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人教.pptx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人教.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人教.pptx(8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说在前面的话从樊纲的一篇文章谈经济学的学习着眼于新的基础樊纲前几天见到两位大学同学,才得知蒋光远先生已经于不久前去世了。他是我在河北大学上学时的经济系系主任,直接教授我们七七级政治经济学专业的课。记得当年他给我们讲课时,总是一杯极浓的茶,一支接一支地吸烟。我想他的早逝一定与这些嗜好不无关系。从个人的角度悼念、回忆他,我首先想到我们自己曾经受益于他。我与蒋先生并无私交可言,但他所给予我的一切却至今受用,这便是他给我们开的那门课,现代西方经济学。第1页/共89页 说在前面的话从樊纲的一篇文章谈经济学的学习(续)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各大学经济系已经开始设了“西方经济学”的课,但多数只是讲
2、“流派”。而蒋光远先生没有照那一般的作法去做,而是找来一本英文的“经济学基本概念”作课本,由微观经济到宏观经济学,从头到尾给我们讲了一整学年的“西方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一个概念一个概念地讲解,一个公式一个公式地推导,一个图形一个图形地分析。毫不夸张地说,我的“西方经济学”的“底子”主要就是在这一年的课上课下打下的,至今遇到许多经济学理论问题,想到的还会是当年河北大学黑板上、作业本上的那些公式和图形。第2页/共89页 说在前面的话从樊纲的一篇文章谈经济学的学习(续)基础知识在一门学科的掌握与发展中及其重要。发展到今天的经济学,已经是一整套相当复杂、相当深入、涵盖面相当广泛的知识体系了。而一门知识
3、越是发展、越是繁杂,在学习它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打好基础知识“功底”就显得越是重要,就像盖房子,地基不深,楼层也高不上去。所有的高楼大厦,都要用砖、用瓦或是用钢筋水泥,即使材料有些差异,也都有一个“承重”的问题,都需要把基础打牢。第3页/共89页 说在前面的话从樊纲的一篇文章谈经济学的学习(续)就个人来说,在年轻的时候、学生时代少上课、少读书、少做作业,有更多的时间去搞实践、搞调查、写文章,当时可能会显得颇有成果,但耽误的可能是一辈子更大的成就。就整个民族来说,如果用一种忽视基础课的思路来指导大学生、研究生的教学,其结果可能是耽误一、两代人。美国的经济学界在世界上无论从人数还是成果质量可能
4、来说目前被公认为处在领先地位,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对基础课教学的重视。第4页/共89页 说在前面的话从樊纲的一篇文章谈经济学的学习(续)经济学理论所分析的是整个经济系统内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是经济各领域内具体操作技巧的理论基础,所以不仅以经济学研究为职业前景的人应该学好,其他有关领域内以实践性较强的工作为职业前景的学生也应首先学好,缺了这一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就会缺乏坚实的基础,实践性知识和操作技巧也难以融会贯通。萨缪尔逊的经济学,其实是美国大学公共课的教科书不是经济系、管理学院学生的公共课教科书,而是整个大学文理工科全体学生的公共课教科书。他们要求每一名大学生具有一些经济学基础知识。第5页/共8
5、9页 说在前面的话从樊纲的一篇文章谈经济学的学习(续)就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关系来说,许多人一生可能只有在学校的几年有机会读一些基础理论知识(许多理论是需要甚至只能在课堂上由老师传授的,或者说,“自学的成本”会大得多)。而实践性知识今后还会有很长的时间在实践中逐步学。有了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训练,再学实践性知识也容易很多。失去了学习理论、打基础的机会,今后可能很难再提得很高。早早地让大家去学实践性知识,是一种对下代不负责任的“短期行为”。第6页/共89页 说在前面的话从樊纲的一篇文章谈经济学的学习(续)基础知识重要,但有时并不“显眼”。这也像蒋光远老师的为人一样,自己并不“显眼”,但为人师表
6、、传授知识,使他人受益无穷。第7页/共89页 樊纲其人 樊纲,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现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1985至1987年赴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及哈佛大学访问研究;1991年获孙冶方经济学优秀论文奖。1992年至1993年任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92年被破格晋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3年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之一。第8页/共89页 樊纲其人除受政府委托进行研究并就各种经济政策问题向政府各部门、各地方政府提供咨询、
7、建议并在国内担任多种社会职务之外,近年来被世界银行、OECD等国际组织聘为经济顾问,应邀到许多国家讲学访问、参加学术会议与合作研究,在国际经济学刊物上发表英文论文多篇。有关中国经济问题的论点经常被国内报刊杂志电视传媒以及CNN,New York Time,Financial Times,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te,Wall Street Journal,BBC等重要国际报刊、电台、电视台所引用。第9页/共89页说在前面的话学习本课程的要求静下心,埋下头,多动手,多思考课堂纪律要求关手机,无闲谈,无睡觉,多发言成绩计算平时表现(包括上课与作业)30%+期末考试70%
8、联系本人第10页/共89页教学方式教学方式Discussing Learning by yourselvesTeachingExercises第11页/共89页主要参考书目:*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9;梁小民编著,微观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4月;厉以宁,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复旦、北大、对外经贸大学教材。(复旦宋承先、尹伯成,北大朱善利等主编的教材)*Paul Samuelson(萨缪尔森)and William Nordhaus(诺德豪斯):Economics(经济学),第16版。N.Gregory Mankiw(曼昆):The
9、Principles of Economics(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中文版),1999年第1版。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第12页/共89页第1章导言:稀缺性与经济学第1节 什么是经济学:第2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第3节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4节 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第13页/共89页第1节 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中的稀缺性稀缺性与选择资源配置生产可能性边界与技术经济学定义:传统定义与现代定义资源配置与经济制度第14页/共89页1.资源与资源稀缺性稀缺性(scarcity),是指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欲望(want)无限,资源
10、有限。欲望是指人们对产品与劳务的无限要求和希望。第15页/共89页资源(resources)在经济学上一般是指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labour)是指能够并且愿意参与生产过程的人;自然资源是指处于自然(nature)状态下的生产性资源,如土地、矿藏等;资本资源是指在长期内能够产生收入流的资本存量,简称资本(capital)。稀缺性表明了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克服稀缺性的活动为经济活动。即如何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无限的欲望。第16页/共89页l广义资源与狭义资源:l 传统要素:劳动、土地(自然资源)、资本(非人力资本)l 现代要素:人力资本、技术、制度、信息、社会资本
11、、诚实等 l资源(物品)分类:l自由取用物品(free goods):无限性,无代价获取,如空气。l经济资源或物品(economic goods):有限性,有代价获取第17页/共89页l经济资源或物品的稀缺性:l 一方面,经济资源或物品和生产物品的资源是有限的,l 另一方面,人们的欲望和需要却又是无止境的,因此产生了稀缺性,稀缺性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l经济学正是产生于稀缺性。没有稀缺性,也就没有经济学。第18页/共89页2.稀缺性与选择l稀缺性要求有效配置资源,即如何将资源配置到最佳用途,为此,人们必须作出选择第19页/共89页l(1)选择(choice):就是如何利用稀缺资源去生产各种经济物
12、品,以便更好的满足人类的需求。选择,就是要决定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无限的欲望中哪些欲望。l稀缺性存在不得不选择(选择的必然性);稀缺性存在不得不选择(选择的必然性);l资源具有多种用途可供选择(选择的可资源具有多种用途可供选择(选择的可能性)能性)第20页/共89页*选择产生人类社会三个基本经济问题选择包括:()生产什么物品与生产多少(what)()用什么方法生产如何生产;(how)()产品如何分配为谁生产(for whom)。这三个问题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第21页/共89页原因:经济学是建立在以下两个基本事实基础上的,一是社会在一定时期里,经济资源总是有限的、稀
13、缺的;二是人们的需求或欲望总是无限的。这样就产生了如下的命题:如何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社会的各种商品生产中去,使生产出来的商品能够更大地满足人们的需要。这是经济社会面临的基本问题,它包含以下几层内容第22页/共89页(1)由于资源稀缺,当一定量资源用于生产某种物品时,就必须放弃另一种物品的生产。同时,某些物品多生产就必须以某些物品少生产为代价。就是说,任何社会都必须首先确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的问题;(2)由于资源稀缺,而人们的需要欲望又无限,这样就必须选择那些既定产量下生产成本最低的要素组合方式。这就是怎样生产的问题;(3)由于资源稀缺,产量也就是有限的,人们的需要无限,这就产生了产品如何分配的
14、问题,既为谁生产的问题第23页/共89页选择的原则和标准l选择的原则是:使目标最优化。l标准:是否最优化,一种判断标准就是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的大小。第24页/共89页(2)机会成本的基本含义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在可选择范围内,是作出一项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举例。第25页/共89页注意:a,机会成本是以稀缺性的存在为前提的。b,资源要有多种用途,如果只有一种用途就没有机会成本存在。c,机会成本不是实际成本,它只是观念上的损失。d,机会成本是作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选择中最好的那种。懂得机会成本的存在,有助于社会和个
15、人作出正确的决策。并且也让我们认识到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没有免费的午餐”是一句至理名言。第26页/共89页竞争与合作稀缺性不仅引起了选择,而且还引起了生活中两种重要的现象:竞争与合作。竞争(competition),就是争夺对稀缺资源的控制。竞争的基础是对自己东西的占有权和处置权;竞争的基本规则是对私有产权与交易自由的保护第27页/共89页合作(cooperation),就是与其他人共同利用稀缺资源,共同工作,以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竞争不是解决稀缺性的唯一方式,有时合作比竞争更有效率。竞争与合作都产生于稀缺性,是解决资源稀缺性的不同方式。竞争本身离不开合作,合作并不能消除或代替竞争。
16、竞争与合作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形式。第28页/共89页3.生产可能性边界:l(1)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PPF):也称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给定资源条件下的最大产出界线,或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与不能生产的产品和劳务之界限。举例,A3FEDCB1512960大炮黄油1234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5GH第29页/共89页举例:大炮与黄油的生产 组合 黄油 大炮 方式 (万吨)(万门)A 0 15 B 1 14 C 2 12 D 3 9 E 4 5 F 5 00369121512345ABCDEF第30页/共89页生产可能边界的假设条件我们
17、假设A A、资源量已定,而且在讨论期不变;B B、生产技术已定,而且在讨论期不变;C C、只生产两种产品,比如,黄油与大炮的生产,这是一个简化的经济模型,略去了现实经济的许多细节,用它来说明PPF。第31页/共89页(2)关于大炮与黄油的例子可引出以下四个问题:为什么所能生产的大炮与黄油是有限的?生产的大炮与黄油该怎么组合?有时生产的大炮与黄油 只能在G点上?如何使生产的大炮与黄 油达到H点上?0369121512345ABCDEFGH第32页/共89页A、为什么所能生产的大炮与黄油 是有限的?-资源稀缺。资源稀缺。稀缺性是个绝对也是个相对的概念。稀缺性是个绝对也是个相对的概念。绝对是指在任何
18、社会和时绝对是指在任何社会和时代资源都存在稀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代资源都存在稀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相对是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的,清心寡欲就没有稀缺。相对是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的,清心寡欲就没有稀缺。第33页/共89页B、生产的大炮与黄油该怎么组合?-选择,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合理配置。包括以下三个问题:包括以下三个问题:生产什么?(产品)生产什么?(产品)如何生产?(生产要素组合)如何生产?(生产要素组合)为谁生产?(分配)为谁生产?(分配)第34页/共89页C、有时生产的大炮与黄油 只能在G点上?-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充分利用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充分利用。03691215123
19、45ABCDEFG第35页/共89页D、如何使生产的大炮与黄油 达到H点上?-经济制度的变革经济制度的变革-技术进步技术进步-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劳动劳动0369121512345ABCDEFH第36页/共89页l生产可能性边界包含的经济学概念:稀缺性、选择、机会成本、经济增长、效率等重要的经济学概念l经济增长: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扩大。表示为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长A3FEDCB1512960大炮黄油1234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5GH第37页/共89页小结:什么是经济学?什么是经济学?为什么生产的大炮与黄油是有限的?资源稀缺资源稀缺生产的大炮与黄油该怎么组合?资源配置资源配置有时生产的大炮
20、与黄油只能在G点上?资源利用资源利用如何使生产的大炮与黄油达到H点上?经济制度经济制度“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萨缪尔森经济学)“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经济学(Economics)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第38页/共89页4.经济学定义古典经济学定义:研究在资源稀缺条件下如何通过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来缓解稀缺性,从而实现国民财富的增长。新古典经济学定义新古典经济学定义:研究稀缺资源在多种用途之间进行最优配置的科学第39页/共89页新兴古典经济学定义:研究人类经济活动
21、中两难冲突的学问。经济活动中的两难矛盾有两类:新古典的两难矛盾,即资源稀缺程度给定条件下,各种产品之间的生产或消费的两难冲突;古典的两难冲突,即资源稀缺程度不固定,通过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生产力从而缓解资源稀缺程度,但会增加交易费用。前者是资源配置问题,后者是经济组织问题第40页/共89页经济学的现代定义: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关于人类行为最大化目标的扩展效用最大化制度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组织-行为-绩效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的产生与发展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博弈关系第41页/共89页5.经济制度与资源配置l(1)经济机制:经济(economy)在经济学中,是指在相互竞争的用途之间配置稀缺资源的一种机制。l机制(
22、mechanism)是从“机器”和“制动”这两个术语中各取一字构成。原意是指机器构造及其制动原理和运行规则。我们借用其说明社会本身的运行、调节的方式和规律。经济机制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们已经说过的三个基本问题(what、who、how)。经济正是解决这三个问题,做出选择的机制。这种机制也就是社会经济运行的方式与规律的本身。第42页/共89页(2)经济的构成:经济主体和市场l经济包括经济主体和市场两部分。l经济主体(economic agents)既经济的决策者(decision makers)或经济活动者(economic actors)。l社会经济 中一般存在三种类型的经济主体:l居民户(ho
23、useholds):作为一个决策单位生活在一起的一些人的集团;l厂商(firms):利用资源生产产品与劳务的组织;l政府(goverments):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进行收入与财产再分配的组织;第43页/共89页l市场(markets)则是经济主体之间的联系。市场可以是有形的,好可以是无形的。它的更一般的定义是:市场是任何一种方便于买卖的安排。经济中市场分为产品(goods)市场和要素(factors)市场。产品市场是产品与劳务买卖的市场;要素市场是生产要素买卖的市场。第44页/共89页(3)经济构成之间的关系:经济制度l经济主体与市场如何建立起联系,不同经济社会有不同的协调机制,从而形成不同的经
24、济制度。l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方式或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方法则不同。l三种基本经济制度:第45页/共89页市场经济制度(market economy):l市场通过价格调节来协调单个经济主体的决策。既由市场协调个人选择的经济机制。其基本特点是:以私有财产为基础,以经济自由为原则,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价格来解决三个基本经济(what、how、who)问题(配置问题)。其优点是资源配置效率高,其缺点是不能很好地解决资源利用问题和缺少公平。第46页/共89页计划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planing economy):通过中央机构和行政命令来使居民户和厂商作出的决策相一致。既由等级制度的行
25、政命令来解决经济协调的经济机制。其特征:生产性资源如资本、土地等基本上归国家和政府所有,三个基本经济问题由国家或政府指令性计划来决定,即资源配置和利用靠计划来实现。价格对资源配置基本不发挥作用。其既解决不好资源配置问题也解决不好资源利用问题。第47页/共89页混合经济制度混合经济制度(mixed economy):是既依靠市场机制又利用指令机制的经济协调机制。由市场来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由政府来解决资源利用问题,从而使效率和公平得到很好的兼顾。实践中,绝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是:有国家宏观调控或干预的市场经济制度(混合的经济制度)第48页/共89页(4 4)经济学大厦结构)经济学大厦结构 理论经济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人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