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冶金技术讲座.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铜冶金技术讲座.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冶金技术讲座.pptx(1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铜的性质第二节 铜的主要化合物及其性质第三节 炼铜原料中的主要含铜矿物 第四节 铜的提取历史 第1页/共122页第一节 铜的性质 第2页/共122页第一节 铜的性质l物理性质颜色、熔点、密度、导电、导热、加工性、合金化l化学性质干热185暗红,350黄铜色,继续加热变成黑色(CuO),1000赤红在含CO2的潮湿空气中,表面生成铜绿CuCO3Cu(OH)2,与盐酸和稀硫酸不反应,溶于氨水中。第3页/共122页第二节 铜的主要化合物及其性质 1、氧化物:氧化铜、氧化亚铜、铁酸铜、碱式碳酸铜、硅孔雀石2、硫化物:硫化铜、硫化亚铜、硫酸铜3、氯化物:氯化铜、氯化亚铜 4、氰化物:
2、Cu(CN)Cu(CN)2-Cu(CN)32-Cu(CN)43-第4页/共122页第三节 炼铜原料中的主要含铜矿物黄铜矿、斜方硫砷铜矿、砷黝铜矿、黝铜矿;辉铜矿、蓝辉铜矿、铜蓝、氯铜矿;孔雀石、硅孔雀石、黑铜矿、赤铜矿第5页/共122页第四节 铜的提取历史青铜器时代(Cu-Sn合金)硫化矿炼铜 湿法炼铜第6页/共122页青铜器时代(Cu-Sn合金)1.1炼铜必备的两个条件:高温的获得;(还原性)气氛的可控性1.2青铜器的起始年代及发源:两河流域(古巴比伦)在伊朗发现公元前80009000年小件自然铜饰物在土耳其发现公元前60007000年的含铜炉渣在公元前3500年人工炼铜逐渐增多(以色列),
3、以氧化铁作溶剂,增加炉渣的流动性,炉内温度达到11801350。1.3中国青铜器黄 帝 采 铜 首 山,禹 铸 九 鼎;公 元 前 2700年 的 青 铜 小 刀(含Sn610%);公元前2000年在商朝用木炭及孔雀石炼铜第7页/共122页硫化矿炼铜 2.1始于西方,公元前1200年在奥地利开采铜矿石;2.21415世纪在欧洲采用德国法炼铜(全烧-还原);2.316世纪,造硫熔炼(部分焙烧后熔炼成冰铜)开始然后焙烧产出白冰铜接下来继续焙烧产出粗铜.2.412世纪,插木还原法炼出火法精炼铜(氧化除硫、铁-还原脱氧)Cu99%。2.51869年,电解精炼法出现,可产出含Cu99.99%的电解铜。第
4、8页/共122页湿法炼铜 3.1湿法炼铜的起源:中国,西汉有记载,胆铜法,公元11071110年,年产约500吨。3.2浸出-铁置换法3.3浸出-除铁-电积法3.4浸出-萃取-电积法第9页/共122页第二章 湿法炼铜简介 第一节 湿法炼铜的进展第二节 主要工艺流程简介第三节 湿法炼铜厂概况第四节 铜萃取剂的发展简介第10页/共122页第一节 湿法炼铜的进展1 1、近十年来产量变化2、萃取-电积厂家近三十年来的变化第11页/共122页1 1、近十年来产量变化项目单位19931995199719992001矿产铜量万吨937.41027.81107.21154.71194.6SX-EW产量万吨83
5、.8111.4178.5199266SX-EW的比例%8.9410.8416.1217.2322.27第12页/共122页2、萃取-电积厂家近三十年来的变化年份厂家数(不含中国)5万 t/a以 上 厂家数10万t/a以上厂家数总产量(万吨)19712001.51981910251991265075200153167266第13页/共122页第二节 主要湿法炼铜工艺流程1、堆浸-萃取-电积2、废石堆浸出-萃取-电积3、搅拌槽浸-萃取-电积4、槽(池)浸出-萃取-电积5、热压浸出-萃取-电积6、就地浸出-萃取-电积7、原位浸出-萃取-电积第14页/共122页堆浸-萃取-电积工艺结构及其配置第15页
6、/共122页第三节 湿法炼铜厂概貌第16页/共122页第三节 湿法炼铜厂概貌第17页/共122页第三节 湿法炼铜厂概貌第18页/共122页第三节 湿法炼铜厂掠影第19页/共122页第三节 湿法炼铜厂掠影第20页/共122页第三节 湿法炼铜厂掠影第21页/共122页第三节 湿法炼铜厂掠影第22页/共122页第三节 湿法炼铜厂掠影第23页/共122页第三节 湿法炼铜厂掠影第24页/共122页第三节 湿法炼铜厂掠影第25页/共122页第三节 湿法炼铜厂掠影第26页/共122页第三节 铜萃取剂的发展简介 1、高效铜萃取剂的合成2、萃取剂的萃取和反萃特性的变化3、实用萃取剂的研制第27页/共122页1、
7、高效铜萃取剂的合成1.1、初期肟类铜萃取剂:1963年,LIX 63萃取剂出现(通用矿业,烷基羟肟),要求:pH3,1.2、早期酮肟萃取剂:1964年,LIX 64萃取剂出现(通用矿业,2-羟基-5-12烷基-二苯甲酮肟,Cu/Fe100),要求:pH1.52.0,速度慢,需配入LIX 63使用;1969年推出LIX 64N(羟基二苯酮肟),Cu/Fe和萃取速度均优于LIX 64。1.3、中期苯乙酮肟类萃取剂:SME529(2-羟基-5-壬基-苯乙酮肟,即LIX 84)。1.4、后期的ACORGA P50(2-羟基-5-壬基苯甲醛肟)。第28页/共122页2、萃取剂的萃取和反萃特性的变化第29
8、页/共122页2、萃取剂的萃取和反萃特性的变化第30页/共122页2、萃取剂的萃取和反萃特性的变化第31页/共122页2、萃取剂的萃取和反萃特性的变化第32页/共122页3、实用萃取剂的研制2.1、LIX 系列萃取剂的研制(混配)2.2 ACORGA系列萃取剂的研制(改质)第33页/共122页第三章 肟类萃取剂的萃铜机理第一节萃取剂的分子结构第二节常用铜萃取剂的主要成分第三节常用铜萃取剂的主要性能参数第四节铜的萃取和反萃的化学反应第五节 铜萃取剂的萃铜特性第34页/共122页第一节 萃取剂的分子结构(一)图1 较早的二苯酮肟萃取剂图2 2-羟基-5-壬基苯乙酮肟第35页/共122页第一节 萃取
9、剂的分子结构(二)图3 2-羟基-5-壬基苯甲醛肟萃取剂OHC9H19 HH OH O R N C 图4 2-羟基-5-壬基苯甲醛肟与改质剂的作用H第36页/共122页第一节 萃取剂的分子结构(三)C9H19 H H OC9H19 O N C HH C N O O H HC9H19 图5 醛肟依靠氢键缔合的机理第37页/共122页第一节 醛肟萃取剂与铜络合的分子结构(四)第38页/共122页第一节 混配萃取剂与铜络合的分子结构(五)C9H19 CH3 H OC9H19 O N C Cu C N O O H HC9H19 图6 醛肟与酮肟络合萃取铜的机理第39页/共122页第二节 常用铜萃取剂的
10、主要成分萃取剂主要成分或结构LIX984N2-羟基-5-十二烷基二苯乙酮肟和5-壬基水杨醛肟1:1混合LIX973N2-羟基-5-十二烷基二苯乙酮肟和5-壬基水杨醛肟3:7混合LIX54-100-双酮与高闪点煤油的混合物(回收氨性浸出液中的铜)M5640P50+2,2,4-三甲基-1,3-戊二醇二异丁酯第40页/共122页第三节 常用铜萃取剂的主要性能参数ReagentMax Load(Cu g/l)Ext.Pt.(Cu g/l)Ext.Pt.(Fe ppm)Strip Pt.(Cu g/l)Net Trans.(Cu g/l)Cu/Fe(Ext.)Cu/Fe(Net)LIX 84-I4.76
11、3.742.920.313.4312811175LIX 973N5.425.162.172.182.9823781373LIX 984N5.224.931.891.683.2526081720LIX 622N5.565.241.412.183.0637162170LIX 664N5.575.200.802.133.0765003838M 56405.605.190.852.143.0561063588M 57745.585.180.872.023.1659543632第41页/共122页第四节 铜的萃取和反萃的化学反应1、羟肟类萃取剂萃取和反萃铜的化学反应2、H+和萃取剂活度对萃取铜的影响第一
12、步解离:H2SO4H+HSO4-(2)第二步解离:HSO4-H+SO42-(3)总反应:H2SO42H+SO42-(4)萃 取反萃(2R-H)org+(Cu2+SO42-)aq(R2Cu)org+(2H+SO42-)aq (1)第42页/共122页第五节 铜萃取剂的萃铜特性1、LIX984萃取铜的平衡等温线2、LIX984反萃铜的平衡等温线3、LIX萃取剂的负载及反萃特性第43页/共122页1、LIX984萃取铜的平衡等温线第44页/共122页2、LIX984反萃铜的平衡等温线第45页/共122页3、LIX萃取剂的负载及反萃特性第46页/共122页第四章 湿法炼铜原理与实践第一节浸出第二节萃取
13、-反萃第三节电积第47页/共122页第一节 浸出1、浸出的任务:为萃取提供合格的料液(萃取-电积工艺稳定的要求)(pH值、Cu、固体颗粒含量)2、影响料液质量的因素及其相应措施(1)Cu的稳定:矿石品位、喷淋制度(喷淋液量、操作制度、中间池及布液方式)(2)pH值的保持:控制范围、酸的积累问题(两个来源)(3)固体颗粒的危害及消除办法3、辉铜矿及铜蓝浸出的化学反应第48页/共122页3、辉铜矿及铜蓝浸出的化学反应(一、浸出难易程度的变化)第49页/共122页3、辉铜矿及铜蓝浸出的化学反应(二、浸出速率常数的变化)1-(1-)1/3=kt,(5-1)第50页/共122页3、辉铜矿及铜蓝浸出的化学
14、反应(三、浸出过程中含铜矿物的变化)第51页/共122页3、辉铜矿及铜蓝浸出的化学反应(四、浸出的化学反应式变化)Cu2S=Cu1.96S0.04Cu2+0.08e E=0.456+0.0295lgCu2+(5-2)Cu1.96S=Cu1.75S0.21Cu2+0.42e E=0.487+0.0295lgCu2+(5-3)Cu1.75S=CuS0.75Cu2+1.5e E=0.541+0.0295lgCu2+(5-4)CuS=S0Cu2+2e E=0.590+0.0295lgCu2+(5-5)铜的浸出是氧化反应,最终的电子受体是O原子,是耗酸反应。第52页/共122页1、堆浸厂概貌第53页/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冶金 技术讲座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