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集成电路设计详解课件.pptx
《射频集成电路设计详解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射频集成电路设计详解课件.pptx(10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射频与微波基础知识 2.12.1概述2.22.2传输线 2.32.3传输线阻抗变换 2.42.4二端口网络与S S参数 2.5 Smith2.5 Smith圆图 2.6 2.6 阻抗匹配 2.7 2.7 用方程计算法设计阻抗匹配网络2.82.8用SmithSmith圆图法设计阻抗匹配网络2.92.9本章小结第1页/共102页作业简述传输线、传输线阻抗变换、二端口网络、S参数、Smith圆图、阻抗匹配网络等概念设计:已知宽带放大器需要一个 型匹配网络,要求该网络将ZL=10-j10的负载阻抗变换成Zin=20+j40的输入阻抗,并具有最小的节点品质因数,工作频率为f=2.4GHz,求各元件
2、值。第2页/共102页2.12.1概述2.1.1 2.1.1 何谓射频射频是指该频率的载波功率能通过天线发射出去(反之亦然),以交变的电磁场形式在自由空间以光速传播,碰到不同介质时传播速率发生变化,也会发生电磁波反射、折射、绕射、穿透等,引起各种损耗。在金属线传输时具有趋肤效应现象。该频率在各种无源和有源电路中R R、L L、C C各参数反映出是分布参数。传输线、传输线阻抗变换、二端口网络、S S参数、SmithSmith圆图和阻抗匹配网络是射频与微波集成电路设计工程师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基础知识。第3页/共102页概述在模拟电子线路和低频电子线路中,金属导线可以被认为是一根短路线,连点之间短路可
3、以用金属线来连接完成。在射频与微波电路中却不同,金属导线不再是短路线,而是一根具有分布参数的传输线,起着阻抗变化的作用,短路情况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满足。由于信号以波的形式传播,在不同点上幅度和相位都可能不同,这使得基于电压和电流的网络参数测量方法在高频测量时遇到一系列问题,才会有散射参数的概念。在射频电路与系统的设计中,经常使用阻抗匹配网络,其作用使放大器从信号源获得最大功率,或让放大器向负载传输最大功率,或者使放大器有最小噪声系数。本章讨论:传输线及阻抗变换、二端口网络、S参数、Smith圆图与阻抗匹配网络的设计,第4页/共102页2.22.2传输线 传输线 由信号和地线构成,作用是传输电
4、磁波和能量。电磁场理论,电磁波以传播,3103108 8m/s,m/s,电磁波的波长=/f,其中f为频率。波长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减小,当频率为10kHz是,波长为30km;当频率为10GHz时,波长为3cm。当一条长度为l的低损耗连接线和波长为的信号,当l0.1时,连接线可以看成理想的电路连接线,即阻抗为0的集总系统;而其它情况,连接线为一个分布系统,即传输线。当频率为1GHz是,波长为30cm,这个频段附近芯片内部通常不考虑传输线效应;当频率为10GHz时,波长为3cm,毫米级芯片尺寸已不满足远小于0.1的条件,此时芯片内部需要考虑传输线效应。总之,传输线效应是典型的高频现象,传输线理论是理解
5、射频电路、信号与系统的基础。第5页/共102页2.1.12.1.1典型的传输线 典型的传输线包括同轴电缆、平行双线、微带线和共面波导等;第6页/共102页2.1.22.1.2传输线的电路模型在射频/微波频段,工作波长与导线尺寸处在同一量级。在传输线上传输波的电压、电流信号是时间及传输距离的函数。一条单位长度传输线的等效电路可由R、L、G、C等四个元件组成,如图所示。图2-2 单位长度传输线的等效电路第7页/共102页2.1.32.1.3无损耗传输线计算 如果传输线的电阻R和导线间的漏电导G等于零,这时信号在传输线上传播时,其能量不会消耗在传输线上,这种传输线就称为无损耗传输线,简称无损耗线。当
6、传输线中的信号的 很高时,由于LR、CG,所以略去R 和 G后不会引起较大的误差,此时传输线也可以被看成是无损耗线。第8页/共102页传输线方程及其解传输线方程是传输线理论的基本方程,是描述传输线上电压、电流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微分方程。第9页/共102页对上式两边同除以z,并取 的极限,有 均匀传输线基本方程 描写传输线上每个微分段上的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规律,可由此解出线上任意点的电压、电流及其相互关系。均匀传输线方程,也称电报方程第10页/共102页 均匀传输线的基本特性 均匀传输线方程的通解表明,传输线上任一点z处的电压或电流都等于沿-z方向传播的入射波(行波)与沿+z方向传播的反射波(
7、行波)的叠加。传输线的基本特性包括:传输特性、特性阻抗、输入阻抗、反射系数和传输功率。一传输特性1传播常数 传播常数是表示波经过单位长度传输线后波的幅度和相位变化的物理量 衰减常数 相移常数 第11页/共102页对于无损耗传输线,R1G10,对于低损耗传输线 第12页/共102页2相速度和相波长表示由单位长度的分布电阻决定的导体衰减常数 表示由单位长度的漏电导决定的介质衰减常数 相速度定义为入射波或反射波电压、电流等相位面的传播速度,用vp来表示。常数所以 第13页/共102页 无耗传输线上传播行波的相速度与频率无关,也称为无色散波;对低损耗线,这个结果近似成立。二特性阻抗 传输线上入射波电压
8、与入射波电流之比,或反射波电压Ur(z)与反射波电流Ir(z)之比的负值,用Z0来表示。即对于无损耗传输线第14页/共102页当损耗很小时,即满足 近似为 对于工程上常用的双导线传输线,其特性阻抗为(空气介质)式中D为两导线间距离,d为导线半径。一般Z0在100 1000 之间,常用的有200 、300 、400 、600第15页/共102页对于同轴线,其特性阻抗为式中a、b分别为同轴线内外导体半径。一般 Z0在40 150 之间,常用的有50 、75 三输入阻抗和反射系数 传输线终端接负载阻抗ZL时,距离终端 处向负载方向看去的输入阻抗定义为该处的电压 与电流 之比,即1、输入阻抗第16页/
9、共102页代人终端负载条件 传输线始端的输入阻抗为 代入 第17页/共102页对于无损耗传输线 当(n为整数)时 当(n为整数)时 变换性 重复性第18页/共102页即均匀无耗传输线的输入阻抗呈周期性变化,具有 变换性和 重复性。输入导纳为 2、反射系数反射系数:距终端为 处的传输线上任一点的反射系数为该点的反射电压(流)与入射电压(流)之比 第19页/共102页无损耗线上离终端 处的电压反射系数为 式中 为终端的反射系数 无损耗传输线离终端 处的电压反射系数为 第20页/共102页线上某点的输入阻抗和该点的电压反射系数的关系为 终端负载阻抗与终端反射系数的关系 第21页/共102页四驻波系数
10、和行波系数 电压(或电流)驻波系数定义为沿线电压(或电流)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即 当入射波的相位与该点反射波的相位同相时,则该处合成波电压(或电流)出现最大值,反之两者相位相反时,合成波出现最小值 第22页/共102页 行波系数K定义为沿线电压(或电流)最小值与最大值之比,即驻波系数的倒数 五传输功率 设传输线均匀且有损耗,沿线电压、电流解为第23页/共102页由由又又传输线上任一点z处的传输功率为(条件 )入射波功率 反射波功率第24页/共102页对于无损耗传输线,任意点z处的电压、电流为传输功率为 功率反射系数 第25页/共102页 无损耗线在电压波腹点(最大值点)或电压波节点(最小值点)
11、处计算传输功率,即 传输线的功率容量与行波系数K有关,K愈大,功率容量愈大。第26页/共102页2.3传输线阻抗换一、阻抗匹配概念匹配分为两种:共轭匹配和无反射匹配(阻抗匹配)。前者要求信号源给出最大功率,同时负载吸收全部入射功率,后者要求负载与传输线实现无反射匹配。(一)共轭匹配共轭匹配要求传输线输入阻抗与信号源内阻互为共轭值。设信号源的内阻抗为 第27页/共102页传输线的输入阻抗为 则 即有 在满足上述共轭条件时信号源输出的最大功率为 共轭匹配并不意味着负载与传输线实现了无反射匹配,因此,一般情况下,传输线上电压、电流仍呈行驻波分布。第28页/共102页(二)无反射匹配 无反射匹配指负载
12、阻抗与传输线特性阻抗相等,此时负载吸收全部入射波功率,传输线上电压及电流呈行波分布。传输线始端与信号源内阻匹配和传输线终端与负载阻抗匹配。若Rg=Z0,始端实现无反射的信号源为匹配信号源 当传输线终端所接的负载阻抗为纯电阻时,则传输线的终端无反射波,此时的负载称为匹配负载。只有满足信号源内阻、负载阻抗和传输线特性阻抗都相等且为纯电阻时即 ,才能同时实现共轭匹配和无反射匹配。第29页/共102页 在低功率系统中,在信号源(并非匹配源)的输出端口接一个吸收式衰减器(去耦衰减器)或接一个单向器(隔离器)。使被信号源再反射的二次反射波,由于两次通过衰减器而输出时已微不足道,实现了波在传输线始端基本上无
13、二次反射,故等效于一个匹配源。后者是一个非互易器件,只允许入射波通过而吸收掉反射波满足匹配源的要求。在大功率系统中,则需要用到环形器等非互易元件。二、阻抗匹配的方法 阻抗匹配的方法就是在传输线与负载之间加入一阻抗匹配网络。第30页/共102页线时应尽可能靠近负载,且通过调节能对各种负载实现阻抗匹配。其匹配原理是通过匹配网络引入一个新的反射波来抵消原来的反射波。要求这个匹配网络由电抗元件构成:损耗尽可能的小,接入传输1、阻抗变换器法 当这段传输线终端接纯电阻RL时,则输入阻抗 为 第31页/共102页为了使实现阻抗匹配,必须使若 线在电压波腹点接入,则 线的特性阻抗为 若 线在电压波节点接入,则
14、 线的特性阻抗为 第32页/共102页若负载是复阻抗,则需先在负载与变换器之间加一段传输线,使变换器的终端为纯电阻,然后用 阻抗变换器实现负载匹配 2、支节调配器法 其原理是利用在传输线上并接或串接终端短路或开路的分支线,产生新的反射波来抵消原来的反射波,从而达到阻抗匹配。单支节调配器、双支节调配器及多支节调配器。(1)串联单支节调配器第33页/共102页设传输线和调配支节的特性阻抗均为Z0,负载阻抗为ZL,长度为l2的串联单支节调配器串联于离主传输线负载距离l1处,设终端反射系数为|2|,传输线的工作波长为 ,驻波系数为 ,由无耗传输线状态分析可知,离负载第一个电压波腹点位置及该点阻抗分别为
15、令l1=l1-lmax1,并设参考面AA处输入阻抗为Zin1,则有终端短路的串联支节输入阻抗为第34页/共102页则总的输入阻抗为要使其与传输线特性阻抗匹配,应有R1=Z0取其中一组解 其中,为工作波长 而AA距实际负载的位置l1为l1=l1+lmax1。由此就可求得串联支节的位置及长度。第35页/共102页(2)并联调配器反射系数为|2|,传输线的工作波长为 ,驻波系数为 ,由无耗传输线状态分析可知,离负载第一个电压波节点位置及该点导纳分别为设传输线和调配支节的特性导纳均为Y0,负载导纳为YL,长度为l2的并联单支节调配器并联于离主传输线负载距离l1处,设终端令l1=l1-lmin1,并设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射频 集成电路设计 详解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