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pptx(9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药源性神经精神疾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病药源性癫痫药源性癫痫药源性锥体外系综合症药源性锥体外系综合症药源性头痛药源性头痛药源性颅内高压药源性颅内高压药源性昏迷药源性昏迷药源性精神障碍药源性精神障碍分分 类类第1页/共98页药源性神经精神疾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病因使用药物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癫痫发因使用药物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癫痫发作。作。较常见于精神药物、抗菌药物、抗癫痫较常见于精神药物、抗菌药物、抗癫痫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皮质激素类药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皮质激素类药物、麻醉药和呼吸系统用药等。物、麻醉药和呼吸系统用药等。第一节第一节 药源性癫痫药源性癫痫药药 源源 性性 癫癫 痫痫第2页/共98页
2、药源性神经精神疾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病通过直接或间接减少通过直接或间接减少GABA等中枢系统抑制性递质或增加谷氨酸等兴奋性递质等中枢系统抑制性递质或增加谷氨酸等兴奋性递质使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失调使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失调;某些药物对中枢系统有直接毒性,当药物浓度过高可致大脑皮质神经元功能紊某些药物对中枢系统有直接毒性,当药物浓度过高可致大脑皮质神经元功能紊乱、过度放电乱、过度放电;。用药后发生缺血、缺氧、低血糖、电解质紊乱等,导致神经元代谢障碍用药后发生缺血、缺氧、低血糖、电解质紊乱等,导致神经元代谢障碍;部分药物突然停药后的撤药综合症可引发癫痫。部分药物突然停药后的撤药综合症可引发癫痫。发病机制
3、发病机制药药 源源 性性 癫癫 痫痫第3页/共98页药源性神经精神疾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病抗精神病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激素类激素类麻醉药麻醉药呼吸系统药物呼吸系统药物抗心律失常药抗心律失常药消化系统用药消化系统用药抗癫痫药抗癫痫药其他其他药药 源源 性性 癫癫 痫痫致病药物致病药物第4页/共98页药源性神经精神疾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病氯丙嗪和氯氮平诱发癫痫发作的报道较多。氯丙嗪和氯氮平诱发癫痫发作的报道较多。抗精神病药对多巴胺的阻断作用能增加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增加癫痫发生抗精神病药对多巴胺的阻断作用能增加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增加癫痫发生的可能性。的可能性。抗精神病药物抗精神病药物药药 源
4、源 性性 癫癫 痫痫第5页/共98页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以氯丙嗪引起的癫痫较为常见,多见于用药初期(以氯丙嗪引起的癫痫较为常见,多见于用药初期(1-15d)和突然增加剂量,)和突然增加剂量,或有器质性脑病,或脑电图提示有痫性放电的患者。或有器质性脑病,或脑电图提示有痫性放电的患者。大剂量用药者癫痫的发生率为大剂量用药者癫痫的发生率为9%,小到中剂量为,小到中剂量为0.5%。其他药物如甲硫哒嗪、丙氯拉嗪、三氟拉嗪等亦可引起。其他药物如甲硫哒嗪、丙氯拉嗪、三氟拉嗪等亦可引起。l 吩噻嗪类吩噻嗪类药药 源源 性性 癫癫 痫痫第6页/共98页药源性神经精神疾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病报道所致
5、癫痫的发生率各家不一。(报道所致癫痫的发生率各家不一。(3%;19%)应用氯氮平治疗的研究发现,癫痫的累积发生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应用氯氮平治疗的研究发现,癫痫的累积发生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用药至年,其累积发生率为用药至年,其累积发生率为10%。较高剂量时(较高剂量时(600mg/d)发生率为)发生率为4.4%,低剂量(低剂量(300mg/d)为)为1%,300-600mg/d时为时为2.7%,曾有癫痫发作者中,曾有癫痫发作者中20%第二次发作。第二次发作。氯氮平导致癫痫的因素与剂量大、快速调换药物有关。氯氮平导致癫痫的因素与剂量大、快速调换药物有关。药药 源源 性性 癫癫 痫
6、痫l 氯氮平氯氮平第7页/共98页药源性神经精神疾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病三环类抗抑郁药包括丙咪嗪(三环类抗抑郁药包括丙咪嗪(4%)、阿米替林()、阿米替林(2.2%)、麦普替林、利)、麦普替林、利他林等均有引起癫痫的报到。他林等均有引起癫痫的报到。此类药物有一定的皮质兴奋作用,大剂量或长时间的应用可引起惊觉或诱此类药物有一定的皮质兴奋作用,大剂量或长时间的应用可引起惊觉或诱发癫痫发作。发癫痫发作。新型抗抑郁药物如单环类的丁胺苯丙酮,二环类的氟西汀,三环类的麦普新型抗抑郁药物如单环类的丁胺苯丙酮,二环类的氟西汀,三环类的麦普替林,四环类的米安色林,致癫痫的发生率与一般三环类抗抑郁药相似或替林,四环
7、类的米安色林,致癫痫的发生率与一般三环类抗抑郁药相似或稍大。稍大。药药 源源 性性 癫癫 痫痫l 抗抑郁药抗抑郁药第8页/共98页药源性神经精神疾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病抗躁狂药物碳酸锂治疗剂量范围较窄,使用过量或蓄积中毒也会导致癫痫。抗躁狂药物碳酸锂治疗剂量范围较窄,使用过量或蓄积中毒也会导致癫痫。利培酮及利他林也有诱发癫痫的报道。利培酮及利他林也有诱发癫痫的报道。l 其他其他第9页/共98页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由由-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抗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抗结核药物引起者常见。结核药物引起者常见。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第10页/共98页药源性神经精神疾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病可能与可能
8、与-内酰胺类抗生素结合中枢神经系统中抑制性内酰胺类抗生素结合中枢神经系统中抑制性递质递质GABA而导致的皮质抑制功能降低有关。而导致的皮质抑制功能降低有关。文献报道,文献报道,CSF中青霉素中青霉素G的浓度超过的浓度超过8-10U/ml即可即可使大脑皮质兴奋性增高而引起癫痫发作,甚至死亡。使大脑皮质兴奋性增高而引起癫痫发作,甚至死亡。一般大剂量(一般大剂量(1000万万U/d)或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给)或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给常用量常用量24-72h就可能出现青霉素脑病症状和癫痫发作。就可能出现青霉素脑病症状和癫痫发作。诱发因素除静脉或鞘内用药剂量过大或肾功能不全外,诱发因素除静脉或鞘内用药剂量过大或
9、肾功能不全外,尚有脑萎缩、婴幼儿血脑屏障不健全、老年人及既往尚有脑萎缩、婴幼儿血脑屏障不健全、老年人及既往有癫痫和抽搐史。有癫痫和抽搐史。合成和半合成青霉素亦可引起癫痫发作。合成和半合成青霉素亦可引起癫痫发作。药药 源源 性性 癫癫 痫痫l-内酰胺类内酰胺类第11页/共98页药源性神经精神疾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病-内酰胺类内酰胺类大多数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都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大多数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都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但在血脑屏障遭到破坏如罹患入中枢神经系统,但在血脑屏障遭到破坏如罹患脑炎等疾病时药物在脑炎等疾病时药物在CSF中可达到很高浓度。中可达到很高浓度。头孢哌酮与头孢唑啉均由肾
10、脏排泄,因此在肾功头孢哌酮与头孢唑啉均由肾脏排泄,因此在肾功能严重受损的病人,药物的半衰期明显延长,易能严重受损的病人,药物的半衰期明显延长,易在体内蓄积,这可能为引起癫痫的原因。因此对在体内蓄积,这可能为引起癫痫的原因。因此对肾功能不全者应用此类药物时应慎重。肾功能不全者应用此类药物时应慎重。第12页/共98页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 喹诺酮类喹诺酮类包括诺氟沙星、依诺沙星、环丙沙星、氧包括诺氟沙星、依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比哌酸等。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比哌酸等。环丙沙星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毒副作用的发环丙沙星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毒副作用的发生率为生率为0.4%-2.2
11、%。该药可抑制脑内抑制性递质该药可抑制脑内抑制性递质GABA与受体与受体部位结合,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而部位结合,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而诱发癫痫。诱发癫痫。第13页/共98页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 抗结核药抗结核药物物异烟肼诱发癫痫的报道较多。常发生在有癫异烟肼诱发癫痫的报道较多。常发生在有癫痫史、脑外伤史、酒精中毒、大剂量应用而痫史、脑外伤史、酒精中毒、大剂量应用而未加未加VitB6或同时给予单胺氧化酶抑制药的或同时给予单胺氧化酶抑制药的患者。患者。异烟肼和异烟肼和VitB6竞争同一酶系或两者结合成竞争同一酶系或两者结合成腙后由尿排出,导致腙后由尿排出,导致VitB6缺
12、乏,谷氨酸脱缺乏,谷氨酸脱羧酶活性降低,导致羧酶活性降低,导致GABA生成受阻。生成受阻。利福平亦可引起癫痫发作,特别是大剂量、利福平亦可引起癫痫发作,特别是大剂量、长疗程给药时长疗程给药时。第14页/共98页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 其他其他庆大霉素庆大霉素甲硝唑甲硝唑萘啶酸和阿苯达唑(肠虫清)萘啶酸和阿苯达唑(肠虫清)第15页/共98页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药源性神经精神疾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病 激素类激素类第16页/共98页长期大量应用可导致精神兴奋、血压增高及血游离钙降低长期大量应用可导致精神兴奋、血压增高及血游离钙降低,使大脑兴奋,使大脑兴
13、奋性增高,从而诱发癫痫发作。性增高,从而诱发癫痫发作。药源性神经精神疾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病l 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第17页/共98页多发生在用药初期血细胞比容迅速增加时。多发生在用药初期血细胞比容迅速增加时。如剂量适当,血细胞比容缓慢增加,可使癫痫发作率降低。如剂量适当,血细胞比容缓慢增加,可使癫痫发作率降低。认为在治疗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可能是易发生癫痫的原因。认为在治疗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可能是易发生癫痫的原因。有报道用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尿毒症有报道用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尿毒症450例,其中例,其中25例发生癫痫。例发生癫痫。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l 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
14、第18页/共98页不常见,但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的儿童易诱发惊厥。不常见,但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的儿童易诱发惊厥。国内报道国内报道16例麻醉药引起的癫痫中有例麻醉药引起的癫痫中有11例是儿童。发病年龄最小例是儿童。发病年龄最小4岁,最大岁,最大14岁,以岁,以4-6岁居多。用量大岁居多。用量大多在多在5-8mg/kg,均未超过肌注常用量。多发生于麻醉后均未超过肌注常用量。多发生于麻醉后3min-13h,个别个别31h后发作,持续后发作,持续3-5min,发作,发作间歇期锥体束征可阳性,经肌注地西泮或苯巴比妥可缓解,少数患者反复发作、呕吐,引起窒息死亡。间歇期锥体束征可阳性,经肌注地西泮或苯
15、巴比妥可缓解,少数患者反复发作、呕吐,引起窒息死亡。氯胺酮较多见,不少患者为无癫痫病史的儿童。氯胺酮较多见,不少患者为无癫痫病史的儿童。药源性神经精神疾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病 麻醉药麻醉药第19页/共98页氯胺酮诱发癫痫的机制,目前认为直接或间接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各个部位,故对中枢系统发育不完善的氯胺酮诱发癫痫的机制,目前认为直接或间接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各个部位,故对中枢系统发育不完善的儿童易导致癫痫。儿童易导致癫痫。利多卡因、丁卡因、卡波卡因、可卡因、依托咪酯亦可致痫,但不常见。利多卡因、丁卡因、卡波卡因、可卡因、依托咪酯亦可致痫,但不常见。药源性神经精神疾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病 麻醉药麻醉药第
16、20页/共98页喷托维林(咳必清),氨茶碱均有引起癫痫的报到。喷托维林(咳必清),氨茶碱均有引起癫痫的报到。其机制可能是氨茶碱使脑血管的小动脉收缩,脑血管阻力升高,脑血流量降低,导致脑供血减少,从而促其机制可能是氨茶碱使脑血管的小动脉收缩,脑血管阻力升高,脑血流量降低,导致脑供血减少,从而促发癫痫发作。发癫痫发作。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 呼吸系统药物呼吸系统药物第21页/共98页维拉帕米、美西律、阿普林定等。维拉帕米、美西律、阿普林定等。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 抗心律失常药抗心律失常药第22页/共98页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可导致癫痫,可能因为西咪替丁竞争性抑制组胺受体的神经系统功能
17、所致。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可导致癫痫,可能因为西咪替丁竞争性抑制组胺受体的神经系统功能所致。西咪替丁易通过血脑屏障,当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引起癫痫发作;而雷尼替丁、法莫替丁不易进入西咪替丁易通过血脑屏障,当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引起癫痫发作;而雷尼替丁、法莫替丁不易进入CSF,故较故较为安全。为安全。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多潘立酮为外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使用后也可诱发癫痫。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多潘立酮为外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使用后也可诱发癫痫。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 消化系统用药消化系统用药第23页/共98页应遵循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注意监测血药浓度和应遵循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注意监测血药浓度和不良反应
18、,缓慢减量的用药原则。不良反应,缓慢减量的用药原则。用量过大、撤药过快等都可导致癫痫发作。用量过大、撤药过快等都可导致癫痫发作。卡马西平、扑痫酮撤药或停药时致癫痫发作最多,苯卡马西平、扑痫酮撤药或停药时致癫痫发作最多,苯妥英钠次之。妥英钠次之。有些因素可引起抗癫痫药物的吸收减少或代谢增加等,有些因素可引起抗癫痫药物的吸收减少或代谢增加等,均可引起癫痫。均可引起癫痫。如苯妥英钠与碱性药物合用吸收下降、排泄增如苯妥英钠与碱性药物合用吸收下降、排泄增加,血药浓度下降。加,血药浓度下降。乙醇和某些药物可以诱导肝药酶,使抗癫痫药乙醇和某些药物可以诱导肝药酶,使抗癫痫药物廓清速度加快而影响疗效。物廓清速度
19、加快而影响疗效。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 抗癫痫药抗癫痫药第24页/共98页抗胆碱酯酶药:溴化新斯的明、甲基硫酸新斯的明、氢溴酸加兰他敏,为可逆性抗胆碱酯酶药。通过抑制抗胆碱酯酶药:溴化新斯的明、甲基硫酸新斯的明、氢溴酸加兰他敏,为可逆性抗胆碱酯酶药。通过抑制胆碱酯酶,乙酰胆碱蓄积而呈现胆碱酯酶,乙酰胆碱蓄积而呈现M样及样及N样作用,有诱发癫痫发作的作用。样作用,有诱发癫痫发作的作用。抗癌药:阿霉素、甲氨蝶呤、抗癌药:阿霉素、甲氨蝶呤、长春新碱长春新碱等,均可致局限性或全身性癫痫发作。另有一些抗癌药物会影响抗等,均可致局限性或全身性癫痫发作。另有一些抗癌药物会影响抗癫痫药物的吸收,以降低疗效,故两者
20、何用需调整剂量,以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癫痫药物的吸收,以降低疗效,故两者何用需调整剂量,以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 其他其他第25页/共98页第一代抗组胺药物第一代抗组胺药物:氯苯那敏、苯海拉明、非尼拉敏和氯苯那敏、苯海拉明、非尼拉敏和曲吡那敏引起的癫痫或惊觉已有报道。而新一代抗组曲吡那敏引起的癫痫或惊觉已有报道。而新一代抗组胺药物如阿司咪唑、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非索那丁、胺药物如阿司咪唑、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非索那丁、特非那定也有同样的不良反应。特非那定也有同样的不良反应。其他:肾移植后患者应用环孢素引起癫痫发作,机制其他:肾移植后患者应用环孢素引起癫痫发作,机制可能是该要引起
21、的肾小管功能不全导致低镁所致。可能是该要引起的肾小管功能不全导致低镁所致。静脉注射造影剂可引起癫痫发作,离子型造影剂静脉注射造影剂可引起癫痫发作,离子型造影剂致癫痫的发生多见于泛影葡胺和碘酞钠,非离子型造致癫痫的发生多见于泛影葡胺和碘酞钠,非离子型造影剂未见引起癫痫的报道。影剂未见引起癫痫的报道。吲哚美辛、脑活素、胞二磷胆碱、吡喹酮、狂犬疫苗、吲哚美辛、脑活素、胞二磷胆碱、吡喹酮、狂犬疫苗、乙脑疫苗均有引起癫痫的报道。乙脑疫苗均有引起癫痫的报道。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 其他其他第26页/共98页与其他原发性和继发性癫痫,如脑炎、肿瘤等疾病所致癫痫鉴别。与其他原发性和继发性癫痫,如脑炎、肿瘤等疾病所
22、致癫痫鉴别。根据用药后出现癫痫发作或使原有的癫痫发作更频繁,如能排除其他原因,根据用药后出现癫痫发作或使原有的癫痫发作更频繁,如能排除其他原因,应考虑为药源性癫痫。应考虑为药源性癫痫。如果停药后癫痫发作停止,再次使用后癫痫再发,可确诊为药源性癫痫。如果停药后癫痫发作停止,再次使用后癫痫再发,可确诊为药源性癫痫。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和鉴别诊断第27页/共98页熟练掌握各种药物的作用特点。熟练掌握各种药物的作用特点。合理掌握用药剂量,切记盲目过量给药。合理掌握用药剂量,切记盲目过量给药。对于较易引起癫痫发作的药物,如精神药物等,应对于较易引起癫痫发作的药物,如精神药物等,应谨慎使用
23、,用药过程中应定期做脑电图检查,如发谨慎使用,用药过程中应定期做脑电图检查,如发现脑电图异常,用药剂量应偏小,加减药不宜过快。现脑电图异常,用药剂量应偏小,加减药不宜过快。对于有癫痫病史或家族史、肝肾功能损害、中枢神对于有癫痫病史或家族史、肝肾功能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害、幼儿及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宜尽可经系统功能损害、幼儿及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宜尽可能不用或少用易诱发癫痫的药物如喹诺酮类药物,能不用或少用易诱发癫痫的药物如喹诺酮类药物,必须使用时应密切注意观察,谨防药物过量使用。必须使用时应密切注意观察,谨防药物过量使用。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尽可能减少患者自行盲目用药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尽可能减少患者
24、自行盲目用药的情况。的情况。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预防预防第28页/共98页患者一旦发生癫痫,应使患者卧倒,防止自伤和伤人,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一旦发生癫痫,应使患者卧倒,防止自伤和伤人,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发作时间较长或此前有过发作,可给与地西泮或苯巴比妥肌注。如果发作时间较长或此前有过发作,可给与地西泮或苯巴比妥肌注。如果发生癫痫持续状态,应尽快制止发作并积极预防合控制脑水肿等并发症。如果发生癫痫持续状态,应尽快制止发作并积极预防合控制脑水肿等并发症。根据引起癫痫的原因考虑停药、减药处理。根据引起癫痫的原因考虑停药、减药处理。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治疗治疗第29页/共98页锥体外系指锥体系以外影响
25、和控制躯体运动的传导径路。包括大脑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低丘脑、红锥体外系指锥体系以外影响和控制躯体运动的传导径路。包括大脑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低丘脑、红核、黑质、脑桥核、前庭核、小脑和脑干网状结构等。最后经红核脊髓束、网状脊髓束等中继,下行终止核、黑质、脑桥核、前庭核、小脑和脑干网状结构等。最后经红核脊髓束、网状脊髓束等中继,下行终止于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细胞。于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细胞。主要功能主要功能: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活动、维持体态姿势和习惯动作。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活动、维持体态姿势和习惯动作。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第二节第二节 药源性锥体外系综合症药源性锥体外系综合症第3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源性 神经 精神疾病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