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研究.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研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研究.pptx(9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SO2和人类关系密切,在这方面你知道一些什么?2。大气中的SO2来自何处?为什么说排入大气的SO2是形成硫酸型酸雨的主要因素?为什么硫酸型酸雨样品的pH随测定时间会有所变化?3。要减少燃煤排放SO2,可以采取什么措施?举出你了解的一些方法?4。SO2中是许多工业部门的原料,请举出几项它的实际应用,这些应用和它的性质有什么关系?我省某县曾应用SO2加工实用菌,不久之后却导致生产、销售的萎缩,你能推测其原因吗?教法2 组织学生讨论、总结SO2的性质与应用5。实验室中的Na2SO3样品容易变质,为什么?怎样检验一瓶Na2SO3试剂是否变质?是否完全变质?6。从以上的讨论,你对SO2对生产、生活的
2、影响有什么新的认识?从这些事实你能否就SO2的重要物理、化学性质,SO2和硫的单质、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做一个小结?请结合实例利用文字和有关化学方程式做简要说明。7。SO2气体能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为什么?能用什么简单实验证明你的解释是符合事实的?1第1页/共99页1.SO2是酸性氧化物,易溶于水,水化物是不稳定、易分解、易氧化的二元弱酸。(能形成硫酸型酸雨,可以用石灰处理燃煤脱硫,与碱作用可生成正盐或酸式盐)2.SO2中硫是+4价,具有还原性,可被O2是、氯、溴单质等氧化剂氧化在一定条件下可被还原为硫。SO2是硫酸制造的重要中间产物。3.SO2有漂白性,可与品红等有机色质生成不
3、稳定无色化合物。4.可用品红溶液检验SO2,用碱溶液、KMnO4溶液吸收SO2。可用氯化钡溶液和盐酸为试剂区别硫酸盐和亚硫酸盐溶液。小结:NaHSO4 S SO2 SO3 H2SO4 Na2SO4 BaSO4 FeS2 H2SO3 Na2SO3 BaSO3 NaHSO32第2页/共99页整体认识坐标定位不同模块内容维度水平层次高考选修必修教材章节顺序元素化合物知识概念原理知识过程方法内容STSE类内容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实验化学第3页/共99页4“雷电固氮”情景引入,激起疑问结合氮的固定的概念,讨论固氮的氧化还原原理学生讨论探究“雷电固氮”的化
4、学原理简单介绍生物固氮,引发学生科学遐想简单介绍合成氨的反应原理和意义从固氮困难探究结构和性质的关系通过学生梳理氮气的用途,对知识内容总结整合知识线索氧化、还原原理氧化反应结构还原反应社会线索自然固氮工业固氮生物固氮固氮的方法固氮的意义发现自然改造自然回归自然氮气和氮的固定课例课例-第4页/共99页 课例课例学习基础:1 1。认识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知道1-20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能绘出原子结构示意图;2 2。知道元素周期表;3 3。认识常见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学习要求:1 1。阅读、分析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把握元素周期表的整体结构;2 2。通过元素原子结构、元素性质
5、的比较、分析,认识元素周期律;3 3。通过典型分析认识同周期、同主族元素原子结构、原子半径、元素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周期表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元素的分布;4 4。认识元素间的内在联系,元素周期律与周期表的关系,认识元素性质变化的根本原因,体会元素性质与变化的规律性与美妙。教学方式:提出问题-比较、分析、思考-抽象归纳-形成观念。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的教学设计 第5页/共99页教学基本过程1 1。唤起探究欲望:简单介绍门捷列夫依据自己探索的元素间内在联系规律预测未发现的元素、纠正某些元素性质实验数据错误的故事,介绍拉瓦西对元素分类的尝试,唤起学生探究元素间内在联系的
6、热情与欲望;2 2。探索周期表中隐藏的规律:建议、引导学生依下列顺序“探索、发现”依据门捷列夫发现的元素间内在联系规律所绘制的元素周期表中隐藏的规律:(1 1)研究、分析周期表是怎样排列已发现的109109种元素?每个元素方格给我们什么信息?排列顺序怎样?从表的横向、纵向结构结构中寻找规律、我们熟悉的活动金属、非金属、稀有元素排在哪个区域?这种排列给我们什么启示?激发兴趣探索规律-尝试应用第6页/共99页 (2 2)依据1-181-18号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数据,描绘元素随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变化曲线,尝试分析、描述变化的规律。帮助学生感
7、悟元素随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变化的周期性。(3 3)尝试说明门捷列夫发现的元素间内在联系是什么?他依据什么来预测未发现的元素、并能大胆纠正某些元素性质实验数据的错误?(4 4)结合化学实验考察11-1811-18号元素单质的金属活动性、非金属活动性的差异,描述其变化趋势;(5 5)联系已学知识,阅读资料、结合实验考察3 3、1111、1919、3737、5555号元素单质的金属活动性、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性质差异与变化趋势;第7页/共99页 (6 6)联系已学知识,阅读资料、结合化学实验考察9 9、1717、3535、5454号元素单质的非金属活动性、与氢形成气
8、态氢化物能力、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的差异及变化趋势;(7 7)综合(3 3)、(4 4)、(5 5)各点,依据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判据,归纳第3 3周期、第1 1、7 7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整个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化学性质的变化的规律;(8 8)综合上述研究、考察,分析元素周期表中隐藏的规律。3 3。尝试运用周期律、周期表:猜测元素排列的位置、从位置判断元素的原子结构、比较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寻找具有某些特性的元素。第8页/共99页 课例课例 例1 1 瑞利发现氩。瑞利在研究气体、测定大气密度和组成中发现问题-从空气和氨中得到的氮气密度不同(1.25721.2572、1.2508)-1.2
9、508)-从文献研究得到启示经过试验、测试(他与拉塞姆分别用氧气、镁与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氮气”作用,完全除去氮气后,还余下少量密度是氢气2020倍的气体)于18941894年发现了氩气。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教育 例2 2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门捷列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归纳6767元素的性质与其原子量的关系,经过归纳概括,18671867年编制发表了第1 1个元素周期表,发现元素周期律。并以次此为指导,通过演绎推理,指出前人测定原子量数据中的错误,预言类铝、类硅、类硼等元素。例空气成份的发现第9页/共99页“人们不止一次问我,根据什么、由什么思想方法出发而发现并肯定了周期律?让
10、我尽力来答复一下吧,当我在考虑物质的时候,总不能避开两个问题;多少物质和什么样的物质?我们不但要承认物质质量的永恒性,而且也要承认元素化学性质的永恒性。因此,自然而然就产生了这样的思想:第10页/共99页在元素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之间,一在元素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的联系。物质的质量定存在着某种的联系。物质的质量既然最后成为原子的形态,因此就既然最后成为原子的形态,因此就应该找出元素特性和它的原子量之应该找出元素特性和它的原子量之间的关系。间的关系。除了看和试之外,除了看和试之外,就没有旁的方法了。于是我就开始就没有旁的方法了。于是我就开始来收集,将元素的名字写在纸片上,来收集,将元
11、素的名字写在纸片上,记下它们的原子量和基本特性,把记下它们的原子量和基本特性,把相似元素和相近的原子量排列在一相似元素和相近的原子量排列在一起。寻求元素的性质和其原子量之起。寻求元素的性质和其原子量之间的关系间的关系。”第11页/共99页 H HLiLiB BC CBeBeN NO OF FNaNaMgMgAlAlSiSiP PS SClClK KCaCa原子原子量量1 17 71111121213.513.514141616191923232424272728283131323235.535.539394040化合化合价价+1+1+1+1+3+3+4+4-4-4+2+2+5+5-3-3-2-
12、2-1-1+1+1+2+2+3+3+4+4-4-4+5+5-3-3+6+6-2-2+7+7-1-1+1+1+2+2门捷列夫从哪些方面“看”出Be的 位置不正确?如何“试”着矫正Be的位置?第12页/共99页 H HLiLiBeBeB BC CN NO OF FNaNaMgMgAlAlSiSiP PS SClClK KCaCa原子原子量量1 17 713.513.51111121214141616191923232424272728283131323235.535.539394040化合化合价价+1+1+1+1+2+2+3+3+4+4-4-4+5+5-3-3-2-2-1-1+1+1+2+2+3+
13、3+4+4-4-4+5+5-3-3+6+6-2-2+7+7-1-1+1+1+2+2如何“试”着矫正Be的位置?观察分析门捷列夫从哪些方面“看”出Be的 位置不正确?假设验证第13页/共99页1871年 门 捷 列 夫 发 表 的 周 期 表(节选主族元素部分)H=1H=1 Li=7Li=7Be=9.4Be=9.4B=11B=11C=12C=12N=14N=14O=16O=16F=19F=19Na=23Na=23Mg=24Mg=24Al=27Al=27Si=28Si=28P=31P=31S=32S=32Cl=35.5Cl=35.5K=39K=39Ca=40Ca=40 As=75As=75Se=7
14、8Se=78Br=80Br=80Rb=85Rb=85Sr=87Sr=87In=113In=113Sn=118Sn=118Sb=122Sb=122Te=128Te=128I=127I=127Cs=133Cs=133Ba=137Ba=137Tl=204Tl=204Pb=207Pb=207Bi=208Bi=208?第14页/共99页元素名称元素名称元素名称元素名称 类硅(预言)类硅(预言)类硅(预言)类硅(预言)锗(锗(锗(锗(GeGeGeGe)原子量原子量原子量原子量比比比比 重重重重原子体积原子体积原子体积原子体积化合价化合价化合价化合价比热比热比热比热氧化物比重氧化物比重氧化物比重氧化物比重四
15、氯化物沸点四氯化物沸点四氯化物沸点四氯化物沸点乙基化合物沸点乙基化合物沸点乙基化合物沸点乙基化合物沸点乙基化合物比重乙基化合物比重乙基化合物比重乙基化合物比重 727272725.55.55.55.513.013.013.013.0+4+4+4+40.0730.0730.0730.0734.74.74.74.7100100100100以下以下以下以下1601601601600.960.960.960.96 72.3272.3272.3272.325.475.475.475.4713.2213.2213.2213.22+4+4+4+40.0760.0760.0760.0764.7034.7034
16、.7034.703868686861601601601601.01.01.01.0 预言新元素的存在及其性质、修证原子量第15页/共99页16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元素周期表中,Z与Y相邻,Z与W相邻;Y、Z和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请填空:(1)Y、Z和W三种元素是否位于同一周期(填“是”或“否”):_,理由是_;(2)Y是_,Z是_,W是_;(3)X、Y、Z和W可组成一化合物,其原子个数之比为8:2:4:1。写出该化合物的名称及化学式_。应用元素周期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知识要求简单,但要求准确;思维要严密、有发散性,统摄能力、
17、推理能力要强。分析:可能情况:Y Z W3Y+3=17Y 3Y+1=17Z W Y Z 3Y+2=17 W Y=5Y 3Y=17ZW答案:YN,ZO,WS(NH4)2SO4 课例高考对元素周期表知识的学习要求第16页/共99页17 第一步先由学生到网络上查找有关金属第一步先由学生到网络上查找有关金属钠的资料并在班级里做汇报,然后她再进行钠的资料并在班级里做汇报,然后她再进行金属钠的相关性质的复习总结,最后给学生金属钠的相关性质的复习总结,最后给学生一个一个“真实真实”情境要求学生小组设计一个实情境要求学生小组设计一个实验。验。这种做法很流行!现在的中学化学教学这种做法很流行!现在的中学化学教学
18、中,都把资料查询和实验设计作为改变学生中,都把资料查询和实验设计作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手段。学习方式的重要手段。“水雷水雷”揭秘与金属钠揭秘与金属钠 基于真实情境进行问题解决教学的一次尝试课例第17页/共99页18观课后的讨论中,有三大发现:观课后的讨论中,有三大发现:一是尽管教师都把学生上网查资料、资料汇报作为引导学生利用现代技术手一是尽管教师都把学生上网查资料、资料汇报作为引导学生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自主学习的方式,但由于学生的汇报信息量大,信息基本没有加工,老师段进行自主学习的方式,但由于学生的汇报信息量大,信息基本没有加工,老师在课堂中无法对学生查询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甄别,更谈不到引
19、导学生思维和研究;在课堂中无法对学生查询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甄别,更谈不到引导学生思维和研究;第18页/共99页19 二是教师在教学中设置的与社会或生活有关的信息往往二是教师在教学中设置的与社会或生活有关的信息往往只是点缀,实际上并没有建立学科知识与生活世界的桥梁,只是点缀,实际上并没有建立学科知识与生活世界的桥梁,要求学生的实验设计也只是为了解决一道人为编制的实验习要求学生的实验设计也只是为了解决一道人为编制的实验习题,实验观察指向性很强,以求证实某一个知识点,实验的题,实验观察指向性很强,以求证实某一个知识点,实验的结论通常是已知的而且是封闭的。既无法达到培养学生解决结论通常是已知的而且是封闭
20、的。既无法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也不能彰显化学的学科本质和魅力;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也不能彰显化学的学科本质和魅力;三是教师在组织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内容时缺乏对学生认三是教师在组织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内容时缺乏对学生认知规律的关注,使教学流于知识的罗列,而忽略了帮助学生知规律的关注,使教学流于知识的罗列,而忽略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意义、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有机的知识结构。建立知识的意义、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有机的知识结构。第19页/共99页20 广广州州日日报报大大洋洋网网上上找找到到了了一一则则关关于于金金属属钠钠事事故故的的报报道道炸起千层浪,珠江金属钠炸起千层浪,珠江金属钠“
21、水雷水雷”谜团待解谜团待解(2002-7-92002-7-9):):若干神秘“水雷”惊现珠江。7月7日,在珠江石溪附近,前前后后共漂着七个白色的来历不明的金属桶。突然,从漂在水面上的一个金属桶内冒起一股白烟,窜起亮黄色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这个铁桶接着又连续爆炸了多次,爆炸腾起的白色烟雾有近十米高,还有许多未燃尽的白烟飘进旁边的公司内,这些灰白色的物体一遇到水就不停地冒泡,有时甚至还突然着火。据悉,其中另有一铁桶被过往船只发现,并将其打捞上船,打算清洗后使用,但当船员把盖子打开后,桶内冒起浓浓白烟,一接触桶内物质,双手立即感到剧烈地疼痛,于是他们又将其推入江里,一遇水,这
22、个桶就又爆炸了。所幸该船只迅速逃离,伤亡不大。现在,珠江水面上尚有五个一触即发的“水雷”漂浮着。第20页/共99页21 这起事故的报道中包含着:中学化学中关于金属钠的全部信息 真实情境中化学反应的复杂性 危险化学品如何储运及处理方法等多种问题适合成为沟通学科知识与真实问题的桥梁 四个问题:引起爆炸的物质是什么 为什么会发生爆炸(金属桶为什么会成为水雷)如何防止爆炸(另五个没有爆炸的金属桶如何处理)事故的启示。第21页/共99页22 片段关于另五个没有爆炸的金属桶如何处理的讨论师:还有五桶金属钠怎么处理?生1:加盐酸。生2:有污染吧。生1:无关人员撤离,用鱼钩(把金属桶)捞上来,用干粉灭火剂吸干
23、表面的水。师:干粉灭火剂的成分是什么?生1:应该用干冰灭火剂。师:越想越歪。看桌上试剂瓶。生3:酚酞?煤油!师:我提个建议:挖坑,埋起来。生4:(小声嘀咕)下雨怎么办?第22页/共99页23 在对第一轮教学进行课后讨论时,教研组的老师和我们都有一种感觉:似乎课堂上对许多问题的讨论都是隔靴搔痒,没有真正深入的讨论,师生都不能畅所欲言;预设的讨论框架对学生和老师的引探不足而束缚有余,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使讨论匆匆走过场。更重要的是,这种教法忽略了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使其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处于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地位。第23页/共99页24 为了最大程度地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我们决定取消预设的讨论框
24、架,采取基于真实情景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阅读材料后就进行讨论和自由推测与提问,然后根据学生在推测和提问中生成的问题,相互讨论,促使学生进入知识的应用领域。通过对真实情境中化学问题的分析,学生可以感受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体验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处理这一突发事件。第24页/共99页25课例第25页/共99页26返回舱高速穿越稠密大气层时,返返回舱高速穿越稠密大气层时,返回舱表面温度会达到回舱表面温度会达到1600左右左右思考:思考:高熔点高熔点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的隔热材料自身应具有什么样的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的隔热材料自身应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性质重要性质?第26页/共99页27氧化铝熔点:氧化铝熔点:
25、2050第27页/共99页28实验实验1实验现象:实验现象:解释:解释:用镊子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轻轻晃动,观察现象用镊子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轻轻晃动,观察现象铝箔熔化,但熔化的铝并不滴落铝箔熔化,但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铝熔点较低铝熔点较低(660)铝箔的表面有一层铝箔的表面有一层 氧化膜氧化膜 氧化铝的熔点较高氧化铝的熔点较高第28页/共99页案例:、钠燃烧生成黑色物质、搅拌能增加物质溶解的限度、温度升高能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问:你怎么知道的?、试管破裂以后29课例第29页/共99页30 开始开始开始开始较长时间后较长时间后较长时间后较长时间后4.0mol/L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高中 化学 新课程 课堂教学 案例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