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考的语文大家起先复习了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举荐关于2022年中考语文的模拟测试题和答案,欢迎大家参阅! 2022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一、基础•运用(共23分)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每小题2分) 1.“说好一般话,圆梦你我他”是第17届全国“推广一般话宣扬周”的主题。目前,推广一般话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常见字的字音误读,请找出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 A.那块白玉雕琢细致,晶莹剔(t)透,好像是女娲补天用的神石。 B.她已经有点后悔了,
2、不过因为性情太倔(jué)强,就是不愿认错。 C.以零容忍看法惩(chng)治腐败,充分表明白中心反腐的坚决决心。 D.“校内阅读节”提倡师生共读好书,营造了深厚的书香氛(fn)围。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严峻 震慑 奔驰 不屑置辩 B.荒费 戳穿 蔑视 众志成诚 C.秘诀 蒙蔽 侧隐 拔山涉水 D.指责 干躁 严厉 完壁归赵 3.下面这段文字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北京地铁的建设速度和发展成就令人瞩目,仅2022年一年就新建了四段轨道交通线,新增通车里程总计62公里。地铁沿线的社区居民和商家成为首当其冲的受益者,体验到出行的便捷。北京地铁的建设以低
3、耗环保为原则,一些线路因地制宜设置节能坡,使列车进出站时自然减速、加速,从而达到低碳减排的目的。地铁站点的装饰设计也别具匠心,各有特色,充分体现出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 A.令人瞩目 B.首当其冲 C.因地制宜 D.别具匠心 4.2022年12月13日,是我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牢记日本侵华斗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激励同学们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学校举办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主题活动,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下列发言中,语言不得体的一句是 A.学生甲:遗忘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莫非不该牢记历史吗? B.学生乙:我特别赞同设立国家公祭日,种瓜得瓜,种豆得
4、豆,我们不能不遗忘历史。 C.学生丙:要避开历史悲剧重演,我们还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接着增加国家实力。 D.学生丁:我们应当珍惜和平,走和平发展道路,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丝毫不能懈怠! 5.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依次最恰当的一项是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总建筑面积为270万平方米,比故宫大3倍, 。闻名的祈年殿在最北方,是天坛内最雄伟的建筑。天坛的建筑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还奇妙地运用了力学、声学、几何学原理,充分显示出中国古代建筑工艺的发达水平, 。 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处坛庙建筑群 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
5、的地方 是世界建筑艺术的宝贵遗产 A. B. C. D. 6.语文课上,老师要求围绕“诗歌中的修辞运用”这一主题进行探讨。下面是某小组同学的探讨记录,其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组员甲:律诗讲究对仗,你看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对仗多工整!一下就把塞外那种开阔、雄浑、壮丽的景象都写出来了。 B.组员乙:绝妙的对仗不光律诗里有,宋词里也不少呢。比如晏殊浣溪沙里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对得多奇妙啊! C.组员丙:苏轼也是填词高手!他擅长用反问来加强语气,仅水调歌头这首词就有“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何事长向别时圆”三个反问句。 D.组员丁:诗如其人,在过零丁
6、洋里,文天祥用“人生自古谁无死”这个反问句,引出“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决心,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真让人钦佩! (二)填空(共11分) 7.古诗默写(共6分) (1)蒹葭凄凄, 。(蒹葭) (2)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 ,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自然景物改变示意社会发展规律的诗句是:“ , 。” 8.名著阅读(5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 的开篇词,该书作者是
7、元末明初的罗贯中。书中对很多场战役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其中以少胜多,奠定了魏蜀吴三分鼎立格局的闻名战役是 。围围着这场战役,有不少故事为人们所熟知,比如周瑜与他手下的老将上演了一出苦肉计,由此演化出一个歇后语:“周瑜打 —— 。”此外,还有群英会蒋干中计、庞统献连环计、 等多个精彩情节。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段,完成第9-12题。 【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
8、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节选自列子•汤问) 【乙】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改
9、动) ———————————— 【注】进:学习新曲。益:增加,此处与“进”同义。数:规律,这里指演奏的技巧。穆然:沉静深思的样子。望羊:即“望洋”,向远处看的样子,这里指目光高远。王(wàng)四国:统御四方天下。 9.说明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志在登高山 志: (2)卒逢暴雨 卒: (3)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 于: 1
10、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译文: (2)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译文: 11.依据【甲】【乙】两个文段的文意填空。(第空用自己的话回答,第空用原文回答)(3分) 琴在古人的生活中,不是一种简洁的乐器。善鼓琴者往往在琴音中寄予 ,善听者则闻弦音而知雅意,借琴识人,是谓“知音”。我们从【乙】文中看到,孔子学琴经验了“得其数”、“得其志”、“ ”三个阶段,最终达到鼓琴的最高境界;从【甲】文“ ”这句话能够看出,钟子期不愧为俞伯牙的知音。 12.俞伯牙、钟子期的知音故事广为流传,经常被诗人引用,成为诗歌中常见的典故。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个典故的一项是 (只填字母)(
11、2分) A.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B.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C.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深相知。 D.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三、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阅读协管何大拿,完成第13-15题。(共15分) 协管何大拿 贺敬涛 何大拿五短身材,胖,颈项几乎与脑袋粗细,四颗门牙特大,嗓门也高,面凶。 何大拿原在一家机械工厂做大修钳工,人很牛,遇事连厂长也让着他。 大拿牛,是因为他有绝活。 车间里的机床,大大小小几十台,何大拿像了解自己孩子那样熟识。坐在车间一角,大拿端着茶缸子正喝水,忽地站起来,一把推开小徒弟:“三心二意干啥呢?传动齿轮松了都不知道?”关了车床
12、,打开盖子,果真。 人家修机器,都要打开检查推断,可大拿却不,他只消用耳朵听,小毛病一听就知,中医上叫“闻”。更绝的是“悬丝诊脉”,大拿取一把螺丝刀,刀头放车床上,刀把儿放耳朵旁,机器最低速运转,这时厂长、调度都站在一边,大拿眼睛微闭,只有四颗大牙露在外边,像一个海狸先生。 只一刻,大拿站起来拍拍手,大声说:“变速箱顶丝松动,造成齿轮窜动。”打开,一点不差。 风光的日子说话间就到头了,车间数控化改造,大床子清一色的计算机限制,几个文文弱弱的眼镜后生成了专家。何大拿很落寞、很抑郁。恰好到了退休年龄,大拿于是光荣退休。 闲下来,大拿很不适应,老发脾气。儿子去找镇综治办的挚友,正好小镇上要招个协管员
13、,大拿一听,立即乐了。 其次天,大拿上岗了,戴个红袖标,拿个小红旗,很神气。 大拿的管理地界是小镇丁字路口,临着路口的是菜市场,小商小贩占道经营很严峻。小商小贩大都是龇牙人,看到何大拿,不怀好意地笑:“瞧,一个胡汉三呀,呵呵。” ?大拿装没听见,腆着肚子:“那个谁,说你呢,占道了!往后退!”占道的是个老大娘,车子往后退了退。 ?可几个年轻后生笑嘻嘻地不买账,一个后生声音挺高:“街道宽得很哩!快赶上长安街了,退什么退?”说完,还拿把光明亮的西瓜刀在眼前比比画画。 ?何大拿不模糊:“小伙子,这西瓜刀利吗?”“利呀!杀人都唰唰的。”大拿哗地把上衣一扯,瞪着眼睛:“我不信!你用大爷的颈项试试!”龇牙后
14、生知道今日碰上真正的龇牙人了,嘟囔着退回去了。 ?夏天一个周六的中午,人都昏昏欲睡的,一个小男孩手里拿根冰棍一边吃一边过公路,一辆轿车飞奔而来,何大拿大叫一声冲了过去,一把推开男孩……男孩得救了,可何大拿的肋骨却断了两根。男孩是那个龇牙后生的独苗。 ?那辆肇事车一溜烟地跑了,案子陷入了逆境。 ?躺在医院的何大拿对派出所的同志说:“那是辆奥迪2.4,我值班的时候听过它路过小镇的声音几次,应当是本县的车,三年车龄。” ?小县城就七辆奥迪2.4,派出所的同志很快就找齐了。 ?大拿被担架抬着来到派出所,帮助抬担架的是龇牙后生和小商贩,脸上都透着关切。民警说:
15、“大爷,你咋识别肇事车辆呢?”大拿静静地说:“让他们发动车!”大拿停了一下,又说:“不用单车发动,麻烦!一起吧!” ?七辆车轰轰隆隆响起,大拿微微闭上眼睛,只有四颗大龅牙露在外面,像个可笑的海狸先生。 ?只10秒钟,大拿睁开眼:“停吧,第五辆!发动机传送皮带刚换过,有点紧。” 21司机当即就招认了:“凭听机器声音就能知道什么车,车里有什么毛病,大爷神人呀,服了!” 22大拿再上岗时,是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当戴着红袖标、拿个小红旗、龇着牙的何大拿刚一出现,小商小贩就齐齐站立,一起鼓掌致敬。 23大拿很受用,背着手,脸仰得很高,龅牙显得更大了。 24一位大姐正在龇牙后生摊上买香蕉:“哎,那大龅牙老头
16、,就是报纸上说的那个舍身救小孩的奇妙老人吗?看着咋那样凶相哩!” 25龇牙后生当时就不干了:“说什么呢?你满世界找找,还有这么慈爱的老头没!我的香蕉你放下,给再高价也不卖给你了,感情!” 13.随着情节的发展,小商贩们对何大拿的情感、看法渐渐发生了改变。请依据第-25段的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4分) 与何大拿相关的事务 小商贩的行为表现 小商贩对何大拿的看法 不买账,比画西瓜刀 抵触,不服管 救小孩后,分辨肇事车辆 帮助抬担架 身体复原,回到协管员岗位 钦佩 买香蕉的大姐说他“凶相” 当即反对,中止生意 14. 请结合全文,说说第-段为什么要写何大拿的“绝活”。(4分) 答: 15.结合全文内
17、容,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把“何大拿”这一人物形象写得生动而令人难忘的。(不超过150字)(7分) 答: (二)阅读老北京胡同的名称,完成第16-18题。(共11分) 老北京胡同的名称 北京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850多年建都史。北京的胡同是北京一般老百姓生活的场所、城市交通的脉络,也是京城文化发展演化的舞台。胡同的名称纪录着北京的城市历史、市民的社会生活,其由来大致可分以下几类: 以地标性建筑命名。老北京过去“庙宇甲天下”,从辽金以前,到元、明、清三代,留下的古庙名刹不计其数。各种各样的寺、庙、观、宫、殿、庵、阁等,成为所在胡同街巷的地标性建筑,因而大多都成了地名,观音寺
18、胡同、白云观街、城隍庙街、玉皇阁夹道……一提名称即可知道从前的庙宇。此外,像桥梁、仓库、碑、楼、塔、门、牌楼等也有不少成了胡同名称。 以官衙官爵命名。以官署衙门和官爵来命名胡同,是古都北京作为政治文化中心最为典型的特征之一。比如大兴胡同缘于明代时设有大兴署;察院胡同曾是明代都察院的所在地。与“官衙”胡同相比,“官爵”胡同的数量要相对少一些,但同样历史悠久。像广宁伯街、武定侯胡同等,都是从明代起先定名并流传至今的闻名街巷。 。将人名作为胡同名儿,大多缘于其人物名声赫赫。比如刘兰塑胡同是为纪念元代雕塑家刘兰而得名,三不老胡同(原名“三保老爹胡同”)则因明
19、朝三保太监郑和而得名。与“人名”胡同相比,“姓氏”胡同要多得多,像蒋家胡同、方家胡同、赵家楼胡同、毛家湾胡同、祖家街等等,都是相应姓氏的显赫人家在那里居住过。 。明代被认为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厂” 兴“市”旺,这些市场、工厂、作坊最早也都建在胡同中,所以老北京许多叫厂、坊、作、市的胡同街巷名称,大多都可以追溯到明代。打磨厂街、盔甲厂胡同、油漆作胡同、糖坊胡同、烧酒胡同、米市胡同、灯市口……透过这些胡同名称,仿佛依稀还能看到它们当年的喧闹与喧器。 以柴米油盐酱醋茶和花草树木命名。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的七件事”,以及花草树木都与百姓生活休戚相关,
20、胡同名儿中自然会有所反映。柴棒胡同、细米胡同、油坊胡同、盐店大院、酱坊胡同、醋章胡同、茶叶胡同、棠花胡同、草园胡同……既温馨亲切又不乏浓郁的生活气息。这其中,以树木命名的胡同最多,因为北京人自古就有植树的传统,几乎每条胡同、每个院落都植有树木。双槐树胡同、四根柏胡同、枣林斜街、五棵松路……北京的树与胡同相依相伴,将胡同装饰得郁郁葱葱、朝气无限。 。水是生命之源,胡同生活自然离不开水井,老北京有许多胡同遂以井来命名,如:甘井胡同、琉璃井胡同、王府井大街、三眼井胡同…&hellip
21、;另一种状况是胡同“长”啥模样,干脆就叫啥名,比如北月芽胡同、南半截胡同、八道湾胡同、三转桥胡同、羊尾巴胡同、耳朵眼胡同……这些胡同名儿既形象又生动,干脆叫出了自己的“长相”。 胡同是老北京的民俗风情博物馆,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胡同的名称世代相传,记载了北京城的历史影像,反映着老北京都市生活的风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的发展,老北京的胡同消逝之快令人始料未及,不少胡同的名称也随之淡出人们的记忆。如今,北京正加大历史文化名城爱护建设的力度,这其中就包含对胡同及其名称的爱护。 16.请在第、段横线处分别填写一句话,正确概括该段内容。(每句不超过15
22、字)(6分) 答: 17.阅读下面的材料,并结合上文内容,说说老北京胡同名称的文化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材料】 胡同名称是北京地理史貌的“活化石”。元、明时期的北京城,水源丰沛,河溪众多,因此留下许多河、湖、湾、池、沟、淀、滩、海、潭等与“水”有关的胡同名称,如北河胡同、西湖营胡同、毛家湾胡同、北池子大街、南深沟胡同、大川淀胡同、沙滩北街、海滨胡同、龙潭路、南河槽等,尽管如今这些胡同早已滴水难觅,但它们的名字已成为古城北京地理文化的镜像,映照出其沧桑改变。 答: 18.就文中提到的“胡同名称爱护”而言,下列哪种现象最应引起关注: (只填字母)(2分) A.北京的一些闻名的老胡同和街巷
23、,虽然己被划入旧城爱护区,但它们也在不断地被修缮、改建中,悄然变更了原来青砖灰瓦清水脊的模样。 B.有三十多条胡同的名称从元朝、明朝始终叫到今日也没有什么改变,像砖塔胡同、门楼胡同、翠花胡同、绒线胡同、史家胡同、灯草胡同等。 C.“_”期间,曾用行政吩咐把一些带有明显标语口号式的字眼强安在胡同名称上,结果只叫了一时,很快就消逝了,胡同又复原了原名。 D.驴市胡同变成礼士胡同,狗尾巴胡同改成高义伯胡同,烂面胡同被改作烂漫胡同……一些胡同名称的雅化消解了原名中特有的地域文化气息。 (三)阅读甫志高吃过的牛肉干,完成第19-21题。(共9分) 甫志高吃过的
24、牛肉干 前两天,妻子从超市买回一袋牛肉干,正面的包装精致探究,还印着“中华老字号”、“重庆特产”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之类洪亮的名头。我觉得一袋牛肉干用不着这么多的头衔。妻子见我一脸的不认可,笑着说:“就买给你长见识,这是叛徒专用品!”这怎么回事?细致察看,印在背面的介绍上有这么一段“精彩文字”:“据闻名历史小说红岩137页记载,1948年重庆地下党甫志高曾买XXX牛肉与新婚妻子告辞。” 天啊,果真是叛徒最爱的食品! 商人包装自己的产品真无所不用其极。将红岩这部革命题材小说,变成“历史小说”,仿佛就成了“有史为证”,还写上“137页记载”更是板上钉钉了。但小说中甫志高因此而暴露行踪,
25、被捕叛变,致使江姐入狱,重庆地下组织受到严峻破坏等等恶行,商家却只字未提。【甲】看来商家是认为“中华老字号”之类的牌匾实在太多太滥,所以才挖空心思,另寻卖点,印上叛徒之最爱的广告词! 商家为何冒天下之大不韪,用这样的人为自己的产品代言?莫非不怕因此而砸了牌子?殊不知,在商场上知名度就是金钱,产品的广告代言攀附名人成风,以请到当权政要、走红明星代言为荣,实在找不到,只要史上出名,也就不管其香臭。这样的例子每天摆在眼前,让我们到处看到争夺名人的活剧。【乙】现在又添一公案:叛徒甫志高所爱的牛肉干! 没法下咽,不得不写下这些文字。 商品经济,追求利润,花样百出,但不能没有底线!凡进过学堂的人都知道,盗
26、泉之水不行饮,嗟来之食不行吃。【丙】虽说为商者,凡事好像都可商议,但是不辨是非善恶,没有道德底线的商家,肯定是没有好结果的。 假如说商人重财轻义,那么监管者呢?这里有两个让人担忧的问题:一是监管者根本就没有审查过这段文字,对商家的宣扬监管缺位;二是监管者缺乏应有的文化修养,他没读过红岩,根本不知道甫志高是谁,还以为这牛肉干和红灯记里李玉和举着的红灯一样,都是革命的传家宝呢! 当下,过街老鼠往往能“招摇过市”,为什么?因为它们都知道要披上件“历史”、“传统”的外套来包装自己,最差的也找到“甫志高”当亲戚!市场上出现这种极不肃穆的商业宣扬,实在是文化的悲伤。 (作者:叶延滨,有改动) 19.请以文
27、中“牛肉干”的包装为例,分析商家包装自己的产品都运用了哪些手段。(3分) 答: 20.“襄阳有诸葛亮的隆中,南阳也有诸葛亮的茅庐;争西门庆,也争潘金莲;还有杨贵妃吃过的荔枝,武大郎卖过的烧饼。”这句话填入文中【甲】【乙】【丙】的哪一处最为恰当?(2分) 答:这句话应当填入 处。(只填序号) 21.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杜绝“甫志高吃过的牛肉干”这类极不肃穆的商业宣扬?请你从消费者的角度再提出一条建议或措施。(4分) 答: 四、作文(共50分) (一)依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 22.“曲圣”关汉卿骑着侧倾奔驰的摩托,欧阳修坐在电脑前全神贯注地上网,大词人辛弃疾举着双手摆出“V”字造型 &am
28、p;hellip;…这一幅幅涂鸦就出现在中学生的课本上。其实,课本涂鸦并非是簇新事物,许多人在学生时代或许都做过类似的事情。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中学生,他们一样的观点是“好玩”,“有时上课觉得无聊,又不能随意说话,就在书上涂涂画画打发时间。”但老师们大都不赞成学生在课本上涂鸦,认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必需有规范和约束,自己的特性和爱好应当用适当的方式表现。 请你就“课本涂鸦”现象发表简要评论。 要求:看法显明,言之成理,条理清晰。字数在120—150之间。 (二)依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23.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作家柳青
29、在创业史中写道:“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经常只有几步,特殊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作为中学生,你在学习、生活中都会面临诸多选择。何去何从,须要你做出理智的推断和确定。请以“我最终迈出了这一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寒冬,可能是一个自然轮回的季节,也可能是一个特别的人生阶段,一种短暂低落的心情状态。身处寒冬,我们总是有所憧憬,有所期盼。请以“寒冬里的期盼”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所选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2页 共22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