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课件.pptx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课件.pptx(7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导管的种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性感染第1页/共79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VAP在临床应用机械通气日益广泛机械通气大多需要建立人工气道,使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显著增加这与ICU患者大多病情危重,抵抗力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以及人工气道的建立密切相关第2页/共79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VAPEET会:绕过上呼吸道,令上呼吸道之过滤功能减弱令患者之咳嗽反射及力度减弱令患者气道粘膜纤毛运动功能减弱刺激粘膜分泌增加第3页/共79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VAPETT能让定植的细菌更容易进入患者下呼吸道插管后12小时,口腔
2、内的分泌物及粘液(包括其中的细菌)会在插管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膜,而生物膜上的细菌会因以下情况被传送到患者的肺部呼吸机送气吸痰或物理治疗时注入生理盐水患者咳嗽调整ETT位置第4页/共79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VAP在美国,VAP是院内感染的第二位,也是死亡率最高的病患VAP是指院内肺炎的一种,它发生于接受机械通气治疗超过48小时后的患者第5页/共79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VAP国外报道:VAP发生率为9%70%病死率高达20%71%国内报道:VAP发生率为48.5%病死率为37.5%第6页/共79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VAP导致:发病率增加 死
3、亡率增加 住院时间增长 医院成本增多第7页/共79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VAPVAP可分为:早期VAP:发生于插管后4896小时,一般与抗生素敏感性细菌有关后期VAP:发生于插管后96小时,一般与抗生素耐药性细菌有关预防VAP的干预应该在:插管后实时执行一直到拔管为止第8页/共79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VAPVAP的主要感染途径:吸入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定植菌来自不恰当的呼吸治疗,如盐水冲洗,经吸痰管带入,呼吸管路内积水,经雾化吸入等造成病原菌的直接种植临近部位的感染播散到肺实质,如胸腔感染,病原菌经血行播散到肺部第9页/共79页预防预防VAPVAP气道管理及
4、其相关的护理对预防VAP是非常重要需要足够人手建立VAP预防指引施行“呼吸机集束干预治疗”专人管理/培训第10页/共79页呼吸机集束干预治疗呼吸机集束干预治疗每天试停镇静药,并试行尽早脱机床头抬高3045消化道溃疡预防深静脉栓塞预防第11页/共79页VAPVAP的非药物预防手段的非药物预防手段1、手部清洁:最简单有效的措施手部清洁:最简单有效的措施洗手是最简单最简单但亦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方法去减低感染的传播无论接触患者前或后,都应最少洗手15秒,第12页/共79页VAPVAP的非药物预防手段的非药物预防手段2、半卧位:为最低危,低费用的预防手段可减少胃内容物返流和误吸如无禁忌,所有机械通气患者都
5、应床头抬高3045第13页/共79页VAPVAP的非药物预防手段的非药物预防手段3、胃肠营养如何防止返流和误吸喂饲时应注意的问题:鼻饲前检查气管插管气囊是否处于良好充气状态定期检查胃管是否准确放置观察肠道动力,如听肠鸣音,定时检测胃残留量,调整给食量和速度,以避免返流和误吸每次鼻饲前抽吸胃液,如抽出量100ml,停喂一次最好选用持续鼻饲法如使用注射器鼻饲时,不可用力加压第14页/共79页VAPVAP的非药物预防手段的非药物预防手段4、及时清理呼吸回路中的冷凝水以免因积水过多,返流入患者气道内或湿化器内第15页/共79页VAPVAP的非药物预防手段的非药物预防手段5、维持人工气道的气囊压力在25
6、30cmH2O定时清除气囊上滞留物6、胸部物理治疗,促进痰液引流,如定时更换体位,背部叩击等。第16页/共79页VAP的非药物预防手段7、保持口腔清洁:进行口腔护理时,必须确定气囊充气良好,不漏气用牙刷清除牙石第17页/共79页VAPVAP的非药物预防手段的非药物预防手段8、避免在吸痰时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气管内滴入盐水并不能稀释液液,吸出的分泌物多为注入的水;仅有20%能吸出,加得了肺的负担,影响气体交换;冲入盐水可带入定居于插管内壁的细菌,增加感染机会第18页/共79页VAPVAP非药物预防手段非药物预防手段9、“密闭式”吸痰第19页/共79页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第20页/共79页
7、第21页/共79页2011年美国CRBSI防控要点1.对进行插管和维护操作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2.在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时,采取最大无菌屏障措施;3.用含氯己定(洗必泰)浓度超过0.5%的酒精溶液进行皮肤消毒;4.避免常规更换中心静脉置管作为预防感染的手段;5.当严格执行上述方法仍不能降低感染率时,使用消毒剂或抗菌药涂层的短期中心静脉导管和浸有氯己定的海绵敷料。第22页/共79页(一)建立专业化的、固定的医护队伍 缺乏置管和护理经验,护理人员不足,人员流动等均可增加CRBSI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而经严格培训和主动教育,强化标准化的无菌操作等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CRBSI的发生率和病死率51-62
8、。具体措施包括:1.明确插管指征、正确操作和维护程序及正确感染控制措施。(A)2.对进行导管插入和维护的相关人员对指南知晓和遵从程度进行周期性评估。(A)3.只有接受过培训并证明有能力进行周围和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和维护的人员才能被指派本项操作。(A)4.确保ICU适当的护理人员的水准。观察性研究表明,没有经验的护士或患护比例增加,与ICU中插管相关血液感染(CRBSI)相关。(B)一、教育、培训与人员配备第23页/共79页(二)监测与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应当包括详细的操作流程、标准化的无菌操作,详实的记录,严格血管内导管应用的管理与监测制度,定期考核,对标准执行进行评估,以及置管后随访等。提倡建立
9、以ICU为主,包括感染疾病专家,质量监控专家在内的多元化管理队伍。建立本地关于医院获得性血行感染的病因学和发生率相关的数据系统。目的在于监测与总结感染危险因素,及时回顾总结相关感染危险因素与问题,及时指导临床,以提供快速改进措施,并降低医疗成本。第24页/共79页1.在选择置管部位前,须权衡降低感染并发症和增加机械损伤并发症(如气胸、刺入锁骨下动脉、锁骨下静脉裂伤、锁骨下静脉狭窄、血胸、血栓形成、空气栓塞,置管错位)的风险。(A)2.对于成人,避免选择股静脉作为穿刺点。(A)3.当对成人进行非隧道式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时,应选择锁骨下静脉而非颈静脉或股静脉,以减少感染风险。(B)4.使用超声引导进
10、行中心静脉置管(如果这项技术可用的话),以减少反复插管试探次数和机械并发症。超声引导技术仅供接受过全面培训的人员使用。(B)5.使用能满足病人处理的最少数量端口或腔道的CVC。(B)6.当无必要时,应及时拔除导管。(A)7.当遵守无菌技术不能得到保证情况下(如急诊放置导管),应尽快更换导管,即48小时内。(B)8.需要长时间留置并主要用于静脉营养时应考虑选择PICC,因其感染率相对较低。二、导管及插管部位选择第25页/共79页锁骨下静脉穿刺作为置管常用部位第26页/共79页尽量使用锁骨下静脉第27页/共79页 应用超声引导置管技术进行深静脉置管或更换导管的显著优势在于:能快速定位,可为操作者提
11、供靶静脉的置管条件,准确了解靶静脉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进针的深度与准确性可显著增加操作的成功率,提高穿刺速度,减少了穿刺引起的机械损伤并发症,并降低导管相关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此外,采用超声对深静脉导管实施监测,可提高并发症的早期诊断。第28页/共79页第29页/共79页三、三、穿刺操作时采用最大无菌屏障 在放置深静置管时或更换导丝时,应进行最大无菌屏障措施,包括佩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患者全身覆盖的无菌布。(B)第30页/共79页三、三、穿刺操作时采用最大无菌屏障无菌操作前准备无菌操作前准备:手卫生、无菌手套、口罩、帽子、无菌手术衣第31页/共79页三、穿刺操作时采用最大
12、无菌屏障 患者全身覆盖的无菌布患者全身覆盖的无菌布第32页/共79页第33页/共79页四、插管部位皮肤准备1 1、用、用2%2%洗必泰局部消毒,消毒范围尽可能大,洗必泰局部消毒,消毒范围尽可能大,至少离至少离穿刺点穿刺点15cm15cm,并且术野范围不应有其他物体(如衣服,并且术野范围不应有其他物体(如衣服,监护电极,导线,饰品等,必要时剪毛。)监护电极,导线,饰品等,必要时剪毛。)2 2、并等待消毒液干燥及起效后再操作。、并等待消毒液干燥及起效后再操作。3 3、更改穿刺部位应重新消毒铺巾并更换无菌手套。、更改穿刺部位应重新消毒铺巾并更换无菌手套。第34页/共79页1.在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周围
13、动脉置管和更换敷料前,应用含氯己定浓度超过0.5%的酒精溶液进行皮肤消毒。若患者禁忌使用氯己定,则可选用碘酒、聚维酮碘或70%酒精。(A)2.尚无研究比较酒精+氯己定和酒精+聚维酮碘皮肤消毒作用差异。(未明确)3.根据生产商的规定,应保证在进行插管时皮肤表面的消毒剂已干燥。(B)四、插管部位皮肤准备第35页/共79页1.在触摸插管部位前、后,以及插入、重置、触碰、维护导管及更换敷料前、后时,均应严格执行手卫生程序,可以是传统的皂液和水,或者用酒精擦手液。在对插管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后,不应再触摸该部位,除非采用无菌操作。(B)2.在进行插管和维护操作时须无菌操作。(B)3.进行动脉导管、中心静脉导
14、管置管时,必须佩戴无菌手套。(A)4.更换导丝操作时,在接触新的导管前,应更换无菌手套。()5.更换敷料时,佩戴清洁或无菌手套。(C)五、手卫生和无菌操作第36页/共79页六、插管部位敷料应用1.1.使用无菌纱布或无菌的透明、半透明敷料覆盖插管部位。使用无菌纱布或无菌的透明、半透明敷料覆盖插管部位。(A A)2.2.若患者易出汗或插管部位有血液或组织液渗出,应选用纱布若患者易出汗或插管部位有血液或组织液渗出,应选用纱布覆盖,直至本问题解决覆盖,直至本问题解决。(。()3.3.当敷料潮湿、松弛或明显弄脏时,应更换当敷料潮湿、松弛或明显弄脏时,应更换。(。(A A)4.4.除透析导管外,不要在插管
15、部位使用抗菌膏或油脂,因其易除透析导管外,不要在插管部位使用抗菌膏或油脂,因其易导致真菌生长及抗菌药耐药。导致真菌生长及抗菌药耐药。5.5.不要使导管及插管部位浸入水中。在做好防护措施后(例如不要使导管及插管部位浸入水中。在做好防护措施后(例如导管与接口用防透水覆盖),可进行淋浴。(导管与接口用防透水覆盖),可进行淋浴。(B B)6.6.对于短期对于短期CVCCVC置管部位,置管部位,每每2 2天更换纱布敷料天更换纱布敷料。(。(B B)7.7.对于使用透明敷料的短期对于使用透明敷料的短期CVCCVC置管,至少应每置管,至少应每7 7天更换敷料天更换敷料。除非在儿科患者导管被掉出的风险超过敷料
16、更换的益处(除非在儿科患者导管被掉出的风险超过敷料更换的益处(B B)8.8.覆盖于隧道或植入式覆盖于隧道或植入式CVCCVC部位的透明敷料更换不应频于每周部位的透明敷料更换不应频于每周1 1次(除非敷料变脏或松弛),直至插入部位愈合。(次(除非敷料变脏或松弛),直至插入部位愈合。()第37页/共79页9.保证插管部位护理与插管材料相匹配。(B)10.对于2个月的患者使用暂时性短期导管,在采用基础预防措施后,若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率仍较高,则可使用浸有氯己定的海绵敷料。(B)11.尚无其他类型氯己定相关敷料推荐意见。(未明确)12.更换敷料时,肉眼观察插管部位或在敷料外进行触诊。若
17、患者有压痛感、不明原因发热或其他表现提示局部或血流感染,应立即揭开敷料检查插管部位。(B)13.鼓励患者及时报告插管部位任何变化或任何新的不适。()六、插管部位敷料应用第38页/共79页覆盖透气透明无菌贴膜第39页/共79页填写置管日期、置管人 敷料:穿刺点应覆盖无菌纱布或者无菌、透明、透气的专用贴膜。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或者有污物时应该及时更换。第40页/共79页七、输液护理1、无针装置至少应与输液装置同时更换。频于每72小时更换,不能带来额外益处。()2、无针装置接口更换频率不应频于每72小时更换或根据制造厂家的建议更换,以减少感染率。()保证系统各成分相匹配,以减少渗漏或破裂。()3、使用
18、合适的消毒剂(氯己定、聚维酮碘、碘剂或70%酒精)擦拭接触的端口对其进行消毒,以减少污染风险。(A)擦拭接口(洗必泰-酒精或酒精,15秒)4、使用无针系统连接静脉输液管。(C)在使用无针装置时,劈裂式活瓣可能优于其他机械瓣,因为后者机械瓣可增加感染风险。()在触摸插管部位前、后,以及插入、重置、触碰、维护导管及更换在触摸插管部位前、后,以及插入、重置、触碰、维护导管及更换敷料前、后时,均应严格执行手卫生程序,可以是传统的皂液和水,敷料前、后时,均应严格执行手卫生程序,可以是传统的皂液和水,或者用酒精擦手液。在对插管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后,不应再触摸该或者用酒精擦手液。在对插管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后,不
19、应再触摸该部位,除非采用无菌操作部位,除非采用无菌操作第41页/共79页七、输液护理5.对于不输注血液及血液制品或脂肪乳的患者,不必在96小时内更换连续给药装置,但至少每7天更换1次。(A类)6.关于间断给药装置的更换,尚无推荐意见。(未明确)7.关于更换给药针的时间间隔,尚无推荐意见。(未明确)8.输注血液及血液制品或脂肪乳的患者,应在开始输注24小时内更换输液管。(B类)9.输注丙泊酚的患者,根据厂家建议,应在每6或12小时更换输液瓶时更换输液管。(A类)10.关于给药针留置时间,尚无推荐意见。11、通过使用精密过滤器减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堵塞、肺部肉芽肿等并发症保护危重病人及中心静脉通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导管 相关性 感染 预防 控制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