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3.8《咬文嚼字》课件(人教版语文必修5)1929.ppt
《高二语文:3.8《咬文嚼字》课件(人教版语文必修5)1929.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3.8《咬文嚼字》课件(人教版语文必修5)1929.ppt(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2高二语文:3.8咬文嚼字课件(人教版语文必修5)两句三年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一吟双泪流。唐贾岛吟安一个字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平字见奇奇,常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新,朴朴字见色色。清沈德潜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福楼拜对莫泊桑如是说福楼拜对莫泊桑如是说朱朱光光潜潜作者介绍:作者介绍:朱光潜朱光潜(1897-(1897-1986),1986
2、),安徽桐城人。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代表作文孟石。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论、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西方美学史(第一部系统论(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等。著作)等。解题:解题:咬文嚼字的嚼是斟酌的意思。咬文嚼字的嚼是斟酌的意思。这个成语的含义:这个成语的含义:1).过分推敲字句。过分推敲字句。2)形容卖弄才学。)形容卖弄才学。3)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 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v题目的含义:题目的含义: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对文学作品的语
3、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态度,只有这样才不肯放松的严谨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1 1、为什么必须咬文嚼字?、为什么必须咬文嚼字?事例事例:郭沫若剧本屈原中的例子:郭沫若剧本屈原中的例子 红楼梦中的例子红楼梦中的例子 郭沫若郭沫若“不好的援例不好的援例”说明的道理说明的道理: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一种: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一种说法一种意味,斟酌文字,就是调整思想感情;思说法一种意味,斟酌文字,就是调整思想感情;思想务求透彻,情感务求凝炼,文字的运用必须有一想务求透彻,情感务求凝炼,文字的运用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字不肯放松的严谨。事例事例:
4、“推敲推敲”的故事的故事说明的道理说明的道理:不同的字有时表现不同的意境,用什么:不同的字有时表现不同的意境,用什么字要看表现什么意境,推敲文字的实质,是推敲思想字要看表现什么意境,推敲文字的实质,是推敲思想情感。情感。事例事例:“烟烟”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说明的道理说明的道理:用字的难处在于意义的确定与控制,:用字的难处在于意义的确定与控制,文学的文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迷文学的文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迷离不易捉摸的,难以控制的。既可以使意蕴丰富,离不易捉摸的,难以控制的。既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善用字的联想意义能也可以使意思含
5、糊甚至支离,善用字的联想意义能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的妙境。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的妙境。事例事例:写美人、才子等的用语(反面事例):写美人、才子等的用语(反面事例)说明的道理:说明的道理:字的联想意义也容易误用而生流弊,字的联想意义也容易误用而生流弊,容易滑向套板反应,袭用套语滥调。文学创作要容易滑向套板反应,袭用套语滥调。文学创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思想要新,语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思想要新,语言要新。言要新。例子例子分析分析道理道理“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人”一句的修改一句的修改不同句式不同句式不同意味不同意味文字和思想情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
6、密切感关系密切史记史记中李广射虎一中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段的改写增减文字增减文字意味不同意味不同“僧推月下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一句的推敲不同字眼不同字眼不同意境不同意境惠山烹小龙团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三四句的剖析用联想义用联想义意蕴丰富意蕴丰富“柳腰桃面柳腰桃面”等套等套语的的评述述滥词旧语滥词旧语毫无新意毫无新意 2 2、文章、文章1 15 5自然段举自然段举了三种类型的例子,分别说了三种类型的例子,分别说明了哪三层意思?明了哪三层意思?不同的字眼,不同不同的字眼,不同的意境。的意境。1.第一层第一层(1-2):):更替文字意味不更替文字意味不同。同。第一部分:第一部分:2.第二层(第二
7、层(3-4):):说明文字一增一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减意味不同。3.第三层(第三层(5):):分析第一层:分析第一层:1.用用“这这”和和“是是”在不同的语境中,有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启示?什么区别?有什么启示?1).“你这没骨气的文人你这没骨气的文人”2).六个六个“你这你这.”3).“你是个好小子你是个好小子”4).“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改为“你这你这革命革命 家的风度家的风度”-语气坚决。语气坚决。-感情强烈。感情强烈。-表假定语气。表假定语气。启示:思想感情不同。启示:思想感情不同。-结构不同,不合逻辑。结构不同,不合逻辑。启示:连郭沫若用好一个字
8、也要破费周折,启示:连郭沫若用好一个字也要破费周折,说明用好语言文字很不简单,一定要仔细品说明用好语言文字很不简单,一定要仔细品味,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态度和治学精味,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态度和治学精神。神。2.作者列举改字不当之例,使用怎样作者列举改字不当之例,使用怎样的写作方式?作用何在?的写作方式?作用何在?写作方式:写作方式:对比对比作用:正误比较分析,使之更具有说作用:正误比较分析,使之更具有说服力。服力。3.所举例子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给我所举例子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给我们的启示?们的启示?特点:例子来源于名家名篇。特点:例子来源于名家名篇。启示:各代名家都非常注重语言文字启示:各
9、代名家都非常注重语言文字 的锤炼,我们更应该的锤炼,我们更应该“咬文嚼字咬文嚼字”。分析第二层:分析第二层:2.修改后的句子为什么不好?给你的启修改后的句子为什么不好?给你的启示是什么?示是什么?文字上的推敲,就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文字上的推敲,就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1.为什么我们在咬文嚼字时,非这样锱为什么我们在咬文嚼字时,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铢必较不可?1).原文原文“草中石,以为虎草中石,以为虎”并非并非“见草中有虎。见草中有虎。”2).原文原文“视之,石也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有发现错误而惊讶之意。总之,一字增减,就会引起而惊
10、讶之意。总之,一字增减,就会引起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变化。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启示:我们咬文嚼字要有思路,或由表启示:我们咬文嚼字要有思路,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这样品味才能到位。及里,或由此及彼,这样品味才能到位。3).启示:修改作文是推敲字是否恰启示:修改作文是推敲字是否恰当的表情达意。当的表情达意。分析第三层:分析第三层:1.世人与朱光潜就世人与朱光潜就“推敲推敲”的看法是的看法是否一致?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否一致?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A.世人认为世人认为“敲敲”字好,有动作、字好,有动作、形象、声音。形象、声音。B.朱光潜朱光潜不迷信,不盲从,独抒新不迷信,不盲从,独抒新见,他认为
11、哪一种境界是诗人当时所要见,他认为哪一种境界是诗人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文调和的就用哪一个字。说的而且与全文调和的就用哪一个字。启示:启示: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只要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只要言之成理就行。言之成理就行。2.与前面比较,此事例从什么角度要与前面比较,此事例从什么角度要求咬文嚼字?求咬文嚼字?从文字表达的意境。总之反复强调:从文字表达的意境。总之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强调语言是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强调语言是跟着思想感情走的,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跟着思想感情走的,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意境。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动了思想意境。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
12、敲。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总结第一部分的写作特点总结第一部分的写作特点本部分例子多,分析精辟,令人本部分例子多,分析精辟,令人心悦诚服,例子是具体的,具体心悦诚服,例子是具体的,具体的例子可以给人以丰富的启发。的例子可以给人以丰富的启发。分析第二部分:讲文字联想意分析第二部分: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1.文字联想意义的运用有两种文字联想意义的运用有两种情况,请各用一个成语。情况,请各用一个成语。A.正面:点石成金正面:点石成金(点铁成金)(点铁成金)B.负面:陈词滥调。负面:陈词滥调。2.什么叫直指的意义?什么叫联想的什么叫直指的意义?什么叫联想的意义?各用什么
13、修辞格?意义?各用什么修辞格?3.科学的文字和文学的文字的区别?科学的文字和文学的文字的区别?4.合情合理的想象,合情合理的想象,“独携天上小团月,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来试人间第二泉”两句诗回答问题:两句诗回答问题:1).诗中人物所处的环境:诗中人物所处的环境:夜晚,月影朦胧,山间泉水旁夜晚,月影朦胧,山间泉水旁2)诗中人物所进行的活动:)诗中人物所进行的活动:品茶,赏月品茶,赏月3)诗中表达诗人什么的情趣?)诗中表达诗人什么的情趣?独处清净,安享自然,怡然自乐独处清净,安享自然,怡然自乐。4)用的修辞手法?)用的修辞手法?比喻,对偶比喻,对偶5.“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联想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咬文嚼字 语文 3.8 课件 人教版 必修 192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