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 知觉.pptx





《认知心理学 知觉.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知心理学 知觉.pptx(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内容提要:内容提要:知觉理论与两种加工方式知觉理论与两种加工方式整体加工与局部加工整体加工与局部加工模式识别模式识别第1页/共72页第一节第一节 知觉理论知觉理论一、认知心理学所理解的知觉一、认知心理学所理解的知觉 思考:为什么认知心理学体系中没有感觉这一章?思考:为什么认知心理学体系中没有感觉这一章?第2页/共72页1 1、感觉和知觉的关系、感觉和知觉的关系感觉:直接、孤立感觉:直接、孤立知觉:综合知觉:综合总之,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感觉不能回答客体总之,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感觉不能回答客体“是什么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属于更低级的心理反映形式,因这样的问题,属于更低级的心理反映形式,因而没有
2、被包括在认知心理学体系中而没有被包括在认知心理学体系中。知觉源于感觉知觉源于感觉又高于感觉又高于感觉第3页/共72页2 2、认知心理学对知觉的界定、认知心理学对知觉的界定 知觉是将感觉信息组成有意义的对象,即在已贮存的知觉知识经验的参知觉是将感觉信息组成有意义的对象,即在已贮存的知觉知识经验的参与下,理解当前刺激的意义。与下,理解当前刺激的意义。思考:认知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对知觉的理解有什么不同之处?思考:认知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对知觉的理解有什么不同之处?第4页/共72页 普心: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普心: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对客观事物
3、整体的反映。反映。第5页/共72页 认知:知觉就是对刺激意义的理解,这种刺激意义的理解(获得)就是当认知:知觉就是对刺激意义的理解,这种刺激意义的理解(获得)就是当前刺激和已贮存的知识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前刺激和已贮存的知识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火烧云,云彩象什么?火烧云,云彩象什么?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觉与人的知识经验是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觉与人的知识经验是分不开的,并因此而具有间接性质。分不开的,并因此而具有间接性质。第6页/共72页二、知觉理论二、知觉理论(一)刺激物说(一)刺激物说 1.1.理论内容:理论内容:认为自然界的刺激是完整的,可以提供非常丰富的信息,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直接产生
4、与作用于感认为自然界的刺激是完整的,可以提供非常丰富的信息,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直接产生与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相对应的知觉经验,根本不需要在过去经验基础上形成假设并进行考验。官的刺激相对应的知觉经验,根本不需要在过去经验基础上形成假设并进行考验。p24p24第7页/共72页2.2.实验证据实验证据 Gibson Gibson的结构密度级差实验的结构密度级差实验 p25p25 距离就是我们直接知觉到的。距离就是我们直接知觉到的。第8页/共72页第9页/共72页第10页/共72页第11页/共72页3.3.知觉的加工方式知觉的加工方式 自下而上的加工:自下而上的加工: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信息流程是
5、从构成知觉基础的较小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信息流程是从构成知觉基础的较小的知觉单元到较大的知觉单元,或者说从较低水平的加工到较高水平的加工。的知觉单元到较大的知觉单元,或者说从较低水平的加工到较高水平的加工。P25P25 也称数据驱动加工。也称数据驱动加工。第12页/共72页(二)假设考验说(二)假设考验说 1.1.理论内容:理论内容:知觉是一种包含假设考验的构造过程。过去的知识经验主要是以假设、期望或图式的形式在知觉中起作用。人在知觉时,接收感觉信息输入,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关于当前的刺激是什么的假设,或者激活一定的知识单元而形成对某种客体的期望。再接收或搜寻信息,再考验假设,直至验证某
6、个假设,从而对感觉刺激作出正确的解释。P24第13页/共72页2.2.实验证据实验证据(1)双关图)双关图第14页/共72页第15页/共72页第16页/共72页第17页/共72页第18页/共72页第19页/共72页(2 2)音素恢复实验)音素恢复实验 Warren(1970)Warren(1970)p21 The state governors met with their respective legi latures convening in capital city.表示用一个持续表示用一个持续120120秒的纯音代替了字母秒的纯音代替了字母s s第20页/共72页扩展的实验扩展的实验实
7、验结果说明人在知觉一个句子时,可以依据上下文和对整个句子的理解,而把一个词所缺音素恢复起来。这种因素恢复现象是已贮存的知识作用的结果。(车轴)第21页/共72页其它实验证据其它实验证据Miller和Isard(1963)。句子的意义和语法规则对知觉的影响;Biederman(1972)有关自然景物空间关系的知识对知觉的引导作用;第22页/共72页3.3.知觉的加工方式知觉的加工方式 自上而下的加工:自上而下的加工: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的假设。这种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的阶
8、段或水平。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的阶段或水平。也称概念驱动加工也称概念驱动加工 第23页/共72页(三)两种加工方式(三)两种加工方式 知觉过程包含互相联系的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但在不同情况下知觉过程包含互相联系的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但在不同情况下各有侧重;各有侧重;Eysenck(1984)Eysenck(1984)认为,良好知觉条件下,知觉主要是自下而上的加工,而认为,良好知觉条件下,知觉主要是自下而上的加工,而随着条件恶化,自上而下加工逐渐增多;随着条件恶化,自上而下加工逐渐增多;这种观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刺激物论和假设检验论的分歧;这种观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刺激
9、物论和假设检验论的分歧;第24页/共72页实验证据:实验证据:Tulving,Mandler和和Baumal(1964)的字词识别实验的字词识别实验P26-27自变量?1.刺激呈现时间;2.上下文的字词数目;因变量?靶子词正确识别率;第25页/共72页实验结果1.随着刺激呈现时间增加,正确识别率逐步提高;2.在每一种呈现时间下,有上下文的正确识别率高于没上下文的,8字上下文的又高于4字上下文的;3.随着呈现时间进一步增加,有上下文的和没有上下文的靶子词的识别率差距缩小;第26页/共72页第二节第二节 整体知觉与局部知觉整体知觉与局部知觉 对于一个客体,是先知觉其各部分,进而再知觉整体,还是先知
10、觉整体,对于一个客体,是先知觉其各部分,进而再知觉整体,还是先知觉整体,再由此知觉其各部分再由此知觉其各部分?第27页/共72页一、总体优先效应一、总体优先效应1.1.格式塔学派的观点格式塔学派的观点 2.2.实验支持实验支持 NavonNavon的两个实验的两个实验 p28-30p28-30第28页/共72页实实验验材材料料NavonNavon实验之一实验之一第29页/共72页实实验验结结果果实验结论:实验结论:1.1.听到的字母与看到的整体字母一致时听到的字母与看到的整体字母一致时,听觉的分辨速度加快;听觉的分辨速度加快;2.2.当二者不同时,听觉分辨受到干扰;当二者不同时,听觉分辨受到干
11、扰;3.3.听觉分辨的速度不受小字母的影响。听觉分辨的速度不受小字母的影响。第30页/共72页实实验验材材料料NavonNavon实验之二实验之二第31页/共72页实实验验结结果果实验结论:实验结论:1.1.对于大字母的识别要快于小字母;对于大字母的识别要快于小字母;2.2.小字母的识别,在冲突条件下反应时最长。小字母的识别,在冲突条件下反应时最长。第32页/共72页以上实验的总结以上实验的总结总体特征的知觉快于局部特征的知觉,总体特征先于局部特征被知觉,总体加工是处于局部分析之前的一个必要的知觉阶段。p30第33页/共72页讨 论从局部到整体的加工=自下而上的加工?从整体到局部的加工=自上而
12、下的加工?第34页/共72页二、结构优势效应二、结构优势效应在知觉过程,位于整体结构中的对象的知觉速度高快于结构不严密的组织中知觉对象的知觉速度。在知觉过程,位于整体结构中的对象的知觉速度高快于结构不严密的组织中知觉对象的知觉速度。字词优势效应字词优势效应客体优势效应客体优势效应构型优势效应构型优势效应第35页/共72页(一)词优效应(一)词优效应 1.1.什么是词优效应?什么是词优效应?识别一个字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于识别一个单独的同一字母。识别一个字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于识别一个单独的同一字母。p44p44 第36页/共72页2.2.实验证据实验证据:ReicherReicher(19
13、691969)p44-45p44-45 结果:结果:无论事先有无先行信息,识别字词中的一个字母要优于识别单个字母或非字词中的字母。无论事先有无先行信息,识别字词中的一个字母要优于识别单个字母或非字词中的字母。-即字词优势效应即字词优势效应第37页/共72页(1)(1)推论说:推论说:(2)(2)编码说:编码说:(3)(3)整体加工与局部加工:整体加工与局部加工:借助于上下文而进行了推理借助于上下文而进行了推理语音编码不受视觉掩蔽的影响语音编码不受视觉掩蔽的影响3.3.关于关于“词优效应词优效应”的解释的解释第38页/共72页(二)客体优势效应(二)客体优势效应 1.1.内容内容 识别一个识别一
14、个“客体客体”图形中的线段要优于识别结构不严的图形中的同一线段或单独的该线段。图形中的线段要优于识别结构不严的图形中的同一线段或单独的该线段。p47p47 2.2.实验证据实验证据Weisstein&HarrisWeisstein&Harris(19741974)第39页/共72页(1)实验材料实验材料靶子线段 上下文图形部分刺激图形 掩蔽图形第40页/共72页(2)实验程序实验程序实验在暗室中进行,被试首先熟悉无上下文的靶子线段被试按键呈现一段时间(50ms)后,消失呈现100ms后,消失判断刺激图形属于哪个靶子第41页/共72页(3)(3)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在一个结构严谨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认知心理学 知觉 认知 心理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