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颗粒压迹.pptx
《蛛网膜颗粒压迹.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蛛网膜颗粒压迹.ppt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何为蛛网膜颗粒压迹蛛网膜颗粒(arachnoid granulations),脑蛛网膜在硬脑膜构成的上矢状窦附近形成许多绒毛状突起,突入硬脑膜窦内,称蛛网膜颗粒。作用:是脑脊液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脑脊液通过这些颗粒渗入硬脑膜窦内,回流入静脉。蛛网膜颗粒压迹是蛛网膜颗粒在颅骨内板上引起的压迹。第1页/共14页蛛网膜颗粒第2页/共14页2.临床意义蛛网膜颗粒临床上是无症状的,有的表现为溶骨性时,则需开颅手术。数目、大小及深度,常随着年龄和性别而不同,儿童很少见,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同年的男性较女性较为多见。第3页/共14页3.X线表现变异较大,边缘锐利而不整齐的颗粒状透亮影,直径约0.5-
2、1.0cm左右,多分布于额顶骨矢状缝两旁,很少超过中线4.0cm 以外的地方,通常较对称。第4页/共14页4.CT表现半圆形、或浅弧形,少数可呈穿凿样骨质缺损改变,深度可达板障甚至达外板。边界清晰,周边可见硬化环。第5页/共14页蛛网膜颗粒压迹第6页/共14页蛛网膜颗粒压迹第7页/共14页蛛网膜颗粒压迹第8页/共14页蛛网膜颗粒压迹第9页/共14页蛛网膜颗粒压迹第10页/共14页5.MR表现(1)好发于上矢状窦近段外侧陷窝内的蛛网膜颗粒表现为顶前区、中线旁的局限性骨质缺损;(2)缺损区与脑脊液信号相同,长T1、T2信号;(3)边界清楚,边缘光滑,与蛛网膜下腔相通;(4)颅内板常见缺损口,常不穿过板障及外板,周围无软组织肿块影及占位效应;(5)增强扫描无强化。第11页/共14页蛛网膜颗粒压迹第12页/共14页第13页/共14页感谢您的观看!第14页/共14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蛛网膜 颗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