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微生物育种的遗传学基础课件.pptx





《工业微生物育种的遗传学基础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微生物育种的遗传学基础课件.pptx(7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何谓遗传学?遗传学是关于遗传物质的生理生化性质、世代传递方式,以及所携带的信息在个体发育中的表达的一门科学。早期的遗传学研究亲代与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传递,提出了遗传的染色体理论,对基因进行了作图,故名传递遗传学。第1页/共74页微生物遗传学介绍微生物的遗传物质的结构特点、遗传信息的表达与调控、遗传变异的基本规律;通过基因操作改变微生物的遗传信息从而有效地控制或利用微生物的基本策略。涉及部分真核生物,所有的原核生物,以及病毒的遗传;分子遗传学近代遗传学,分子水平上研究基因的构成、复制、表达、突变和修复等。第2页/共74页微生物是现代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其它许多重要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中最热衷微生物是
2、现代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其它许多重要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中最热衷选用的选用的模式生物模式生物。研究微生物遗传学的意研究微生物遗传学的意义义 为什么?35亿年前单细胞生物 25亿年进化成多细胞生物 10亿年发展成了植物、哺乳动物、昆虫、鸟类等各种各样的地球物种。第3页/共74页Rice大学科学家认为生物进化速度的加快是因为细菌和病毒不断在不同物种之间传递DNA的结果。对微生物遗传规律的深入研究,不仅促进了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工程学的发展,而且为育种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促使育种工作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低效到高效、从随机到定向、从近缘杂交到远缘杂交的方向发展。第4页/共74页孟德尔的遗传因子阶段孟德
3、尔的遗传因子阶段摩尔根的基因阶段摩尔根的基因阶段三个经典实验证明三个经典实验证明DNADNA是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现代基因阶段现代基因阶段:Watson:Watson和和CrickCrick提出提出DNADNA双螺旋结构双螺旋结构第5页/共74页第一节 染色体染色体原核生物和病毒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真核生物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第6页/共74页一、染色体染色体指携带细胞功能所必备的基因的结构(遗传单元)。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它们的全套遗传基因称为基因组,但不足以形成染色体。原核生物染色体常为一个环状DNA分子。真核生物的细胞有几条至几十条染色体,各含一个线状的DNA分子。第7页/共74页 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主
4、要是蛋白质和 DNA,其中 DNA含量稳定,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由于细胞中的DNA大部分在染色体上,所以说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为什么染色体能在遗传上起作用?第8页/共74页DNA的分布主要在染色体上细胞质内细胞核遗传细胞质遗传生物的遗传(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例:紫茉莉叶色的遗传第9页/共74页根据着丝粒位置进行的染色体分类图示染色体的形态第10页/共74页 后期染色体形态 1V 形染色体 2L 形染色体 3.棒状染色体 4.粒状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1.长臂 2主缢痕 3.着丝粒 4短臂 5次缢痕 6随体第11页/共74页1、着丝粒与动粒(也称着丝点,kenetoche)着丝粒和动粒
5、(着丝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中期染色单体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特殊部位;后者指主缢痕处两个染色单体外侧表层部位的特殊结构,它与仿锤丝微管相接触。着丝粒含3个结构域,即:动粒结构域、中央结构域、配对结构域。第12页/共74页2 2、端粒(、端粒(telomeretelomere)染色体端部的特化部分,作用是维持染色体的完整性和个体性染色体端部的特化部分,作用是维持染色体的完整性和个体性(用(用X X射线将染色射线将染色体打断,不具端粒的染色体末端有粘性,会与其它片段相连或两端相连而成环体打断,不具端粒的染色体末端有粘性,会与其它片段相连或两端相连而成环状)状)。端粒由。端粒由高度重复的短序列高度
6、重复的短序列串联而成,在进化上串联而成,在进化上高度保守高度保守,不同生物的端,不同生物的端粒序列都很相似,哺乳类的序列为粒序列都很相似,哺乳类的序列为TTAGGGTTAGGG,500-3000500-3000次重复。与端粒酶有次重复。与端粒酶有关。关。第13页/共74页第14页/共74页第15页/共74页荧光原位杂交显示端粒和端粒序列不同生物的端粒序列都很相似四膜虫拟南芥第16页/共74页 二、原核生物和病毒染色体结构(a)大肠杆菌细胞大小和染色体DNA长度的比较;(b)细菌细胞中的拟核;(c)大肠杆菌染色体结构电镜图。细胞宽1.11.5 m、长26 m:双链环状DNA分子的长度达1 mm;
7、第17页/共74页形态大小:双链环状DNA,4.6106bp位置:拟核内化学组成:80%DNA、RNA和蛋白质;结构:在染色体的中心有一个由DNA结合蛋白和膜组成的骨架,DNA分子附着在骨架上形成50100个超螺旋的环,每个环中含碱基对约50100 kb.微量DNA酶类组蛋白:染色体环状DNA功能域进一步与DNA结合蛋白原核生物染色体第18页/共74页病毒没有典型的染色体结构。习惯病毒没有典型的染色体结构。习惯上把病毒含有的上把病毒含有的DNA DNA 或或RNARNA也称为也称为染色体。染色体。DNA:DNA:单链、双链或环状、线状单链、双链或环状、线状RNARNA:线状,单链或双链。:线状
8、,单链或双链。第19页/共74页三、真核生物的染色体结构 染色体主轴两侧有侧环,状如灯刷,故名灯刷染色体。由两条同源染色体组成,在交叉处结合,每条同源染色体含2条染色单体。同时两条染色单体向两边伸出许多侧环,一个平均大小的环约含100 bp DNA。第20页/共74页 1、染色质(体)结构染色体(染色质):真核生物体内高度有序的DNA-蛋白质复合体构成。核小体:是染色质基本结构亚基,大约由200bp的DNA和一个组蛋白八聚体组成每条染色体中含有一个线状DNA分子,它以左手螺旋方向围着一个个组蛋白八聚体绕圈1.8周,形成串珠状的核小体,染色质进一步卷曲形成每圈6个核小体、直径30 nm的染色质丝
9、,它折叠成许多超螺旋环附着在中央骨架上。链接区的DNA长度为55bp,不同物种变化范围0-100bp.第21页/共74页1)染色质(体)=DNA+组蛋白+RNA;2)各成分含量不同;3)组蛋白包括核心组蛋白(H2A、H2B、H3、H4)和非核心组蛋白(H1);MW分别为10000-20000和23000;前者与DNA结合,稳定核小体结构;后者与其他类型蛋白质作用,促使染色质超螺旋化;2、染色质(体)的化学组成第22页/共74页4 4 4 4)非组蛋白(序列特异性)非组蛋白(序列特异性)非组蛋白(序列特异性)非组蛋白(序列特异性DNADNADNADNA结合蛋白),有以下特性:结合蛋白),有以下特
10、性:结合蛋白),有以下特性:结合蛋白),有以下特性:a a a a,多样性和组织特异性;,多样性和组织特异性;,多样性和组织特异性;,多样性和组织特异性;b b b b,结合特异性,结合特异性,结合特异性,结合特异性DNADNADNADNA;c c c c,功能多样性,与染色质及,功能多样性,与染色质及,功能多样性,与染色质及,功能多样性,与染色质及DNADNADNADNA高级结构形成有关系。高级结构形成有关系。高级结构形成有关系。高级结构形成有关系。第23页/共74页3、染色质的类型根据形态特征和染色性能分为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常染色质:在间期细胞核中,对碱性染料着色浅、染色体纤维折叠压缩程
11、度低、处于较为伸展状态的染色质,多存在于核质中,具有基因转录活性。异染色质:在间期细胞核中,对碱性染料着色深、染色体纤维折叠压缩程度高、处于聚缩状态的染色质,不具有转录活性,具有卫星DNA。第24页/共74页4、染色体数目一套基本的染色体数目称为一倍体数(x)。带有多个一倍体染色体数的生物称为整倍体(euploid)。整倍体可分为一倍体、二倍体、多倍体。如:人的染色体数目为23条,那么二倍体细胞为46条染色体。原核生物大多为单倍体生物。大多数真核生物是二倍体(diploid)。第25页/共74页 少数二倍体生物增加或减少了一条或几条完整的染色体,而不发生整套染色体的增减,称为非整倍体。缺对性个
12、体:缺少一对或某几对染色体;单体性个体:某一对或几对中缺少一条染色体;三体性个体:某一对或几对中增加一条染色体;第26页/共74页第二节第二节 核核 酸酸核酸RNADNA第27页/共74页一、一、核酸的基本化学组成核酸的基本化学组成核酸核苷酸核苷磷酸碱基戊糖元素组成:C H O N P 核酸完全水解产生嘌呤和嘧啶等碱性物质、戊糖(核糖或脱氧核糖)和磷酸的混合物。核酸部分水解则产生核苷和核苷酸。一、核酸第28页/共74页 组成核酸的戊糖有两种。DNA所含的糖为 -D-2-脱氧核糖;RNA所含的糖则为-D-核糖。1 1、戊糖、戊糖RiboseRiboseDeoxyriboseDeoxyribose
13、第29页/共74页2、碱基1)嘌呤(Purine)1 12 23 34 45 56 69 97 78 8l腺嘌呤AdenineA Al鸟嘌呤guanineGG第30页/共74页2)嘧啶(Pyrimidine)1 12 23 34 45 56 6尿嘧啶uracilU胞嘧啶cytosineC胸腺嘧啶thymineT第31页/共74页 核酸中也存在一些不常见的稀有碱基。稀有碱基的种类很多,大部分是上述碱基的甲基化产物。第32页/共74页3、核苷(nucleoside)核苷 戊糖+碱基 糖与碱基之间的C-N键,称为C-N糖苷键1122334455(OH)1122334455(OH)第33页/共74页A
14、denosine Guanosine Cytidine Uridine第34页/共74页4 4、核苷酸(、核苷酸(nucleotidenucleotide)核苷酸核苷酸 戊糖戊糖+碱基碱基+磷酸磷酸(5 5端在左边,端在左边,3 3端在右边端在右边)HHHHHHH H H磷酸酯键三个两个第35页/共74页二、RNA的结构与功能(一)、结构特点1.碱基组成 A、G、C、U(AU/GC)稀有碱基较多,稳定性较差,易水解2.多为单链结构,少数局部形成螺旋3.分子较小(二)分类lmRNAltRNA lrRNA 第36页/共74页1.rRNA1.rRNA 与蛋白质一起构成核糖体与蛋白质一起构成核糖体蛋白
15、质合成蛋白质合成“工厂工厂”核糖体的基本功能核糖体的基本功能结结合合mRNAmRNA,在在mRNAmRNA上上选选择择适适当当的的区区域开始翻译域开始翻译密密 码码 子子(mRNAmRNA)和和 反反 密密 码码 子子(tRNAtRNA)的正确配对)的正确配对肽键的形成肽键的形成存存在在:核核糖糖体体可可游游离离存存在在,真真核核中中也也可可同同内内质质网网结结合合,形形成成粗粗糙糙的的内内质质网网。原原核核中中与与mRNAmRNA形成串状形成串状多核糖体多核糖体第37页/共74页原核生物核糖体组成真核生物核糖体组成核糖体结构组成第38页/共74页2、tRNA占RNA总量的15l分子量25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业 微生物 育种 遗传学 基础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