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八章规划基础数据预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第八章规划基础数据预测.ppt(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章 规划基础数据预测第一节 预测的基本知识第二节 人口预测第三节城市化水平预测第四节消费水平预测第五节农作物单产预测 第一节 预测的基本知识一、预测的概念 预测是指预先或事先的推测和估计。预测概念五要素:人(预测者)、知识(预测依据)、手段(预测方法)、对象(事物未来)、结果(预先推知和判断)预测方法:定性预测、定量预测、综合预测 现有预测方法达100多种,常用方法有回归预测、特尔菲法、指数平滑法、经济计量模型、灰色系统模型、趋势预测法、投入产出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等。二、预测程序:1.确定预测的目的2.制定预测计划3.收集基础资料4.检验现有资料5.实施预测过程6.分析预测误差7.提交预
2、测成果 三、预测方法1.定性预测2.定量预测3.综合预测 第二节第二节 人口预测人口预测一、人口预测的概念:一、人口预测的概念:人口预测人口预测是指对规划地区人口将来发展变动的趋势性是指对规划地区人口将来发展变动的趋势性估计。估计。人口预测包括总人口预测、人口性别年龄预测、人口人口预测包括总人口预测、人口性别年龄预测、人口社会经济特性预测(学历、婚姻、行业、收入等)。社会经济特性预测(学历、婚姻、行业、收入等)。二、人口统计指标:二、人口统计指标:1.1.总人口总人口系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的有生命的个人总系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的有生命的个人总和。包括年初人口、年末人口、年中人口。和。包括年初人
3、口、年末人口、年中人口。2.2.平均人口平均人口数是指某一时期内各时点人口的平均数数是指某一时期内各时点人口的平均数 3.3.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生人数-死亡人数)与人口总数之比。死亡人数)与人口总数之比。4.4.人口增长率人口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增长数与人口总数之比。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增长数与人口总数之比。5.5.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 农业人口是指依靠从事农业生产维持生活的全部人口,包农业人口是指依靠从事农业生产维持生活的全部人口,包括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及由他们抚养的人口。括实际从事农业
4、生产的人口及由他们抚养的人口。非农业人口是指依靠农业以外的职业维持生活的全部人口。非农业人口是指依靠农业以外的职业维持生活的全部人口。6.6.市镇人口市镇人口是指按国务院批准的市和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是指按国务院批准的市和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镇为标准进行统计的人口。城市人口中不包括市辖县的府批准的镇为标准进行统计的人口。城市人口中不包括市辖县的人口。城市人口和集镇人口之和即为城镇人口。人口。城市人口和集镇人口之和即为城镇人口。7.7.劳动人口劳动人口(基本人口)是指能参加社会经济生产活动或能够(基本人口)是指能参加社会经济生产活动或能够为社会提供服务性劳动的人口。为社会提供服务性劳
5、动的人口。8.8.抚养系数抚养系数(负担系数)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非劳动年龄人口(负担系数)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非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的比例。9.机械增长 是指由人口迁移所形成的变化量,其数量与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城市建设环境条件和国家的城市发展政策密切相关。根据我国城市人口的发展规律,在经济超长发展的城市化地区,年人口机械增长率一般可达15-30。一般地区低于此值。10.流动人口 是指本市无固定户口而滞留下来的从事各种活动的人口,一般可分为长住流动人口和临时流动人口。长住流动人口是指外地和外国来本市从事较长一段时间公务、商务的人员,也包括外来的临时工、机械工、借调和支援人员等。11.临时流动人口
6、是指前来开会、参观学习、工作出差、休闲游览和路过短时间停留的人口(一般1-3天)。根据有关资料表明,如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南京等中心城市流动人口以占市区人口总数的20%-30%。上海市区、北京市区流动人口总量分别达到300和400万人。目前我国12多亿人口中有5%处于流动之中,总数达6000万人。三、人口预测的基本程序和步骤1.确定预测对象和目标(预测区域的界定、预测期限的确定、预测内容的选定)。2.考察预测对象的宏观环境及其可能影响(如新建规划项目、新建住宅小区、新建交通干线等)3.收集预测所需要的基础资料全国人口普查资料 公安部门户籍人口统计资料 不定期人口抽样调查资料 每年定期进行的
7、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 一些有关人口的典型调查资料4.对所选用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总人口增长等)5.选择适用的预测方法(采用多种预测方法并进行优劣比较)6.对一些预测变量做出合理假设(预测结果只有在预测假设的范围内才有意义)7.进行预测作业,应用专业软件进行预测(SPSS)8.分析预测结果,编写预测报告四、人口预测方法四、人口预测方法 1.1.人口自然增长法人口自然增长法 人口自然增长法的计算公式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人口自然增长法的计算公式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增长。式中,式中,p p(t)(t)规划年人口数规划年人口数 p p(t0)(t0)基期年人口数
8、基期年人口数 t-tt-t0 0预测年期预测年期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cc规划期迁入人口规划期迁入人口 dd规划期迁出人口规划期迁出人口实例我国1982年末人口数为10.15亿人,按人口自然增长率14.55,迁入人数等于迁出人数,预测2010年人口总数。若要将2010年人口控制在13亿内,28年中人口自然增长率应控制在8.89之内。式中,式中,pp规划年人口数规划年人口数 AA基本人口的规划人口数基本人口的规划人口数 BB服务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服务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CC被抚养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被抚养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2 2、劳动平衡法、劳动平衡法 此法是建立在
9、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力的基础上以基本人口、服务人口和被抚养人口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为依据来预测未来人口数。这是城市规划中较多采用的人口预测的方法,其公式为:实例某城市现有人口p2001=200万人,其中A=100万人,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计划(2010)有关指标规定,该城 市A=120万人,预测2010年人口总数。根据城市发展状况和趋势选用B=25%、C=45%将有 关数据带入公式为:注:引自国家建委(80)建发城字492号城市规划用地指标暂行规定 式中,式中,p pt t规划期人口数规划期人口数 P P0 0带眷职工人数带眷职工人数 p p1 1单身职工人数单身职工人数 kk带眷系数带眷系数3.
10、3.职工带眷系数法职工带眷系数法 此法适用于新建城市,根据新建工业项目的职工人数和带眷比情况而预测城市人口的方法(适用于新建的工矿类小城市)职工带眷有关指标可参照单身职工占职工总数40%-60%,带眷职工占职工总数的60%-40%。非生产性职工40%-20%,带眷系数3-4。实例职工总数p2010=30000人,带眷职工占60%,p0=18000;单身职工占40%,p1=12000,带眷系数k=3,将有关数据带入公式4.综合增长分析法 此法是从城市人口的增长途径入手,分为自然增长、机械增长和流动增长,分别估算这三种途径所获得的人口增量,将其加总即为规划年人口总数。式中pt规划年人口总数 p0基
11、期人口总数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机械增长率 p常住流动人口数 t规划年限5.数学模型法 人口预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借助机算机求解方法进行,常用模型有:(1)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Y=a+bx(2)多元回归模型 Y=a+b1x1+b2x2+bnxn 第三节第三节 城市化水平预测城市化水平预测一、何谓城市化一、何谓城市化 “城市化城市化”一词于一词于1867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年西班牙工程师首先使用的,城市首先使用的,城市化可分为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乡村城市化三种观点。化可分为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乡村城市化三种观点。1.1.人口城市化的观点人口城市化的观点将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将
12、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或农业人口转化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口或农业人口转化非农业人口的过程。2.2.空间城市化的观点空间城市化的观点认为城市化是指一定地域的人口规模、认为城市化是指一定地域的人口规模、产业结构、服务设施、环境条件和人们生活方式和水平由小到大、产业结构、服务设施、环境条件和人们生活方式和水平由小到大、由粗到细、由分散到集中、由单一到复合的一种转换或从组的动由粗到细、由分散到集中、由单一到复合的一种转换或从组的动态过程。态过程。3.3.乡村城镇化的观点乡村城镇化的观点强调乡村和城市的对立和差距,认为城强调乡村和城市的对立和差距,认为城市化即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的城市社
13、会的自然历史过程。市化即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城市化应包括三层意思:城市化应包括三层意思:1.1.一定地区在城市人口占总一定地区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的增加。人口的比例的增加。2.2.城市居民点数量日益增加。城市居民点数量日益增加。3.3.单个城单个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日益增大。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日益增大。二、量测城市化的指标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一般是对区域或国家而言的,至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一般是对区域或国家而言的,至今最常用的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即今最常用的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即式中,pu城市化水平 p总人口,u城镇人口 值得指出的是城市化水平
14、和城镇人口增长是两个值得指出的是城市化水平和城镇人口增长是两个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只有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只有城镇人口增长速度快于总人口或乡村人口的增长速度的前提下即存快于总人口或乡村人口的增长速度的前提下即存在乡村人口向城镇净迁移时,城市化水平才能得在乡村人口向城镇净迁移时,城市化水平才能得以提高。以提高。量测城市化速度的指标常用的有城市化水平百分量测城市化速度的指标常用的有城市化水平百分比的年变化比的年变化式中,式中,TATA城市化速度,城市化速度,nn两时刻间的年数两时刻间的年数 puput+nt+n,puput t在在t+nt+n年和年和t t年的城镇人口百分比年的
15、城镇人口百分比城市化过程曲线: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Northam)(1979)把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过程概括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并把城市化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即初期阶段、加速阶段和后期阶段。四、城市化水平预测 城市化水平预测方法有城市化水平预测方法有商品粮供应率预测法商品粮供应率预测法 国民生产总值预测法国民生产总值预测法 基建投资规模预测法基建投资规模预测法 农业人口规模转化预测法农业人口规模转化预测法 多指标综合预测法多指标综合预测法 1.商品粮供应率预测法 此法的理论依据是变农村人口为城镇人口、农业人口为非农业人口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农业生产水平和粮食商品率。研究
16、中以粮食年增率为5%、4%、3%,据以推算预测期的粮食总产量,再选取粮食商品率为20%,城镇人口平均每人消费粮食300公斤,据此可以得到预测期的非农业人口分别为4.18亿、3.3亿和2.72亿。根据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预测城市化水平。2.国民生产总值预测法 此法的理论依据是某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其相应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相关性。根据有关参数建立回归模型,借以预测城市化水平,回归模型(周一星1996)为Y=40.551lgx-74.96,式中Y城市化水平,x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人),相关系数r=0.9079,根据国际经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000美元
17、时,城市化水平平均超过40%。3.基建投资规模预测法 此法的理论依据,每位新增城镇人口平均所需基建投资为6000-7000元,若增加1.6亿人,则需要增加基建投资达9600亿-11200亿元。若按规划期为18年计,每年需基建投资533-622亿,再将其与可能增加基建投资相比,以确定新增城镇人口数并计算城市化水平。4.农业人口转化预测法 此法根据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机械迁移人口数和农业人口转移为城市人口数进行推算,其公式为:式中Yn规划年城镇人口;Y0基期年城镇常住人口;C机械迁移量;n预测年限;r人口自然增长率;A0基期年农业总人口;d劳动力系数;S规划年耕地面积;t每劳动力负担耕地面积;剩
18、余劳动力转化率;R带眷系数。5.多指标综合预测法 在应用多种方法的基础上对其预测结果加以综合处理得到高、中、低三种方案,在结合考虑其它相关因数最终预测城市化水平。6.联合国法按城乡人口增长率差推算 根据已知的两次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求取城乡人口增长率差,假设城乡人口增长率差在预测期间保持不变,则外推可得到预测期末的城镇人口比重.7.数学模型法:(1 1)趋势外推法趋势外推法按历年的城市化水平外推到按历年的城市化水平外推到未来进行测算未来进行测算 Y=-1219.59+0.6262xY=-1219.59+0.6262x(2 2)相关分析法相关分析法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测算按人均国民生产总
19、值测算 Y=-56.628+10.835Ln(x)Y=-56.628+10.835Ln(x)式中,式中,yy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xx人均人均GNPGNP(元(元/人)人)第四节 消费水平预测 人类各种不同的需求是靠不同的物质消费资料及其相应的服务来满人类各种不同的需求是靠不同的物质消费资料及其相应的服务来满足的。足的。生产和需求的实现过程,也就是人们对消费资料(包括服务)生产和需求的实现过程,也就是人们对消费资料(包括服务)的消费过程。消费水平预测包括的消费过程。消费水平预测包括食品消费水平和居住消费水平食品消费水平和居住消费水平预测。预测。根据根据19981998年的资料,我国城镇居民人
20、均可支配收入为年的资料,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425.055425.05元,元,最低为最低为2476.752476.75元,最高为元,最高为10962.1610962.16元,极差为元,极差为4.434.43倍。相应的城镇倍。相应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4331.64331.6亿元,平均消费倾向为亿元,平均消费倾向为0.80.8,即居民可支,即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有配收入中有80%80%用于消费。消费支出中由食品、衣着、家庭用品、医用于消费。消费支出中由食品、衣着、家庭用品、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化愉乐、居住、杂项用品等八项组成,其比重疗保健、交通通讯、文化愉乐、居住、杂
21、项用品等八项组成,其比重分别为分别为44.48%44.48%、11.10%11.10%、8.24%8.24%、4.74%4.74%、5.94%5.94%、11.53%11.53%、9.43%9.43%、4.55%4.55%。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为为0.440.44,为小康型。,为小康型。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FAOFAO)提出一人一昼夜享有提出一人一昼夜享有23002300大卡热量的食大卡热量的食物消费为粮食自给标准;一人一昼夜享有物消费为粮食自给标准;一人一昼夜享有90009000大卡(折算成粮食为每大卡(折算成粮食为每人每年占有粮食人每年占有粮食10001000公斤)热量的食物消
22、费为粮食根本解决标准。公斤)热量的食物消费为粮食根本解决标准。食品消费水平预测归结为人口对食品需求量的预测,有两种表示方法(1)实物型 确定每人每天为维持正常生活所需要的食品数量,如粮食、蔬菜、肉、鱼、蛋、油等。(2)热量型 确定每人每天所需热量(千卡)、蛋白质(克)和脂肪(克)在依据各种食物的营养成份(热量、蛋白质和脂肪)折算成粮食、肉类、蔬菜等数量。实例食物型 2010年我国人口食物消费水平为每人每年需口粮213公斤、水果23公斤、蔬菜120公斤、肉类25公斤、蛋类10公斤、奶类6公斤、食用植物油8公斤、水产品9公斤、食糖8公斤。食实例2热量型 FAO提出维持正常生活的最低标准为热量238
23、5千卡/人、蛋白质75克/人、脂肪65克/人。我国热量型食物标准为热量2600千卡/人、蛋白质72克/人、脂肪72克/人。江苏省热量型食物标准分别为热量(千卡/人)2329、2412、2533;蛋白质(克/人)69、73、76;脂肪(克/人)63、74、78。五、作物产量预测 作物产量预测系指对未来农作物的产量水平进作物产量预测系指对未来农作物的产量水平进行预计和推算。常用预测方法有年平均增长率法、行预计和推算。常用预测方法有年平均增长率法、趋势预测法、回归预测法。趋势预测法、回归预测法。(一)年平均增长率法(一)年平均增长率法 式中,式中,a an n预测期末作物单产水平(公斤预测期末作物单产水平(公斤/公顷);公顷);a a0 0预测基期作物单产水平(公斤预测基期作物单产水平(公斤/公顷);公顷);rr年平均增长年平均增长率;率;nn预测年期。预测年期。(二)趋势外推法(二)趋势外推法 直线型直线型Y=Y=a+bxa+bx,指数曲线型指数曲线型Y=Y=ababx x,二次抛物线型二次抛物线型Y=a+bx+cxY=a+bx+cx2 2(三)回归预测法三)回归预测法 产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数学关系式为:产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数学关系式为:Y=bY=b0 0+b+b1 1x x1 1+b+b2 2x x2 2+b+b3 3x x3 3+b bn nx xn n+u+u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