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管道检验员39407.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无损检测管道检验员39407.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损检测管道检验员39407.pptx(6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无损检测相关知识讲座江苏省特检院蔡国宁联系方式:地址: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07号龙江大厦电话:83403775/13912999305邮箱:射线级,超声级,磁粉级,渗透级,声发射级,涡流级。容器检验师,管道检验师,锅炉检验员,压力容器评审员。英国超声导波一级。欧盟无损检测:射线级,超声级,磁粉级。高级工程师目 录第一部分 无损检测概论第二部分 材料学、金属学知识第三部分 材料加工(焊接)知识第四部分 承压类特种设备基本知识第一部分 无损检测概论一无损检测基础知识1无损检测的定义与分类(1)定义:在不损坏试件的前提下,以物理或化学方法为手段,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器材,对试件的内部及表面的结构、性质
2、、状态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方法,以“NDT”英文缩写表示。而用人的肉眼为手段称之为宏观检查,以英文“VT”表示。无损探伤:是无损检测早期阶段的名称,其涵义是探测和发现缺陷;无损检测:是当前阶段的名称,其内涵不仅仅是探测缺陷,还包括探测试件的一些其他信息,例如结构、性质、状态等,并试图通过测试,掌握更多的信息;无损评价:是将进入或目前正在进入的新阶段的名称,其内涵不仅仅是探测缺陷、探测试件的结构、性质、状态,还要求获取更全面、更深刻的、更准确的综合信息,例如缺陷的形状、尺寸、位置、取向、内含物、缺陷部位的金相组织、残余应力等,结合成像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数据分析和处理等技术,与材料力学、断裂力学
3、等知识综合应用,对试件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给出全面、准确的评价。(2)分类:目前无损检测方法可分为射线(RT)、超声波检测(UT)、磁粉检测(MT)、渗透检测(PT)、涡流检测(ET)、声发射检测(AE)。A、常用无损检测方法:RT、UT、MT、PT是应用最广泛的探测缺陷的常规方法B、RT、UT是用于探测试件内部缺陷的,RT是检测内部的体积状缺陷,UT是检测内部的平面形缺陷。C、MT和PT、ET主要用于探测试件表面和近表面缺陷。D、声发射主要用于探测试件在承载状态下的缺陷张口位移(活动)情况。E、其他如激光、红外、微波、液晶等技术应用于无损检测。2无损检测的目的(1)保证产品质量:通过无损检测可
4、以将原材料中的冶炼、轧制缺陷和制造中的工艺缺陷,如焊接缺陷等一些不允许存在的缺陷发现并予以消除而保证产品质量。(2)保障使用安全:通过无损检测可以发现设备试件在使用中产生的缺陷,并予以消除而提高了设备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工作时的可靠性。(3)改进制造工艺:如对焊接规范的改进、铸造工艺改进、加工工序的改进等。(4)降低生产成本:如原材料预检,制造工序预检防止不合格转入下道工序等。3无损检测的应用特点 无损检测应与破坏性检测相配合,如材料力学和化学分析试验、爆破试验、缺陷性质分析(解剖等)、金相和断口检验等 正确选用实施无损检测的时机,只有正确的时机才会作出正确的评定结果;正确选用最适当的无损检测方
5、法:只有正确的方法才会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结合缺陷的特点进行选择各种无损检测方法应用的局限性: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局限性的一面;多种方法综合利用,互相弥补4无损检测标准(常规的6种方法)射线检测 JB/T 4730-2005.2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超声检测 JB/T 4730-2005.3磁粉检测 JB/T 4730-2005.4渗透检测 JB/T 4730-2005.5涡流检测 JB/T 4730-2005.6声发射检测 GB/T 18182-2000 金属压力容器声发射检测及结果评定方法上述均为方法标准,验收标准按照相应规范进行。5.无损检测应用1、保证产品质量无损检测技术灵敏度高,比
6、肉眼高许多倍。它在不破坏试件本身的情况下,能够发现表面和内部质量缺陷,检测可靠性好。可以进行100%的检验。2、是设备使用安全的可靠保障承压设备在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由于温度、压力的变动,使得交变应力改变产生诸如疲劳、材质劣化以及由于腐蚀作用产生壁厚减薄等等。可能导致新的缺陷或原有的一些缺陷开展开裂,故对于承压类设备必须定期检验,及时发现缺陷,避免事故发生。无损检测是发现缺陷有效的手段之一。3、可以用于改进制造工艺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为了找到合适的制造工艺,必须事先进行工艺试验。对工艺试样进行无损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优化、改造制造工艺,最终确定理想的制造工艺。4、它可以设备降低制造成本无损检测要
7、有成本的,但是,正确的使用无损检测方法却能够防止以后工序的浪费、减少返工、降低废品率,从而降低制造成本。6、对无损检测人员的要求1、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新的特种设备安全法已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自2014年1月1日施行。标志着特种设备相关工作有法可依,违法必究。该法适用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检验检测和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应该遵守与检测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应该遵守与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有关的规章。2、忠于职守,认真履行职责无损检测人员考试规则中,规定了3级、2级、1级人员的任务和职责。1级人员任务和职责:(1)正确调整和使用检测仪器;(2)按照无损检测作
8、业指导书或工艺卡进行检测操作;(3)记录检测数据,整理检测资料;(4)执行有关安全防护规则2级人员任务和职责:(1)实施或监督1级检测人员的工作;(2)按照工艺文件要求调试和校准检测仪器,实施无损检测操作;(3)根据无损检测工艺规程编制作业指导书或工艺卡;(4)按照规范、标准,评定检测结果,编制和审核无损检测报告;(5)对1级检测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指导。3、诚实守信,不弄虚作假诚实守信是社会道德之一,无损检测出具的无损检测报告是法律文书形式之一,无损检测人员要对自己签名的报告承担法律后果。会被法律追责的或要负法律责任。二种行为都是不能忽视的:主观故意和无知妄为。4、严格执行无损检测标准,工艺和
9、操作程序技术标准、工艺和操作程序是理论、实验和应用经验的结晶,制订经过仔细研究和讨论并且经过审核审批程序,是无损检测的基本工作准则,不得违反。它是检测结果正确可靠的保证。1级人员没有资格编制无损检测工艺规程、工艺卡。5、重视安全,坚持文明生产安全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的核心。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要做到: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和不被别人伤害。文明生产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设备的完好,管理有序,个人仪容谈吐,文明礼貌。7、无损检测级别及考核程序检测人员级别分:1级(初级)、2级(中级)、3级(高级)。各种无损检测方法、项目和级别划分详见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附件A。考核程序分为
10、考试和审批发证。申请检测人员证的人员应该先经考试合格,凭考试合格证明向国家质监总局或其授权部门申请办理检测人员证。检测人员证有效期4年。按规定时间及时办理延续手续(换证)。8、无损检测考试方式及内容考试方式:理论笔试(闭卷和开卷)和实际操作技能考试。1级没有开卷考试。考试评分采用百分制,合格标准均为70分,笔试和实操考试均合格,方可申请检测人员证成绩不合格的允许补考,单科合格成绩有效期2年。无损检测人员考试按照附件C的考试大纲内容进行。9、无损检测人员的监督管理各省级质监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检测人员考试进行现场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发证机关。持证人员出具虚假检测结果、鉴定结论的,或者同时在两个以上
11、机构中执业的,发证机关将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规定予以处罚。10、无损检测HSE管理健康(Health)、安全(Safety)、环境(Environment)简称为HSE管理体系。它采取事前进行风险分析,确定自身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及后果,采取有效的防范手段和控制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减少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有效管理方法。(1)检测人员要学习并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并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2)人员进入现场前,应了解现场情况,对潜在危险应排除或做好充分的准备。即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3)上岗检测前必须穿好防护用品,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4)检测前做好安全用电、防火防窒息及
12、有毒气体等安全措施;(5)进行射线检测时,尽量减少对人和环境的辐射污染,划出警戒范围,悬挂警告标志并有人监护。(6)其他检测方法应制定相应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安全。射线检测 射线的种类很多,其中易于穿透物质的有X射线、射线、中子射线三种。这三种射线都被用于无损检测,其中X射线和射线常应用于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缝和其他工业产品、结构材料的缺陷检测,而中子射线仅用于一些特殊场合。射线检测是工业无损检测的一个重要专业门类。射线检测最主要的应用是探测试件内部的宏观几何缺陷(探伤)。按照不同特征(例如使用的射线种类、记录的器材、工艺和技术特点等)可将射线检测分胶片射线检测、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等多种不同方法
13、。射线检测是指X射线或射线穿透试件,以胶片作为记录信息器材的无损检测方法,该方法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最基本的射线检测方法。原理 X射线和射线都是波长极短的电磁波。X射线是从X射线管中产生的,射线是从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中放射出来的,能量在1MeV以上的高能X射线,是通过电子加速器获得的。射线在穿透物体过程中会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因吸收和散射而使其强度减弱。强度衰减程度取决于物质的衰减系数和射线在物质中穿越的厚度。如果被透照物体(试件)的局部存在缺陷,且构成缺陷的物质的衰减系数又不同于试件,该局部区域的透过射线强度就会与周围产生差异。把胶片放在适当位置使其在透过射线的作用下感光,经暗室处理后得到底
14、片。底片上各点的黑化程度取决于射线照射量,由于缺陷部位和完好部位的透射射线强度不同,底片上相应部位就会出现黑度差异。底片上相邻区域的黑度差定义为“对比度”。把底片放在观片灯上借助透过光线观察,可以看到由对比度构成的不同形状的影像,评片人员据此判断缺陷情况并评价试件质量。检测设备射线检测设备可分为:X射线探伤机、射线探伤机、高能射线探伤设备三大类。X射线探伤机管电压在450 kV以下,可分为携带式、移动式两类,最大穿透钢铁厚度可达100 mm。射线探伤机的射线能量取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种类,常用源有C060、Irl92、Se75等,最大穿透钢铁厚度可达200 mm。高能射线探伤设备由电子加速器(包
15、括直线加速器、回旋加速器)产生能量为124 MeV射线,最大穿透钢铁厚度可达500 mm。胶片胶片是射线检测记录信息的器材。射线胶片不同于一般的感光胶片,一般感光胶片只在胶片片基的一面涂布感光乳剂层,在片基的另一面涂布反光膜。射线胶片在胶片片基的两面均涂布感光乳剂层,目的是增加卤化银含量以吸收较多的穿透能力很强的X射线和射线,从而提高胶片的感光速度,同时增加底片的黑度。射线胶片的结构如图9.3.2所示。射线穿透被检查试件后照射在胶片上。使胶片产生潜影,经过显影、定影化学处理后,胶片上的潜影成为永久性的可见图像,称为射线底片(简称为底片)。1一片基 2-结合层 3一乳剂层 4一保护膜增感屏射线底
16、片上的影像主要是靠胶片乳剂层吸收射线产生光化学作用形成的。但通常只有不到1%的射线被胶片所吸收,而99%以上的射线透射过胶片被浪费。使用增感屏可增强射线对胶片的感光作用,从而达到缩短曝光时间提高工效的目的。目前常用的增感屏有金属增感屏、荧光增感屏和金属荧光增感屏三种。其中以使用金属增感屏所得底片像质最佳,金属荧光增感屏次之,荧光增感屏最差,但增感系数以荧光增感屏最高,金属增减屏最低。目前在承压设备射线检测中使用普遍的是金属增减屏。像质计像质计是用来检查和定量评价射线底片影像质量的工具。又称为影像质量指示器,或简称IQI、透度计。像质计通常用与被检工件材质相同或对射线吸收性能相似的材料制作。像质
17、计中设有一些人为的有厚度差的结构(如槽、孔、金属丝等),其尺寸与被检工件的厚度有一定的数值关系。射线底片上的像质计影像可以作为一种永久性的证据,表明射线检测是在适当条件下进行的,但像质计的指示数值并不等于被检工件中可以发现的自然缺陷的实际尺寸。工业射线检测用的像质计有金属丝型、孔型和槽型三种,其中金属丝型应用最广。射线检测的能力范围:(1)能检测出对接接头中存在的未焊透、气孔、夹渣、裂纹和坡口未熔合等缺陷;(2)能检测出铸件中存在的缩孔、夹杂、气孔和疏松等缺陷;(3)能确定缺陷平面投影的位置、大小以及缺陷的性质;(4)射线检测的穿透厚度,主要由射线能量确定。射线检测的局限性:(1)较难检测出厚
18、锻件、管材和棒材中存在的缺陷;(2)较难检测出T 型焊接接头和堆焊层中存在的缺陷;(3)较难检测出焊缝中存在的细小裂纹和未熔合;(4)当被检设备直径较大采用r 射线源进行中心曝光法时较难检测出焊缝中存在的小缺陷;(5)较难检测出缺陷的自身高度。检测时机,表面要求在射线检测之前,对接焊接接头的表面应经外观检测并合格。表面的不规则状态在底片上的影像不得掩盖或干扰缺陷影像,否则应对表面作适当修整。除非另有规定,射线检测应在焊后进行。对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至少应在焊接完成24h后进行射线检测。检测一般步骤把射线源、工件和胶片按一定的相互位置进行布置,一般把被检的物体安放在离X射线装置或射线装置一定距
19、离(符合射线检测标准要求)的位置处,把胶片盒紧贴在试样背后,让射线照射适当的时间(根据曝光曲线选择)进行曝光。把曝光后的胶片在暗室中进行显影、定影、水洗和干燥。将干燥的底片放在观片灯的显示屏上观察,根据底片的黑度和图像来判断存在缺陷的种类、大小和数量。随后按相应的射线检测标准,对缺陷进行评定和分级。以上就是射线照相探伤的一般步骤。安全防护射线具有生物效应,超辐射剂量可能引起放射性损伤,破坏人体的正常组织出现病理反应。辐射具有积累作用,超辐射剂量照射是致癌因素之一,并且可能殃及下一代,造成婴儿畸形和发育不全等。由于射线具有危害性,所以在射线照相中,防护是很重要的。射线防护,就是在尽可能的条件下采
20、取各种措施,在保证完成射线探伤任务的同时,使操作人员接受的剂量当量不超过限值,我国对职业放射性工作人员剂量当量限值作了规定:从事放射性的人员年剂量当量限值为50 mSv。同时应尽可能地降低操作人员和其他人员的吸收剂量。防护措施有以下三种:屏蔽防护、距离防护和时间防护。屏蔽防护就是在射线源与操作人员及其他邻近人员之间加上有效合理的屏蔽物来降低辐射的方法。屏蔽防护应用很广泛,如射线探伤机体衬铅,现场使用流动铅房和建立固定曝光室等都是屏蔽防护。距离防护是用增大射线源距离的办法来防止射线伤害。因为射线强度P 与距离R 的平方成反比。所以在没有屏蔽物或屏蔽物厚度不够时,用增大射线源距离的办法也能达到防护
21、的目的。尤其是在野外进行射线检测时,距离防护更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时间防护就是减少操作人员与射线接触的时间,以减少射线损伤的防护方法。因为人体吸收射线量是与人接触射线的时间成正比的。以上三种防护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在实际探伤中,可根据当时的条件选择。为了得到更好的效果,往往是三种防护方法同时使用。射线检测特点(1)检测结果有直接记录底片由于底片上记录的信息十分丰富,且可以长期保存,从而使射线检测成为各种无损检测方法中记录最真实、最直观、最全面、可追踪性最好的检测方法。(2)可以获得缺陷的投影图像,缺陷定性定量准确各种无损检测方法中,射线照相对缺陷定性是最准的。在定量方面,对体积型缺陷(气孔、
22、夹渣类)的长度、宽度尺寸的确定也很准,其误差大致在零点几毫米。但对面积型缺陷(如裂纹、未熔合类),如缺陷端部尺寸(高度和张口宽度)很小,则底片上影像尖端延伸可能辨别不清,此时定量数据会偏小。(3)体积型缺陷检出率很高,而面积型缺陷的检出率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体积型缺陷是指气孔、夹渣类缺陷。一般情况下,射线照相大致可以检出直径在试件厚度1%以上的体积型缺陷,但在薄试件中,受人眼分辨率的限制,可检出缺陷的最小尺寸大致在0.5mm 左右。面积型缺陷是指裂纹、未熔合类缺陷,其检出率的影响因素包括缺陷形态尺寸、透照厚度、透照角度、透照几何条件、源和胶片种类、像质计灵敏度等。由于厚工件影像细节显示不清,所以一
23、般来说厚试件中的裂纹检出率较低,但对薄试件,除非裂纹或未熔合的高度和张口宽度极小,否则只要照相角度适当,底片灵敏度符合要求,裂纹检出率还是足够高的。(4)适宜检验较薄的工件而不适宜较厚的工件检验厚工件需要高能量的射线探伤设备。300 kV 便携式X 射线机透照厚度一般小于40 mm,420kV 移动式X 射线机和Ir192 射线机透照厚度均小于100 mm,对厚度大于100 mm的工件检测需使用加速器或Co6O,因此是比较困难的。此外,板厚增大,射线照相绝对灵敏度是下降的,也就是说对厚工件采用射线检测,小尺寸缺陷以及一些面积型缺陷漏检的可能性增大。(6)有些试件结构和现场条件不适合射线照相由于
24、是穿透法检验,检测时需要接近工件的两面,因此结构和现场条件有时会限制检测的进行。例如,有内件的锅炉或容器,有厚保温层的锅炉、容器或管道,内部液态或固态介质未排空的容器等均无法检测。采用双壁单影法透照,虽然可以不进人容器内部,但只适用于直径较小的容器或管道,对直径较大(例如大于1 000 mm)的容器或管道,双壁单影法透照很难实施。此外,射线照相对源至胶片的距离(焦距)有一定要求,如焦距太短,则底片清晰度会很差。(7)对缺陷在工件中厚度方向的位置、尺寸(高度)的确定比较困难除了一些根部缺陷可结合焊接知识和规律来确定其在工件中厚度方向的位置外,大多数缺陷无法根据底片提供的信息定位。缺陷高度可通过黑
25、度对比的方法作出判断,但精确度不高,尤其影像细小的裂纹类缺陷,其黑度测不准,用黑度对比方法测定缺陷高度的误差较大。(8)检测成本高射线照相设备和透照室的建设投资巨大,检测设备的投资也较高,此外,与其他无损检测方法相比,射线照相的材料成本(胶片、冲洗药液等)、人工成本也是很高的。(9)射线照相检测速度慢一般情况下定向X射线机一次透照长度不超过300mm,拍一张片子需10 min,射线源的曝光时间一般更长。胶片还需进行暗室处理,射线检测从透照开始到评定出结果需数小时,与其他无损检测方法相比,射线照相的检测速度很慢,效率很低。但特殊场合的特殊应用另当别论,例如周向X射线机中心曝光或射线源全景曝光技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无损 检测 管道 检验员 3940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