梁用槽钢或角钢制成,也可用36 mm厚的钢板折压和焊接制成。2、轿厢体 一般电梯的轿厢体由轿厢底、轿厢壁、轿厢
13、顶、轿厢门等机件构成。轿厢的出入口(俗称轿门)高度不小于2100mm,电梯轿厢的内净面积,除个别情况下的载货电梯外,均不得超过标准规定的有效面积。第三节第三节 电梯的轿厢和对重装置电梯的轿厢和对重装置(1)轿底与活络轿厢 乘客电梯、住宅电梯、病床电梯为实现满载直驶、超载开门报警、防捣乱等功能,轿厢必须设置称重装置,作法是将轿厢设计成活动轿底或活络轿厢。1)活动轿底 活动轿底由轿底框和轿底构成。其中的轿底框与轿架立梁连成一体,轿底框四个角各摆放一只弹簧,轿底摆放在四只弹簧上,依靠轿底载重量变化,弹簧受力变形碰压行程开关发出电信号,实现电梯的运行控制功能。2)活络轿厢 活络轿厢由轿架及轿底框和轿厢
14、体两部份构成,两部份之间不用螺栓固定。在确保轿厢体因载重量变化能上下移动的同时,还需确保轿厢不会前后摆动。需用槽钢和角钢焊一个轿底框,轿底框与立梁、拉条紧固成一体,再在轿底框架的四个角各设置4只50 mm厚、100100 mm大小的弹性橡胶垫,再将轿厢体放置在4只弹性橡胶垫上,依靠 4 只弹性橡胶垫确保轿厢体能随载荷变化上下移动。再通过在轿底设置一套称重装置,以此检测轿厢载荷的变化,并将这种变化转变为电信号传送给电梯的电控系统,实现电梯的运行控制功 能。第三节第三节 电梯的轿厢和对重装置电梯的轿厢和对重装置 二、对重装置二、对重装置 1、对重装置的作用:电梯运行过程中,有减小曳引电动机扭矩输出
15、的功能。2、对重装置的分类:对重装置分无轮和有轮对重装置两种,1:1曳引方式采用无轮对重装置。2:1曳引方式采用有轮对重装。对重装置由对重架、对重块和对重导靴构成。曳引方式 为1:1的无轮对重装置如图2-13所示。3、对重装置的重量与平衡系数:(1)平衡系数:为确保对重装置起平衡作用,一般取0.40.5。(2)对重装置重量的计算公式:普遍采用的计算公式为PD=G Q KP 式中:PD-对重装置重量(kg);G-轿厢净重(kg);Q-轿厢额定载重量(kg);KP-平衡系数(取值范围为0.40.5)。第四节第四节 电梯的开关门系统电梯的开关门系统 一、概述一、概述 电梯开关门系统的机械部份由轿门、
16、层门和开关门机构组成。2 0世纪末前开关门系统的故障率比较高故有鬼门关之说,进入21世纪后随着VVVF 拖动、无连杆同步带传动的开关门系统相继研发成功,系统的故障率明显降低,电梯运行效果明显提高。二、轿门、层门及开关门机构二、轿门、层门及开关门机构 1、轿门 轿门是轿厢门的简称。是为了确保安全,在轿厢靠近层门的侧面,设供司机、乘用人员和货物进出轿厢的门。轿门由踏板、上坎、门刀、挂门滚轮组和门扇等机件构成。过去和现在生产客梯都在轿门背面装设三种不同结构型式的防撞装置。(1)安全触板防撞装置 (2)光电防撞装置 (3)红外线光幕防撞装置 2、层门 (1)在电梯停靠层站面对轿门的井道壁上设置供司机、
17、乘用人员和货物进出轿厢的门称为层门,层门也称厅门。(2)在正常运行状态下,自动开关式层门与轿门的开和关通过装设在轿门上的门刀和装设在层门上的门锁实现同步开关。(3)层门是电梯设备的重要安全设施之一,是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处位。第四节第四节 电梯的开关门系统电梯的开关门系统 3、开关门机构 电梯轿门和层门的开启和关闭,有手动开关门和自动开关门两种不同的开关方法和结构形式。(1)有手动开关门 (2)自动开关门机构 电梯的自动开、关门机构由机、电两部分构成。机械部分由开关门传动机构、轿门和 门刀、层门和门锁构成。电气部分由开关门电动机及其拖动、控制器件组成的拖动控制电 路部分构成。我国曾批量生产过的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梯结构原理及安装维修 2电梯结构原理及安装维修第6版 第二章 电梯 结构 原理 安装 维修 第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